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过吴江有感》译文及鉴赏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伟业《过吴江有感》译文及鉴赏答案
《过吴江有感》是由吴伟业所创作的,这首诗扣住吴江的地理形势和有关的历史事件,巧妙地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寓意深刻,感慨良多。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过吴江有感》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过吴江有感》
清代:吴伟业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
《过吴江有感》译文
日落时在松陵道上前行,长长的江堤围绕着这座古城。
塔影在湖水中随波浮动,长桥牵引出一弯新月出生。
街市寂静无人皆因逃税,江宽见不到客船都在逃避官兵。
二十年间故友旧交多离散,端起酒杯感叹这身外浮名。
《过吴江有感》注释
吴江:在今江苏省南部,西临太湖。
松陵:指吴江。
堤:指吴江县长堤。
《大清一统志》记载:长堤在吴江县东……界于江湖之间,明万历十三年重筑,长八十里。
塔:吴江东门外方塔。
桥:指吴江城外利往桥,又叫长桥,共有八十五孔。
引:长。
交旧:老朋友。
把酒:拿起酒杯。
《过吴江有感》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康熙七年(1668)春,作者吴伟业应友人吴琦之邀请从家乡江苏太仓往浙江吴兴,途经吴江。
由于当时因战乱和繁重的苛捐杂税,乡村破产、百姓逃亡的现象比较常见,故作者有感而发。
《过吴江有感》赏析
这首诗扣住吴江的地理形势和有关的历史事件,巧妙地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寓意深刻,感慨良多。
此诗上半部分描写吴江自然景色,首联所说“松陵”,为吴江旧称。
吴江县城东南旧有一条长堤,界于松江与太湖之间,蜿蜒八十余里。
诗人走在黄昏的吴江道路上,远远望去,这堤好像要抱住整座县城一样。
一个“抱”字,把长堤拟人化了,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写出了它对吴江县城护拥偎倚的情态。
首联是对吴江的远眺,颔联两句,则由远而近,进一步作具体刻画。
第三句所说的“塔”,原在吴江东门外的宁境华严讲寺内,共七层,高十三丈,形方,故名方塔。
方塔在湖中各处均可看见,而其自身位置又是固定不变的,这就仿佛湖势在围绕着方塔移动。
第四句所说的“桥”,一名垂虹桥,俗呼长桥,东西百余丈,多至七十二孔,中间有垂虹亭;前临太湖,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旧称“三吴绝景”。
由于桥身很长,所以有一种似乎淡淡的月痕是由它牵引而生的感觉。
两句抓住当时吴江最具特色的景物,做了典型的概括描写。
诗中有塔有湖,有桥有月,动静相宜,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空明清旷的图画。
同时,颔联这两句除了写景之外,实际上另有某种深刻的寓意蕴藏在内,与颈联相呼应。
颈联“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这两句为全诗关键,它描写了吴江在赋税重压、战乱摧残之下的萧条景象。
市集沉寂,是由于百姓忍受不了重敛苛征,被迫逃亡;江面空阔,是由于行客为了躲避兵火战事,隐身遁迹。
这“市”和“江”的萧条景象,一方面和前面“湖”和“月”同样开阔,另一方面却又使得原来的秀丽景色整个地为之黯然,蒙上了一层凄清惨淡的色调,从而产生了对照鲜明的艺术效果。
再结合颔联“塔盘”、“桥引”两句。
所谓“湖势动”,即可以视为写自然之景,也可以看作是对颈联的“逃赋”和“避兵”的人间风波的一种形象的暗示。
所谓“月痕生”,则在写景之中隐寓清兵南下之意。
月属阴象,因而在古代诗词中往往用来比喻外族。
如清初著名女词人徐灿的《踏莎行》即云:“碧云犹叠旧山河,月痕休到深深处!”这里的“碧云”典据梁朝江淹《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
”
意思说当时的南明小朝廷虽然已经日薄西山,但毕竟还在坚持;“月痕”则指清兵,希望它不要消灭南明。
吴伟业和徐灿是同时代人,并且还是儿女亲家。
他作《过吴江有感》时,明朝政权已经彻底覆亡,所以一开头写的就是“落日”而不是“日暮”;因此颔联中的“月痕生”,也同样应是暗指清兵到来,而颈联的“避兵”,由此也不显得突兀而出了。
如此,全诗的结构脉络便可一目了然。
首联总起,概括吴江形势,点明时代背景;接着一分为二,颔联、颈联由暗而明,既是写景,又分别暗示了清兵南下、人民离散。
最后,诗又合二而一,归结为故国沦丧,交游零落,身世凄凉,唯有感叹而已的悲凉情怀。
尾联“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这里的“廿年”不一定是确指,它可以包括清兵南下至写作此诗这二十余年的时间。
“散”字承上文“逃”、“避”二字而来,“人逃”“客避”,故友自然也都离散了。
这句虽然说得较虚,不过,此中仍有故事可稽。
明朝既亡,许多爱国文士相率结为诗社,遁迹林泉,砥砺气节,暗图匡复。
顺治七年(1650)开始出现的吴江“惊隐诗社”,在当时尤为著名。
吴江的吴炎、潘柽章,昆山的顾炎武、归庄等人,都是它的主要成员。
康熙二年(1663),庄廷鑨“明史案”兴,清王朝借机大搞株连,屠戮遗民志士,“惊隐诗社”亦被迫停止,吴炎、潘柽章也惨遭杀害,顾炎武曾做诗文吊之。
而吴伟业同他们都有交往,因此,“廿年交旧散”云云,大概正是“有感”于这一事件。
至于“把酒叹浮名”,则是吴伟业本人的身世之感。
他在明朝少年高第,前程似锦,而明亡以后,由于“浮名”太盛,被迫出仕清廷,晚年才得以回乡家居。
“浮名”之累人如此,反不及故友们或死或遁;名节不堕,令诗人深为叹息,借酒浇愁。
纵观全诗,前半首写“过吴江”,是叙事;后半首写“有感”,是抒情。
然而,抒情之中,兼有叙事。
首联“落日”,诗人离吴江还较远;颔联“月痕生”,渐渐接近吴江;颈联“市静”,表明已经上岸;尾联“把酒”,则是住下之后发现“交旧散”,才对“酒”兴“叹”的。
全诗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描述,层次分明。
因此,后半首既是写“有感”,又是续写“过吴江”。
同样,前半首的“落日”,“月痕生”,
暗示了明朝的覆亡、清兵的入侵,所以,它既是写“过吴江”,又是预写“有感”。
可见,在本诗中,叙事与抒情,“过吴江”与“有感”,已经达到了相互渗透、不可截然分割的地步。
《过吴江有感》作者介绍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
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