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的语言品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
细究
NEW WRITING
2020.7 语文教学研究
的体制,所以农人得到意料之外的钱财,不想自己沦落到家破人亡的地界,所以必须要上交,公有制和私有制都不是重要的,而主要的思想是告诫人们要自立,不能总是寄希望于横财。
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课后交谈感受,能够让学生对学习的文言文有一个回顾,同时在讨论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扩散与提升,审美能力也随文言文的阅读提高,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学的理解与认知。
为翻译语句和理解文言文内容有一个更好的提高和积累。
在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语文主要有四大核心,主要是语言的构建与作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传承传统文化与对文化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项目化教学时,要与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以文言文阅读为前提,并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要求来完成文言文的阅读。
还要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做到让学生精细化练习,让学生树立全新的阅读观念,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做不仅能够完成高中语文的四个核心方面,还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甚至是翻译时的语境问题,为学生在未来的文言文学习中奠定好基础。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青年专项重点自筹课题 C-b/2020/02/25 高中语文项目化教学中“思辨阅读”的研究成果。
】
《故都的秋》的语言品析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现代文学中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选文,它文质兼美、脍炙人口。
可是一些学生在读后,不能很好地领会它的内容、体味它的情感,更无法领略其语言艺术的超级魅力,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
但是喜爱这篇文章的人,每每自读一遍或是听读一遍,就会感觉到《故都的秋》中浓浓的秋味扑面而来,一种悲凉、孤独、深层、悠远的氛围便把你笼罩其中,让你对此文爱不释手,也从而对作者的人生境遇产生深深的同情,被作者高妙的艺术手法深深地叹服。
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故都的秋》语言艺术吧!
要品味、鉴赏这篇文章的语言艺术,首先还是要再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
作者对故都的秋深爱之至,在开篇第一段就宕开一笔写南国之秋,除了思路上的起伏跌宕之外,更意在用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构成对比,以表现北国之秋的特点,从而更加突出地体现中心,即要感受秋的味道,是非要到北方去不可的。
总写北国之秋的特点后,当然要展开具体的描写,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接下去怎么写是很费脑筋的事,《故都的秋》像《济南的秋天》一样,名字还是比较阔大的,从何处何物下手,不好把握。
但作者别开生面地从一椽破屋入手,选取一些人们都不太注意的又体现作者心境的日光、墙角开着的喇叭花入手,而且作者认为一定是朝荣的蓝朵为最佳,色是冷色的,朝荣就早晨绽放、中午或傍晚就缩萎的意思,作者着意选择这样的意象和色调其实就是表现了作者的抑郁艰难的人生和孤独悲凉的心境,以下的几个图景:秋槐落蕊图、都市闲人图、清秋佳果图都有这样的味道,大家可以细细地品味。
写了四五幅图之后自然不可再罗列了,否则会显得冗长。
有前面的描写做了铺垫,就可以淋淋漓漓地抒发自己感情了,所以在第12段,作者就停止了对故都的秋的描写,而是来一大段的议论、抒情语句,先从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说起,说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再说外国文人与秋的关系亦是很深的。
总而言之,意思就是凡是有感触的人类对于秋总能引起悲凉、萧索、深沉、悠远的感触来的,但在文末,作者又巧妙地回到文章的主旨上来,说“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
最后两段又照应前文,做个收尾,以诚挚的情怀、热烈的语句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喜爱和赞颂之情,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喜爱是深入骨髓、融入生命的,这是
◇谢玉生·
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
79
细究
NEW WRITING
语文教学研究 2020.7
他性情的写照,是他境遇的体现,让人动容、让人同情,凡是有经历许多苦难、遭遇许多挫折的人应该都会因此深深地感动。
回顾完内容就可以说说文章的语言特点了,必修二散文单元还有一篇经典美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或许有人对《荷塘月色》情有独钟,而我却更喜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喜欢的原因不单是那种孤独、悲凉、忧郁的情感,还有那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如果说《荷塘月色》的语言特点是工丽典雅,如同一个衣着鲜丽、雍容华贵的少妇,那么《故都的秋》的语言就质朴淳厚,像是长于某项技艺的老妪,衣着简洁,但举手投足、一捏一拿,皆成艺术,令人叹赏不已,下面我就举些例子来细说一下。
《故都的秋》中有的语句是作者有意为之、精心制作又自成风格、不见丝毫斧凿痕迹的,特别地表现在文中的一些排比句,郁达夫是善用排比句的人,文中有一句话相当讨人喜欢,那就是:“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这段文字的中心很明确,情感很外显,作者就是要突出北国之秋的厚重、浓烈的味道,作者开头先来一个让步,说南国之秋也有特异的地方,但这样简单的一笔,显然不能把意思、情感表现得透亮彻底,于是作者随笔轻点几处地方,以充实南国之秋的内容,后面一转说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连用四组比喻,从味觉、视觉等方面表现北国之秋的特点,真是让人叹服。
撰写写景抒情散文,一定要懂得运用慢语言艺术(自己创制的一个名词),如何让语言的节奏慢下来,我认为一是可使用排比句,二是要善于精准地使用修饰语,即要会使用定语、状语、补语,而能不能用好修饰语考验的是对事物特点的把控能力,能力的高低就要看一个人的文学造诣的深浅。
郁达夫无疑是慢语言艺术的高手。
除了上面所举的例子外,还有好几处都非常能体现慢语言功夫的,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作者总写北国秋的特点,有意用排比句的方式(也可以说是慢语言的方式),连用三个“来得”,使语言就变得舒缓迂徐,情感的抒发如江水一浪推着一浪,涌推平铺,深厚有味,除意思表达准确外,情感也得到妥帖的安放。
如果只说“来得清、静、悲凉”,那就像一个呆板单调的男子追求自己渴慕的女子一
样,一见面就直透透地说“我爱你”之类的话语,这是很不解风情,不懂情趣的。
凡是写作不懂得抑扬起伏,疾徐顿挫的艺术,语言就会显得寡淡平俗、索然无味。
精彩的语句在文中还有很多,如“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猜想郁达夫在写作这些语句的时候,应该就像女娲抟土造人一样,是精心捏造的。
文中还有一些语句,或是词语,看似漫不经心、毫不作意,实则水平极高、造诣极深的,这些语言不像那些排比句、比喻句,面相极好,让人一见钟情,这类语言情感沉稳浑厚、外表却拙朴平易,不易进入大家的法眼。
还是以第一段为例吧!起首段是开篇,文章的开篇是很见艺术,非常不好拿捏的,而郁达夫却举重若轻。
他开篇就来一句阔落大敞的话语,“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无论……总是……”,当然是为以下的转折,为突出自己对故都的秋的喜爱、眷恋之情,可是下文“可是啊”中的“啊”字这语气词用得极佳,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而且这情感的吐露就像酷暑天喝啤酒一样,一罐冰啤哗啦下肚,“啊”的一声,直呼舒畅。
再比如说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细心的读者读过去后会发现“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这句话有点特别,特别就在郁达夫在这句话里连用了三个助词“的”字,这种情况一般会给人繁复之感,甚至给人重复之嫌,而郁达夫在这里却反常规地运用。
其实一句语言、一个词语用得好不好是不能简单机械地分析的,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很好地传情达意,以及还要看它的语言节奏等。
我们可以把这些“的”字删减试读一下,“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特异地方”“南国之秋也有它特异的地方”“南国之秋也是有它的特异地方”,“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地方”“南国之秋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细细玩味这些话语,你就会发现改过的句子,读后让人觉得节奏忽快忽慢,如病车行驶在荦确坑洼的路上一样,给人颠簸偃扑的感觉,意思虽有,可感觉不舒服,而原文连用三个“的”字,如风行水上,一波接一波,舒缓了语气,平稳了节奏,也一样妥帖地安放了作者的感情。
像这样的很见艺术魅力的语句还有很多,如写牵牛花、写枣子树、写都市闲人的言语、动作等等。
其实这篇文章字字珠玑,品味其语言艺术,需要读者细细地揣摩。
当然如果是让写过一些散文的人去欣赏、品鉴《故都的秋》,那感觉自然就如同品美酒、赏名花一样,会更加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