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4分)
1.(14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运用对偶和比喻的手法表达自己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之情的诗句是“,”。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从神态描写、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刘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怕会有“”的结局。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诗通过赞扬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来表达自己坚持抗金的立场。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多次通过描写月亮来烘托气氛、表达情感。
以写月来渲染即将分别时的伤感的一句是“”,以写月来烘托曲终人静、余音绕梁的一句是“”。
(6)李清照《声声慢》中“,,”一句是词人将情感融入落花,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
(7)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杜甫《登高》中“”一句,正是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中“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
二、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2.(3分)下列加点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造诣.(yì)慰藉.(jí)兜鍪.(móu)戛然而止
B.嚣.(xiāo)鸣半晌.(shǎng)着.(zháo)恼
书生意气
C.间.(jiàn)关楼榭.(xiè)肩胛.(jiǎ)
跌荡起伏
D.贾.(gǔ)人银蓖.(bì)籼.(xiān)稻怅寥廓
3.(3分)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秧根未牢莳.未匝(移栽)烟涛微茫信.难求(相信)
B.依依墟.里烟(村落)枉用相.存(互相)
C.艰难苦.恨繁霜鬓(痛苦)唤渠.朝餐歇半霎(他)
D.迷花倚石忽已暝.(昏暗)榆柳荫.后檐(遮蔽)
4.(3分)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A.本长安倡女B.何以解忧
C.感斯人言D.转徙于江湖间
5.(3分)下面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熊咆龙吟殷.岩泉②訇然中.开③尚能饭.否④乌鹊南.飞⑤鼓.瑟吹笙⑥梦.啼妆泪红阑干⑦遂
命酒.⑧粪土
..当年万户侯
A.①③⑥/②④/⑤⑦/⑧B.①③⑥/②④/⑤⑦⑧
C.①/②④⑥/③⑤⑦/⑧D.①/②④/③⑥/⑤⑦⑧
6.(3分)下列各项中,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B.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闻一多是其主要成员,他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C.“建安风骨”是汉魏之际的文学风格,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建安文学家继承了汉乐府浪漫主义的传统,作品以风骨遒劲著称,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
D.诗化小说重意象,重象征,淡化情节,抒情性强,利用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段营造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氛围,进而凸显小说主题。
7.(10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1)下列有关《乡土中国》的内容,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在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地服礼,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而是通过教化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
B.乡人不识字是智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
他们不用文字是“愚”的表现。
因为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长期相处使他们甚至能借脚步声辨认对方。
C.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在实际行使至基层的过程中,由于乡土社会自身农业社会的社会性质和小农经济的经济特点,会遇到诸多阻力
D.我们可以相信,在乡土社会中,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变态,他们的活动范围不太有地域上的限制。
(2)下列用《乡土中国》的理论进行的阐释中,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A.杨万里《插秧歌》中“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的劳动场景可以用《乡土中国》的“男女有别”这一理论来阐释。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这句俗谚与《文字下乡》中“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
C.《新唐书》中记载唐宪宗崇佛,遣使迎佛骨入宫禁,“愈闻恶之,帝大怒,持示宰相,后经群臣营救,韩愈被贬潮州。
此事可以用《乡土中国》中《无讼》一章的内容来分析。
D.近年来,网络视频直播兴起,成为新兴的经济形式。
主播们在直播时,该现象体现出《差序格局》一章中“家”的伸缩性。
(3)下列是对《乡土中国》这本书的理解与分析,请根据描述填写出相应内容。
①中国乡土社会家庭是,主轴是在之间。
②乡土社会缺乏两性间求同的努力,具有现世色彩,人们对生活的态度是以来
迁就外界,属于文化模式。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8.(2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让文物修复师这个有点冷门的职业突然成为大家推崇的对象。
儒雅睿智的钟表修复师王津喜提“故宫男神”称号,吸引越来越多的网友想去故宫拜师学艺。
2020年8月30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王津在成都参加活动,分享故宫修钟表的那些事。
当他展出一小段宫廷钟表修复完成之后的视频,潺潺流水的仿真造型,让全场观众情不自禁地鼓掌
古钟表是西洋舶来品,明代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钟表带入中国宫廷,到了清代,康熙皇帝还从国内外召集优秀的工匠制作、修复钟表。
到现代,古代钟表修复技艺是清宫唯一一项流传且未间断的传统工艺。
1977年,王津来到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从事文物钟表修复与保护工作。
站在第二代
钟表修复师徐芳洲先生的工作台前,摸索着使用对方留下的工具,对抗时间在钟表上留下的痕迹,成为一个“修复时间”的“魔法师”。
择一事,“钟”一生。
王津在多个演讲中这样概括自己的职业生涯。
工艺繁复的钟表,钟爱一生的职业,用坚持、匠心和技艺与时光抗衡。
用43年的岁月,坚持做一件事——修复钟表,静下心后,慢慢就不觉得枯燥了。
“透过文物,也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兴衰更迭。
”王津说。
故宫盛产“网红”,前有“网红院长”单霁翔,后有“故宫男神”王津。
谈及走红网络收割大批铁粉
从事钟表修复工作39年之后,2017年,因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不仅出门经常会被人认出,还收到了录制综艺的邀约。
不过,故宫的文物比我更加吸引人,吸引大家的是我手里的钟表
43年来,王津修复的各类文物钟表多达300多件,其中馆藏钟表一级文物数十件。
在王津看来,要想修好一件馆藏古钟,耗时少则两个月,只有真正喜爱这项事业的人,才可能耐得住寂寞。
“首先要热爱这份工作
“我们特别想做得精益求精,把文物恢复到最好的状态,清理到最干净,再过200年还能看到它。
”这是王津对自己的职业要求,打碎的齿轮要一点点组装,把每一道工序、每一次修复都做到极致,让时光留下痕迹的钟表重新绽放光彩。
王津和他的徒弟们用时光对抗时光
英雄关羽还有败走麦城的时候,修复大师是否有修复不成功、很挫败的经历呢?王津回答“目前还没有”,隔着屏幕都能想象到他自信的微笑。
著名编剧、策划人、影评人史航形容王津看着钟表跳动时的笑容:那是一个人看着丰收稻田的喜悦。
(摘编自曾洁《故宫男神王津:“修复时间”的“魔法师”》)材料二: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
这些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
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刻印着能工巧匠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
从焊接大师艾爱国到精密加工大师刘湘宾,从无线通信射频电路设计大师张路明到航天特级技师徐立平,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
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他们身上蕴藏的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
实践充分证明,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需要褒扬工匠情怀,厚植工匠文化,干大事,成大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都要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摘编自《人民日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材料三: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脚踏实地的笃实。
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
(节选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摘编出处的标题既生动形象地点明了王津的职业,也突出了他的卓越贡献。
这体现了通讯标题重视价值性信息的特点。
B.材料一最后写王津没有失败的修复经历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是为了多角度塑造王津的匠人形象。
C.高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业的决定力量,他们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D.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疗治社会的浮躁风气、短视心态,有利于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王津热爱自己的工作,他特别想做得精益求精,把文物恢复到最好的状态,让它延年
益寿。
B.王津的突然走红,直接原因是他手里的故宫钟表,那是几代人修复的成果
C.新时代的劳动者需要在长期的知识学习中培育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D.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不仅注重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和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更注重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
(3)下列事例,不能用来论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先人们为后人留下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规。
同仁堂所生产的各种中成药享誉海内外。
B.一线技术工人潘从明练就一项独门绝技,借助一双敏锐的眼睛,就能在浑浊的液体中甄别和捕捉到那些若隐若现的稀有贵金属。
C.来自无锡国家电网的一线技术工人何光华率领团队攻克“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解决了电缆检测的行业难题。
D.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奉献自我。
(4)材料一是人物通讯,材料二是新闻评论,它们同属新闻作品,请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事实材料在表达特点和表达意图上的不同。
9.(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金戒指
周立波
我听到了好多的人,谈论和称赞侦察员张海。
有的说他身轻如燕,能飞檐走壁。
有的说他枪法如神,蓄攒起来,买了一个金戒指,金戒指从来没有离开他的手。
我们的支队进到山西平遥县境内,为了通过敌人一条宽阔、复杂和危险的封锁线,要派一个胆大、精细和忠纯的侦察员去侦察沿途的敌情。
司令员最初和最后都想起了张海。
路程是来回两百四十里,侦察,休息,两天一夜。
第二天清早,雪花没天盖地地飘落着,山野全白了。
带着湿味的初冬的雪片飘积在道边群树上。
有好几处,跳跃,振落着树枝上的积雪。
远近的几个萧索的山村,在弥漫的雪的烟雾里,变成了灰色,溶入迷蒙的空际。
在山路上,有一个穿着旧的青布棉袄的农民,正在急急忙忙地赶路。
在日落以前,这个人走到了离敌人碉堡只有两里半路的汾河大桥旁,又横走了一次,用脚步计量了桥的长和宽。
在桥的两端,于是,走远一点,从衣兜里掏出本子来,用铅笔把地形做了一些粗略地图书。
这时候,子弹嗖嗖地从头上飘过,接着又是一枪。
他离
开了桥旁,往回赶路了。
这个赶路的农民,就是张海。
前面是一座松树林子。
靠近林旁,张海瞧见了一座村庄,他突然感到了疲倦,看见有一家门外挂着“骡马大店”的木牌,他迈步走进。
对这种荒村野店
女人点起蜡油灯,昏黄的灯光中,隐约可以看见壁泥驳落的窑壁和火焰熏黑的窑顶。
女人走到炕头的灶下,烧炕兼烧水,通红的灶火的光焰,蓬乱的头发。
水热了,她打一盆水给客人洗脸。
绞手巾时,那女人瞟了一眼,便装做没有看见,搬到隔壁窑洞里去了。
约莫是半夜,仿佛有人用铁丝把门从外边轻轻地拨开,门轻轻地开了,提一把短刀,向炕上扑去,刀光一闪,刀锋剁在炕砖上,凶手着了慌,转身要跑,听到有人笑。
“饶了我,让我走吧。
都是我的掌柜叫我干的。
看见了你的金戒指,”她伏到他的肩上,“我就见财起意。
饶了我,让我走吧。
”张海心里想:“混蛋,你刚才还要杀我哩。
”虽说这样想,张海还是被她的眼泪打动了。
张海是一个硬汉,他把她轻轻地但是坚决地推开,把枪倒插在胸前,赶回司令部。
走不到半里,他摸摸口袋,吃了一惊,凭着侦察员特有的推断力和联想力,他知道是店里那女人扑在他的身上呜咽的时候偷去的。
他跑回了店里。
那女人要求用金成指换本子,张海犹豫了一下,果断地从手上取下戒指,立马翻脸不认账了。
正在这时,张海一眼瞥见了瓦盆底下露出的本子的一角,走到了门边,心里想着:“留了这女人,可能猜着我军的企图了。
”他向着那女人扳一下枪械,头也不回地走了。
尖锐的枪声
他幌荡幌荡地走出村外才清醒。
过度紧张之后的过度疲劳,使他昏昏欲睡了。
走到松林边,脚踢着一棵松树的盘根,才清醒了,他摸了摸怀里的本子,忘记从那女人身上取回金戒指。
他要回去取,刚走两步,从店的近侧,打了一枪。
紧接着又是一枪。
以后是大枪和小枪的乱放。
这一定是听到打那女人的枪声
敌人报复的射击暴雨一般地足足持续一刻钟。
有一颗子弹打在他头顶的松枝上,蹦下一块冰块,正打着张海的后脑。
张海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家老百姓的炕上。
“我被俘了。
”他想着,立即跳下炕来,在场院里,他碰到了两个司令部的骑兵侦察员。
他们把他扶到了炕上
他们奉命来接应张海。
走到这近边的店里,发现一个女人,胸部中一弹,但还没有死。
她把他们当做她一伙的人,要他们快去追捕一个八路军探子。
地说,起始,她看见他穿着庄稼人衣服,取下了戴在她手上的金戒指。
他们回来以后的第二天午夜,我们的支队开过汾河桥。
在前行部队的三个尖兵的前面,
有一个穿便衣的小伙子跟着一个向导并排走着,十分潇洒。
这个小伙子就是侦察员张海,用我们的司令员的话来说
1947年5月(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司令员最初和最后都想起了张海,既说明张海的能力,也暗示他将轻松完成任务。
B.张海对“骡马大店”保持戒心,体现了一个侦察员对敌情的敏锐和对危险的预判。
C.小说取材于战争年代的故事,张海、张叔贤是真实人物,但女人和敌特是虚构的。
D.过汾河桥时,穿便衣的小伙走在支队前面谈谈笑笑,十分潇洒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侦察员张海的传说开头,借鉴了中国民间传说写人的手法,有虚有实,故事惊
险奇特又富有生活气息,耐人寻味。
B.小说善于用拟声、状貌类词语来营造氛围,如“嗖嗖地”“冒出了火花”“尖锐的”“暴
雨一般地”,强化了形势的紧迫感。
C.小说采用通过人物自身行动显示人物的表现手法,如张海的英勇机智在行动中自显,
具有传奇色彩
D.小说充分发挥环境描写的作用,如对冬晨雪景的描写,一方面展示了北方风景的独特
(3)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讲述故事,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4)小说为什么要以“金戒指”为题?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四、古代诗歌阅读(9分)
10.(9分)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各题。
羌村三首(其一)
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乌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欹。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鸟雀噪”,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狗吠”“鸡鸣”写法相同,营造宁静祥和的氛围。
B.从全诗看,“偶然”二字可作为诗歌的核心和点睛之笔,它深化了诗歌的思想内涵C.本诗所写的诗人遭逢世乱、飘荡在外的事实,恰可为《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等诗句作注。
D.诗人以质朴的语言、传神的笔法将亲人团聚之后悲喜交加的心理刻画得真切细腻、生动传神,情感表达深挚而又富于变化。
(2)这首诗描写诗人回家时的情景,反映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千五百多年前,官场失意的谢灵运,带领一班家仆,经新昌,过天台,打通了越州与台州、温州的道路。
为上下山方便,他自制了前后齿可装可卸的木屐。
未曾想到的是,()在古道那段梦境般的时光里,见证着人与自然的深情相拥和一见钟情。
诗人们荟萃沃洲,漾舟剡溪,驰骋会稽、四明、天台三山,留下了一千五百多首恢弘壮丽的唐诗,也留下了这条逶迤绝美的唐诗之路。
今天的浙东古道已被千年时光冲刷得面目模糊,而踏足其间,依然有郁郁诗情、悠悠古韵扑面而来。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将被阳光、积雪和落叶,还有纷至沓来的脚步声层层覆盖
B.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将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声,还有阳光、积雪和落叶层层覆盖
C.阳光、积雪和落叶,还有纷至沓来的脚步声,将把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层层覆盖
D.纷至沓来的脚步声,还有阳光、积雪和落叶,将把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层层覆盖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六、作文(60分)
12.(60分)习作。
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等等。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20232024学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4分)
1.(14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运用对偶和比喻的手法表达自己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之情的诗句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两句从神态描写、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刘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封狼居胥”之雄心,也怕会有“赢得仓皇北顾”
的结局。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两句诗通过赞扬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来表达自己坚持抗金的立场。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多次通过描写月亮来烘托气氛、表达情感。
以写月来渲染即将分别时的伤感的一句是“别时茫茫江浸月”,以写月来烘托曲终人静、余音绕梁的一句是“唯见江心秋月白”。
(6)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是词人将情感融入落花,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
(7)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句,正是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中“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
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
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故答案为: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重点字:羁)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重点字:樯
(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重点字:赢)
(4)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重点字:戈)
(5)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重点字:唯)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7)无边落木萧萧下(重点字:萧)
【点评】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二、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2.(3分)下列加点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造诣.(yì)慰藉.(jí)兜鍪.(móu)戛然而止
B.嚣.(xiāo)鸣半晌.(shǎng)着.(zháo)恼
书生意气
C.间.(jiàn)关楼榭.(xiè)肩胛.(jiǎ)
跌荡起伏
D.贾.(gǔ)人银蓖.(bì)籼.(xiān)稻怅寥廓
【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和字形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和字形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解答】A.“慰藉”中的“藉”应读作“jiè”。
B.正确。
C.“跌荡起伏”中“荡”应改为“宕”。
D.“银蓖”中“蓖”应改为“篦”。
故选:B。
【点评】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生僻字要能准确辨析。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归纳,分类整理,加强记忆。
3.(3分)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秧根未牢莳.未匝(移栽)烟涛微茫信.难求(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