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体会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它具有图文、直观、声画于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因而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欢迎。

然而如何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观摩了不少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公开课后,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攻破教学难点,才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使用多媒体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初中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这门学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初中每个数学教师最担心的问题,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快乐,是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的目标。

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

借助多媒体的动态感知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一课时,新教材上用了4种情形来加以说明,但其叙事的过程犹如一杯白开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我运用Flash课件,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设计出一个走路的小丑,请他来担任书本中省略的“走”的主人,让他在数轴上按各种要求走动,并把所有的走法设置成学生不易察觉的小按钮,当鼠标点中相应的小按钮时,才会出现有走法的标记的大按钮。

他的每一次走动,都会在数轴上方留下痕迹。

教师先演示其中的一种走法,学生看到这个小丑及其走法,马上来劲了。

教师趁热打铁,问学生还有没有其它的走法呀?如果有的话,请上来操作电脑。

这时,学生都被吸引住了,积极开动脑筋,争相上台操作。

学生想出走法后,由教师点出大按钮,再由学生操作大按钮,这时,动画又动起来啦!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了成功,获得了自信,他们在高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揭示抽象概念时使用多媒体
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例如八年级上册的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两个概念,因为需要空间的想象,学生感到很困难,运用多媒体就一目了然了。

我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同时配上音乐—《两只蝴蝶》。

随着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引导学生探究轴对称定义及性质。

同学们根据蝴蝶
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其他的实例.。

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这里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充满浓浓的探索和研讨气氛。

三、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
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直线、射线、线段”时,先在计算机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处向一边射出一条线,使学生感悟到射线是怎么形成的。

在讲“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时,运用多媒体演示,学生非常容易就理解了。

将看似静止的、孤立的知识活动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知识概念。

四、在知识点多、知识量大时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呈现信息的速度快、容量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所以在一些知识点多、知识量大的教学课中就可以适时地使用CAI。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一课时它涵盖了许多知识点: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分类,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画三角形的高等等。

我通过计算机先演示一些三角形实物,然后隐去非本质的特征,只留下三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从而揭示三角形的意义;再出示较多的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让学生进行分类,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三角形可以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也可按边分类:一般三角形、等腰
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教师通过演示,把出示在屏幕上的三角形重新排列,并用相应的关系图表示出来。

然后再通过闪烁等手段逐一演示三角形的底、高以及如何画高,从而利用多媒体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突出教学重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如果使用不当可能给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1、多媒体易成“灌输”的工具,学生易成观众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终目的应指向学生的数学学习,它应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但是实际应用中往往出现以计算机完全代替教师,把整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搬上屏幕的误区。

因为多媒体现实的优点,许多老师常常不管什么课题,什么时机都喜欢使用,把预先设计好的课件逐一播放,
成为按部就班的放映员,学生也变成走马观花的观众。

表面上看整堂课容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实际上是将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

2、多媒体的直观易弱化学生动手的能力
多媒体很直观、形象,但同时正因为它的优点有时也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比如八年级下册讲解反比例函数图象时,学生因为有了“正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这个先入为主的结论,加上又没有见过双曲线,往往画不出正确的函数图象,多媒体因为描出无数各点,所以图象非常简单的就呼之欲出了,没有太大的悬念,但同时也弱化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对于今后新的函数图象的画法是不利的。

3、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巧妙、合理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优点明显:图文并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举。

但有些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不是重知识的讲解而是一味注重如何使课件精美。

声音、动画样样精美,在课堂展示时,给学生有感觉是漂亮精美,耳目一新,整个课堂显得十分热闹。

但整堂课下来,学生印象最深的是课件中漂亮的画面,而知识点却掌握得很不理想。

例如:在讲《统计调查》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有位老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用动画片的形式来统计班上的学生看各种动画片的人数,动画片是学生喜爱的,可是统计表学生却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

本节课肯定不能算是事半功倍,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制作和展示课件时,忽略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规律。

特别是教学七年级时,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象、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效果往往不能达到教师所想。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只有这样,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才会得到充分发挥。

2012年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