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掘进3公里,创造世界新纪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
38岁的母永奇在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当了十余
年盾构主司机,掘进30公里,形容自己是“世上最慢的司
机”。
盾构机是什么?盾构机就是隧道掘进机,地铁掘进工程全部靠它。
在未遭遇复杂难掘地层的情况下,一台盾构机平均每年掘进3公里。
母永奇在城市建设中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和国内地铁施工新纪录。
“盾构机掘进到哪里,未来的隧道之光就亮到哪里。
”他说。
“大师”足迹
盾构机轻则数百吨,重则数千吨,这个“庞然大物”的
操作,全掌握在盾构主司机手里。
这些年,母永奇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同事们称他为“大师”。
他先后参建宁波、郑州、成都、西安等城市的地铁,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深圳春风隧道等,是国内少有的全面掌握隧道施工主流盾构机型的高端专家人才。
建设宁波地铁一号线时,盾构机要穿越杭甬铁路桥、重要文物遗址等地段,地表沉降要控制在4毫米以内。
按当时的技术,沉降控制在10毫米以内,就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但母永奇与技术人员最终将沉降控制在了2毫米以内。
母永奇担任郑州地铁一号线盾构主司机时,地铁一号
一年掘进3公里,
创造世界新纪录
文/
惠之
16
人物
线2期化工路站至铁炉站盾构区间需要穿越危房建筑群、陇海铁路线、铁炉火车站和郑西客运专线高架桥等重大风险源。
母永奇在专题会议上提出自己独有的见解,形成了采取连续掘进模式的专项方案,减少盾构机过风险源期间的故障率。
过风险源期间,他顶着各方压力,创下了郑州地铁开工建设以来的最高掘进纪录。
色季拉山地处青藏高原,海拔4700米,在1500米深的大山腹部,巨型盾构机“雪域先锋号”如同一条钢铁巨龙,正朝着坚硬的岩壁艰难掘进,驾驶这条钢铁巨龙的正是母永奇。
“雪域先锋号”长达245米,重达2500吨,前方直径10米的巨型刀盘,飞速磨削着岩石。
母永奇感慨:“色季拉山隧道处于地质活动带上,是我所见过的最难的一条隧道。
”
十余年来,母永奇带领完成的技术创新成果达36项,攻克了软土地层沉降控制、砂质地层盾构掘进渣土改良、大直径水下铁路盾构隧道建设等技术难题,创造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掘进之道
“参数控制不准,掘进出现失误,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母永奇感到身上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从来都是非常较真,尽可能地将风险降到最低。
”
2010年7月,母永奇通过应聘考试进入中铁隧道局集团工作,从小酷爱研究机械的他来到工地第一天,就暗下决心一定要驾驶盾构机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蓝图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刚入职,他就接到“三个月会开盾构机”的任务。
为了尽快掌握操作盾构机的技术,母永奇从最基础的拆装维修入手,在拆装过程中研究每个零部件,勤思好学。
当时,国产盾构机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技术培训不成熟。
母永奇能仰仗的,只有负责盾构机售后技术指导的几位师傅,他每天跟着他们看、记、练。
对母永奇来说,职业生涯首个重要节点在2014年,他参加了河南省产业系统职工技能竞赛暨中铁隧道局集团第八届职工技术比武盾构操作工比武,获得第一名。
2015年5月,中国中铁在河南郑州举行了第14届青年技能竞赛。
母永奇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盾构掘进技术,再次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国中铁系统内的64名顶尖盾构主司机中脱颖而出,以比赛第二名的成绩被授予“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标兵”“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比赛中,母永奇从同行那里学到两个好习惯,每掘进一环,就要查看渣土状态、巡查设备情况。
前者是了解地层变化,以便提前调整操作技术,后者是为避免设备故障。
这些习惯提升了母永奇在渣土改良、姿态控制、紧急情况
应急操作等方面的技术。
这些技术如果掌握不好,就可能造成机器损坏、地表沉降塌方、隧道轴线偏离等后果。
“我的技术水平都很高。
”母永奇坚定而自信。
正是靠着这股向上的劲头和激情,母永奇担任主司机以来,对电器液压图纸了如指掌,并熟练掌握了“中国中铁”盾构、德国的海瑞克盾构、美国的罗宾斯盾构、日本的小松盾构等与之对应的操作方法,还多次被邀请去国内外单位进行盾构机掘进指导、培训。
“匠心”传徒
每次上岗前,母永奇都会先从盾构机最后端走到最前端,边走边观察每一个部件。
特别是高压电缆和水管,前者是盾构机的动力来源,后者可以保证充足的水源冷却高速运转的机器,这两项是每次检查的重点。
在大地深处探索的这些年,母永奇把工作心得一一记录下来。
盾构机组装,系统构造解析,掘进操作技巧、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翻阅他的笔记,仿佛在读专业书。
入职最初,母永奇不时被孤独感侵袭,但他习惯从老一辈隧道工人那里汲取能量。
外公韩礼芳参建老成昆铁路时,年仅19岁,那一代隧道工人靠着“一杆风枪、一把铁锹、一辆推车”,就把天堑变通途。
每每想到这里,他又添了几分前进的动力。
2016年8月,中铁隧道局集团成立“母永奇盾构机操作技能大师工作室”。
工友都亲切地喊母永奇为“教授”,有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
在针对性地培训和指导下,母永奇和成员们协力解决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急、难、险、重”问题,提高了盾构施工管理技术水平。
其实,从2013年开始,企业安排母永奇进行传、帮、带工作,他把匠心技艺毫无保守地传授给大伙。
至今,母永奇已悉心培养了50余名优秀盾构主司机。
他们有刚毕业的见习生,也有机修、电工岗位上的操作能手,大多成了公司各个盾构项目的技术中坚,成为公司盾构主司机的生力军。
母永奇翻阅过200余万字的技术资料,结合施工实际不断总结经验,牵头编制了十二本盾构施工专项技术方案、施工手册。
他带领团队攻关,获创新成果三十四项。
他主持的全断面砂岩地层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常压刀盘、刀具适应性研究,使我国盾构掘进相关技术跃入国际领先行列。
目前,母永奇最想做两件事:一是重新总结以前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二是培养人才,改变“行业缺人,留不住人”的现状。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马哲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