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混凝土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1~4.2 混凝土概述及基本组成 材料
▪ 3、按功能分:结构~、防水~、耐酸~、装饰~、大体积~等 ▪ 4、按强度分:高强~、超高强~、低强~等 ▪ 四、特点:
▪ 1、优点: ▪ 2、缺点:
▪ 五、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 1、 强度
▪ 2、 和易性
▪ 3、 耐久性 ▪ 4、 经济性
▪ (三)混凝土的抗碳化性
▪ 1、定义 2、影响因素 3、提高措施 ▪ (四)混凝土的碱—骨料膨胀反应
▪ 1、定义 2、防止措施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定义与基本要1、定义:
▪ 1)单位体积混凝土内各项材料的用量 ▪ 2)单位体积内各项材料用量的比值
完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4、组成材料的影响:
▪ 1)水泥的品种、细度
▪ 2)骨料的品种、级配
▪ 3)外加剂的影响
▪ 5、环境存放温度和堆放时间的影响
▪ 四、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方法
▪ 1、通过试验,找到合理砂率 ▪ 2、改善砂、石级配
▪ 3、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较粗的砂、石 ▪ 4、在坍落度过大时,可保持砂率不变,增加骨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浆量多,流动性好,但不能单靠加水来增加流动 性
▪ 2、水泥浆稠度的影响(即水灰比W/C的影响) ▪ W/C加大,流动性变好,但保水性和粘聚性变坏,
如W/C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如W/C 过小,不仅流动性下降,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 下降 ▪ 3、砂率的影响(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尽可 能找到合理砂率)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一、混凝土和易性的定义:指混凝土拌和物能保 持组成成分均匀,不会发生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 适于运输、浇筑、振捣、成型等施工工序,并能 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
▪ 1、流动性: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或机械压力的 作用下能产生流动的性能
▪ 2、保水性:保证水分不能泌出的能力 ▪ 3、粘聚性:混凝土拌和物内部组分间有一定的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②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湿度≥90% ▪ ③标准试验方法: ▪ ④标准龄期:28d
▪ 2、抗压强度等级:
▪ 三、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cp) ▪ 试件尺寸:150mm×150mm×300mm ▪ fcp≈(0.7~0.8)fcu ▪ 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fst)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四)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 1、考虑施工现场骨料含水率
▪ 设砂子的含水率为a%,石子的含水率为b%,则施工配合比为: C/=C,W/=W-S/.a%-G/.b%,
▪ S/=S(1+a%),G/=G(1+b%) ▪ 2、骨料超逊量的调整 ▪ 调整量=(本级超径量+本级逊径量)-(下级超径量+上级
▪ 3、影响因素:孔隙率、孔隙特征
▪ 4、提高抗渗性的措施:提高密实度
▪ (二)混凝土的抗冻性
▪ 1、定义:抵抗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 4.5~4.6 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变 形性
▪ 2、表示方法:抗冻等级F
▪ 3、影响因素:孔隙率、孔隙特征、环境温度等 ▪ 4、提高抗冻性的措施:提高密实度、合理选用水泥品种
▪ 2、 作用效果:改善和易性,但略微降低强度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9 混凝土的外加剂 §4.10 轻混凝土
▪ (三)早强剂
▪ 作用效果:提高早期强度,加快模板和场地的周转率,提高 生产效益
▪ 轻混凝土部分:
▪ 一、轻混凝土的定义 ▪ 二、轻混凝土的特点 ▪ 1、质轻,可减轻自重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 4.5~4.6 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变 形性
▪ 混凝土的变形部分: ▪ 一、自生体积变形(化学减缩变形):水泥水化生成物
的体积<反应前的固相体积之和
▪ 二、干缩湿胀变形 ▪ 1、湿胀变形:变形量小,影响不大
▪ 2、干缩变形: ▪ 1)表示方法:干缩率一般在1.5~2.0×10-4m ▪ 2)影响因素:水泥的品种和细度、水灰比、骨料质量、施
粘聚力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二、混凝土和易性的测定:以检测流动性为主,目测粘聚性和保水 性——坍落度法
▪ 1、选择原则:在不防碍施工振捣密实的条件下,进可能选择 较小的坍落度值
▪ 2、选择的参考因素:
▪ 1) 结构的断面尺寸
▪ 2) 钢筋配筋间距
▪ 3) 施工方法等 ▪ 三、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 ▪ 1、水泥浆量的影响
▪ 3、养护温度、湿度的影响
▪ 4、养护龄期的影响
▪ 对数公式:
▪
lg 28 f 28
lg n
fn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5、施工方法的影响 ▪ 6、外加剂的影响 ▪ 六、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措施 ▪ 1、采用早强性或高强度等级的水泥 ▪ 2、采用低W/C(或干硬性)的混凝土拌和物 ▪ 3、采用蒸汽养护 ▪ 4、采用机械施工 ▪ 5、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
▪ 2、基本要求: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经济性 ▪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资料准备 ▪ 1、了解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fcu.k,以便求出其配制强度值
fcu.o=fcu.k+1.645 ▪ 2、了解满足耐久性要求确定最大W/C和最小水泥用量
▪ 3、了解钢筋配筋间距和结构的断面尺寸,确定骨料的最大粒 径DM
▪ 值很小,一般用来衡量混凝土的抗裂度指标,以及混凝土与钢筋 的粘接力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fst≈(1/10~1/20) fcu
▪ 五、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 ▪ 1、水泥强度等级与水灰比的影响
▪ 2、骨料f的cu 质量A、fc级e (配WC、品B种)的影响
A
f ce
(C W
B)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2)满足耐久性要求:查附录表
▪ 比较1)、2)中的W/C值得,取较小值
▪ 2、砂率(SP)的确定 ▪ 依据已确定的W/C、粗骨料的种类和最大粒径DM查表确定 ▪ 3、单位用水量的确定
▪
依据设计要求的坍落度、粗骨料的种类和最大粒径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料;在坍落度过小时,可保持W/C不变,增加水泥浆的量
▪ 5、可掺入一定量的外加剂 ▪ 一、引起混凝土破坏的原因 ▪ 1、骨料的 3、界面缝隙的形成 ▪ 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fcu) ▪ 1、定义: ▪ ①标准试件:150mm×150mm×150mm
验方法》及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根据检
验结果确定、校核配合比,并为控制施工质量提供依据。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强度成型实验
▪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指试件在受压破 坏时,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
▪ (三)实验设备:压力试验机、立方试模等 ▪ (四)实验步骤(略) ▪ (五)注意事项
❖§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五、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骤 ▪ (一)通过估算,确定初步配合比 ▪ 1、计算fcu.o=fcu.k+1.645 ▪ 2、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水灰比W/C ▪ 3、查表确定砂率SP ▪ 4、查表确定单位用水量W0
▪ 5、计算单位水泥用量C0
▪ 6、采用体积法计算出S0、G0 ▪ 7、写出初步配合比 ▪ (二)通过试拌调整检验和易性,得到基准配合比
▪ 1) 度:每种粗骨料只能配制一定强度值的 ▪ 混凝土,不能通过降低水灰比提高其强度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11 其他混凝土
▪ 3、应用:适于多层或高层建筑、软土地基、大跨度结构、抗 震要求高、旧建筑物的加层
▪ (二)多孔混凝土——不用骨料 ▪ (三)无砂大孔混凝土——不用细骨料 ▪ 二、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实验 ▪ (一)实验目的:掌握BGJ81—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实
▪ 1.试验前应检查压力试验机的使用情况。
▪ 2.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成型后应覆盖表面,用以防止水分的蒸发。 ▪ 3.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尽快试验,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强度成型实验
▪ 4.在进行抗压试验时,应保持均匀加荷。 ▪ (六)实验结果处理(略)!
工质量等
▪ 三、温度变形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 4.5~4.6 混凝土的耐久性
▪ 混凝土的耐久性部分:
▪ 一、概念:在长期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抵抗外部、内部 不利影响的能力
▪ 二、混凝土中常见的几种耐久性问题 ▪ (一)混凝土的抗渗性
▪ 1、定义: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
▪ 2、表示方法:抗渗等级P
表确定
DM查
▪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 1、绝对体积法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W0
w
C0
c
S0
0s
G0
0g
10
1000
S p
S
S
G
100%
▪ 2、假定表观密度法
W0 C0 S0 G0 0sh
S p
S
S G
100%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经试拌满足和易性的基础上,测出新拌混凝土的 表观密度值,由公式可计算出基准配合比
▪ (三)通过强度检验,校核W/C,得到实验室配 合比
▪ 在已确定的W/C的基础上,上下波动0.05,拌制 三组混凝土拌和物,分别测得28d龄期的强度值, 可对各绘应项f出 材cu.f料oc的u.用o~ W量/CC/,W然的后直进线行,适在当此的直调线整上,总便可可以得找到到
❖建筑材料课件 混凝土部分
▪ §4.1~4.2 混凝土概述及基本组成材料
▪ 一、混凝土的定义: ▪ 二、混凝土的组成:
▪ 水+水泥=水泥浆:起胶结和硬化的作用 ▪ 砂+石子=骨料:起着支撑和骨架的作用 ▪ 三、混凝土的分类:
▪ 1、按表观密度的大小:普通混凝土、轻混凝土、重混凝 土等
▪ 2、按施工方法:预拌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等
超径量)
▪ 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举例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9 混凝土的外加剂
▪ 混凝土的外加剂部分:
▪ 一、外加剂的定义 ▪ 二、外加剂的分类 ▪ 三、常用的几种外加剂 ▪ (一)减水剂 ▪ 1、作用机理
▪ 2、作用效果:改善和易性,提高强度,节约水泥 ▪ (二)引气剂 ▪ 1、 作用机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4、了解施工管理水平、方法等,以便正确选择混 凝土的、T
▪ 5、了解各项原材料的性能
▪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大参数的确定原
▪ 三大参数:水灰比W/C、砂率SP、单位用水量 ▪ 水灰比(W/C)的确定
▪ 1)满足强度:
f cu .o
▪ 2、 保温性能良好
▪ 3、 耐火性能良好
▪ 4、 力学性能良好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10 轻混凝土
▪ 1、 可加工性好 ▪ 三、轻混凝土的种类 ▪ (一)轻骨料混凝土——采用轻粗细骨料 ▪ 1、定义
▪ 2、主要技术性质
▪ 1)和易性:流动性范围窄(因为轻骨料的质量轻,易吸水 等特点,过大容易使轻骨料上浮、离析;过小则难以施工)
❖§4.1~4.2 混凝土概述及基本组成 材料
▪ 3、按功能分:结构~、防水~、耐酸~、装饰~、大体积~等 ▪ 4、按强度分:高强~、超高强~、低强~等 ▪ 四、特点:
▪ 1、优点: ▪ 2、缺点:
▪ 五、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 1、 强度
▪ 2、 和易性
▪ 3、 耐久性 ▪ 4、 经济性
▪ (三)混凝土的抗碳化性
▪ 1、定义 2、影响因素 3、提高措施 ▪ (四)混凝土的碱—骨料膨胀反应
▪ 1、定义 2、防止措施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定义与基本要1、定义:
▪ 1)单位体积混凝土内各项材料的用量 ▪ 2)单位体积内各项材料用量的比值
完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4、组成材料的影响:
▪ 1)水泥的品种、细度
▪ 2)骨料的品种、级配
▪ 3)外加剂的影响
▪ 5、环境存放温度和堆放时间的影响
▪ 四、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方法
▪ 1、通过试验,找到合理砂率 ▪ 2、改善砂、石级配
▪ 3、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较粗的砂、石 ▪ 4、在坍落度过大时,可保持砂率不变,增加骨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浆量多,流动性好,但不能单靠加水来增加流动 性
▪ 2、水泥浆稠度的影响(即水灰比W/C的影响) ▪ W/C加大,流动性变好,但保水性和粘聚性变坏,
如W/C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如W/C 过小,不仅流动性下降,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 下降 ▪ 3、砂率的影响(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尽可 能找到合理砂率)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一、混凝土和易性的定义:指混凝土拌和物能保 持组成成分均匀,不会发生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 适于运输、浇筑、振捣、成型等施工工序,并能 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
▪ 1、流动性: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或机械压力的 作用下能产生流动的性能
▪ 2、保水性:保证水分不能泌出的能力 ▪ 3、粘聚性:混凝土拌和物内部组分间有一定的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②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湿度≥90% ▪ ③标准试验方法: ▪ ④标准龄期:28d
▪ 2、抗压强度等级:
▪ 三、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cp) ▪ 试件尺寸:150mm×150mm×300mm ▪ fcp≈(0.7~0.8)fcu ▪ 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fst)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四)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 1、考虑施工现场骨料含水率
▪ 设砂子的含水率为a%,石子的含水率为b%,则施工配合比为: C/=C,W/=W-S/.a%-G/.b%,
▪ S/=S(1+a%),G/=G(1+b%) ▪ 2、骨料超逊量的调整 ▪ 调整量=(本级超径量+本级逊径量)-(下级超径量+上级
▪ 3、影响因素:孔隙率、孔隙特征
▪ 4、提高抗渗性的措施:提高密实度
▪ (二)混凝土的抗冻性
▪ 1、定义:抵抗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 4.5~4.6 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变 形性
▪ 2、表示方法:抗冻等级F
▪ 3、影响因素:孔隙率、孔隙特征、环境温度等 ▪ 4、提高抗冻性的措施:提高密实度、合理选用水泥品种
▪ 2、 作用效果:改善和易性,但略微降低强度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9 混凝土的外加剂 §4.10 轻混凝土
▪ (三)早强剂
▪ 作用效果:提高早期强度,加快模板和场地的周转率,提高 生产效益
▪ 轻混凝土部分:
▪ 一、轻混凝土的定义 ▪ 二、轻混凝土的特点 ▪ 1、质轻,可减轻自重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 4.5~4.6 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变 形性
▪ 混凝土的变形部分: ▪ 一、自生体积变形(化学减缩变形):水泥水化生成物
的体积<反应前的固相体积之和
▪ 二、干缩湿胀变形 ▪ 1、湿胀变形:变形量小,影响不大
▪ 2、干缩变形: ▪ 1)表示方法:干缩率一般在1.5~2.0×10-4m ▪ 2)影响因素:水泥的品种和细度、水灰比、骨料质量、施
粘聚力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二、混凝土和易性的测定:以检测流动性为主,目测粘聚性和保水 性——坍落度法
▪ 1、选择原则:在不防碍施工振捣密实的条件下,进可能选择 较小的坍落度值
▪ 2、选择的参考因素:
▪ 1) 结构的断面尺寸
▪ 2) 钢筋配筋间距
▪ 3) 施工方法等 ▪ 三、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 ▪ 1、水泥浆量的影响
▪ 3、养护温度、湿度的影响
▪ 4、养护龄期的影响
▪ 对数公式:
▪
lg 28 f 28
lg n
fn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5、施工方法的影响 ▪ 6、外加剂的影响 ▪ 六、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措施 ▪ 1、采用早强性或高强度等级的水泥 ▪ 2、采用低W/C(或干硬性)的混凝土拌和物 ▪ 3、采用蒸汽养护 ▪ 4、采用机械施工 ▪ 5、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
▪ 2、基本要求: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经济性 ▪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资料准备 ▪ 1、了解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fcu.k,以便求出其配制强度值
fcu.o=fcu.k+1.645 ▪ 2、了解满足耐久性要求确定最大W/C和最小水泥用量
▪ 3、了解钢筋配筋间距和结构的断面尺寸,确定骨料的最大粒 径DM
▪ 值很小,一般用来衡量混凝土的抗裂度指标,以及混凝土与钢筋 的粘接力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fst≈(1/10~1/20) fcu
▪ 五、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 ▪ 1、水泥强度等级与水灰比的影响
▪ 2、骨料f的cu 质量A、fc级e (配WC、品B种)的影响
A
f ce
(C W
B)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2)满足耐久性要求:查附录表
▪ 比较1)、2)中的W/C值得,取较小值
▪ 2、砂率(SP)的确定 ▪ 依据已确定的W/C、粗骨料的种类和最大粒径DM查表确定 ▪ 3、单位用水量的确定
▪
依据设计要求的坍落度、粗骨料的种类和最大粒径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3 混凝土的和易性
▪ 料;在坍落度过小时,可保持W/C不变,增加水泥浆的量
▪ 5、可掺入一定量的外加剂 ▪ 一、引起混凝土破坏的原因 ▪ 1、骨料的 3、界面缝隙的形成 ▪ 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fcu) ▪ 1、定义: ▪ ①标准试件:150mm×150mm×150mm
验方法》及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根据检
验结果确定、校核配合比,并为控制施工质量提供依据。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强度成型实验
▪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指试件在受压破 坏时,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
▪ (三)实验设备:压力试验机、立方试模等 ▪ (四)实验步骤(略) ▪ (五)注意事项
❖§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五、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骤 ▪ (一)通过估算,确定初步配合比 ▪ 1、计算fcu.o=fcu.k+1.645 ▪ 2、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水灰比W/C ▪ 3、查表确定砂率SP ▪ 4、查表确定单位用水量W0
▪ 5、计算单位水泥用量C0
▪ 6、采用体积法计算出S0、G0 ▪ 7、写出初步配合比 ▪ (二)通过试拌调整检验和易性,得到基准配合比
▪ 1) 度:每种粗骨料只能配制一定强度值的 ▪ 混凝土,不能通过降低水灰比提高其强度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11 其他混凝土
▪ 3、应用:适于多层或高层建筑、软土地基、大跨度结构、抗 震要求高、旧建筑物的加层
▪ (二)多孔混凝土——不用骨料 ▪ (三)无砂大孔混凝土——不用细骨料 ▪ 二、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实验 ▪ (一)实验目的:掌握BGJ81—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实
▪ 1.试验前应检查压力试验机的使用情况。
▪ 2.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成型后应覆盖表面,用以防止水分的蒸发。 ▪ 3.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尽快试验,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强度成型实验
▪ 4.在进行抗压试验时,应保持均匀加荷。 ▪ (六)实验结果处理(略)!
工质量等
▪ 三、温度变形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 4.5~4.6 混凝土的耐久性
▪ 混凝土的耐久性部分:
▪ 一、概念:在长期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抵抗外部、内部 不利影响的能力
▪ 二、混凝土中常见的几种耐久性问题 ▪ (一)混凝土的抗渗性
▪ 1、定义: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
▪ 2、表示方法:抗渗等级P
表确定
DM查
▪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 1、绝对体积法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W0
w
C0
c
S0
0s
G0
0g
10
1000
S p
S
S
G
100%
▪ 2、假定表观密度法
W0 C0 S0 G0 0sh
S p
S
S G
100%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经试拌满足和易性的基础上,测出新拌混凝土的 表观密度值,由公式可计算出基准配合比
▪ (三)通过强度检验,校核W/C,得到实验室配 合比
▪ 在已确定的W/C的基础上,上下波动0.05,拌制 三组混凝土拌和物,分别测得28d龄期的强度值, 可对各绘应项f出 材cu.f料oc的u.用o~ W量/CC/,W然的后直进线行,适在当此的直调线整上,总便可可以得找到到
❖建筑材料课件 混凝土部分
▪ §4.1~4.2 混凝土概述及基本组成材料
▪ 一、混凝土的定义: ▪ 二、混凝土的组成:
▪ 水+水泥=水泥浆:起胶结和硬化的作用 ▪ 砂+石子=骨料:起着支撑和骨架的作用 ▪ 三、混凝土的分类:
▪ 1、按表观密度的大小:普通混凝土、轻混凝土、重混凝 土等
▪ 2、按施工方法:预拌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等
超径量)
▪ 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举例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9 混凝土的外加剂
▪ 混凝土的外加剂部分:
▪ 一、外加剂的定义 ▪ 二、外加剂的分类 ▪ 三、常用的几种外加剂 ▪ (一)减水剂 ▪ 1、作用机理
▪ 2、作用效果:改善和易性,提高强度,节约水泥 ▪ (二)引气剂 ▪ 1、 作用机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4、了解施工管理水平、方法等,以便正确选择混 凝土的、T
▪ 5、了解各项原材料的性能
▪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大参数的确定原
▪ 三大参数:水灰比W/C、砂率SP、单位用水量 ▪ 水灰比(W/C)的确定
▪ 1)满足强度:
f cu .o
▪ 2、 保温性能良好
▪ 3、 耐火性能良好
▪ 4、 力学性能良好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分。
❖§4.10 轻混凝土
▪ 1、 可加工性好 ▪ 三、轻混凝土的种类 ▪ (一)轻骨料混凝土——采用轻粗细骨料 ▪ 1、定义
▪ 2、主要技术性质
▪ 1)和易性:流动性范围窄(因为轻骨料的质量轻,易吸水 等特点,过大容易使轻骨料上浮、离析;过小则难以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