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新授课教学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学科新授课教学环节
第一篇:初中历史学科新授课教学环节
初中历史学科新授课教学环节:
一、学案自学
二、互助探究
三、精讲点拨
四、检测提升
初中历史学科复习课教学环节:
一、明示要点
二、细化梳理
三、精讲提升
四、达标检测
初中历史学科讲评课教学环节
一、自改互助
二、引领点拨
三、交流巩固
第二篇:新授课六环节教学模式
高中政治新授课六环节教学模式浅析
迁安一中政治组
屈海军
高中政治新授课六环节教学模式浅析
迁安市第一中学政治组
屈海军
在继承优秀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新课程改革旨在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大突破。
它特别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使课堂教学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群言堂,由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变为学生的主动求知,让学生去阅读、思考、发言、辩论、讲解、质疑、归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我对新授课教学模式进
行了初步探索。
我的教学模式是——六环节教学法。
环节一:自主预习,知识准备。
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印制课前预习案。
预习案主要采用填空题的形式,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完成知识填写,并同时在课本上划出相关知识,标明提纲。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重视预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所学知识结构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宏观把握。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理解记忆。
环节二:预习检查,习惯养成。
上课以前,教师对学生的预习填空情况进行检查,也可以小组自查。
对于完成预习任务的同学、小组,教师以肯定表扬,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小组,教师进行教育批评,并给以口头警告和适度惩罚,责令其改正错误的学习态度,认真落实预习任务。
这一环节有承上启下的主要作用,不可轻视,否则会使预习流于形式,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环节三:定向质疑,课堂探究。
1首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可以由教师或学生事先书写在黑板上,上课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会,并用彩色粉笔标明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在学案中设置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情景材料,或者设计涵盖基础知识的单选题,通过巧妙设问安排,使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蕴含其中,引导学生探究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层层深入,把握知识体系。
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合作完成学案提出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组内能够完成的问题教师不在讲述,组内不能完成的问题由其他小组给以解决,全班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进行集中讲解。
3对于本节所学的重点知识内容,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集中记忆时间,努力做到当堂理解消化。
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真正地参与,不当旁观者。
环节四:巩固练习,方法归纳。
围绕重点知识,依托紧密联系实际的热点材料,设置大题。
各小组讨论后,进行答案编写,注意书写规范,包括整洁、条理、准确、全面等要求,努力做到又好又快。
答案书写结束后,由某一个小组的一个同学展示组内公认的最佳答案,同时解说答题思路,答案构成。
其他小组再进行评价、质疑、修正、补充、完善。
最后教师给出参考答案,学生加以对照,总结得失。
这一环节目的是培养提高学生解答大题规范化、科学化的能力和水平。
环节五:回顾反思,课堂总结。
1回顾所学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或教师提问易混易错知识、重点知识,目的是对本节所学内容再认识,并能够把握其内在联系。
2评价学习效果。
教师、组长、学生均可发言,肯定本节课的优点长处,指出存在的问题不足,对全班和个别同学提出新的要求。
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提高下一节课的学习效率做准备。
环节六: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布置课下习题,主要侧重于单选题,目的是使学生在解题中对所学知识理解消化,查漏补缺,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不断提高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第三篇: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总结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总结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历史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活动课方法、以感知――探究――
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历史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
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例如在在讲述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
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
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
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
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
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历史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历史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
果。
这是新课标对历史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历史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
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
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
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
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
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
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
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如作图、采用讨论作出答案等。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历史实践能力。
第四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新授课的上课思路
历史新授课的上课思路
新授课的特点在于知识是全新的,而历史新授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记忆、了解历史现象,历史规律,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校初二历史新授课共分为七大环节。
一诊断补偿,导入新课
即课前通过提问、材料、小故事等形式,设计于上一节课的一些问题,问题的设计力求与新课知识紧密联系。
补偿后导入新课语言要求简洁、直接。
二、自学辅导,自主探究
让学生自读教材、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能力和激发学生阅读教材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要作出标记。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可巡回指导学生阅读并对个别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三、反馈信息,合作释疑
在学生看书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结果。
并通过研讨、辩论等多维互动方式解决个体在看书过程中存在的疑问。
对于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探讨、释疑。
在这里,学生起主要作用,教师只起组织、引导、协调的作用。
四、归纳总结、精讲点拨
针对在以上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材内容和重难点的处理,教师要进行精讲点拨,以强调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将本节知识
形成网络,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五、内化知识,拓展延伸
学完新知识学生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教师可指导学生依据板书结构、结合教材内容,巩固本节所学知识点。
之后,可出示一定形式的练习题或思考题,达到巩固知识、检验知识的目的,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
小结可根据实际情况,既可是教师也可由学生总结。
但要画龙点睛或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七、课后记
一节课后,总会有成功的经验或不足的地方,对有借鉴意义的可及时作一记录,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五篇:自主学习五环节物理新授课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五环节”物理新授课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自主学习五环节”整体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新授课的运用上,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一、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设计预习题,把每一节课教材中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
在预习时,要求学生把不理解概念、规律、推导过程,搞不清的实验现象用红笔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小组交流或听课时更能注意老师对相关问题的分析。
二、导入新课认定目标
1、新课导入:精彩的课堂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一般采取“以趣入境,以疑入境,以奇入境,以情入境”,顺水推舟,导入课题。
教师可通过谈话、设问、游戏、演示实验、投影故事情节等多种手段设置问题情境,唤起全体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2、目标认定:强烈的目标意识为学生提供了认知学习的方向。
目标包含教师展示目标与学生接受、认定目标的两个方面,这是物理课
堂教学中重要环节。
所以,在每节新授课中师生双方都要明确目标,牢记目标,有强烈地目标意识。
方法上一般采用方式为:边讲边示标,或先讲后示标,也可课前预习目标,课后总结示标,直接开门见山式示标,间接性阶段性示标等。
三、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多种物理方法去探究。
让学生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同伴互助、组内交流、质疑、释疑;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实验或自己设计出的实验方案分组组织实验探究,获取实验数据或实验现象,并讨论获取实验结论;让学生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解决设计的问题。
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同时教师要主动加入到学生的交流中去。
引导的方法主要有: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和补充片面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四、展示点评精讲点拨
1、每小组代表根据组内合作探究情况,对组内学习任务(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各小组代表所讲解和分析的并非完全正确,对疑难问题和不易理解的问题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教师引导其他小组同学进行点评并作出补充和纠正。
2、教师针对学生展示点评中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充分利用课件、图片、模型、实验器材等适时、适当进行精讲点拨,答疑解惑。
精讲点拨务必做到“三讲三不讲”。
要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学生自己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五、当堂检测反馈提升
达标检测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检测本堂课学习的情况,也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本堂课所学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和达标能力,以此达到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学生当堂独立完成教师针对学习目标而设计的不同层次的检测题,通过小组互批后,各
小组及时将做题情况反馈给教师。
教师对错题原因作出思考后进行讲评,学生纠错,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训练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