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头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初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选修)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汉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
故曰:‘严而少恩’。
”这一流派是
A. 法家
B. 墨家
C. 儒家
D. 道家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严而少恩”可知该思想流派的主张严刑峻法,是法家思想主张,故A项正确。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故B项错误。
儒家强调尊卑等级,故C项错误。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故D项错误。
2.人类自古便喜欢仰望天空。
每逢日食,现代人不分阵营,不论信仰,纷纷驻足观看这宇宙奇观。
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大一统
C. 天人感应
D. 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
【详解】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
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
感应上天。
具有警示皇帝暴政作用,“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正是这一思想表现,故C项正确;A属于思想上大一统表现;B属于政治大一统;D属于神化皇权思想表现。
3.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
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
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④涉及到儒学的忠义和贞洁,②、③和儒家思想无关,所以本题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
4.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
A. 司南
B. 造纸术
C. 雕版印刷术
D. 活字印刷术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反映了北宋的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选活字印刷术,故D项正确。
A在战国时期已有,B在西汉时期出现,C在隋唐时期已有,都排除。
5.有一种字体对后世书法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其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该字体是
A. 篆书
B. 隶书
C. 行书
D. 草书
【答案】B
【解析】
【详解】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故B项正确。
小篆讲究图案美,
富有对称性,故A项错误。
行书具有楷书和草书特点,故C项错误。
草书是勾连不断,最能体现出书法家情感,故D项错误。
6.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
①“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②出自战国时期的《离骚》,③出自唐朝李白的《静夜诗》,④出自宋朝柳永的《雨霖铃》。
唐宋在北魏之后,故不可能研究过③④,答案为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题中所涉及的诗歌出处和年代的准确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7.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中后期我国翻译西方书籍新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 魏源等人的倡导
B. “中体西用”思想付诸实践
C. 新式学堂的开设
D. 早期维新派的宣传
【答案】B
【解析】
【详解】19世纪中后期,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倡导翻译西书,导致翻译西书数量增多,故B项正确。
魏源等人的新思想萌发是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
新式学堂的开设属于洋务运动的活动内容,故C项错误。
早期维新派的宣传是19世纪末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故D 错误。
【点睛】此题重要的一是读出题干的文字表述:为什么两个时期科技类书籍翻译量居多?二是读图:先看图例找出符号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对应着可以读出:17-18世纪人文类书籍的翻译量比科技类书籍的翻译量少;19世纪中后期两种书籍的翻译量都在增加,但仍然是人文书籍的翻译量少;总量上比较也是19世纪中期的多。
8.有学者指出:严复最初在中国介绍、传播进化论,“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
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当头棒喝”表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开始兴起
B. “绝大的刺激”反映了“中体西用”观念得到广泛认可
C. “思想像野火一样”反映了民主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 进化伦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开始兴起是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严复宣传的进化论是为了维新思想传播的需要,故B项错误;材料中“几年之后”应该是辛亥革命之前传播民主思想,故C项正确。
严复宣传进化论思想是为了宣传维新思想的需要,故D项错误。
9.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
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
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 民族危机的困境
B. 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 文学革命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时间可知,1896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A符合史实;随后的1898年维新变法开始,维新思潮促使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B符合史实;1905年同盟会创
办《民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C符合史实;文学革命运动开始于1917年。
故选择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影响
10.2015年,时值新文化运动百年,著名学者秦晖重溯传统文化与新文化运动的若干问题,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真正令人反思的,是在不该彻底否定的方面否定得太过了,但在应该彻底否定的地方,却又没有否定掉,或者说没有注意。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西学缺乏一种批判精神
B.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对新旧文化应接续和融合
D. 应大力的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文化运动是对传统儒家思想彻底否定,对于西方民主思想完全继承,材料中显然对于新文化运动这种主张持反对态度,意思是对待新旧文化应该坚持融合的思想,故C项正确。
材料不是批判西学的思想,故A项错误。
B属于新文化思想主张,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说明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大力宣传,故D项错误。
11.学者金观涛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白由主义”?》一文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观念的建构。
”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A. 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
B. 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
C. 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 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后,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加快,成为新思想主流,并深刻影响到此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从学习欧美到学习俄国思想,故D项正确。
十月革命之后主要传播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故A 项错误。
十月革命后只是学习方向转变,并不是质疑西方民主制度,故B项错误。
十月革命后并不是回归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
12.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在“第二次结合”时期,毛泽东为吸取苏联建设的教训强调
A. 突破“城市中心论”,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B.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 依据国情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
D. 必须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1956年”、“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可知,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强调必须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说明中共在吸取苏联建设中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的教训,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故D正确;A是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错误;B是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 错误;C是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错误。
13.“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
这里的“新的高度”是指提出了
A.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南方谈话”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突破了人们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思想禁锢,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故A项正确。
B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
C是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
D是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国家统一的学说。
【点睛】南方谈话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科学地回答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把改革开放深化推向一个新阶段。
14. 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
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
”邓小平的这段话()
A. 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 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 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 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题干中邓小平提到中国人“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可知该思想是正确的,遵循实事求是的路线,符合题意的是D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排除A项;B项中的“正式”不符合史实,C项中的“开始”表述错误。
15.中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科技革命。
除去同步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外,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神舟”号系列飞船成功发射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空间技术方面”可知,A、D不属于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C项是1970年发射成功,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成就;“神舟”号系列飞船成功发射是2003年,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点睛】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6.“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 “双百”方针
B. “科教兴国”战略
C. “三个面向”方针
D. “载人航天工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
化建设的首位,于1995年提出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故B项正确。
A出现于1956年。
C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D是21世纪初。
17.“智者学派作为职业教师向雅典公民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他们竭力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苏格拉底喜欢在大街上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讨论各类问题,他针对当时民主泛滥、道德沦丧的现象,认为公民应该具备美德。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最主要区别是
A. 智者学派以传授知识作为谋生手段,苏格拉底不以此作为谋生手段
B. 智者学派注重辩论演说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注重提问交谈的教学方法
C. 智者学派关注个人的自由,苏格拉底关注个人的道德
D. 智者学派赞成民主制,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智者学派作为职业教师向雅典公民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他们竭力强调自由”“苏格拉底认为公民应该具备美德”。
故应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
18.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
”因为这场运动
A. 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 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 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 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再认再现的能力。
B项应为宗教改革的影响、C、D两项均为启蒙运动的影响,均与题目中的信息“文艺复兴”不符,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文艺复兴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可知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故本题应选A项。
19.伏尔泰认为“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卢梭认为“专制君主永远都是暴君”;狄德罗指出“公正、温和、开明然而专制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也许是最大的不幸”。
由此可见他们
A. 对君主专制态度迥异
B. 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C. 都主张人民权力至上
D. 都宣传天赋人权学说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专制,卢梭、狄德罗反对任何形式的君主专制,他们都反对君主专制,故选B项,不选ACD三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政治思想
20.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 批判宗教神学
C. 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 促进思想解放
【答案】C
【解析】
“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指的是人性的解放,即追求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反对外在束缚,由此可知,A、B、D三项依旧是外在的对“笼子”的撕裂,而真正要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指的是要约束统治者的权力,也就是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如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共和、三权分立等一系列学说的提出,其目的均在于此,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发展之处,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4题,第21题14分,22题16分,23题14分,第24题16分,合计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材料二(李斯上奏)“非秦纪皆烧之,……天下敢藏有《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今非古者族……”书者弃市;以今非古者族……
——司马迁《史记》材料三(董仲舒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对策》材料四言论一:“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
言论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当时是怎样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的?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待孔子学说(儒家)的态度各是什么?当代史学家冯天瑜称董仲舒为当时的“群儒之首”董仲舒对儒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3)指出材料四中言论一、二各是谁的观点,并概括各自的核心思想。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
【答案】(1)实施德政;礼治。
兴办私学;编撰书籍。
(写周游列国宣传主张也可)
(2)反对和肯定;发展儒家学说;提升儒家地位。
(3)言论一: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言论二:王阳明:“致良知”。
(4)不断吸收发展(或答具有包容性);符合时代需求。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说明孔子主张实施德政以及礼治。
第二小问途径可联系教育上兴办私学、编撰书籍以及政治上周游列国宣传主张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可知是否定,依据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可知是肯定。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董仲舒改造儒学,使之迎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角度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言论一“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遏人欲而存天理。
”反映了理学家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依据言论二“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反映了心学家王阳明“致良知”的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孔孟儒学到董仲舒新儒学再到宋明理学反映了儒学不断吸收发展以及符合时代需求等角度思考回答。
【点睛】在高考复习中,首先,应把握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四个阶段,①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②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③宋明理学是儒、佛、道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④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开启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
其次,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可从四方面领悟。
①与时俱进背景:战国时期孟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西汉时董仲舒为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②包容开放得发展: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如董仲舒融合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形成新的儒学。
③相承深远影响:儒学是中国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正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产生了重要影响;④一分为二来评价: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评价切忌片面化。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
……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
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
——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四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
写出一位与黄宗羲属于同一时期、观点相近的知识分子,并概括其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魏源针对“不能再称西方文明之国为蛮夷”,而提出了什么重要主张?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与康有为同为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梁启超,其代表作是哪一部?
(4)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陈独秀掀起的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这场运动在当时起到的最主要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从黄宗羲到陈独秀,中国思想界经历的巨大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
【答案】(1)观点: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顾炎武:经世致用;或王夫之:唯物思想。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作用:引导关注世界形势,启迪思想。
(3)主张:君主立宪。
代表作:《变法通义》。
(4)口号:民主、科学。
影响: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5)思想不断解放。
【解析】
(1)观点:根据“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概括得出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根据所学,与黄宗羲属于同一时期、观点相近的思想家有顾炎武、王夫之,结合所学回答其思想即可。
(2)主张:根据“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作用:结合所学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