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重点实词虚词积累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之重点实词和虚词整理(中考语文总复习版)

中考文言文之重点实词和虚词整理(中考语文总复习版)

文言虚词一、之01、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02、作代词用。

(可以代人,代事,代物)(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

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

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2)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

——根据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 hán 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长寿)。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 hǎn 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 hǎn 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c hèn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 hēn g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中考语文古文知识 必考实词与虚词

中考语文古文知识 必考实词与虚词

必考实词与虚词一、16个虚词1.【之】①代词,代人、代事、代物,即他(们)、她(们)、它(们)公与之乘(《曹刿论战》)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②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件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③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④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⑤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陋室铭》)⑥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⑦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公将鼓之(《曹刿论战》)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⑧动词到、往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2.【其】①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②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 他、它(不加“的”)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世家》)③指示代词,其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④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译作“难道”,后一个译作“恐怕”】3.【而】①连词,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②连词,表承接“就、接着”或不译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③连词,表转折但是,可是,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④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或不译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⑤连词,表修饰“地、着”或不译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4.【以】①介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介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两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③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把、拿、用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④连词,表示目的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⑤连词,表示结果以致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⑥连词,表示承接,“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⑦动词认为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①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在、从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出师表》)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介词,表示动作的对象向、对、同、给、到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介词,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被受制于人④介词,表示比较比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⑤介词,表原因由于,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乃】①副词,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才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②副词,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就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③副词,表示出人意料竟、竟然,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④副词,判断句中表判断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⑤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于是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①连词,表假设即使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②连词,表转折虽然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8.【为】①动词,表判断是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②动词,表动作行为做可以为师也(《〈论语〉十二章》)③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向、对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④介词,表示被动(常与“所”连用,也有单用) 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着、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9.【者】①结构助词……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作亭者谁(《醉翁亭记》)②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①副词,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③连词,表递进可译为“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④连词,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⑤连词,表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11.【则】①连词,表承接。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长寿)。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chèn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hēng 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 hán 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长寿)。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 hǎn 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 hǎn 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c hèn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 hēn g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文言文实词与虚词归纳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1.___:(1) 形容词,指安定、安逸。

例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 形容词,指安稳、稳定。

例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3) 疑问代词,表示“怎么”。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4) 动词,指养育。

例如:衣食所安,不敢专横,必须分给人。

2.把:动词,指拿、持。

例如:把酒话桑麻。

3.比:(1) 动词,指挨着、对着。

例如:天涯若比邻。

(2)动词,指比作。

例如:每自比于___、___。

(3) 动词,指相比。

例如:___比于___。

4.兵:(1) 名词,指士兵、军队。

例如:可汗大点兵。

(2)名词,指兵器、武器。

例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 名词,指古代护城河。

例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 名词,指水池。

例如:《墨池记》。

6.出:(1) 动词,指出现、露出。

例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 动词,指出去、出来。

例如:不再出现。

(3) 动词,指拿出。

例如:皆出酒食。

(4) 动词,指产生。

例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名词,指地方。

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名词,指时候、时间。

例如:乡书何处达?(3) 动词,指处于。

例如:处江湖之远。

8.次:(1) 名词,指层次。

例如:不可计其层次矣。

(2) 动词,指编排。

例如:___、___皆次当行。

(3) 动词,指驻扎、停留。

例如:又间令___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 动词,指跟从、跟随。

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2) 动词,指依从。

例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___,从民欲也。

(3) 形容词,指从前的、以前的。

例如:来自楚国的游客。

(4)形容词,指从容。

10.道:(1) 动词,指说。

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2) 名词,指道路。

例如:古道西风瘦马。

(3) 名词,指道德。

例如:伐无道,诛暴秦。

(4) 名词,指规则、正确的方法。

例如:以谘诹善道。

(5) 名词,指学问。

中考实词虚词汇总(共205个)

中考实词虚词汇总(共205个)

初中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汇总中考总复习之文言实词(共197个)1、安(1)安逸。

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3)怎么。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奔:(1)急走,跑(屠乃奔倚其下)《狼》(2)指飞奔的马(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比:(1)靠近(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2)比较,较量(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3)及,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4)动词:靠,挨着(其两膝相比者)6、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7、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8、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9、并:(1)一起(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2)一共(并杀两尉)《陈涉世家》(3)全、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4)和,以及(对联、题名并篆文)《核舟记》10、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11、曾(1)同“增”,增加。

例:曾益其所不能(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

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曾不盈寸)(3)曾经。

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4)同“层”,重叠。

例:荡胸生曾云(《望岳》)12、长:cháng(1)长度。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

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

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二、通假字归纳:(1)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2)苟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陈涉世家》(3)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发起)——《陈涉世家》(4)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陈涉世家》(5)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粘上)——《木兰诗》(6)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伙伴)——《木兰诗》(7)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通“又”:还有)——《核舟记》(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核舟记》(10)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11)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横放)——《核舟记》(1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置放)——《愚公移山》(13)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愚公移山》(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愚公移山》(15)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16)汤熨之之所及也。

(“汤”通“烫”: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17)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扁鹊见蔡桓公》(18)火齐之所及也。

("齐"通"剂":药剂,汤药)——《扁鹊见蔡桓公》(19)必能裨补阙漏。

(完整)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完整)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长寿)。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chèn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hēng 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
79.令:(1)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2)让,使。(忿
恚尉,令辱之)(3)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
80.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81.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2)说出(不能名其一
处《口技》)(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82.谋:(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2)谋划、筹划(抑亦人
留。(又间令xx之次所旁xx祠中)
17.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
箪食,一豆羹)
18.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
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
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
世家》)
10.称:(1)chèn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hēng
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兰词》)
35.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
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
乎)
37.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
多(家富良马)
38.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 hán 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长寿)。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 hǎn 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 hǎn 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c hèn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 hēn g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中考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中考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

中考初中文言文180个实词虚词详解(中考必备)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长寿)。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chèn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hēng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必掌握的实词(1 )故故虽有名马。

——《马说》(所以)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学过的知识)公问其故——《扁鹊见蔡桓公》(原因、缘故)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特意)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因此)广故数言于亡。

——《陈涉世家》(故意)(2)间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隔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夹杂)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骈死于槽枥之间。

——《马说》(中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暗中)(3)绝以为妙绝。

——《口技》(极点)群响毕绝。

——《口技》(停止、消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隔绝)(4)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观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景象、景观)但坐观罗敷——《陌上桑》(看)(5)病君之病在肌肤。

——《扁鹊见蔡桓公》(疾病、大病)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困苦不堪)(6)书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石壕吏》(信)乃丹书帛曰。

——《陈涉世家》(写)(7)上上使外见兵。

——《陈涉世家》(皇上)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翁》(身体上的)(8)见昨日见军帖。

——《木兰诗》(看见)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拜见)—《马说》通“现”,显露)才没不外见。

—((9)比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裙中。

——《核舟记》(靠近)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等到)(10 )少宾客意少舒。

——《口技》(稍微)少时,一狼径去。

——《狼》(一会儿)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年轻的)(11 )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随从,跟随)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顺从,听从)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涉世家》(顺从)(12 )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分给,分配)(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这里指八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分挂零,说明很小)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隆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分内,名分)(13 )文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文章)文过饰非。

(掩饰)(14 )世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父子相继为一世)问今是何世。

——《桃花源记》(时代,朝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马说》(世上)(15 )业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出师表》(事业,功业)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桃花源记》(职业)(16 )犯作奸犯科。

——《出师表》(触犯)(17 )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到,达到)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做官,显贵)18 )当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捕蛇者说》(抵充,相抵)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对着,面对)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应当)(19 )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在⋯⋯之后)(20 )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卖炭翁》(砍伐)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攻打,讨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讨伐)(21 )阴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水的南面,南岸)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阴暗)(22 )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用言语规劝)以塞忠谏之路。

——《出师表》(同上)(23 )极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极点,极端)此乐何极。

——《岳阳楼记》(尽,穷尽)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到)初极狭,才通人。

——《桃花源记》(极其,非常。

这是副词用法)(24)国夫大国,难测也。

——《曹刿论战》(国家)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国都,京城)(25 )备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完备)众妙毕备。

——《口技》(具备,齐备)(26 )径少时,一狼径去。

——《狼》(径直,一直)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核舟记》(直径)(27 )将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扶,持)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率领,统率)项燕为楚将。

——《陈涉世家》(将帅,将领)(28 )顾顾野有麦场。

——《狼》(看见)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看望、访问)(29 )胜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陈涉世家》(尽,全部)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优美)(30 )复扁鹊复见。

——《扁鹊见蔡桓公》(又)(31 )称先帝称之曰能。

——《出师表》(称赞,赞许)袒右,称大楚。

——《陈涉世家》(号称)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称呼)不能称前时之能。

——《伤仲永》(符合)(32 )乘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量词,辆)公与之乘。

——《曹刿论战》〔同坐(一辆)战车〕(33 )章又用篆章一。

——《核舟记》(印章)(34 )惊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口技》(受惊)波澜不惊。

——《岳阳楼记》(振起)(35 )属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一类)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扁鹊见蔡桓公》(隶属,管辖)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类似)(36 )策执策而临之。

——《马说》(鞭子)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记载)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驱使)(37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口技》(奇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零数)(38 )许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上下、光景)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赞同、答应)(39 )舍便舍船。

——《桃花源记》(丢下)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房屋)(40 )志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记)必先苦其心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志)(41 )寻寻向所志。

——《桃花源记》(找)寻病终。

——《桃花源记》(不久)(42 )道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道路)得道者多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政)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正道)(43 )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固执)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世家》(本来)(44 )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衰亡)今亡亦死。

——《陈涉世家》(逃跑)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通"无")(45 )举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发动)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举用)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推荐)死则举大名矣。

——《陈涉世家》(成)(46 )坐众宾团坐。

——《口技》(坐着)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因为)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同"座")(47 )食谨食之。

——《捕蛇者说》(喂食)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捕蛇者说》(吃)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吃)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通“饲”,喂)二、文言虚词①、之愚以为宫中之事。

(《出师表》)——的悍吏之来吾乡。

(《捕蛇者说》)——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时间词后面起补充音节,无实在意义。

②其作副词“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还是○3以太医以王命聚之。

”(《捕蛇者说》)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凭借“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

:(《捕蛇者说》)——由于“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用来4.而作连词分别表顺承关系、判断关系和修饰关系。

例如|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表顺承关系,不译5.乃“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于是、就“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表判断,作“是”讲“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你的6.于“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到“苛政猛于虎。

”(《捕蛇者说》)——比“舜发于畎亩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给7.为“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替、给“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向“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活板》)——被8、所与以”结合表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一一用来⑩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 一一吾尝疑乎是。

”(《捕蛇者说》) 一一相当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⑨所表句末语气,不译的原因于”,作对”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