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地理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地理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19题;共60分)
1. (2分) (2015高一上·厦门期中)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 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 . 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 .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 .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2. (6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末) 2018年11月24-26日,受当地污染累积及周边地区污染扩散的共同影响,京津冀地区出现雾霾天气.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晴朗天气相比,雾霾天气的气温()
A . 白天较低,夜晚较高。

昼夜温差小
B . 白天较高,夜晚较低,昼夜温差大
C . 白天较高,夜晚较高,昼夜温差小
D . 白天较低,夜晚较低,昼夜温差大
(2)出现雾霾天气时()
A . ①减弱
B . ②减弱
C . ③加强
D . ④加强
(3)为减少该地区雾霾的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 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
B . 集中布局有污染的企业
C . 完善清洁能源合作机制
D . 雾霾天气减少外出活动
3. (2分) (2019高一上·利辛月考)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辐射量上看,甲大于乙的原因是()
A . 大气对甲具有削弱作用
B . 丁对甲有补充作用
C . 甲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 . 乙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2)下列概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 .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
C .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D .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3)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①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层厚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 . ①②③
B . ④⑤⑥
C . ①③⑥
D . ②④⑤
4. (2分) (2019高一上·合肥期中)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 大气活动
B . 水循环
C . 太阳辐射
D . 地球活动
5. (4分)下图为“某地某日气温实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最高气温出现在14: 00,原因是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
B . 最低气温出现在6:00,原因是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
C . 1:00 -2:00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大气逆辐射最弱
D . 9:00 - 11: 00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地面辐射不断增强
6. (2分) (2018高一下·陆川开学考) 下图是亚洲季风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反映的是哪个月份()
A . 1月
B . 4月
C . 7月
D . 10月
(2)此时我国东部地区()
A . 高温多雨
B . 炎热干燥
C . 温和多雨
D . 寒冷干燥
(3)“天雨初晴,北风寒彻”是下列何种天气系统造成的()
A . 暖锋过境前
B . 冷锋过境后
C . 准静止锋过境时
D . 反气旋过境时
7. (4分) (2018高一上·江门月考) 深秋或早春的晴夜,农民往往在田间熏烟以防霜冻,其原理是()
A . 直接加热大气
B . 通过熏烟增强大气逆辐射
C . 直接加热地面
D . 加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
8. (4分) (2013高一上·腾冲期中) 读图,关于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 . 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 . 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 . 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9. (4分) (2018高二下·临川期末) 下图为某地区某年某时气压状况示意图,图中MN线上线速度相等,虚线为一锋面。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可知()
A . 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B . 该区域西部地区海拔高于东部地区
C . 图示锋面为暖锋
D . 图示山脉山麓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2)图中甲地的风向为()
A . 西北风
B . 东南风
C . 西南风
D . 东北风
10. (2分) (2013高一上·金华月考) 如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 P地的气候特点是()
A . 温和湿润
B . 寒冷干燥
C . 高温多雨
D . 炎热干燥
(2) 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A . 暖湿的中纬西风
B . 干冷的中纬西风
C . 干冷的极地东风
D . 冷湿的极地东风
11. (2分)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
A . 赤道低气压带
B .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 副热带低气压带
D . 极地高气压带
12. (2分) (2018高二上·台州期中) 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A . ①—低气压带—动力原因
B . ②—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 . ③—高气压带—热力原因
D . ④—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2)大陆西岸受①、②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热带草原气候
C . 热带沙漠气候
D . 热带季风气候
13. (2分)右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
A . a、b、c、d
B . a、b、d、c
C . b、a、d、c
D . c、b、a、d
14. (4分)(2016·江门模拟) 茶树具有喜温怕寒、喜湿怕涝、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典型特点。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盛产优质茶叶的地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为抵御春季低温、霜冻,当地茶农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向茶树喷水,其地理原理是()
A . 增加地面辐射
B . 增加大气逆辐射
C . 增加温度变化
D . 增加光照
(3)茶王“大红袍”根植在东南丘陵武夷山峡谷中,四周山峦屏障,岩壑间幽涧流泉,云雾弥漫。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其发育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A . ①②④③
B . ④①③②
C . ①③④②
D . ④①②③
15. (6分) (2019高三上·十堰月考) 现今世界上超高层建筑遍地开花,超高层建筑的建造是多个领域高新技术的综合体现。

迪拜塔楼面的设计灵感源自沙漠之花蜘蛛兰,这种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并能让人们尽情欣赏阿拉伯海湾的迷人景观。

大楼的中心有一个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边形“扶壁核心”。

楼层呈螺旋状排列,你够抵御肆虐的沙漠风暴,迪拜塔屡获殊荣的设计承袭了伊斯兰建筑特有的风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在安装有冷气的迪拜塔内部“扶壁核心”区气流运行的方向是()
A . 水平向外
B . 水平向里
C . 垂直向上
D . 垂直向下
(2)夏季白天迪拜塔外墙温度最高值出现在()
A . 东北房间
B . 正北房间
C . 西南房间
D . 东南房间
(3)午后2~4时,迪拜塔周边裸地()
①温度下降②温度上升③地面辐射减弱④地面辐射增强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③④
16. (2分) (2019高三上·南山期中) 下图中,左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A . 西南风
B . 西北风
C . 东南风
D . 东北风
(2)右图所示时刻()
A . ③地降水几率较②地大
B . ④地风力较①地小
C . ③地的昼夜温差较②地小
D . ④地以下沉气流为主
17. (2分) (2018高一上·鹤岗月考) 如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局部),下列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④为东北信风
B . ③形成寒冷干燥天气
C . ①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D . ②由低压流向高压
18. (4分) (2019高一上·合肥期中) 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气流运动状况来看,甲处为________。

(2)北京与东京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3)郑州、西安两地发生降水概率较大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4)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_______。

19. (4分) (2017高二下·淄川期末) 下面左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右图是该日沿海某观测站根据观测结果所绘的风向玫瑰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左上图所示天气系统一般发生的季节和名称分别是()
A . 冬季冷锋
B . 冬春季反气旋
C . 夏秋季气旋
D . 夏季暖锋
(2)该日16时,此天气系统中心位于观测站的()
A . 东面
B . 南面
C . 西面
D . 北面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40分)
20. (14.0分)读我国部分地区1月均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110°经线以东地区等温线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说出图中虚线范围内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及影响因素,并简述成都西部等温线密集的原因。

(3)成都与南京纬度相差不大,但1月均温相差很大。

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1. (12分)在呼啸的海风中,“从澳洲到北极最让人感动的鸟类迁徙”。

红腹滨鹬每年4月从澳大利亚越冬地起飞,在中国的渤海湾滩涂湿地停歇补充能量后,再飞往北极繁殖地。

结合以下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与所学知识,下列内容正确的是()
A . 红腹滨鹬从越冬地起飞时,盛行风与图甲相近
B . 红腹滨鹬此时迁徙主要是顺风飞行
C . 若只考虑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渤海湾湿地面积可能扩大
D . 据推断红腹滨鹬迁徙途中会飞越纽芬兰渔场
(2)乙处风越过赤道后,对经过地区产生的影响为()
A . 带来高温干燥的天气
B . 可能造成洪涝灾害
C . 使气候寒冷干燥
D . 对农作物产生冻害
22. (14.0分) (2019高一上·韩城期末) 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我国首都北京受________(高压脊或低压槽)控制。

(2)此时,Q、R两地风力较小的是 ________地,试说明判断的理由。

________ (3)指出此时①地的风向。

(4)③、④两地中,该日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地,为什么?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19题;共60分)
1-1、
2-1、
2-2、
2-3、
3-1、
3-2、
3-3、
4-1、
5-1、
6-1、
6-2、
6-3、
7-1、
8-1、
9-1、
9-2、
10-1、10-2、11-1、12-1、12-2、13-1、14-1、14-2、14-3、15-1、15-2、15-3、16-1、16-2、17-1、18-1、18-2、
18-3、
18-4、
19-1、
19-2、
二、非选择题 (共3题;共40分)
20-1、
20-2、
20-3、
21-1、
21-2、
22-1、
22-2、
22-3、
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