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方案模版(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方案模版
青少年服务中心是为了有效开展青少年工作、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而设立的重要机构。
为了提高青少年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建设。
下面将分别从规划选址、建筑设计、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和服务项目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设方案。
首先,规划选址是青少年服务中心建设中的基础工作。
选址首先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尽量选择在青少年集中区域或者交通枢纽附近建设。
其次,选址还应该考虑到建筑规模的扩展性,适当预留空间以便未来的发展。
选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青少年服务中心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范围。
其次,建筑设计是青少年服务中心标准建设的重要环节。
建筑设计要符合青少年使用的特点,考虑到安全、舒适和实用性。
建筑结构要简洁明了,便于青少年熟悉和使用。
建筑外观要注重环保节能,体现出现代化和时尚感。
设施设备是青少年服务中心的实体支撑,必须保证设施设备的质量和现代化。
设施设备包括运动设施、教育设施、娱乐设施等多个方面,要根据青少年的需求进行规划设计。
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要及时,保证设施设备的功能齐全和性能稳定。
管理制度是青少年服务中心运营的保障,必须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服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要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和有效执行。
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青少年服务中心规范运营,提高管理效率。
最后,服务项目是青少年服务中心吸引青少年的核心,必须建立多样化的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包括教育培训、心理咨询、文体活动等多个方面,要根据青少年不同需求制定具体服务方案。
服务项目的丰富多样可以满足青少年的多元需求,提高青少年服务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青少年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方案包括规划选址、建筑设计、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和服务项目五个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青少年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更好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支持。
青少年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方案模版(2)
一、定位标准
青少年服务中心是团县(市、区)委集中对外服务的窗口,是团___履行服务职能的有形化阵地,直接接受团县(市、区)委的领导。
同时,对辖区内青少年服务站进行登记备案和工作指导。
二、工作内容和形式标准
中心的工作由前___务和支撑平台建设两部分组成,前___务是窗口服务,直接受理服务业务或提供服务导航。
支撑平台建设主要为前___务提供保障或直接承担终端服务任务。
(一)志愿服务
前___务。
办理志愿者注册登记和服务证明等相关手续;受理志愿服务需求咨询和登记等业务。
支撑平台建设。
整合志愿服务资源,成立县(市、区)志愿服务总队;建立志愿者档案,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管理;合理规划和建设街
道、乡镇、社区、学校等志愿服务站点,形成志愿者服务网络;依托志愿者队伍和服务站点开展应急、赛会、关爱、惠民帮扶等志愿服务。
(二)就业创业服务
前___务。
受理小额贷款申请;受理青年就业创业需求咨询和登记;办理青年入创业园区、见习、就业等相关手续;收集和发布用工信息等。
支撑平台建设。
大力整合人才资源,建立县(市、区)青年就业创业导师团,开展结对指导服务;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大力整合本地资源,建立青年就业创业园区,为青年提供工作(见习)岗位,开展青年职业(实用)技术培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通过项目化方式为本地青年争取创业资金和就业岗位;建立失业和就业青年档案,动态(范本)掌握他们的情况,有针对性提供服务。
(三)___服务
前___务。
受理青少年___需求申请;办理困难青少年救助;受理青少年心理咨询等业务。
支撑平台建设。
动态(范本)建立重点(包括困难家庭、问题)青少年群体档案,充分整合司法所、社区警务室等资源,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依托未保委、预防办,整合力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___青少年___或重大事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各地青少年服务中心可结合当地实际,在三项基本服务基础上拓展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
三、选址和配置标准
(一)合理选址
为切实发挥青少年服务中心的窗口作用,中心要选择交通便利,青少年群体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并要求中心具有独立的集中办公区域。
依托惠民帮扶中心或青少年宫等建立的要有独立的青少年服务窗口。
(二)标准化配置
室外。
在醒目位置“青少年服务中心”标示,并配备室外宣传栏或电子屏幕(主要用于发布青少年服务中心的各类信息)。
室内:建筑使用面积在___平米以上,符合安全标准;基本设施做到“四个一”:即一部电脑、一部电话、一部传真机、一部打印机,并配备办公桌椅、文件档案柜等必要的办公用品;在醒目位置标示服务工作指南(含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图等)。
四、经费保障标准
(一)建设经费。
依托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志愿者队伍建设项目___,完成青少年服务中心的场地建设和办公设备配置。
(二)运转经费。
以积极争取党政支持,争取列入财政预算或由团县委从工作经费中划拨为主,团省委、团市委补助、社会资源或项目化运作收益为辅。
(三)专项经费:小额贷款由相关金融机构提供,助学助困由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提供,此外,通过项目化方式,
整合社会资源,建立___。
五、人员配备标准
(一)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
主任由团县(市、区)委主要负责人兼任,负责中心全面工作。
副主任分别负责中心服务项目,可
采用聘任制从社会公开选聘热爱公益事业,能密切联系青少年,在特定社会领域具有较高威望,能够整合一定社会资源,能将本职工作或专业特长与服务项目有机结合,自愿义务从事青少年服务工作的青年担任。
(二)配备两名专职人员。
一名为西部计划青少年服务中心专项志愿者,一名为团县(市、区)委在编工作人员或西部计划基层青年工作专项志愿者,主要负责中心前___务的日常性工作。
(三)配备若干专项工作项目官。
中心根据工作需要,阶段性指派或聘任专兼职人员负责具体服务项目的执行和实施。
六、工作机制标准
(一)1+___建设机制:县(市、区)团委要通过1+___模式建设本地青少年服务网络,最大限度服务本地青少年。
即:___模式上采取___个团___+___项服务功能模式,在运作上采取___个中心+___个服务站点模式,在人员配置上采取___个专人+___个志愿者模式。
(二)前台业务处理机制。
对于事实清楚,符合标准和要求的,由受理人员现场给予解决;对于事项重大或无法现场答复和处理的,由受理人员报中心主任,由主任召集副主任或相关部门人员进行研究讨论,提出办理意见;对于涉及人员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项,以专项报告的形式及时报县(市、区)委、政府处理。
(三)项目化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