农业部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部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和现状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业活动引起的,从广义上包括农田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两个方面。
农业活动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和农用化学品残留物,通过农田径流、地下水脉冲作用、农田土壤侵蚀、农田水体蓄滞引起的农业废弃物和农用化学品残留物扩散到周围环境,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问题有:
1.土壤污染:常见的农业面源污染有农药残留、化肥过量施用、土壤侵蚀等。
这些污染物通过土壤侵蚀、径流和渗漏进入地下水,对土壤质量和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2.水体污染:农业废水和化肥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废水富含农药残留、农作物残渣和养殖废弃物等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经过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入侵,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和藻类大量繁殖等问题。
3.大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也会对大气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农业活动中常常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品挥发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增加,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为了减少和阻止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部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1.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提倡无农药、无化肥、有机浇注等绿色生
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加强农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强农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包括建
设梯田、依靠旱作耕种、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等,减少土壤侵蚀和农田径流,防止农田面源污染。
3.加强农田环境管理:加强农田废弃物和农药残留物的处理和管理,
通过农田废弃物回收利用、环境友好型农药的使用、定期监测等措施,减
少农田面源污染。
4.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系统: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系统,对农田
土壤、农作物、农业废水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
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
5.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鼓励农民采取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
面源污染防治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农业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效和期望
农业部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态环境改善:通过推广农业生态化的生产技术和农田环境管
理措施,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壤质量得到提高,农田水土流失得到
控制。
2.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加强农田废水和化肥流失的管控,水体富营养
化得到有效控制,水质得到改善,水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3.大气污染减少:通过加强农业活动中有害物质的管理和控制,大气污染的程度得到缓解。
然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相对较低,农业生产仍然存在一定的“产量至上”的思维,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其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技术和经济条件还不够成熟,投入不足。
第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难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农业部希望通过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工作,推动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