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课堂2018届高三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8节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C
3.已知点 P 是直线 2x-y+3=0 上的一个动点,定点 M(-
1,2),Q 是线段 PM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PM|=|MQ|,则 Q 点的
轨迹方程是( )
A.2x+y+1=0 C.2x-y-1=0
B.2x-y-5=0 D.2x-y+5=0
[解析] 设 Q(x,y),则 P(-2-x,4-y),代入 2x-y+3=0
【名师说“法”】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1)在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法求轨迹方程时,若所求的轨迹 符合某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则根据曲线的方程,写出所求的轨 迹方程. (2)利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时,还要看轨迹是否是完整的 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如果不是完整的曲线,则应对其 中的变量x或y进行限制.
跟踪训练 已知 A(0,7),B(0,-7),C(12,2),以 C 为一个焦点作过 A, B 的椭圆,求椭圆的另一个焦点 F 的轨迹方程. [解] 由题意知|AC|=13,|BC|=15,|AB|=14,又∵|AF| +|AC|=|BF|+|BC|,∴|AF|-|BF|=|BC|-|AC|=2,故点 F 的轨 迹是以 A,B 为焦点,实轴长为 2 的双曲线的下支.又 c=7,a =1,b2=48,故点 F 的轨迹方程为 y2-4x82 =1(y≤-1).
[解] 设动圆 P 的半径为 r,∴|PM|=r+ 2,|PN|=r- 2. ∴|PM|-|PN|=2 2,又 M(-4,0),N(4,0),∴|MN|=8.∴2 2< |MN|.由双曲线定义知,P 点轨迹是以 M,N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 右支.∵a= 2,c=4,∴b2=c2-a2=14.∴方程为x22-1y42 = 1(x≥ 2).
因为圆 P 与圆 M 外切并且与圆 N 内切,所以|PM|+|PN|= (R+r1)+(r2-R)=r1+r2=4.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曲线 C 是以 M, N 为左,右焦点,长半轴长为 2,短半轴长为 3的椭圆(左顶点 除外),其方程为x42+y32=1(x≠-2).
[延伸探究] 本例中圆 M,N 方程分别变为“圆 M:(x+4)2 +y2=2;圆 N:(x-4)2+y2=2”其余条件不变,求 C 的方程.
考点三 相关点法(代入法)求轨迹方程(重点型考点——师 生共研)
【例 2】 已知 P 是椭圆ax22+by22=1 上的任意一点,F1,F2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O 为坐标原点,若O→Q=P→F1+P→F2,则动点 Q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解析] 由O→Q=P→F1+P→F2,又P→F1+P→F2
则 l 的方程为 y=kx+1.设 A(x1,y1),B(x2,y2),由题设可得点
[答案] 以点(2p,0)为圆心,以 2p 为半径的圆
[方法点睛] (1)本题通过引入参数、用参数法求解较为简 捷.但很多考生找不到破解问题的切入口,无从入手.(2)个别 考生由于参数选取不恰当,造成计算繁杂冗长,难以求出最终 结论.(3)应用参数法求轨迹方程时,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参数, 参数必须能刻画动点的运动变化,而且与动点坐标有直接的内 在联系.如果需要,还应顾及消去参数的方便,选定参数之后, 即可当作已知数,运用轨迹条件,求出动点的坐标,即得轨迹 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即得轨迹的普通方程.
[答案] A
2.已知动点 P(x,y)与两定点 M(-1,0),N(1,0)连线的斜率 之 积 等 于 常 数 λ(λ≠0) . 则 动 点 P 的 轨 迹 C 的 方 程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设知直线 PM 与 PN 的斜率存在且均不为零, 所以 kPM·kPN=x+y 1·x-y 1=λ,整理得 x2-yλ2=1(λ≠0,x≠±1).即 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x2-yλ2=1(λ≠0,x≠±1).
=2|PB|,所以 x+12+y2=2 x-12+y2.两边平方,得(x+1)2
+y2=4[(x-1)2+y2].
整理,得 x2+y2-130x+1=0,即x-532+y2=196.故动点 P
的轨迹方程为x-532+y2=196.
[答案] x-532+y2=196
考点二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重点型考点——师生共研) [一题多变]
[答案] D
2.(2015·高考浙江卷)如图,斜线
段 AB 与平面 α 所成的角为 60°,B 为斜
足,平面 α 上的动点 P 满足∠PAB=30°,
则点 P 的轨迹一支
[解析] 由题意知,当点 P 运动时,在空间中,满足条件 的 AP 绕 AB 旋转形成一个圆锥,用一个与圆锥高成 60°角的平 面截圆锥,所得图形为椭圆,故选 C.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2.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
3.求轨迹方程的五个常用方法 (1)直接法:直接利用条件建立 x,y 之间的关系 F(x,y)=0; (2)待定系数法:已知所求曲线的类型,求曲线方程——先 根据条件设出所求曲线的方程,再由条件确定其待定系数; (3)定义法:先根据条件得出动点的轨迹是某种已知曲线, 再由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小题查验]
1.方程(2x+3y-1)( x-3-1)=0 表示的曲线是( )
A.两条直线
B.两条射线
C.两条线段
D.一条直线和一条射线
[解析] 原方程可化为x2-x+3≥3y-0 1=0, 或 x-3-1=0, 即 2x+3y-1=0 (x≥3)或 x=4,故原方程表示的曲线是一条射 线和一条直线.
F→P·F→Q,则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
A.x2=4y
B.y2=3x
C.x2=2y
D.y2=4x
[解析] 设点 P(x,y),则 Q(x,-1).∵Q→P·Q→F=F→P·F→Q, ∴(0,y+1)·(-x,2)=(x,y-1)·(x,-2),即 2(y+1)=x2-2(y -1),整理得 x2=4y,∴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x2=4y.
方程为 y+4pk=1k-1 k(x-4pk2),即1k-ky+4p=x,

直线 OM 的方程为 y=-1k-kx.

可知 M 点的坐标同时满足①②,由①及②消去 k 得 4px= x2+y2,即(x-2p)2+y2=4p2 (x≠0),当 k=±1 时,容易验证 M 点的坐标仍适合上述方程.
故点 M 的轨迹方程为(x-2p)2+y2=4p2(x≠0),其轨迹是以 点(2p,0)为圆心,以 2p 为半径的圆.
=P→M=2P→O=-2O→P,设 Q(x,y),则O→P=-
12O→Q=-12(x,y)=-2x,-2y,即 P 点坐标为
-2x,-2y,又 P 在椭圆上,则有-a22x2+-b22y2=1,
即4xa22+4yb22=1.
[答案] 4xa22+4yb22=1
跟踪训练
已知 F1,F2 分别为椭圆 C:x42+y32=1 的左,右焦点,点 P
[解析] 设点 M 的坐标为(x,y),直线
OA 的方程为 y=kx,显然 k≠0,则直线 OB
的方程为 y=-1kx.

y=kx, y2=4px,
解得 A 点的坐标为
4kp2 ,4kp,类似地可得 B 点的坐标为(4pk2,-4pk),
从而知当 k≠±1 时,kAB=44ppk11k2-+kk2=1k-1 k.故得直线 AB 的
(4)代入法(相关点法):动点 P(x,y)依赖于另一动点 Q(x0, y0)的变化而变化,并且 Q(x0,y0)又在某已知曲线上,则可先用 x,y 的代数式表示 x0,y0,再将 x0,y0 代入已知曲线得要求的 轨迹方程;
(5)参数法:当动点 P(x,y)坐标之间的关系不易直接找到, 也没有相关动点可用时,可考虑将 x,y 均用一中间变量(参数) 表示,得参数方程,再消去参数得普通方程.












x=x0-31+1, y=y30.

x0=3x, y0=3y.
代入x420+y302=1
得重心 G 的轨迹方程为94x2+3y2=
1(y≠0).
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得出,但形成轨迹的动点 P(x,y) 却随另一动点 Q(x′,y′)的运动而有规律地运动,而且动点 Q 的轨迹方程为给定的或容易求得的,则可先将 x′,y′表示成 x,y 的式子,再代入 Q 的轨迹方程,整理化简即得动点 P 的轨 迹方程.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的解题策略 (1)题目给出等量关系,求轨迹方程.可直接代入即可得出 方程. (2)题中未明确给出等量关系,求轨迹方程.可利用已知条 件寻找等量关系,得出方程.
[题组集训]
1.(2016·杭州调研)已知点 F(0,1),直线 l∶y=-1,P 为平
面上的动点,过点 P 作直线 l 的垂线,垂足为 Q,且Q→P·Q→F=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8节 曲线与方程
◆考纲·了然于胸◆ 1.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方程的对应关系. 2.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利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 的基本方法. 3.能够根据所给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求曲线的轨迹方 程.
[要点梳理] 1.曲线与方程的定义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 C 上的点与一个二 元方程 f(x,y)=0 的实数解建立如下的对应关系:
思想方法 18 利用参数法求轨迹方程 典例 已知抛物线 y2=4px(p>0),O 为顶点,A、B 为抛物 线上的两动点,且满足 OA⊥OB,如果 OM⊥AB 于 M 点,则点 M 的轨迹为________.
审题视角 (1)点 M 的运动是由 A 点的运动引起的,而 A 的变动又和 OA 的斜率有关.(2)若 OA 的斜率确定,A 的坐标 确定,M 的坐标也确定,所以可选 OA 的斜率为参数.
为椭圆 C 上的动点,则△PF1F2 的重心 G 的轨迹方程为( )
A.3x62 +2y72 =1(y≠0)
B.49x2+y2=1(y≠0)
C.94x2+3y2=1(y≠0)
D.x2+43y2=1(y≠0)
[解析] 依题意知 F1(-1,0),F2(1,0),设 P(x0,y0),G(x,
y)


跟踪训练 设椭圆方程为 x2+y42=1,过点 M(0,1)的直线 l 交椭圆于 A, B 两点,O 是坐标原点,点 P 满足O→P=12(O→A+O→B),当 l 绕点 M 旋转时,动点 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直线 l 过点 M(0,1),当斜率存在时,设其斜率为 k,
[答案] y2+5x+5=0
5.设 P 为双曲线x42-y2=1 上一动点,O 为坐标原点,M 为线段 OP 的中点,则点 M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
[解析] 设 M(x,y),则 P(2x,2y),代入双曲线方程得 x2- 4y2=1,即为所求.
[答案] x2-4y2=1
考点一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基础型考点——自主练透) [方法链接]
[答案] x2-yλ2=1(λ≠0,x≠±1)
3.已知|AB|=2,动点 P 满足|PA|=2|PB|,试建立恰当的平 面直角坐标系,动点 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
[解析] 如图所示,以 AB 的中点 O 为原点,
直线 AB 为 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
系,则 A(-1,0),B(1,0).设 P(x,y),因为|PA|
【例 1】 已知圆 M:(x+1)2+y2=1,圆 N:(x-1)2+y2 =9,动圆 P 与圆 M 外切并且与圆 N 内切,圆心 P 的轨迹为曲 线 C.求 C 的方程.
[解] 由已知得圆 M 的圆心为 M(-1,0),半径 r1=1;圆 N 的圆心为 N(1,0),半径 r2=3.设圆 P 的圆心为 P(x,y),半径为 R.
得 2x-y+5=0.
[答案] D
4.已知点 A(-2,0),B(-3,0),动点 P(x,y)满足P→A·P→B= x2+1,则点 P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得P→A=(-2-x,-y),P→B=(-3-x,-y), ∴P→A·P→B=(-2-x)(-3-x)+(-y)2=x2+1.即 y2+5x+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