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 人民版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综合检测(三)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929-1932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如今在思想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式的资本主义,至于第三条路,就是法西斯路线了。(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三股势力”的典型代表是( )A.苏、日、德B.中、美、日

C.中、美、德D.苏、美、德

解析:选D。题干所述的第一种势力对应的是苏联社会主义,第二种势力对应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第三种势力对应的是德国法西斯主义.

错误!20世纪30年代德、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的相同点是( )A.利用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

B.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

C.依靠法西斯政党夺取政权

D.取缔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建立独裁统治

解析:选A。B项是日本的特点;C、D两项是德国的特点,A 项为共同点。

错误!20世纪30年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面临的最大威胁是()

A.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B.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C.苏联综合国力的增强 D.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的记忆能力。此时,意大利、德国的法西斯专政已经建立,战争的欧洲策源地形成;同时,日本也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战争的亚洲策源地形成。这些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很大威胁,所以答案是D 项。

4.《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194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描写了全世界进步力量和德意法西斯政权之间的第一次较量.歌颂了世界各地无数国际主义战士奔赴前线,大力支持当地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该作品历史背景是()

A.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B.西班牙内战

C.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D.不列颠之战

解析:选B。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没有国际进步力量的参与,故

A项错误;西班牙内战中有国际纵队的参与,而弗朗哥政权获得德国、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支持,故B项正确;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中,并没有和德意法西斯政权斗争,故C项错误;不列颠之战是英国和德国之间的较量,故D项错误。

错误!《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和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和更加危险.”这表明丘吉尔()

①斥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

②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

③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

④认为“绥靖政策"是在怂恿侵略

A.①④B.①②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丘吉尔是坚决反对“绥靖政策”的,他这段话明显表达了对这一政策的不满,并指出了这一政策必将带来的严重后果。但材料中并未体现出他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故可排除③。正确答案为D项。

错误!1940年9月,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侵略英国的计划未能得逞,主要原因是()

①德国既要突袭波兰,又要发动对不列颠的“空中闪电战"

②英国军民同仇敌忾、士气高昂

③英国正确的战略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的作用

④德国消耗过重,难以维持对英国的军事打击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①④明显不符合史实,由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军民坚决抗击德国入侵,并且采用了正确的策略,故②③均符合史实。

错误!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规定美国可在战争期间向反法西斯国家借贷或出租武器、弹药、战略物资,租借的费用可战后清账。该法案的通过( )

①表明美国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员国

②有力地支援了英、苏、中等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③表明美国正逐步介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④反映出了美国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于1942年初,因此,①的叙述不正确。将含①的选项排除即可。

8.据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日军死伤有60%是枪伤所致,而苏德战场上德军伤亡中炸伤却占了70%。这一数据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超过苏军

B.苏联军队作战实在浪费弹药

C.中国国力孱弱不如苏联发达

D.德日热衷战争中国热爱和平

解析:选C.材料中死伤数据对比不能得出“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超过苏军”的结论,故A项错误;“苏联军队作战实在浪费弹药”说法明显错误,故B项错误;“日军死伤有60%是枪伤所致,德军伤亡中炸伤却占了70%”说明当时苏联国力明显高于中国,故C项正确;“德日热衷战争中国热爱和平"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解析:选A。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迁移能力。A项应指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标志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而从1943年德黑兰会议提出开辟第二战场到1944年第二战场才开辟正反映了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B项不涉及军事斗争;C项不存在军事斗争情况;D项与题目无关联。故选A项。10.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而宣告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

B.英美等国从根本上放弃反共政策而联合苏联

C.法西斯国家战争消耗太大,无力继续战争

D.美、苏、英等大国的奋勇斗争

解析:选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所以能取得最后胜利,是由于反法西斯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互相支持,团结战斗,故本题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