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分布于北半球极地附近 临海的苔原气候 ,最热月均 温0℃-10 0℃;
②位于南北半球极地附近 内陆的冰原气候,各月平均 温度均在0℃以下。
(3)大陆东部气候成因及类型
大陆东部气候成因主要是受季风环流影响 决定其气候类型,尤其是亚洲东部(即东亚和 南亚)。沿大陆东部,从赤道的热带雨气候开 始,向北依次出现: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 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再 往北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 候与西部相同。三种季风气候成因与球冬、夏季气压带被切断,分裂 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陆地增温快幅度大,形成低压中心 海洋增温慢幅度小,形成高压中心 冬季,相反。
•南半球的气压带有没有被切断?为什么?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
赤道地区气流上升 ,终年高温多雨
远离海洋, 终年受大 陆气团控

海陆 热力 性质 差异
冬夏 季风 交替 控制
气压带风带的季 节移动,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
3、比较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1)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例,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 类型的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气 候
气 气温高低 温 气温年较差
北半球——呈块状分布 (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差异大) 南半球——呈带状分布 (海洋面积占优势,海陆热力差异较
小)
讨论分析:
我们这边冬、夏季各 吹什么方向的风?
冬季——西北风 夏季——东南风
(二)季风环流
1、概念: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 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2、分布:
典型地区——东亚和南亚
带状明显,且南北对称分布
成因:
a.赤道穿过中部,南北跨度 相当;b.地形比较单一,起 伏和缓;c.海岸线平直
D C
BA
B C
B
D
特殊地面状况与大气环流结合也可能改变气候类
型的分布规律(非地带性)。

把十种气候类型分三大类成因进行分析: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2)大陆西部气候成因及类型
• 大陆西部气候成因主要是受气压带和风 带影响决定其气候类型。所以,沿大陆西 岸基本上是按纬度地带性规律分布,从赤 道的热带雨气候开始,向南北对称依次出 现: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 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成因与特点 简述如下:
温带落叶阔叶林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气温(ºC)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降水(毫米)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
夏季温暖.冬季漫长而严寒.
亚寒带针叶林
位于极圈以内,气流以辐合 下沉为主。终年寒冷干燥少 雨。又分两种类型:
时间 温度 气压 被切断气压带 北太平洋
亚洲大陆
北大西洋
1月
陆低 海高
陆高 海低
副极地低气 压带
阿留申低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 压(亚洲高压)
冰岛低压
7月
陆高 海低
陆低 海高
副热带高气 压带
夏威夷高压
印度低压(亚洲 低压)
亚速尔高压
2、成因: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夏季,大陆升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课前复习:
三圈环流
思考:
•三圈环流形成气压带和风带,其假 设前提是什么? •实际地球表面性质均一吗? •气压带能否完整保留?
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 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 响,大气环流比上述情况要复杂得多。
活动1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这主要 是因为大陆气温低,空气冷而重, 收缩下沉。
南亚地区:冬季——东北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
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 影响及主要气候类型
1.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请阅读教材39页,思考三 种气候的分布规律、气候特点 、形成原因、分别是什么?
(1)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状况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特点
气流以辐合上 升为主
全年高温多 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而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
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
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大小和雨期长
短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由东南部向北部、 西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对农业生产有 重大影响。
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由 于高温多雨,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2~3熟 。
我国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 少,以旱地农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其次使谷子、高粱、玉米、大豆、土豆等。
温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200-400 毫米。
最冷月小均温< 0℃ 最热月均温>2 0℃
温带沙漠气候:
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最冷月小均温< 0℃
最热月均温>2 0℃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
气团控制
西风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 西风交替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东 北信风交替控制 赤道低气压与东 北信风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南北纬 40°-60 °之间大 陆西岸
全年温和多雨
赤道低气 压带控制
副高和西 风带交替 控制
全年受西 风带影响
亚马孙河流 域、刚果河 流域、印尼
地中海沿岸、非 洲和澳大利亚的 西南角、美洲西 岸等地
西欧、美洲西 岸、澳大利亚 东南角
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上述三种气候的成因、特点、分布的分析,
探究活动二:
阅读教材“东亚季风图”

风向有何不同?

形成原因?
东亚季风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
风向
冬 季
性质
成因
风向
夏 性质 季
成因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干冷
干暖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暖湿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湿热
气压带、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
主要分布地区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北美和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
北美和欧洲西部地形分布图:
第气
一候
步类

型 的
温判
定读

第二步 以水定型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少雨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夏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测试
1、图中A、B、C、D字所 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 热带雨林气候 、 B 热带草原气候 、 C 热带沙漠气候 、 D 地中海气候 。 2、简要概括非洲气候类 型分布特点及成因: 特点:
只是做为案例。要求学会举一反三,具体掌世界
十种基本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与分
布地区。

要掌握每一种气候类型,首先要从位置入手
分析形成气候的因素(因子):太阳辐射、大气
环流、地面状况。太阳辐射决定温度,大气环流
决定降水,温度和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不同的
气候类型。地面状况主要形成小气候,当然个别
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的气温 逐渐降低,并且气温年较差
特 征 降 年降水量
增大;年降水量减少。
水 各月降水量的分配
致使出现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太阳辐射
(2)以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例,比较大陆西岸、大 陆内部、大陆东岸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可见,气温年较差大,年 降水量少是大陆性气候的 特点。
分布于南北纬10度之间。终 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 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各 月平均温度在25℃以上,年 雨量超过2000毫米。
热带雨林景观
位于南北纬10°~回归线之 间大陆中部到西部 。终年 高温,七月受赤道低压控制 ,降雨丰沛;一月受信风带 控制,干燥少雨,干湿季明 显交替。
热带草原景观
位于北纬35°-50°大陆东部 (东亚的东部)。受季风环流 影响,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 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 来自内陆的西北季影响,寒冷 干燥。
温 带 落 叶 阔 叶 林
(4)温带大陆内部气候成因及类型
中纬大陆内部由于受海洋影响小,气候 成因主要按大陆本身性质决定其气候特点, 总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地,全年干 燥,气温年日较差大。统称温带大陆性气候 。由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向内陆,因降水逐 渐减少,依次出现: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 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同时往北的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也归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中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两种是典 型代表。成因与特点简述如下:
即:气候的大陆性表现为 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 少。
气 气温高低 气 温 气温年较差 候
由沿海向内陆各气候的气温 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
特 征 降 年降水量

致使出现水这种差各异月的降最水主量要的原分因配是什么?
海陆分布
4、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 洲西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欧洲西部分布的位置、范 围和差异。
地处北纬10°~北纬25°大陆东 部,终年高温。受冬夏季风交 替控制,夏西南季风,雨量充 沛;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形成 干季。旱雨季分明。年雨量 1500- 2000 毫米。
热带季雨林景观
地处亚热带大陆东部(南 北纬25°-35°)。受 季风环流影响。夏季高温 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夏季大陆会形成低压,这主要 是因为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
膨胀上升。
活动 2
副 极高地 低 气 压 带
副低热 带 高 气 压 带
2.分别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 压带上;
图中的气压带被高低压中心切断,呈块 状分布;
这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分布有重
大影响。
(一)大气活动中心
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1、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思考
地处南北纬20°~30 °大陆内 部、大陆西岸。常年受副高或 信风带控制。终年高温,干 燥少雨,年雨量不足125毫 米。
热带荒漠景观
地处南北纬30°-40°大 陆西风西岸。夏季受副高 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 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位于南北纬40°-60°温 带大陆西侧。终年受西风带影 响,盛行海洋气团。终年温暖 湿润。
课堂小结: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大气活 动中心
季风 环流
分布
概念 成因: 风 向
冬季,副极地 低压带被大陆 的冷高压切断
陆地上:亚洲高压
海洋上: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夏季,副热带 高气压被大陆 的热低压切断
陆地上:印度低压
海洋上: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亚地区:冬季——西北季风 夏季——东南季风
全年受西风带 控制
全年温和湿润 (多雨)。
地中海气候
受副高和西风 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2)气压带风带对大陆西部气候形成的影响
气候类型
分布 规律
气候特 征
形成原 因
分布举例
热带雨林 气候
南北纬 10°之间
全年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 候
南北纬30° -40 °之 间大陆西岸
冬温和多 雨,夏季炎 热 干燥
撒哈拉沙漠
湿润
鱼米之乡
不毛之地
干旱
长江中下游平原
终年受副热带 高压控制——
炎热干燥
受季风环流影响——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低温少雨
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带 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了森林、草 原景观,农业生产也生机勃勃。
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富,为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色,水网密 布;
亚欧 大陆
太平洋
北美 大陆
大西洋 被切断的 影响我国的 气压带 气压系统
蒙古西 1月 伯利亚 阿留申 北美
高压(亚 低压 高压
洲高压)
冰岛 低压
副极地低 蒙 古 西 伯 气压带 利亚高压
7月
印度 低压
(亚洲
夏威 高压

——
低压)
亚速尔 副热带高 夏威夷高压
高压
气压带
(西太平洋副 热带高压)
1、分布:
找 有什么?
想 为什么?
大气活动中心 形成原因
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
冰岛低压
此处副分布极的地应该低是什气么气压压带带?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
亚速尔高压
印度此低副压处分热布的带应该高是什气么气压压带带?
夏威夷高压
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
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范围较大,而且向纵深发展;
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呈南北狭长分布。
洋流 地形
(2)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这两个地区的气候都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但是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风受到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加之洋流的影响,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而 西欧为平原地形,并常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使其范围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