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战争:德意志内战演变成全欧混战,推动了国家主权意识形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年战争:德意志内战演变成全欧混战,推动了国家主权意
识形成
欧洲历史上有一场重要的战争,它耗时长久,从1618年开始,到1648年结束,整整持续30年;它牵涉甚广,当时欧洲的主要国家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英格兰、瑞典、丹麦、西班牙全部涉足其中,造成了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全欧混战;它背景复杂,一开始是神圣罗马帝国新教与天主教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引发了宗教战争,最后却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与利益搏奕,蜕变成争霸战争;它影响深远,一方面使主战区神圣罗马帝国陷入分裂与落后,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现代战争模式的形成、宗教信仰自由的实现、国家主权意识的苏醒,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成为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史书,称这场战争为“三十年战争”。

英国历史学家塞缪尔·罗森·加德纳的《三十年战争史》,对这场战争的历程,作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本文在参考这本书的基础上,将重点从两个侧面来介绍三十年战争:神圣罗马帝国内战为什么会演变成全欧混战?战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神圣罗马帝国内战演变成全欧混战的原因
三十年战争爆发的背景
对初涉这段历史的人来说,也许神圣罗马帝国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它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者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到1806年地跨西欧与中欧的封建君主制帝国,即古德意志帝国。

鼎盛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

而16、17世纪时,作家们习惯上所称的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是指今天德国及其周边的一些地区,包括瑞士、荷兰、洛林、东勃艮第(或弗朗什·孔代)。

除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部分地区外,今天的德国已经不包括上述地区了。

三十年战争的起点,正是在十七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

欧洲三十年战争是以基督教世界的分裂为背景的,后来却迅速发
展为各国利益扩张的冲突,以及地缘政治的谋求,在漫长的战争中,人们甚至忘记了它最初的起因。

新旧教冲突是直接的导火索。

16、17世纪,宗教分裂问题是欧洲各国的共同困扰,新出现的“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势力不断壮大,与国教“天主教”进行抗衡,而在神圣罗马帝国,这一问题更为复杂。

17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公爵、主教、伯爵和城邦主都可以从皇帝那里得到封地,帝国的直属诸候几乎可以算独立的君主。

1618年以前,帝国内的各诸候邦国已经分裂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前者倡导宗教改革,反对帝国和哈布斯堡王室(1438年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由其家族成员世袭)的统治;后者则截然相反。

他们提名狂热的天主教徒、波西米亚国王斐迪南为帝国皇帝,这位君主一心想摒除新教,恢复罗马教会的统一,重新建立帝国对各诸候的主控地位。

斐迪南
这引起了波西米亚新教徒的反对。

1618年5月23日,新教联盟队伍公开起义,他们冲进王宫,将两名摄政官从窗口扔了出去,这就是著名的“扔出窗外事件”,它成了三十年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扔出窗外事件
各种利益与政治需求贯穿始终
随着战争的发展,各种利益冲突越来越突出。

帝国内部,在宗教斗争的外衣下,诸候与诸候之间、诸候与帝国皇帝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纷争。

新教诸候与天主教诸候的主要斗争,是争夺天主教会的领土,从而达到扩充各自势力的目的,他们并不希望有个强大的帝国皇帝,来阻碍自己利益的实现。

而帝国皇帝呢,诸候分裂使他的权力架空,他一心指望着通过战争,来实现中央集权统治。

在帝国外部,德意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与它相邻的英、法、荷、瑞典、丹麦等国家都不乐意看到它的强大。

17世纪初,各国世界贸易市场扩大,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在易北河、威悉河流域建立了贸易市场,帝国的强大,会使这位新教徒的事业付诸东流;瑞典国王阿道夫二世也支持新教,为了夺取波罗的海控制权,瑞典与俄国、波兰、德意志一直争战;英格兰致力于开拓海外市场,与西班牙在海上争夺激烈,而西班牙作为哈布斯堡王朝的旁系,无疑是帝国的支持者;至于法兰西,对神圣罗马帝国这位“永远的邻居”,它希望它永远衰落,
自己才能拥有绝对的安全。

正是在宗教、利益,以及凌驾于其上的政治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这些国家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先后介入到帝国的战争中,罗马帝国的内战,最终扩大成国与国的争霸战;宗教的冲突,演变成了各国君主争权夺利、开疆辟土的冲突,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混战爆发了。

瑞典国王率军进入波美拉尼亚
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与影响
和约签订使欧洲版图重新布局
三十年战争的结果,神圣罗马帝国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不得不与法兰西、瑞典等国和谈。

1648年10月24日,各国签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三十年战争画上了休止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现场
和约除肯定路德教和加尔文教,拥有和天主教同样的地位和权利外,对各国虎视眈眈的领土问题重新进行了界定:(一)欧洲领土重新布局:1、法兰西获得阿尔萨斯地区,洛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图尔和凡尔登。

2、瑞典获得波美拉尼亚西部,及维斯马城、不莱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

3、瑞士、尼德兰(荷兰)宣布独立。

(二)德意志内部重新洗牌:1、各诸候国都享有主权。

2、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几大诸候都扩大了领地,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候。

3、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享有代表权。

网络图片
版图重组意味着强弱易位
领土扩张不仅仅意味着疆域的拓展,还意味着权力的扩充。

和约
签订,成就了两大强国,一是法兰西,一是瑞典。

法国成为最大的获利者,通过领土扩张,实现了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打击,不仅解除了自己在地缘政治上的危机,也为日后称霸欧洲打下了基础。

瑞典则通过领土扩张,实现了对威悉河、易北河、波罗的海和北海的控制,限制了德国的发展,成为北欧强国。

在德意志内部,勃兰登堡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哈布斯堡王室的诸候,日后将发展成普鲁士王国,并统一德国。

与之相反,曾经强大的帝国,战后民不聊生,满目疮痍,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恩格斯在《马克》一文中写道:
“在整整一代的时间里,德意志到处都遭
到历史上最没有纪律的暴兵的蹂躏。

到处是焚
烧、抢劫、鞭打、强奸和屠杀……到处是一片
人去地荒的景象。

当和平到来的时候,德意志
已经无望地倒在地下,被踩得稀烂,撕成了碎
片,流着鲜血……'
和平终于来了,但帝国已经是苟延残喘,数百个邦国,上千个骑士国,使德意志的统一成了遥遥无期的梦想,它所受到的重创,在以后一两百年间都没有恢复,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同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也走向了衰败;西班牙受到致命的削弱,由一流强国变为二流国家。

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民
强弱易位之下的主权意识觉醒
三十年战争中,每个国家都为了扩大自身疆土、政治影响,而施尽了军事与外交的手段,一开始引发战争的宗教冲突变得微不足道,首脑们心心念念的,是国与国的疆界、领土,是经济与政治利益,是国家主权。

由此可见,中世纪“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神权至上观念,正在逐步被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所取代,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一批近代意义上的国家开始独立或崛起。

这种国家主权意识的觉醒,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历史的前进步伐,正如恩格斯说的:
“日益明显日益自觉地建立国家的趋向,
是中世纪进步的重要杠杆之一。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无疑是对这一进步理念的确认与强化。

在和谈中,无论新教国家还是旧教国家,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胜利方还是失败方,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解决国际争端,这正是对主权国家共存局面的确认。

从此以后,这些国家身上贴着的,不再是宗教的标签,而是独立的主权的标签。

三十年战争,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产生的各种影响,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没有一种巨大的历史灾难是没有历史的进步来作补偿的”(恩格斯)。

使神圣罗马帝国受到惩罚的战争,却使另一些国家的主权意识得到了觉醒,历史就是这样前进的。

只是,对满身创伤的德意志来说,拥有主权,走向统一的路还很漫长,这暂时的和平,不过是给了它短暂的喘息机会罢了。

参考:1、《三十年战争史》
2、《关于十七世纪欧洲三十年战争的性质问题》
3、《欧洲三十年战争对近代军事与政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