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非户籍地学生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校非户籍地学生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我校地处清远市清新区委、府所在地的太和镇,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现
有教学班92个,在校生4800多人,其中七年级30个班,八年级34个班,九年级28个班,在职在编教职工298人。学校是一所超大规模的初级中学,学校管理压力大,安全压
力大,而且非户籍地学生所占比例大,给安全生产造成的压力尤为大。本文以2018年9
月至2019年1月一学期八年级全体学生为样本做分析。
【关键词】学校管理;安全生产;安全事件;安全意识
一、八年级学生户籍所在地统计表
表中数据,户籍地学生占20.7%,非户籍地学生占79.3%。其中:广东省户籍生占
95.2%,非广东省户籍生占4.8%;清新区户籍生占77.1%,非清新区户籍生占22.9% 。从
数据反映出我校户籍地学生与非户籍地学生之比为2:8,清新区外的学生占两成多。
二、八年级学生安全事件(故)统计表
表中数据反映,一个学期来,八年级共出现8件较大的安全事件(故),分别是校外
打架(欺负小学生)共4件,占50%;乘坐无证无牌摩托车受伤3件,占37.5%。共有13
人次参与,分布在一学期中的每个月,并且这8件事件(故)的学生均为非户籍地学生,
特别是八(9)班的王某成是湖北籍学生(父母在清新打工,其父中风在床,仅靠母亲的
微薄收入维持家庭生活)。八(33)班的丘某家是阳山县籍学生,父母在清新区太和镇开
一间微小的小吃店。八(9)班的王某家、八(18)班的戚某宏(龙颈镇学生),各出现
了两次事件,都有校外打架又有同坐一台无证无牌摩托车的经历,并且两人均有驾驶无证
无牌摩托车的历史。这8件安全事件(故)折射出诸多问题。
三、问题及解决策略
1.社会层面
生活数字化,网络发达,不健康或者不适合未成年人成长的游戏等网站应运而生;清
新区中心城区发展迅速,城镇化步伐加大,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而各类配套设施跟不上,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学习、活动场所不够健全或是严重不足。
2.家庭层面
家长忙于生计,对小孩疏于管教,对小孩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不了解,对小孩在
家校外的活动圈子不了解;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有侥幸心理。例,丘某家同学,教师发现
他有驾驶摩托车的现象,学校多次教育该生不得驾驶机动车或者搭乘无证无牌的机动车,
并把该生的情况多次告知家长,其父母均不以为然,默认其小孩驾驶摩托车,最终造成不
可挽回的结局。
城镇化步伐加大,适龄读书人数速增,学位紧张,导致学校班额超大,管理难度增大;学校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没有更好的办法处理(没有文件支撑),例如,停学、劝退、开除
等无法实施;学校重视不够,未很好引导他们参加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应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的精力向学习、活动的地方转移。
4.学生层面
随迁学生或市外、省外务工的孩子,因语言阻碍,融入班集体慢,独来独往,一有不
慎误入歧途;学生交友不慎,容易误入歧途。例,王某成从小学五年级以来,长期与闲杂
人员混在一起,时有吸烟、喝酒、拳头出英雄、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戚某家等学生
不明是非,崇拜爱出风头有敢于违纪所谓的“英雄”,导致他们校外长期混迹在一起。
5.教师层面
班主任对学生校外活动情况不了解、未掌握,停留在表面,未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解决问题的策略:
6.家庭层面
家长引导学生本人主动改变,让他们有自己愿意学习的内容,而不是全部被安排;让
他们确定学习的方式、确定学习的态度;让他们自我判断、自我辨别、自我决策,并与孩
子订立一个相互信守的协议。
7.学校层面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例如,班会课、宣传栏、国旗下的讲话等,让学生认
识未经家长允许外出活动,与社会闲杂人员混杂在一起,与不熟悉的人建立微信群,驾驶
机动车、乘坐无证无牌机动车等带来的危害,加强生命教育,预防校园欺凌教育等;充分
发挥班干部、团干部的作用,一经发现异常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召开专题整治会议,播放
安全事故视频(学生与家长一同观看),认识到不遵纪守法带来的血的教训,举行严禁未
成年人驾驶机动车、预防校园欺凌等专题讲座,签订预防安全事故责任书;做好防流控辍
工作,防止学生提早步入社会,导致学生成为社会闲杂人员;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学生违禁
物品。每周一至周四为不定期时间,每周五下午为必查时间,各级行政、级长包干到班,
并與班主任、体育教师检查手机、香烟、火机、刀具、铁棒等违禁物品;对插班生(特别
是外籍地学生)严把准入关,主管副校长落实审核制度并对他们入读前进行法纪、校纪校
规等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心语室的功能,对问题学生或是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每天下
午放学,组织人员对学校周边进行巡逻,特别是加强对周边盲区的管理;组织全体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参加学习或者外出培训,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学校安排丰富
多彩的活动并引导他们参加活动,让他们有丰富的生活,让他们的学习生活不再单调。
班主任要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学生情况,包括学生在家庭、学校以外的情况,尽可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关注重点人群,包括上课经常睡觉的学生,晚上经常外出活动(未经家长允许)的学生,与社会闲杂人员往来密切的学生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