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史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结构:农业、手工业、商业//封建自然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2、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家庭为单位,(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又称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

3、手工业特征:

(1)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长期居于世界前列。西汉开始开通的“丝绸之路”使中国的丝绸、瓷器传到西方并大受欢迎。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春秋战国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长期并存的局面。

(3)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前期以前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唐代以前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发展,到明朝中叶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某些部门开始出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

4、商业发展的特点:

(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

(2)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类似于银行的柜坊和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宋朝出现了纸币(交子);

(3)宋朝之前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宋朝以后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

(4)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5)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6)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二、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和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

◆著名商帮:晋商和徽商(明清时期)

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 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

儒商:重视商业道德和儒家伦理,“诚信为本,以义取利”义利统一,守信讲义取利。

★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②地理位置优越,丝绸之路、大运河的开通;③经济重心的南移;④政治中心或是商品集散地;⑤城市的繁华和政府采取保护商贸的政策。等等 五、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①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自由劳动力的出现和商业资本积累。

②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在丝织业中心的苏州和杭州。//在棉织业中心的松江--商人雇佣居民生产暑袜,计件付资,商人控制生产,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 ③部门:一些民营手工业部门(如纺织);

④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性质资本主义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手工工场)。

⑤特点:稀疏,微弱(只在江南个别地区和少数生产部分,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发展缓慢(清代),始终没有发展到成熟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工场手工业阶段)。

⑥反映的时代特征: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和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和顽固性;

2)明清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政府关卡林立,征收重税,不仅导致地主和商人将商业利润大量置房买地影响扩大再生产,而且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严格限制海外贸易,阻碍了海外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

3)农民长期遭受沉重剥削,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国内市场狭小;

4)中国政治思想文化专制(君主专制政体的空前强化、传统的儒家思想重伦理重义轻利、重文轻技、八股取士等)影响了近代科技的产生。 六、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2)先秦时期的井田制:基本特点有: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统治者通过层层分封赐予各级奴隶主,受封者对于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同时,受封者还要向统治者承担义务,交纳贡税;土地被划分为“井”字形状,实行奴隶和庶民的集体耕作制度。 (政治基础是分封制)

(3)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建立。过程:鲁国最先实行初税亩,使井田制遭到了破坏;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井田制)

(4)土地兼并与均田制: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特点,导致了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始终。面对地主阶级大量兼并土地的情况,北魏至唐前期的政府采取“均田制”的措施,以维护统治;明朝时则采取了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的政策。(鱼鳞图册: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兼并、鼓励垦荒的作用,但由于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这一现象的存在,任何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土地兼并。 ◆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度,它开始于北魏,隋、唐前期两朝相继沿袭,而且还被日本借鉴、吸取。均田制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其基本特点是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土地兼并: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其它原因:重农抑商政策和人们观念的影响。)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影响: 政治上:削弱中央集权,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经济上:国家财政收入锐减,加剧农民的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障碍。

七、重农抑商的表现和影响以及启示: (开始于战国商鞅变法,发展于汉武帝时期,此后大多统治者继承) (1)沿袭农本(轻徭薄赋、强化户籍管理、不误农时、抑制兼并、奖励耕织等)商末(盐、铁、茶等重要商品的专卖制度;货币官铸;关卡重税;歧视商人;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的思想;

(2)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启示: 农工商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尊重客观规律,加强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明、清两代的海禁和闭关锁国

(1)相同点:都以防范敌对势力,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

差别: 第一,明代的海禁,只禁止中国民间私人出海贸易,但欢迎外国人来华贸易,不过这种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贡赐贸易”。所以明成祖命郑和下西洋,不仅运载大量货物到亚非各国进行交易,而且广泛招徕各国商人来华贸易。清代初期则全面禁止海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中国私商固然不能出海贸易,外国商人也不许来华贸易。康熙统一台湾后,一度开放海禁,但仅过二十多年又担心沿海居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帝更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而且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其他港口一律关闭,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第二,明代的海禁从明初延续到嘉靖年间,倭患肃清以后,就重新开放海禁,准许民间与各国进行贸易。而清代的闭关锁国则从清初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爆发。

(2)清代“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一是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二是使得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促进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明武宗的年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 .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 .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 .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 .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各位同学:以上是我花功夫整理的,高三复习时仍然可用,比书本要全面,大家可理解熟记,不懂的地方多和我沟通。辛苦是梦想成功的基础,贪玩是亵渎青春的逆毒!只要熟记,通过做题实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