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多维,分级训练,研发特色——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基础课程群设置的理念与内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团队组建于上世纪 八十年代,是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优秀教学团 队的候选单位。该团队承担着全院所有学生在音乐基础 理论与听觉能力,视唱能力发展方面的教学工作。自上 世纪 80 年代至今,在老一辈音乐教育理论专家李重光、 许敬行、孙虹、范建明教授的教学研究基础上,中国音 乐学院的视唱练耳课程及基本乐理课程形成了科学严谨 的分级制教学模式并具有相对完善地课程评价标准。目 前本科视唱练耳教材 1-8 级出版于 2004 年,曾获得北 京市精品教材、中国音乐学院精品教材的“双精品”荣 誉称号。教材经历 16 年的教学实践,为中国音乐学院
乐理的学习内容范围及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其他很多音乐类学科内容具有相互交叉的特殊性,使其成为了音
乐专业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本文介绍了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学团队的组成;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
教学团队研发的核心基础类课程及其对各专业学生修毕的级别内容要求以及课程群中其它拓展类课程的内容。
文章反映出中国音乐学院对音乐基础课程的极大重视与支持,充分体现了视唱练耳及基本乐理这两门音乐基础
一、基础类课程 关于基础类课程中的基本乐理 A 与 B 的分级,我们 要求理论专业的学生,如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修 读 A;表演专业的学生,如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的学生 修读 B 基本乐理 B 主要是夯实基本乐理课程的基础知识, 增加简谱记谱、20 世纪现代音乐中常用的音高与音长记 谱、节拍节奏、表演记号与力度记号等内容。基本乐理 A 除了拓展基本乐理课程的深度与广度以外,在 B 的课
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各种音乐课程的设置,相互间 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视唱练耳与乐理作为音乐共同基 础课与其它音乐类课程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由于各种 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独立体系而造成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 有时会出现脱节现象。比如在后续课程中与和声分析、 曲式作品分析的关系。虽不存在相互矛盾的问题,但对 未能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学生,教师也难以使其 在其它课程的学习中进行得顺利。许多人学习和声所产 生的种种困难,往往不是出自于和声学本身,而是由于 视唱练耳及基本乐理中的基础知识没有学好所致。如: 一个学生对调、调式、调式音级、拍子、和弦全都没有 掌握,又怎么可能学明白和声呢 ! 和声学如此,其它课
程也很难例外。再以记谱法为例,这是学习任何课程都 必须首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不懂记谱法,就不能准 确地读谱、记谱,要想把音乐学好,是不可能的。
由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学科性 质、特点、要求各不相同,因而在目的任务方面,也必 然有不同的特点。“中国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基础课程 群设置力图在基础课程里体现共性的教学内容,在拓展 课程里展示个性的教学需求。在发挥其本体功能的过程 中,秉承学院‘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 办学理念。目前,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学团队正在 进行‘中国乐派 8+1’的课程改革,建设目标采用长期 规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的方式。1. 本科招生考试题库建 设。把好入口关,是准确把握与衡量学生基本综合素质 的关键,它直接涉及学校生源质量,应建立适合本科学 生入学考试程度与形式的考试题库;2. 重新修订本科视 唱练耳 1-8 级教材,使其在音乐内容、形式、体例、程 度上更适用于教学,并加强其系统性、科学性与实践性, 将课程功能最大化,应更好服务于社会,实现其美育功 能。3. 为贯彻教育部‘金课’建设精神,优化课程结构、 丰富课程资源与形式,打造‘线上线下’音乐理论基础 网络课程,与本科教学内容同步;4. 重新建立评价标准, 建立本科音乐理论基础课程线上考试系统,严把出口关, 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综合以上内容,中国音乐学院音乐 理论基础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打造中国一流‘音乐 理论基础课程团队’,实现将其课程建设成为全国专业 音乐艺术院校的课程标准。”②■
听辨进行模仿、演唱、演奏、书写等训练,并结合总谱 读谱进一步掌握音乐的构成要素,明确音乐的写作技术, 从而引导学生能够从听觉上对作品从宏观至微观进行综 合分析。
6. 管弦乐队音色听觉技能训练:该课程主要是拓展 听觉中所涉及的音色范围,掌握管弦乐队整体或局部的 音色特征,了解不同乐器组合的音色特质,提高音色的 辨别能力,开阔视野,增强对音乐的感知、认知、思维、 总结等能力。
同专业的学生入学考试要求不一样,入学后也有不同的 教学侧重和达标要求。具体要求见下表:
系 / 专业 声歌系
国乐系
管弦系 音乐学系 音乐教育系
钢琴系 指挥系
作曲系
入学前程度级 预备级
预备级(吹打专业) 一级(弹拨、拉弦专业)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三级(作曲专业) 电子音乐专业 三级(视唱练耳专业)
曲和歌舞音乐。审美内涵以“大众化”为主要创作倾向, 具有内容新颖、形式多元、可听性强、雅俗共赏的特征。 课程教学以音响聆听、乐谱分析、视频赏析、交流研讨 为形式,涉及创作背景、主题音乐形象与性格、创作手法、 艺术风格与审美等方面。
10. 实际作品旋律片段听辨与赏析:该课程以西方 器乐及声乐经典音乐片段为载体,通过反复聆听或观看 相关曲目音频、视频及总谱,对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到 二十世纪近现代的器乐及声乐作品旋律进行分析、演唱、 听辩及记忆。涉及的曲目均为经典作品中的经典片段 (主题片段),将技术训练融化在作品的多声音响中进行。 通过记谱及演唱等多遍重复的方式,进行强化训练。
SONG OF YELLOW RIVER / 08 2021
一基多维,分级训练,研发特色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基础课程群设置的理念与内容
刘音铄
摘 要: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包含《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部分。视唱练耳是音乐基
础技能训练的一种手段,结合音乐基础理论等多方面知识训练对音乐的听觉及读谱能力。基于视唱练耳与基本
作者简介:刘音铄(1984-),女,硕士研究生,中国音乐学院讲师。 155
音乐教育Βιβλιοθήκη 程内容基础上增加五声性调式的相关知识,以及 20 世 纪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和弦、音阶、调性关系等内容。(A 与 B 都属于入学后的起点学习程度,另外我们还有 C 级 的内容,相当于入学前的预备级程度,也是招生考试中
的最低程度,在此不赘述)。 我们将视唱练耳课程分为程度不同的八个级别。不
9. 中国当代管弦乐作品导聆:该课程主要选取中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创作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音乐作 品,曲目来源于《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中国钢琴独 奏作品百年经典》等教材。题材内容具有强烈的民族风 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主题素材多取材于传统民歌、戏
156
SONG OF YELLOW RIVER / 08 2021
课程对于专业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分级制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于 1964 年,素有‘中国音乐家 的摇篮’‘中国音乐的殿堂’的美誉。是培养中国音乐理 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专门人才的国家‘一 流学科’建设学校,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同时 也是‘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秘书处学校。”①中国音乐学 院作曲系下设作曲、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配器、视 唱练耳六个教研室及电子音乐中心,有本科、硕士、博 士三个培养层次,作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8 年、2019 年由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作曲系承办的第 一届、第二届国际作曲技术理论专题交流季中,来自世 界排名前 30 成员院校的作曲技术理论专家汇聚一堂,带 来了作曲技术与音乐理论发展方面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本科视唱练耳教学培养了诸多学子,时间证明其具有系 统性与科学性,并逐渐成为全国专业音乐院校该课程的 标准教材。为了规范视唱练耳课堂教学,提高音乐基础 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音乐基础课程的后效性作 用,该团队的教师们于近几年研发并开设的课程逐渐形 成了以发展音乐听觉能力为核心,向其他与听觉发展密 切相关、相承、渗透或互补的学科辐射的,层次清晰、 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一基多维”式的课 程群体。其中,一基:指核心的基础类课程,包括《乐 理 A》《乐理 B》及视唱练耳分级课程一到八级。多维: 指特色的拓展类课程,包括《视唱练耳教学法》《基本 乐理教学法》《多声音乐听觉训练实践》《声乐与器乐合 作读谱实践》《管弦乐作品综合听辨训练》《中国当代管 弦乐作品导聆》《管弦乐队音色听觉技能训练》《乐感训 练》《复杂节奏训练》《实际作品旋律片段听辨与赏析》。
入学起点程度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四级
四级
入校后的学分修读及修毕要求 10 分,五级 10 分,五级 10 分,五级 8 分,五级 8 分,五级 8 分,五级 8 分,六级 8 分,六级
8 分,七级
18 分,八级
二、特色拓展类课程 1. 基本乐理教学法:主要讲授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 规律、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既是对基本乐 理传统教学模式的梳理与归纳,又体现了对音乐基础课 程发展与未来的探索与思考,旨在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 基本乐理教学基本能力,初步掌握基本乐理教学的科学 规范与基本技法。 2. 视唱练耳教学法:主要讲授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 规律、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和提 高学习者的视唱练耳教学基本能力,初步掌握视唱练耳 教学的科学规范与基本技法。其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着 讨论交流与教学实践,力图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 教学环境中学有所获。 3. 多声音乐听觉训练与实践:以多声音乐发展的历 史为主线,涵盖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二十 世纪与当代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合唱与 重唱音乐文献。课程目标是以发展学生良好的多声音乐 听觉,进一步将音乐元素训练与音乐实践相结合。 4. 声乐与器乐合作读谱实践:该课程对十七世纪到 20 世纪世界各国艺术歌曲,进行读谱、视唱、视奏、创 作改编与室内乐合作指导。在课上,学生需要将读谱技 能与专业紧密结合,如作曲专业需要对作品进行改编, 表演专业需要完成对歌曲的演绎,理论专业需要对改编 与表演进行分析评论等。 5. 管弦乐作品综合听辨训练:该课程以十七世纪巴 洛克时期到二十世纪近现代的管弦乐作品为载体,通过
7. 乐感训练:该课程以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 作曲技术的理论与音乐实践技术为依托,通过对音乐 作品的审美感知、理论分析与表演实践,培养学生对 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理解并掌握基本的音乐处理原 则,建立基本的音乐审美评价标准,并自觉地运用到 音乐实践中去。
8. 复杂节奏训练:该课程主要是对十七世纪巴洛克 时期到二十世纪近现代各种体裁音乐作品中的复杂节拍 节奏难点,采用听、读、敲、唱、奏、写等方式循序渐 进的进行读谱训练与演奏实践,目的提高学生快速、准 确的读谱能力、视唱与视奏能力,深入感受由于节拍节 奏的复杂化所带来不同心理感受。
以上所有拓展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 同时,让其受到大量优秀作品的熏陶,扩展学生的音乐 视野,增加音乐底蕴,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赏析音乐的 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 展音乐才能并培养审美情趣,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在自 身专业中感受和演绎旋律的美感,这也是音乐理论课教 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 能力,因而对某些概念的理解难以深入,音乐语言表达 也缺乏逻辑。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包括许多方面,如表 演才能、作曲才能、理论才能等等。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会根据不同对象努力促进其音乐才能的发展。学生不仅 要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更重要的则是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培养他们的 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 将直观的感受到课堂中讲授的内容、增长的能力与其音 乐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的直接对接,真切体会视唱练耳作 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习其他音乐学科的支撑作用。
注释: ① 参见中国音乐学院官网:music. . ② 参见《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课程团队项目申 报书》,2020 年 4 月 .
乐理的学习内容范围及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其他很多音乐类学科内容具有相互交叉的特殊性,使其成为了音
乐专业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本文介绍了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学团队的组成;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
教学团队研发的核心基础类课程及其对各专业学生修毕的级别内容要求以及课程群中其它拓展类课程的内容。
文章反映出中国音乐学院对音乐基础课程的极大重视与支持,充分体现了视唱练耳及基本乐理这两门音乐基础
一、基础类课程 关于基础类课程中的基本乐理 A 与 B 的分级,我们 要求理论专业的学生,如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修 读 A;表演专业的学生,如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的学生 修读 B 基本乐理 B 主要是夯实基本乐理课程的基础知识, 增加简谱记谱、20 世纪现代音乐中常用的音高与音长记 谱、节拍节奏、表演记号与力度记号等内容。基本乐理 A 除了拓展基本乐理课程的深度与广度以外,在 B 的课
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各种音乐课程的设置,相互间 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视唱练耳与乐理作为音乐共同基 础课与其它音乐类课程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由于各种 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独立体系而造成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 有时会出现脱节现象。比如在后续课程中与和声分析、 曲式作品分析的关系。虽不存在相互矛盾的问题,但对 未能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学生,教师也难以使其 在其它课程的学习中进行得顺利。许多人学习和声所产 生的种种困难,往往不是出自于和声学本身,而是由于 视唱练耳及基本乐理中的基础知识没有学好所致。如: 一个学生对调、调式、调式音级、拍子、和弦全都没有 掌握,又怎么可能学明白和声呢 ! 和声学如此,其它课
程也很难例外。再以记谱法为例,这是学习任何课程都 必须首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不懂记谱法,就不能准 确地读谱、记谱,要想把音乐学好,是不可能的。
由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学科性 质、特点、要求各不相同,因而在目的任务方面,也必 然有不同的特点。“中国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基础课程 群设置力图在基础课程里体现共性的教学内容,在拓展 课程里展示个性的教学需求。在发挥其本体功能的过程 中,秉承学院‘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 办学理念。目前,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学团队正在 进行‘中国乐派 8+1’的课程改革,建设目标采用长期 规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的方式。1. 本科招生考试题库建 设。把好入口关,是准确把握与衡量学生基本综合素质 的关键,它直接涉及学校生源质量,应建立适合本科学 生入学考试程度与形式的考试题库;2. 重新修订本科视 唱练耳 1-8 级教材,使其在音乐内容、形式、体例、程 度上更适用于教学,并加强其系统性、科学性与实践性, 将课程功能最大化,应更好服务于社会,实现其美育功 能。3. 为贯彻教育部‘金课’建设精神,优化课程结构、 丰富课程资源与形式,打造‘线上线下’音乐理论基础 网络课程,与本科教学内容同步;4. 重新建立评价标准, 建立本科音乐理论基础课程线上考试系统,严把出口关, 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综合以上内容,中国音乐学院音乐 理论基础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打造中国一流‘音乐 理论基础课程团队’,实现将其课程建设成为全国专业 音乐艺术院校的课程标准。”②■
听辨进行模仿、演唱、演奏、书写等训练,并结合总谱 读谱进一步掌握音乐的构成要素,明确音乐的写作技术, 从而引导学生能够从听觉上对作品从宏观至微观进行综 合分析。
6. 管弦乐队音色听觉技能训练:该课程主要是拓展 听觉中所涉及的音色范围,掌握管弦乐队整体或局部的 音色特征,了解不同乐器组合的音色特质,提高音色的 辨别能力,开阔视野,增强对音乐的感知、认知、思维、 总结等能力。
同专业的学生入学考试要求不一样,入学后也有不同的 教学侧重和达标要求。具体要求见下表:
系 / 专业 声歌系
国乐系
管弦系 音乐学系 音乐教育系
钢琴系 指挥系
作曲系
入学前程度级 预备级
预备级(吹打专业) 一级(弹拨、拉弦专业)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三级(作曲专业) 电子音乐专业 三级(视唱练耳专业)
曲和歌舞音乐。审美内涵以“大众化”为主要创作倾向, 具有内容新颖、形式多元、可听性强、雅俗共赏的特征。 课程教学以音响聆听、乐谱分析、视频赏析、交流研讨 为形式,涉及创作背景、主题音乐形象与性格、创作手法、 艺术风格与审美等方面。
10. 实际作品旋律片段听辨与赏析:该课程以西方 器乐及声乐经典音乐片段为载体,通过反复聆听或观看 相关曲目音频、视频及总谱,对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到 二十世纪近现代的器乐及声乐作品旋律进行分析、演唱、 听辩及记忆。涉及的曲目均为经典作品中的经典片段 (主题片段),将技术训练融化在作品的多声音响中进行。 通过记谱及演唱等多遍重复的方式,进行强化训练。
SONG OF YELLOW RIVER / 08 2021
一基多维,分级训练,研发特色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基础课程群设置的理念与内容
刘音铄
摘 要: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包含《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部分。视唱练耳是音乐基
础技能训练的一种手段,结合音乐基础理论等多方面知识训练对音乐的听觉及读谱能力。基于视唱练耳与基本
作者简介:刘音铄(1984-),女,硕士研究生,中国音乐学院讲师。 155
音乐教育Βιβλιοθήκη 程内容基础上增加五声性调式的相关知识,以及 20 世 纪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和弦、音阶、调性关系等内容。(A 与 B 都属于入学后的起点学习程度,另外我们还有 C 级 的内容,相当于入学前的预备级程度,也是招生考试中
的最低程度,在此不赘述)。 我们将视唱练耳课程分为程度不同的八个级别。不
9. 中国当代管弦乐作品导聆:该课程主要选取中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创作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音乐作 品,曲目来源于《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中国钢琴独 奏作品百年经典》等教材。题材内容具有强烈的民族风 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主题素材多取材于传统民歌、戏
156
SONG OF YELLOW RIVER / 08 2021
课程对于专业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分级制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于 1964 年,素有‘中国音乐家 的摇篮’‘中国音乐的殿堂’的美誉。是培养中国音乐理 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专门人才的国家‘一 流学科’建设学校,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同时 也是‘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秘书处学校。”①中国音乐学 院作曲系下设作曲、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配器、视 唱练耳六个教研室及电子音乐中心,有本科、硕士、博 士三个培养层次,作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8 年、2019 年由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作曲系承办的第 一届、第二届国际作曲技术理论专题交流季中,来自世 界排名前 30 成员院校的作曲技术理论专家汇聚一堂,带 来了作曲技术与音乐理论发展方面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本科视唱练耳教学培养了诸多学子,时间证明其具有系 统性与科学性,并逐渐成为全国专业音乐院校该课程的 标准教材。为了规范视唱练耳课堂教学,提高音乐基础 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音乐基础课程的后效性作 用,该团队的教师们于近几年研发并开设的课程逐渐形 成了以发展音乐听觉能力为核心,向其他与听觉发展密 切相关、相承、渗透或互补的学科辐射的,层次清晰、 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一基多维”式的课 程群体。其中,一基:指核心的基础类课程,包括《乐 理 A》《乐理 B》及视唱练耳分级课程一到八级。多维: 指特色的拓展类课程,包括《视唱练耳教学法》《基本 乐理教学法》《多声音乐听觉训练实践》《声乐与器乐合 作读谱实践》《管弦乐作品综合听辨训练》《中国当代管 弦乐作品导聆》《管弦乐队音色听觉技能训练》《乐感训 练》《复杂节奏训练》《实际作品旋律片段听辨与赏析》。
入学起点程度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四级
四级
入校后的学分修读及修毕要求 10 分,五级 10 分,五级 10 分,五级 8 分,五级 8 分,五级 8 分,五级 8 分,六级 8 分,六级
8 分,七级
18 分,八级
二、特色拓展类课程 1. 基本乐理教学法:主要讲授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 规律、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既是对基本乐 理传统教学模式的梳理与归纳,又体现了对音乐基础课 程发展与未来的探索与思考,旨在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 基本乐理教学基本能力,初步掌握基本乐理教学的科学 规范与基本技法。 2. 视唱练耳教学法:主要讲授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 规律、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和提 高学习者的视唱练耳教学基本能力,初步掌握视唱练耳 教学的科学规范与基本技法。其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着 讨论交流与教学实践,力图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 教学环境中学有所获。 3. 多声音乐听觉训练与实践:以多声音乐发展的历 史为主线,涵盖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二十 世纪与当代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合唱与 重唱音乐文献。课程目标是以发展学生良好的多声音乐 听觉,进一步将音乐元素训练与音乐实践相结合。 4. 声乐与器乐合作读谱实践:该课程对十七世纪到 20 世纪世界各国艺术歌曲,进行读谱、视唱、视奏、创 作改编与室内乐合作指导。在课上,学生需要将读谱技 能与专业紧密结合,如作曲专业需要对作品进行改编, 表演专业需要完成对歌曲的演绎,理论专业需要对改编 与表演进行分析评论等。 5. 管弦乐作品综合听辨训练:该课程以十七世纪巴 洛克时期到二十世纪近现代的管弦乐作品为载体,通过
7. 乐感训练:该课程以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 作曲技术的理论与音乐实践技术为依托,通过对音乐 作品的审美感知、理论分析与表演实践,培养学生对 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理解并掌握基本的音乐处理原 则,建立基本的音乐审美评价标准,并自觉地运用到 音乐实践中去。
8. 复杂节奏训练:该课程主要是对十七世纪巴洛克 时期到二十世纪近现代各种体裁音乐作品中的复杂节拍 节奏难点,采用听、读、敲、唱、奏、写等方式循序渐 进的进行读谱训练与演奏实践,目的提高学生快速、准 确的读谱能力、视唱与视奏能力,深入感受由于节拍节 奏的复杂化所带来不同心理感受。
以上所有拓展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 同时,让其受到大量优秀作品的熏陶,扩展学生的音乐 视野,增加音乐底蕴,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赏析音乐的 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 展音乐才能并培养审美情趣,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在自 身专业中感受和演绎旋律的美感,这也是音乐理论课教 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 能力,因而对某些概念的理解难以深入,音乐语言表达 也缺乏逻辑。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包括许多方面,如表 演才能、作曲才能、理论才能等等。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会根据不同对象努力促进其音乐才能的发展。学生不仅 要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更重要的则是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培养他们的 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 将直观的感受到课堂中讲授的内容、增长的能力与其音 乐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的直接对接,真切体会视唱练耳作 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习其他音乐学科的支撑作用。
注释: ① 参见中国音乐学院官网:music. . ② 参见《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课程团队项目申 报书》,2020 年 4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