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B. 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C.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
D. 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代的中央官制
2.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这可以佐证
A. 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
B. 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
C。 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
D. 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12。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阶段理论成就分别是
A.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依法治国”方略确立
B. 毛泽东思想萌发和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确立
C。 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
C. 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D. 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业繁荣带来巨大财富,工商业税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B项错误,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C项错误,错误在“必要条件”。
D. 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答案】A
【解析】
【详解】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与黄金挂钩,材料中涉及的也是美元与黄金的关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出现了美元危机,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美苏两国冷战加剧,故B项错误;二战至今美国一直是全球的经济霸主,故C项错误;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确定了世界经贸和金融的秩序,但是仅一次美元危机无法说明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故D项错误.
①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②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利于社会稳定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解题关键是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全面掌握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内容。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历史因素决定的,联邦制对中国来说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因此①的观点太绝对;民族区域自治只是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而言,并不是所有民族都如此,依此②不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因此③符合题意;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因此④正确,故选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中国观世音菩萨的形象“端庄”“没有妩媚、妖娆的性感”,西方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仁慈”“有着丰满妇女的皮肤和体型”,说明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导致对艺术审美的差异,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这个民族审美观的反映,文化背景不一样导致各民族的审美观也不一样,因此D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各民族文化背景不一样而艺术审美观也各有差异的问题,与东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多样无关,不选A选项;材料中观世音菩萨和圣母玛利亚只是反映问题而采取的例子,不能得出东西方绘画艺术都注重表现女性,B选项不是反映的本质问题,不选B选项;各民族的艺术审美观不一样主要原因是文化背景不同,而不是宗教信仰,并且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不是宗教信仰,因此C选项错误。
--改编自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签署并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1921年他却在《五权宪法》中指出:“在南京定出来的民国的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在一次讨论中他又说:“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国会且然,何有内阁?……我以为这个执行约法,只有一年半载的事情,不甚要紧,等到后来再鼓吹我的五权宪法,也未为晚。”
7。二战后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此次危机表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
B. 美苏两国冷战加剧
C。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的“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说明当时人们对义和团运动反帝斗争的认同,即义和团运动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故答案为B项。材料仅强调抗击外来侵略,A项材料信息未涉及,排除;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盲目排外,对中国的近代化并未起到推动作用,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并未继承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排除D项。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创立并逐步成熟的,基本标志是中央专门监察机构的出现和地方监察体系的初具规模,秦设御史大夫,且为副相,在郡设监郡御史监察郡政。汉设御史府,与丞相府并重;丞相遣刺史往地方监察,郡守以下设督邮,负责属地监察。魏晋时御史台独立,成为皇帝直接领导的国家专职监察机关,中央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职权有所扩大。唐宋时御史台内分设台院、殿院、察院三个各有侧重、分工合作的系统,在地方则建立起多重监察制。明清时,御史台易名为都察院,官员设置有所缩减,比较简约精干,大体与中央六部和地方十三布政使司行政系统相适应;分工比较明确,各司其职。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9。观世音菩萨是汉化佛教中唯一女性,其画像端庄,没有妩媚、妖娆的性感;文艺复兴时期圣母玛利亚则形象仁慈,有着丰满妇女的皮肤和体型.这说明
A. 东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多样
B. 东西方绘画艺术都注重表现女性
C. 宗教信仰差异决定艺术风格
D。 不同文化背景导致艺术审美差异
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但在秦代的历史中却未出现官员出任太尉的记载。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 “焚书坑儒"致使秦代史书遭到严重损毁
B。 秦始皇为巩固个人军权并未实授这一职务
C。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一事为后世臆想猜测
D。 秦朝统治的短促使得秦始皇未能任命太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御史大夫,执掌全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秦代为保证皇帝对军权的绝对控制,太尉一职其实并未实授。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B。 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8.以下为某国际组织的有关协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据此判断,该国际组织应该为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关贸总协定
D. 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短期货款。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任务: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世界银行的主要任务:初期: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提供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因此选A。
5。《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 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4.毛泽东为新华社与的某一年元旦新年献叫中说道:“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这一献词发表的直接背景是
A. 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 三大战役,国民党军事力量急剧衰退
C. 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D. 开国大典,建立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的内容说明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国民党的军事力量还是特别强大的,可排除A;解放南京和开国大典,分别发生在1949年4月和10月,与材料中所讲到的时间是元旦不相符,可排除C、D;因此本题选B项。
11.1913年,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几年后,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1922年,钱玄同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很应改变。”钱玄同的思想演变表明
A. 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
B。 近代中国应以儒学复兴推动救亡
C。 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
D. 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艰难曲折
【答案】D
【解析】
题干史料主要反映的是1913—1922年人们对孔子的态度,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无法反应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可得出其以否定来推动救亡,故B项排除;材料中对儒学的认识复杂多变,而不是不断深入,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很应改变”反映了他对孔子及儒学的态度,由推崇到否定,再到反对排斥儒学,表明近代中国探索过程的曲折,故D项正确.
【详解】司隶校尉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由材料“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可知,司隶校尉的设置有利于京畿稳定,故B正确;刺史是中央派出监督地方的官员,这与材料“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不相符,排除A;门下封驳与材料中司隶校尉不相符,故排除C;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在后期出现七国之乱,威胁中央集权,但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排除D.
D。 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延安时期 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改革开放时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故选D。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开辟于井冈山时期,排除A;毛泽东思想萌芽于大革命时期,排除B;毛泽东思想形成于井冈山时期,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生可根据两种思想的时间划分作出解答,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
10。“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材料中“解放性的发明”是指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火药
D. 印刷术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说明该发明是北宋的活字印刷术,故D项正确;指南针和文化无关,故A项错误;造纸术最早出现于汉代,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火药和文化也无关,故C项错误。
A。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B. 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C.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
D. 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代的中央官制
2.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这可以佐证
A. 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
B. 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
C。 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
D. 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12。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阶段理论成就分别是
A.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依法治国”方略确立
B. 毛泽东思想萌发和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确立
C。 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
C. 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D. 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业繁荣带来巨大财富,工商业税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B项错误,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C项错误,错误在“必要条件”。
D. 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答案】A
【解析】
【详解】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与黄金挂钩,材料中涉及的也是美元与黄金的关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出现了美元危机,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美苏两国冷战加剧,故B项错误;二战至今美国一直是全球的经济霸主,故C项错误;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确定了世界经贸和金融的秩序,但是仅一次美元危机无法说明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故D项错误.
①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②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利于社会稳定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解题关键是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全面掌握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内容。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历史因素决定的,联邦制对中国来说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因此①的观点太绝对;民族区域自治只是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而言,并不是所有民族都如此,依此②不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因此③符合题意;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因此④正确,故选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中国观世音菩萨的形象“端庄”“没有妩媚、妖娆的性感”,西方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仁慈”“有着丰满妇女的皮肤和体型”,说明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导致对艺术审美的差异,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这个民族审美观的反映,文化背景不一样导致各民族的审美观也不一样,因此D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各民族文化背景不一样而艺术审美观也各有差异的问题,与东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多样无关,不选A选项;材料中观世音菩萨和圣母玛利亚只是反映问题而采取的例子,不能得出东西方绘画艺术都注重表现女性,B选项不是反映的本质问题,不选B选项;各民族的艺术审美观不一样主要原因是文化背景不同,而不是宗教信仰,并且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不是宗教信仰,因此C选项错误。
--改编自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签署并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1921年他却在《五权宪法》中指出:“在南京定出来的民国的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在一次讨论中他又说:“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国会且然,何有内阁?……我以为这个执行约法,只有一年半载的事情,不甚要紧,等到后来再鼓吹我的五权宪法,也未为晚。”
7。二战后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此次危机表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
B. 美苏两国冷战加剧
C。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的“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说明当时人们对义和团运动反帝斗争的认同,即义和团运动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故答案为B项。材料仅强调抗击外来侵略,A项材料信息未涉及,排除;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盲目排外,对中国的近代化并未起到推动作用,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并未继承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排除D项。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创立并逐步成熟的,基本标志是中央专门监察机构的出现和地方监察体系的初具规模,秦设御史大夫,且为副相,在郡设监郡御史监察郡政。汉设御史府,与丞相府并重;丞相遣刺史往地方监察,郡守以下设督邮,负责属地监察。魏晋时御史台独立,成为皇帝直接领导的国家专职监察机关,中央监察机构初步统一,监察职权有所扩大。唐宋时御史台内分设台院、殿院、察院三个各有侧重、分工合作的系统,在地方则建立起多重监察制。明清时,御史台易名为都察院,官员设置有所缩减,比较简约精干,大体与中央六部和地方十三布政使司行政系统相适应;分工比较明确,各司其职。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9。观世音菩萨是汉化佛教中唯一女性,其画像端庄,没有妩媚、妖娆的性感;文艺复兴时期圣母玛利亚则形象仁慈,有着丰满妇女的皮肤和体型.这说明
A. 东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多样
B. 东西方绘画艺术都注重表现女性
C. 宗教信仰差异决定艺术风格
D。 不同文化背景导致艺术审美差异
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但在秦代的历史中却未出现官员出任太尉的记载。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 “焚书坑儒"致使秦代史书遭到严重损毁
B。 秦始皇为巩固个人军权并未实授这一职务
C。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一事为后世臆想猜测
D。 秦朝统治的短促使得秦始皇未能任命太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御史大夫,执掌全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秦代为保证皇帝对军权的绝对控制,太尉一职其实并未实授。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B。 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8.以下为某国际组织的有关协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据此判断,该国际组织应该为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关贸总协定
D. 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短期货款。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任务: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世界银行的主要任务:初期: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提供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因此选A。
5。《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 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4.毛泽东为新华社与的某一年元旦新年献叫中说道:“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这一献词发表的直接背景是
A. 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 三大战役,国民党军事力量急剧衰退
C. 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D. 开国大典,建立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的内容说明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国民党的军事力量还是特别强大的,可排除A;解放南京和开国大典,分别发生在1949年4月和10月,与材料中所讲到的时间是元旦不相符,可排除C、D;因此本题选B项。
11.1913年,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几年后,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1922年,钱玄同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很应改变。”钱玄同的思想演变表明
A. 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
B。 近代中国应以儒学复兴推动救亡
C。 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
D. 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艰难曲折
【答案】D
【解析】
题干史料主要反映的是1913—1922年人们对孔子的态度,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无法反应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可得出其以否定来推动救亡,故B项排除;材料中对儒学的认识复杂多变,而不是不断深入,故C项排除;据材料中“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很应改变”反映了他对孔子及儒学的态度,由推崇到否定,再到反对排斥儒学,表明近代中国探索过程的曲折,故D项正确.
【详解】司隶校尉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由材料“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可知,司隶校尉的设置有利于京畿稳定,故B正确;刺史是中央派出监督地方的官员,这与材料“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不相符,排除A;门下封驳与材料中司隶校尉不相符,故排除C;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在后期出现七国之乱,威胁中央集权,但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排除D.
D。 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延安时期 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改革开放时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故选D。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开辟于井冈山时期,排除A;毛泽东思想萌芽于大革命时期,排除B;毛泽东思想形成于井冈山时期,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生可根据两种思想的时间划分作出解答,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
10。“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材料中“解放性的发明”是指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火药
D. 印刷术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说明该发明是北宋的活字印刷术,故D项正确;指南针和文化无关,故A项错误;造纸术最早出现于汉代,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火药和文化也无关,故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