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市场化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
1、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A、加大了银行的竞争压力和经营压力。
一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营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于存贷利差,存贷利差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收入和利润有着直接和巨大的影响。
在原有严格管制的固定存贷利率体制下,商业银行可以稳定的获取巨大的管制利差,随着央行对存贷利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商业银行虽然具有了一定的存贷利率自主决策权,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营销争夺中,降低贷款利率成为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竞争手段,而同时,越来越多的优质客户与银行在存款利率的讨价能力不断提高。
存贷利差的逐步缩小,不可避地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收入和利润水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度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一依靠存贷利差的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和经营压力将越来越大。
各商业银行如果不及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等其他收入和利润渠道,规避利率风险,则部分商业银行很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被淘汰。
从国际经验来看,有一些国家在利率市场化后出现了银行倒闭增加的情况。
银行利率风险和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
在管制利率体制下,各商业银行都按照央行规定的利率水平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在存贷款方面不存在利率波动的风险。
然而,在利率市场化下,以及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在内的各种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的环境下,存贷款利率不仅要跟随信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还要随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而波动,不可预知的货币市场利率的随机波动就给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带来了相应的利率风险。
近年来,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利率的较大波动已经给一些金融机构造成了一定损失,让商业银行切身体会到了利率风险的影响。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后,由于收益与风险分布的不可预期波动,会使资金在金融市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流动更具随机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更为困难,从而使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性发生不可预料变化的概率增大了。
而且,利率市场化后客户行为的变化使价格对商业银行经营的杠杆作用趋于明显,并迫切要求商业银行在定价方式、定价程序、定价策略上作出调整。
放开利率后,商业银行被赋予按照市场资金运作定价的主动权,这种定价权将覆盖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各类金融产品,这将加大商业银行的定价风险。
2、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A、有利于加强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促进商业银行提升管理素质。
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为银行业构造了能获得超额垄断利润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限制性的准入和退出使得大银行、小银行,好银行、坏银行都能在竞争中相安无事。
由于缺乏价格竞争的这一基本手段,银行竞争焦点只限于对存款规模的追求和对贷款质量的把握,这种不完全的银行竞争导致了银行服务出现局部过剩。
但是,加入世贸促使我国经济加速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国内银行业将被迫直面国外银行业的全面竞争,利率市场化让国内商业银行拥有了全面竞争的价格手段,促进了国内商业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
利率市场化为我国银行业构建了一个优胜劣汰机制,能够及早成功实现管理转型、业务转型的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将脱颖而出。
B、有利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
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里,控制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和工商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为以规避利率风险为主要目的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创造的了条件。
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定价权加大,商业银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定价自主权,这在客观上为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大大上升,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这在客观上对商业银行从事金融创新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和压力。
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金融创新行为才能规避利率风险,为资产提供增值、保值的机会。
C、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
利率市场化促使商业银行自觉关注贷款市场的运行趋势,根据客户与银行所有业务往来可能带来的盈利、客户的经营状况、银行提供贷款所需的资金成本、违约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在吸引重点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推动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
近年来,这在多数商业银行的实际贷款行为中已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对优质客户,银行往往给予较为优惠的贷款利率,而对风险较大或非优先支持的客户,则对其贷款利率进行上浮,增加回报率并补偿风险。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近几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面临越来越频繁的利率波动,给商业银行的成本收益、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带来风险。
但利率市场化将有助于改善经营管理,加快金融创新,提高经营效益。
(一) 有利影响
1. 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扩大了经营自主权。
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拥有了一定的独
立性和自主性,通过对各种资金来源的价格分析核算内部成本,从而确定合理的贷款价格,有效的引导资金的流向,防范了利率风险,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2. 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创造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
利率市场化要求金融市场具有以下特征:品种齐全、结构合理的融资工具体系,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富有竞争意识,建立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特色的监管体制。
3.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不断开发金融衍生产品。
利率市场化使商业
银行获得了更大的定价权,为金融创新和业务扩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必然带来利率风险,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以达到规避风险、赚取利润和满足客户需要的目的。
4.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
在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最主要的是客户
存款,取消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各商业银行势必利用资金价格差异来吸收公众存款。
在吸引重点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推动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
(二) 不利影响
1. 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
1) 重新定价风险。
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增。
利率作为对推迟消费的补偿,具有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的性质。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利率变化更加频繁,而且变动方向难以把握,银行净收益难以确定,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不断增强。
2) 基准风险。
它是由于对具有类似定价性质不同工具在利率支付和利率调整上的不完全相关性引起的。
当利率发生变化时,这些差异就会导致具有相同到期日或重新定价的资产、负债和表外工具之间的现金流和收益差额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
即使银行资产和负债的重新定价时间相同,但是只要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不完全一致,银行就会面临基准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利率变动的频率与幅度都会加大,基准风险也会随
之增加。
3) 选择权风险。
选择权风险是指利率波动下由于客户行使存贷款选择权而使银行承担的利率风险。
根据我国现行利率政策,客户可根据意愿决定是否提前支取存款(偿还贷款),当利率上升时,存款客户可通过提前支取再投入的方式套取较高利率;当利率下降时,贷款客户可以以该期低利率新贷款提前偿还该期以前高利率贷款。
4)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贷款人到期不愿意或不能够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利率市场化后,当利率水平持续快速上升,特别是存在超高利率时,借款人为了高额利润,会从事高风险活动。
使信贷市场贷款项目质量整体下降,从而增加未来违约的信用风险。
2. 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
商业银行在运作中必须充分考虑资金的成本、存贷款费用、贷款的目标收益率、所投资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同业的竞争情况等。
这就大大增加了商业存贷款经营的难度和相关费用的支出。
3.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主导业务产生巨大冲击。
在商业银行中,传统的存贷业务仍占主导地位,利率市场化以后,激烈的价格竞争会导致存贷款利差的缩小,降低了银行的赢利能力。
同时许多企业的闲置资金不再存入银行,而是存入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获得短期收益。
因此说,银行的主导业务受到了巨大冲击。
4.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挑战。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将迫使商业银行改变以前的管理方法、手段,根据资金供求状况,经营管理策略、业务风险程度、目标利润高低等,自主确定业务交易的价格。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时间
事件
第一阶段: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
率的市场化
1996.6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放开,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迈出具有
开创意义的一步。
1997.6 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
1998.9 国家开放银行的金融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以公开招标的市场化进行。
1999.10
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方式进行。
第二阶段:贷款利率、贴现利率定价及配套措施的市场化
1998.3
人民银行改革再贴现利率和贴现利率的生产机制,规定再贴
现利率作为独立的利率档次由央行确定,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 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行决定。
1998
央行连续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扩大了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程度;
目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已不再设置上限,下浮幅度保持10%不变,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 9,
2.3];
至此,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本过渡到上限放开,实行下限管理的阶段。
2004
第三阶段: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1999.10 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
五年期以上(不含五年期)、3000万元以上的长期大额协议存款业务,利率水平由双方协商确定。
2002 存款人的试点范围扩大到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和邮政储汇局等机构。
2003
2004.10
人民银行决定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即所有存款类金融
机构对其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利率, 可在不超过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但存款利率不能上浮。
第四阶段: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和贷款利率下限管制
2008.10
人民银行决定允许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下浮区间由15%扩大至30%。
2012.6
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这是人国人民银行首次允许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可以浮动。
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2000.9
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和300 万美元(含300 万) 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
2003.7 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 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
2003.11
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下限放开。
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
利率变化,在不超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确定。
2004.11
央行决定放开一年期以上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商业银行拥有更大的外币利率决定权。
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中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势必会加大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如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及信用风险等,
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挑战。
(一)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而使金融机构的收益或损失不确定性。
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风险应该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首先,期限错配风险加大。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是严重失衡的,存款中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占了相当的比重,而贷款中短期贷款则占主要份额。
这表明,我国银行业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的下调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加大期限错配风险。
其次,基本点风险加剧。
利差收入目前是银行主要收入来源,利率市场化初期,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会有缩小的趋势,加剧基本点风险。
再者,收益率曲线风险提高。
长期利率一般要高于短期利率,即收益曲线的斜率为正。
如果货币政策的逆向短期操作,短期利率可能会高于长期利率,收益率曲线由正变负,银行的长期未清偿浮动利率贷款的重新定价利率与短期存款利率的利差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为负。
(二)流动性风险
利率市场化使利率水平逐步由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需求决定,深刻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融资和理财需求,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
例如,当居民和企业预期利率上升时,为了减少未来融资成本,现时企业的贷款需求会放大;而居民的储蓄意愿会向后推迟,造成银行的预期资金来源减少,从而造成银行流动性供给不足,引发流动性风险。
反之,预期利率下降会降低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
此外,当银行存在资金利率缺口时,利率的变化将会对银行利率资产和负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负债流动性。
(三)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当利率水平持续快速上升,特别是存在超高利率时,借款人为了高额利润,会从事高风险活动。
从而使信贷市场贷款项目质量整体下降,增加未来违约的信用风险。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的冲击
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一直坚持渐进式改革,以降低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但在市场化最后闯关特别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重大冲击。
一是整体利率水平上升。
我国官方利率长期低于市场均衡利率水平,如商业银行平均存款利率不足2%,大幅低于货币市场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率,亦长期低于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居民的实际利率为负。
民间借贷迅猛发展,也反映了利率管制下信贷资源的稀缺,大量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利率实现市场化后,利率水平将主要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存款利率水平将显著上升,进而推动整体利率水平的上升。
二是银行存贷利差缩小。
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净利差,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完全由市场竞争决定。
由于贷款利率相对于存款已经更接近于市场化,因此存款利率的升幅必然会大于贷款利率升幅,导致存贷利差缩小。
国外经验也是如此,比如美国自1980
年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1980-1985年美国银行业的存贷款平均利差为2.17%,利率市场化后的1986-1990年,平均利差为1.63%,缩小了54个基点。
利率市场化引发的存贷利差缩小将对国内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盈利水平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三是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加大。
在存贷款利率管制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关注不高,
利率市场化会导致利率波动性增加,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凸现。
其次,利率波动性增加还会引发贷款客户提前还款和存款客户提前支取的行为,资金的可预测性下降,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此外,利率水平上升会导致借款人结构的调整,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也构成了挑战。
四是小型银行生存压力增大。
利率管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商业银行,一旦取消利率管制,银行间的竞争将变为直接的价格竞争,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银行将被市场逐步淘汰。
从美国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前银行倒闭的数量基本在每年20家以下,但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全面展开,1985年后每年倒闭银行数量达到三位数,大量小型银行倒闭,1989年更高达531家,创历史之最。
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中的机遇
利率市场化同时为商业银行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推动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自主权、促进金融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及优化客户结构等。
(一)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扩大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
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配置资源提供了比较好的基础,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银行获得了自主的定价权,资金价格能有效地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从而推动经营结构优化和资源的最优的配置。
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地考虑目标收益、经营成本、客户的风险差异等因素,从而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实行优质、优价与风险相匹配和有差别化的价格战略;另一方面,银行可以实施主动的负债管理,优化负债结构,降低经营成本。
(二)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利率风险加大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推动企业与个人客户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以达到规避风险、赚取利润及满足客户需要的目的。
现实中,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国内银行已经推出了结构性的存款,利率互换、固定利率贷款等产品,不断满足客户由于利率市场化衍生出来的新需求。
(三)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管理水平
利率市场化能够推动银行更加关注市场的变化,增强风险意识和成本意识,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银行可以将内部的资金转移定价与市场利率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绩效考核与内部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此外,依据内部利率确定市场定价,也有利于银行减少内部纵向的差别,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
(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
在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实行利率市场化,取消利率管制,各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资金价格差异来吸收公众存款。
资产业务方面,在吸引重点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推动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
3
中,大银行具有雄厚的竞争实力,面临着存款利率放开后过高的资金成本,无疑大银行的承受能力更强,中小型金融机构难以与之抗衡,对中小银行必然形成不利的竞争态势。
而且,在放开利率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中间业务价格的放开,在一系列价格竞争中,规模较大的银行具有交叉补贴的优势,竞争手段更为灵活多样,而中小型银行竞争优势会相对较弱。
它们若想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要加快转变经营方式,调整业务结构,在服务质量、内部管理上多下功夫。
对于那些不能及时转型,竞争力相对较弱、管理优势不明显的银行,会面临退出的局面。
据美国、日本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都出现过银行倒闭的现象。
从某种程度上,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中小银行既是挑战,但也有机遇。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试点期间,中小银行应是市场化利率先行先试的试点机构,对其应是一个业务突破与发展的良好机遇。
长期看,利率市场化改革给众多的银行一个重新划分市场的洗牌机会,对于小银行也是一个赢得竞争优势的机会。
第三,利率市场化将会强化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从而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利率定价权放在银行,逐利性使银行青睐于高利率贷款,而高利率与高风险伴随,因此高利率带来的不仅仅是银行利润的增加,还有风险的提高。
在利率放开后,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加大,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对银行决策管理层决策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那些治理结构不甚完善或内部管理出现漏洞的金融机
4
构,还容易出现道德风险,高息揽存、低利放贷的操作空间较大,决策管理人员基于利益偏好或政治偏好等原因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因此,管理和内部监管能力提升也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第四,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相比,存款利率市场化会强化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弱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
一些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信托机构、地下钱庄、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等虽然不以存款或其他负债为业务的唯一来源,但是也构成其业务的重要类型,存款利率市场化必然导致银行存款议价能力的提高,这会为资金盈余者提供更为稳定可靠的资金存放或投资渠道,意味着一部分资金会流向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较高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信托机构、地下钱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业务或其他负债业务会受到明显的冲击。
信托公司等机构发行的高息理财产品的价格受银行存款利率提高的影响,不再具有竞争优势,同等收益水平下,银行所具有的高抗风险能力更能够吸引客户,因此,信托机构某些业务的发展必然受到挑战,会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业务的新的发展问题。
而同时,一些民间融资机构及融资中介机构也会受到影响,其资金来源将面临考验,从而其生存问题也会面临考验。
第五,利率市场化对于与银行类金融机构共生的机构,如贷款担保机构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