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朱棣、朱允文成败之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朱棣、朱允文成败之因
摘要:朱棣与朱允文同为朱元璋的子孙,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
在靖难之役中,身为皇帝的朱允文拥有全国之力,却败给了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
本文试从分析靖难之役的两位重要当事人的性格和能力出发,来探讨朱棣大获全胜,朱允文惨遭失败的原因。
朱允文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性格上胆小怕事、意志软弱、优柔寡断、听信谗言等致命的缺陷。
而朱棣则知人善任、有勇有谋、身先士卒,深具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才能。
关键词:靖难之役;削藩;清君侧;性格差异
Because slightly discusses Zhu Di, Zhu Yunwe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Abstract: Zhu Di and Zhu Yunwen with for Zhu Yuanzhang's descendants, is actually two entirely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the peace difficult service, the body to have strength of the national for Emperor's Zhu Yunwen, actually lost to has guarded Peking's Y an Wang Zhu Di. this article tried henceforth event's two highest leader's dispositions and ability embarks, discussed Zhu Di to win total victories, Zhu Yunwen suffered a crushing defeat reason. The Zhu Yunwen defeat is as a result to a great extent its disposition fatal flaw, for example: He timidly is afraid of getting into trouble, the will weakly, indecisive, to believe slanderous talk and so on. But Zhu Di knows one's subordinates and assign them properly, has the stratagem, to provide leadership bravely, deep statesman and strategist's ability.
keywords: Peace difficult service; Truncates the fence; Clear royal entourage; Disposition difference
靖难之役是明初在皇室内部爆发的争夺王朝最高统治权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身为燕王的朱棣打败了当时刚刚继位不久的建文帝朱允文。
自古胜者王侯败者寇,我们对战争的结果无需多论。
但这场战争留给我们的启示却至为深远。
史学家之所以称为"靖难之役"而不是"靖难之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历史上的明成祖朱棣报以肯定的态度。
也就是说历史学家对战后朱棣所采取的措施基本上是持赞赏态度的,因为他使得明初的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当然,靖难之役也使得我们意识到加强自身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时,身为皇帝的朱允文拥有全国之力,却败给了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其中很致命的缺陷是朱允文自身在性格和能力上的缺陷。
本文试从分析靖难之役的两位重要当事人的性格和能力出发,来探讨朱棣大获全
胜,朱允文惨遭失败的原因。
一、靖难之役--争斗的经过
朱元璋为了使朱家王朝金汤永固,把自己的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亲王,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王室。
朱元璋是这样说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1]朱元璋的出发点是好的:用这些同姓王来辅助王室增加王室的羽翼,从而达到屏藩王室的目的。
但在这良好目的的背后却隐藏着尾大不掉的隐患。
藩王实力的剧增对王室的权威是一种无形的削弱,随着藩王权力的增大,他们对王室的向心力也越来越弱。
在同中央向心力越来越弱的同时,这种反方向的离心力也就越来越大了。
我们知道藩王在自己的属地里不仅具有坐食俸禄的权力,而且拥有军事指挥权,他们在王府里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卫军少者3000人,多者达到2万人。
边塞诸王因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军尤多。
(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的同时,败逃蒙古草原的蒙古贵族时常南下侵扰。
为了应付蒙古的骚扰,朱元璋在北方驻扎重兵对南下的蒙古军队进行迎头痛击。
对蒙古的防御对明王朝的安全来说至关重要,因而掌握北方军政的人员必然是朱元璋的亲信。
对皇帝来说,最值的信任的人当然是他的儿子了。
故而,由北部藩王掌控政局也就顺理成张了。
并且,蒙元虽然败逃,但他们的军事实力尤强。
因而,北部藩王统率的军队尤多。
)燕王朱棣统兵10万,其他诸王统兵次之。
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训练将兵、巡视要害、督造军器。
燕王多次出塞征战,打败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尤被重视。
由于他功绩卓著,朱元璋令其"节制沿边士马",地位非常尊贵。
藩王势力的膨胀,势必构成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问题,在此期间,他曾想到了四子朱棣,因为朱棣有许多地方都与自己非常相似,但当他向群臣咨询的时候,大臣刘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么将皇二、三子立于何地?当时朱元璋已经分封了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别被封为了秦、晋、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边境重镇,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于争储而出现内讧,后果将非常严重。
因此朱元璋只得将朱标的次子朱允文立为皇太孙。
(按照古代非嫡立长的规定,皇后所生的儿子应被立为太子。
如果皇后无子,则皇帝的长子应被立为太子。
按照这种规定,朱棣是没有资格被立为太子的。
因为朱棣排行老四。
老大虽然早死,但在他前面还有老二老三。
而朱允文则不同,因为他是朱标的儿子,是太子的当然人选。
这不但符合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而且也比较符合士大夫的口味。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朱允文正式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即位之后,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儒等文人,对先朝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
这种改革使得百姓和官吏对中央王权增加了信心。
对缓解朱元璋朝时期的那种紧张的气氛也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同时,也让那些士大夫重拾信心。
建文帝在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削藩,当时的藩王都是朱允文的叔叔,而且手中握有军权。
他们在自己的藩地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准备造反。
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当时朱元璋的前三个儿子都已经亡故,朱棣成为了皇子中的最长者,而且随着朱棣在对蒙古作战的过程中不断壮大,他已经成为了皇权最大的威胁。
不仅如此,朱棣对朱允文夺去他的王位也是痛心疾首。
再加上朱棣在疼爱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去世时没有能够见父亲最后一面而一直耿耿于怀。
(朱元璋在去世时严令各地的藩王不得进京吊唁,故而朱允文派人对朱棣加以阻止。
)本来对朱允文就没有什么好感的朱棣,对朱允文阻止他进京吊唁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这样一来,朱棣的造反动作也就越来越大。
很自然,朱允文把削藩的目标锁定于燕王朱棣。
我们知道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北京,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
因此北京并不安宁,它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
朱棣在北京期间,在众多忠臣猛将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一位合格的军事指挥家,并在对元朝的作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自己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加强,在洪武末年已经成为北方最强的一镇诸侯。
建文元年,朱允文依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的计策开始削藩。
在先后削夺了五位藩王后,建文帝的矛头直指燕王朱棣。
朱棣也立即采取行动,杀死了朝廷派到北京的驻守大臣,宣布"靖难"。
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的"枪声"打响了。
朱棣起兵初期,战争的形势对燕军极为不利。
首先,燕军的地盘只有北平一地,相对于中央来说是势单力薄。
朱允文完全可以调动北京周边地区的军事力量将其包围,进而全歼。
其次,朱棣在战争初期的人才储备也不是很充足。
当时的朱允文已经有以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组成的"秀才朝廷"协助。
再者,朱棣的准备工作也不是很充分。
而朝廷则在各个方面都占有一定的优势。
所以在战争初期,朝廷利用这些优势调动北平周边的兵力,分进合击,想将燕军围歼于北平。
朱棣不愧为一位文韬武略的军事家。
他采取内线作战,即迅速攻占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进而组织军队来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
经过明初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到朱允文朝时竟无将可派。
无奈朱允文只好任命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13万大军攻伐燕王朱棣。
建文元年八月,耿炳文率师至河北滹沱河地区。
燕王朱棣在八月十五夜间乘耿军不备,突破雄县,尽克耿军的先头部队使得耿军的锐气大伤。
继而又在滹沱河北岸大败耿军的主力部队,大获全胜。
朱允文在听到耿炳文军败退之际,任命曹国公李
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
李景隆原本就是个纨绔子弟,只知纸上谈兵。
九月,李景隆到达德州,一路上他收罗耿炳文的残兵败将,加上朝廷调派的各路人马,共计50万人,进抵河涧驻扎。
当朱棣得知李景隆军中的部署后,笑着说"为将政令不修,纪律不整,上下异心,死生离志,败一也;今北地早寒,南卒衣褐者少,披触霜雪,手足皲瘃,甚有堕指之患,况马无宿稿,士无嬴粮,败二也;不量险易,深入趋利,败三也;贪而不止,智信不足,气盈而愎,仁勇俱无,威令不行,三军易挠,败四也;部曲喧哗,金鼓无节,好谀喜佞,专任小人,败五也"。
[3]为了引诱李军深入,朱棣决定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同时朱棣还命撤去了芦沟桥的守兵。
朱棣这一招果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李景隆在听说朱棣率军去永平救援时,就率领军队长驱直入北平城下。
经过芦沟桥时见没有守兵,心中不胜欢喜。
殊不知这时朱高炽已经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誓死守卫北平城池为其父争取时间。
而李景隆则运气不佳,再加上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守军击退。
李景隆麾下大将瞿能曾几次率军想拿下北平城池。
在几次进攻无果之后李景隆要求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结果错过了攻城的最佳时机。
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连夜往城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待到次日,李景隆军已无法攀城进攻了。
朱棣解永平之围后,又率师直趋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
大宁为宁王朱权的封藩,所属朵颜诸卫,多为蒙古骑兵,骁勇善战。
朱棣攻破大宁后,挟持宁王回北平,合并了宁王的部属及朵颜三卫的军队。
朱棣带着这些精兵强将于十一月回师至北平郊外,进逼李景隆军营。
燕军内外夹攻,李军不敌,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
次日,士兵听说主帅已逃,纷纷丢弃自己的兵器,向南溃逃。
围攻北平城池全歼朱棣军队的计划无果而终。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又率领败退之师会同郭英、吴杰等人的军队总计有兵将60万人,号称百万,进抵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北)。
朱棣命令张玉、朱能、陈亨、丘福等率军十余万迎战于白沟河。
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燕军一度受挫。
但李军政令不一,不能乘机扩大战果。
燕军利用有利时机,力挫李军主将,李军兵败如山倒。
李景隆再次退走德州。
燕军跟踪追至德州。
五月,李景隆又从德州逃到至济南。
朱棣率燕军尾追不舍,于济南打败李景隆率领的立足未稳的十余万众。
济南在都督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死守下得以保住。
朱棣围攻济南三月未下,恐粮道被断,遂回撤北平,盛庸收复德州。
李景隆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一败再败,使建文帝大为光火,遂撤免了他的主将之职,转而采纳黄子澄的计策,一方面:派遣使臣议和以争取时间集结部队;另一方面:又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代替李景隆出任南军主将的职务。
建文二年九月,盛庸率兵北
伐,十月,至沧州,为燕军所败。
十二月,燕军进至山东临清、馆陶、大名、汶上、济宁一带。
盛庸率南军于东昌(今山东聊城)一带,养军续锐严阵以待。
燕军由于打了几场胜仗开始骄傲起来,结果被南军大败。
朱棣亲信大将张玉死于战阵之中,朱棣自己也被南军包围起来,多亏朱能率援军赶来搭救才得以突围。
东昌战役是双方交战以来,南军取得的第一次大的胜利。
战败后,朱棣总结说:东昌之役,接战即退,前功尽弃,今后不能轻敌,不能退却,要奋不顾身,不惧生死,打败敌手。
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朱棣率军出击,先后于滹沱河、夹河、真定等地打败南军。
接着,又攻下了顺德、广平、大名等地。
燕军虽屡战屡胜,但南军有强大的中央王权作后盾兵多将广,攻不胜攻,燕军所克城池也是朝得夕失,不能长久占领。
而能够至始至终据守者,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
正在朱棣为此而苦恼之际,南京宫廷里不满建文帝的太监送来了南京城空虚宜直取的情报。
朱棣手下谋士也劝朱棣勿攻城邑,越过山东,以迅速行动直趋金陵,金陵势弱无备,必可成功。
于是朱棣决定跃过山东,直捣金陵。
朱棣据此决定举兵南下,直指京城。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军进入山东,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破东阿、汶上、邹县,直至沛县、徐州,向南直进。
而燕军已过徐州,山东之军才南下追截。
四月,燕军进抵宿州,与跟踪袭击的南军大战于齐眉山(今安徽灵璧县境),燕军大败。
双方相持于淝河。
在这次决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议的影响,把徐辉祖所率领的军队调回南京,削弱了前线的军事力量,南军粮运又为燕军所阻截,燕军抓住时机,大败南军于灵璧,仅俘获南军将领即几百人。
自此,燕军士气大振,南军益弱。
朱棣率军突破淮河防线,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通州(今江苏南通)、泰州等要地,准备强渡长江。
这时,朱棣之子朱高煦引藩骑赶到,燕军军势大振。
建文帝见大势已去想以割地分南北朝为条件同燕王议和,结果被拒绝。
六月初三,燕军自瓜洲渡江,镇江守将降城,朱棣率军直趋金陵。
十三日进抵金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为朱棣开门迎降。
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二、成败结果的分析
自古胜者王侯败者寇,我们对战争的结果无需多论。
但这场战争留给我们的启示却至为深远。
朱允文为什么会落败,而朱棣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下面仅从朱棣、朱允文的自身原因分析一下。
建文帝在继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诸如:重用文人,省狱宽刑,减轻赋税,锐意削藩,实行井田制,更改官名和宫殿名,改变了太祖朱元璋时的一些弊政。
应该说,
建文帝的改革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提高文臣的地位和品级,改变了洪武时"重武轻文"的倾向,得到了士大夫集团的衷心支持,有利于治国;省狱宽刑:平反冤案,极大的改变了洪武时期极端严酷的政治空气;减轻田赋颇得民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但是改革还有有许多弊端,其中"削藩"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好是其改革中的最大缺陷。
"削藩"措施失当,没有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不住问题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
在众多的藩王之中威胁最大的是燕王朱棣。
建文帝没有听从高魏、卓敬、郭任和齐泰的建议,先从最强的燕王下手,而是先削弱小的藩王例如周王,齐王,代王诸王,削去燕王羽翼,想待时机成熟时再削强燕。
结果,一方面:打草惊蛇,使燕王朱棣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战争的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也给朱棣起兵提供了"借口"--非"朱"氏而天下共击之即维护宗亲利益,救祸图存。
再者,他不去好好安抚宁王,结果使得朱棣有机可乘,诱降了宁王。
宁王与燕王联合,势力更加强大。
正如朱棣自己所说:"吾得大宁,断辽东,取边兵助战,大事济矣。
" [2] 所以削藩措施不当,使得本来占据优势地位的建文帝渐渐的失去了自己的优势。
以上主要是从建文新政中去分析的。
如果我们从朱允文自身的能力方面去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其战败的原因主要是其领导能力方面的缺失。
第一:建文帝不具备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才能,胆小怕事,听信谗言,优柔寡断。
朱允文自身的这些缺陷是其失败的最主要的因素。
建文帝"生颖慧好学,性至孝仁厚"
[3] 。
同时,建文帝又很重用文人,其政权的核心人物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儒生。
这些人如果说教建文帝读读书写写字还是可以的,但如果叫这些文人去领兵打仗则是十仗九输。
换句话说这些人根本不是打仗的材料。
建文帝依靠这些人其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同时,建文帝接触这些儒生,在这些儒生的熏陶下不免变得"优柔寡断。
"。
所以,他在"削藩"的问题上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致于战事连连告负从而使得燕王朱棣越战越强。
另一方面,朱允文太注重儒家的仁义道德,并且有妇人之忍。
《明史》载:"(燕)王以十余骑逼庸营野宿,及明起视,已在围中。
乃从容引弓,鸣角穿营而去。
诸将以天子有诏,毋使负杀叔父名,卒相顾愕贻,不敢发一矢。
" [4]第二.作为皇帝的朱允文不能做到知人善任,赏罚分明。
在朱元璋诸杀功勋将领后,朱允文没有培养和提拔一些比较年轻的军事将领,以致于在战争来临之际,朝廷中竟然无将可派。
真是悲哀啊!同时,建文帝对唯一一位还算有威望和势力的将领耿炳文进行处罚,取而代之的是只会纸上谈兵的李景隆,终至损兵折将,失城失地。
但是建文帝却没有杀他以整顿军纪。
最后,让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朱棣。
这可以说是建文帝自食其果。
同时,对于还比较勇猛的将领如瞿能,平安,盛庸,铁铉等不能给以足够的权力,让他们去统兵,还要受李景隆这样的败类的牵制,终至国破家亡。
第三.就是朱允文在战术战略上的失误。
其一:我国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5] 因此,打仗一定要知晓本方和对手的情况,才能百战百胜。
而建文帝呢?他既不知自己的实力如何,更不清楚朱棣的情况,因此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其二:建文帝只知道进攻进攻再进攻,而不知道在夺得一个城池后应固守,使之成为自己的大后方。
朱允文有人力和物力上的优势,可以和朱棣硬耗,而朱棣则不能。
他如果固守城池,朱棣粮尽必然撤兵,这时出兵袭击其疲乏之兵,胜利指日可待。
但无能的建文帝偏偏只知道一味的强攻。
其败亡也真是天意啊!
其三:当朱棣打到长江边上还没有过江时,朱允文就准备投降,和朱棣划江而治。
而不是战略转移以图东山再起。
因为,当时全国大部分的领土还是在建文帝控制之下的,他还有绝对的实力,还有能力与朱棣一较高下。
如果这时他能吸取之前失败的教训,还是有可能击败朱棣的。
然而,气数已尽的朱允文没有重新组织战斗就神秘失踪,不知是死是活。
这也给历史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
因此,建文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个人的能力问题。
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结束,作为皇帝他太过仁慈,有时甚至优柔寡断,如果让他作臣子,相信他可以爱民如子,两袖清风,但做皇帝不一样,皇帝注定与鲜血分不开,他要排除异己;他要树立皇威,如果不能做到这些,皇帝也终将被历史淘汰,建文帝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我们从朱永文的对手朱棣身上去找原因,我们会发现朱棣"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
" [6] 他深知政治权术。
第一:朱棣知人善任,善于运用权术。
朱棣在当燕王时就注意招贤纳士,得到了一批有用之臣的辅佐,例如姚广孝,张玉,朱能等人。
同时,他善于作思想宣传,运用思想武器使得他的部下为自己舍生忘死,全军上下万众一心,像这样的军队无论是战略战术还是思想战线都做到了位,岂有不胜之理。
第二:朱棣的战略战术运用的很好。
由于朱棣知己知彼,所以战术灵活多变。
他智取谢贵,计除卜万,收降宁王军队等。
这些不仅仅是打了几次胜仗,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自身的实力,激励了本方的士气。
最后,他放弃攻打其他城池而直接取都城南京,不能不说是一步妙棋。
第三:朱棣善于运用政治手腕。
他起兵提出"靖难"的口号,意思是说我起兵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我们大明王朝。
因为在皇帝身边出现了奸佞小人,这样的小人会对我大明王朝带来不利。
所以我揭竿而起,率众起兵。
我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着想,并不是为了我自己。
另一方面,这样的权利也是我父亲赋予的。
因而也是名正言顺的。
第四:朱棣赏罚分明,身先士卒。
朱棣坚持信赏罚,禁嗜杀,严号令,招降纳叛
优待俘虏。
这些也起到了团结本军瓦解敌军的作用。
这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 [6] 的上上之策。
同时"棣称兵三年,亲站阵,冒矢石,屡频于危。
" [8]
从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朱棣是一个极为精明的政治家。
史书之所以称这场战争为"靖难之役"而不是"靖难之乱",不是说这场战争没有对明初的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我们知道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有所恢复的社会经济造成较大的破坏,而直接遭到战争践踏的地区,破坏可为严重。
而史学家之所以称为"役"而不是"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历史上的明成祖朱棣还是报以肯定的态度。
也就是说历史学家对战后朱棣所采取的措施基本上是持赞赏态度的,因为他使得明初的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除此之外朱棣在文治上也颇有建树,《永乐大典》的编纂就足以证明。
《永乐大典》是解缙等人组织编修的,被誉为古代类书之冠。
与清代的《四库全书》相比,《永乐大典》更具价值,因为他对古代的书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类,并没有大的改动。
因此《永乐大典》无愧于古代类书之冠的称号。
因而,朱允文面对这样强悍的对手,其失败就不足为奇了。
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失败了,以致亡国而不知所踪。
诚然,他不是一个昏君,更不是一个暴君,他爱民如子,得人心,但最终还是不免失败,这与他性格的懦弱,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缺乏洞察力有着根本的联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朱允文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自身的致命的缺陷。
而朱棣的成功也归因于其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及其高明的政治手腕。
在我看来,朱棣更具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才能。
因而,朱棣的上台对大明王朝以后的发展来说应当是一件幸事。
注释:
[1] 《明太祖实录》卷五一,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
[2] (清) 张廷玉等《明史》卷一百十七《宁王列传》[M] 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3]印鸾章李介人《明鉴纲目》长沙 [M] 岳麓书社出版社1987年版
[4] (清) 张廷玉等《明史》卷五《成组本纪一》[M] 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5]孙武原著吴兆基编著《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谋攻篇[M] 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年版
[6]陈时龙许文继《正说明朝十六帝》[M] 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7]孙武原著吴兆基编著《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谋攻篇[M] 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年版
[8] (清) 张廷玉等《明史》卷四《闵帝本纪》[M] 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