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原文译文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放⾔五⾸》为唐代诗⼈⽩居易的组诗作品,是⼀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

下⾯是分享的千家诗:⽩居易《放⾔五⾸·其三》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放⾔五⾸·其三》
唐/⽩居易
赠君⼀法决狐疑,不⽤钻龟与祝蓍。

试⽟要烧三⽇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便死,⼀⽣真伪复谁知?
【译⽂】
赠给你⼀种解疑的办法,不⽤龟⼘和拜蓍,试⽟真假还得三天,辨别樟⽊还得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蜚语,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当初就死去了,⼀⽣的真假⼜有谁知道呢?
【注释】
①元和五年,⽩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曹参军,写了五⾸《放⾔》诗表达⾃⼰的⼼情。

后来,⽩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贬官途中,写下五⾸《放⾔五⾸》奉和。

2.君:指元稹。

狐疑:狐性多疑,故称遇事犹豫不定为狐疑。

屈原《离骚》:“⼼犹豫⽽狐疑。

”按:元稹在政治上遭到打击后,情绪⼀度动荡,⽩居易因劝他要经得起考验,等到时机好转,是⾮真伪⾃会分明。

“不⽤”句谓:吉凶祸福,在所不计;问⼘求签,更⽆必要。

钻龟、祝蓍(shī):古代迷信活动,钻龟壳后,看其裂纹以⼘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

3.“试⽟”⼆句:⾔坚贞之⼠必能经受长期磨练;栋梁之材也不是短时间就能认出来的,前句下作者⾃注说:“真⽟烧三⽇不热。

”《淮南⼦·俶真训》:“钟⼭之⽟,炊以炉炭,三⽇三夜⽽⾊泽不变。

”后句作者亦⾃注:“豫章⽊,⽣七年⽽后知。

”豫章:枕⽊和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

”《正义》:“豫:今之枕⽊也;樟,今之樟⽊也。

⼆⽊⽣⾄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4.⽇:⼀作“后”。

见《史记·鲁国公世家》。

后句⾔王莽在未篡汉以前曾伪装谦恭下⼠。

《汉书·王莽传》:“(莽)爵位盖尊,节操愈谦。

散舆马⾐裘,赈施宾客,家⽆所余。

收赡名⼠,交结将相卿⼤夫甚众。

……欲令名誉过前⼈,遂克⼰不倦。

”后竟独揽朝政,杀平帝,篡位⾃⽴。

此⼆句是⽤周公、王莽故事,说明真伪邪正,⽇久当验。

未篡:⼀作“下⼠”。

5.向使:假如。

复:⼜(有)。

【赏析】
《放⾔五⾸》为唐代诗⼈⽩居易的组诗作品,是⼀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

在这五⾸诗中,作者根据⾃⼰的阅历,分别就社会⼈⽣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死诸问题纵抒已见,以表明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态度并告诫世⼈。

第三⾸诗流传最⼴,以通俗的语⾔说明了⼀个道理:若想对⼈、事得到全⾯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判断,⽽不能只根据⼀时⼀事的现象下结论;诗⼈借助形象,运⽤⽐喻,把抽象的哲理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因此虽通篇议论说理,但启⼈深思,并不乏味。

第三⾸是⼀⾸富有理趣的好诗。

“赠君⼀法决狐疑”,诗⼀开头就说要告诉⼈⼀个决狐疑的⽅法,⽽且很郑重,⽤了⼀
个“赠”字,强调这个⽅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

这就增强了诗歌的吸引⼒。

因在⽣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家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种⽅法。

这个⽅法“不⽤钻龟与祝蓍”。

先说不是什么、不是什么;是什么,却不径直说出。

这就使诗歌更曲折、更有波澜,产⽣了如设置悬念的效果。

诗的第三、四句才把这个⽅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要烧三⽇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

经过⼀定时间的观察⽐较,事物的本来⾯⽬终会呈现出来的。

这是从正⾯说明这个⽅法的正确性,然后掉转笔锋,再从反⾯说明:“周公恐惧流⾔⽇,王莽谦恭未篡时。

”如果不⽤这种⽅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就是例⼦。

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诚,他忠⼼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

王莽在未代汉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些⼈。

《汉书》本传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才是他的真⾯⽬。

“向使当初⾝便死,⼀⽣真伪复谁知?”是⼀篇的关键句。

“决狐疑”的⽬的是分辨真伪。

真伪分清了,狐疑⾃然就没有了。

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时间来考验,就容易为⼀时表⾯现象所蒙蔽,不辨真伪,冤屈好⼈。

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纡徐委婉。

从正⾯、反⾯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

前者举出“试⽟”“辨材”两个例⼦,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让读者思⽽得之。

这些例⼦,既是论点,⼜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中见⼤,耐⼈寻思。

以七⾔律诗的形式,表达⼀种深刻的哲理,令⼈思之有理,读之有味。

扩展阅读:⽩居易诗歌理论
⽩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孟⼦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是他终⽣遵循的信条。

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则吸取了⽼庄的知⾜、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者⼤致以⽩⽒被贬江州司马为界。

⽩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诗,还提出⼀整套诗歌理论。

他把诗⽐作果树,提出“根情、苗⾔、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情感的产⽣⼜是有感于事⽽系于时政。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

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

他在诗歌表现⽅法上提出⼀系列原则。

《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的“⽂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正视现实,关⼼民⽣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

对⼤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

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