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探讨-最新教育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探讨
一、引言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应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而高职英语教学就是要注重实效性、实用性,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以满足社会活动中具有中等层次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从这一点上说,翻译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翻译能力,实现有效交流的任务,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意义重大。

然而教学翻译作为实际高职英语课堂的一个必然部分,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翻译教学的有效进行。

因此,必须先弄清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概念。

教学翻译以翻译为手段,其典型行为是只给学生汉语释义;翻译教学则以翻译为目的,有意识地控制语言信息加工。

本文阐述了两者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存在问题,并示例提出如何平衡两者关系以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具体操作方法。

二、培养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重要性
1.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内在需要
在高职教育兴起的同时,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渐渐成为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然而我国目前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除了应该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

英语教学要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

高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会从事一些具有一定生产、服务技能的工作,而当今社会对外交流越来
越广泛深入,与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英语口头和书面交流的基本技能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

比如学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机电、文秘等专业的高职学生毕业后难免会处理英文材料,诸如产品介绍、广告、说明书、电子邮件、业务往来信函等,这都需要英汉互译的能力。

翻译是进行交流的重要方法,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2.高职学生英语水平与学习习惯的迫切要求
高职学生有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的,也有从技校、中职毕业来的,其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又习惯了中学时的为升学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把老师给的参考答案视为唯一正确的,一直都采用“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模式,所以要培养高职学生的翻译能力以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是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正因如此我们更有必要加强翻译教学。

三、高职英语课堂翻译教学的现存问题
1.课程要求不清晰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年10月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是高职高专学生在经过了180-220学时的学习后能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
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其中“借助词典”体现了对高职学生英语词汇语法以够用为原则的考虑,但没体现实
现有效翻译的必要和重要条件是对中英两种语言不同表达特征的理解,而非单词词义的简单组合,而这正是现在学生翻译时容易陷入的误区,即只考虑词义而忽视整体结构和语义。

多数高职院校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制定的教学大纲也都强调听说能力,翻译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2.教学模式设计不科学
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教学模式已逐渐让位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但教师在课堂上却不易操作。

一方面,学生活动限于词汇、表达的欠缺而不能生动开展,因此教师更愿意采用“讲解—操练—核对”的方式,这种教学翻译行为势必导致学生只按汉语释义进行翻译。

另一方面,提倡英语教学创设交际情境,锻炼听说能力,有时会造成盲目英语化,有的老师自己说的英语也不是很规范,所以学生也不甚理解。

四、翻译作为手段和目的在课堂上如何操作的技巧
1.词汇语法教学
英语听说读写译各种能力都要以词汇语法为基础,也是培养翻译能力所必需的。

高职学生一般英语词汇量较少,语法掌握不牢,一知半解,因此课堂上词汇语法教学必然是基础,是教师强调的东西。

通过翻译学习词汇和语法,能帮助学生建立外语和母语之间的音义联系。

教师在讲解单词词义和用法时需要用汉语阐释,帮助学生更明确地把握词义,理解语法知识。

这种教学翻译
行为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有效的积累词汇和语法的方法,是翻译教学的初级阶段,并且高职英语课堂中长期需要这种以翻译为手段的过程。

但如果仅仅长期处于教学翻译的环境里,学生记忆内存储的就是现成的英汉语义匹配及语法规则,会养成形形相对的思维习惯,对词义会有固定的局限的理解。

比如学生最初学习“green”一词时记住的是“绿色的、未熟的、青春的”这几个基本意思,那么在“a green wound”这一表达中,任一种汉语意思都不能合理翻译。

即使记忆再多的单词汉语意思,包括引申义、内涵义、外延义等,也不可能记住单词在所有语境中的表达的每个具体意思。

这就需要根据语境从其基本义来理解判断。

老师可以在讲解单词汉语词义同时辅以英文解释,当然对学生来说开始会很难听懂,老师可以通过给出英语同义词的方式。

当“green”形容人时,相当于“unexperienced”;形容食物时,相当于“still raw”,“not ready to be eaten”;形容植物时,相当于“very young”等。

其次,在给出汉语释义的同时,分析释义的特征、属性等。

如“green”的基本义是“绿色”,这种颜色代表了新鲜、年轻、酸涩、天真,可以形容人也可形容物。

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扩展思维描述单词给他们的印象,再给出一些这个词的搭配表达,让他们根据单词的印象描述猜测判断其具体含义。

学生通过“联想—猜测—体会—分析—总结”,对词的翻译有了整体的把握,而非机械地记忆词典的几个固定释义。

虽然这些方法必然有不尽准
确及疏漏的地方,如“green-eyed”具有嫉妒的意思,在汉语中很难有这种联想意义,但至少这能推动学生产生生动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也正是翻译的能力。

2.语法及语篇教学
一方面,在平时的精读课文中穿插英译汉的教学。

实际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对精讲课文都会集中教授重难点,对句子的意思往往用汉语一带而过,难句会着重解释意思,分析结构,虽都有涉及,但并没有把基础的语言点教学和翻译教学有机联系在一起。

精读课文是很好很方便地教授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材料,特别是对长难句的理解。

教师应以翻译为目的帮学生分析句子结构时适时传授相关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而非仅仅告诉其译文,所谓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比如:“I am so surprised to hear that she was the very person who informed against her husband.”处理这种长句,除了要以翻译手段讲解生词,如“inform”,“inform against”的意义及用法,以及定语从句的用法外,还须给学生介绍英汉语言表达的语序不同。

明白了单词、词组意思,从句的语法,学生基本能理解原句的意思,但这些都还是在教学翻译的模式下,学生接触的现成的语块,而不是宏观的认知客体,所以理解与用恰当语言翻译过来则差别很大,自己觉得别扭却仍然会按语块把意思机械地叠加,出现的译文正像“我很惊讶地听说她就是那个人,她告发了自己的丈夫。

”这样让人哭笑不得。

这里
应该借着此句给学生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翻译技巧。

此句属于宾语从句中又包含定语从句的情况,英汉定语语序的不同表现在英语中常用后置的定语短语和定语从句,而汉语定语往往在中心词的前面,翻译定语从句要变序;再者,英语句子习惯加许多从句和修饰语,就像由树干伸出许多枝叶的大树,而汉语句子结构习惯并列,就像海里一波一波的浪。

翻译此宾语从句要拆解开来,采用倒置的形式,整句理解为“听说她就是那个告发她丈夫的人,我很惊讶”。

此句实际折射出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的表达方式差异。

与西方文化个人价值置上、突出表达自我感受不同,中国人往往内敛。

所以译文在陈述完事情之后再加上自身感受“我很惊讶”,区别于英文中将“I am so surprised”置于句首。

要把基础知识的教学翻译和翻译能力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翻译能力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也可巩固英语基础知识,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在课文英译汉的练习之外,还可采用回译的方法,练习汉译英。

从汉语译成英语和英语译成汉语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英语译成汉语主要难在理解原文,用通顺的汉语转述原文的内容或许会容易些;但如果把汉语译成英语,理解原文就容易,困难的是难以用地道的英文准确表达原文意思。

教师可以给出课文中句子的译文,让学生练习汉译英或者更有意义的是让学生根据句意和翻译技巧自己先译成汉语,再根据译文译回英文。

这样有助于学生
找出自己与原文表达的差别,如果从自己的汉语译文回译时有理解困难,这必然就反映了其译文的问题,从而更能促使其完善译文,这样能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地道的符合英汉习惯的表达法来提高翻译能力。

3.多种形式的翻译教学丰富课堂
长期大量教学翻译形成的“模仿—经验”学习模式及以课
文练习为材料的翻译教学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缺乏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再加上高职学生课堂上注意力、自信心等与本科院校学生有一定差距。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可以适时补充一些比如广告翻译、诗歌翻译、产品介绍等和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翻译材料,使学生认识到英语课程能有效地为其专业服务。

教师还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注重英语翻译实用化。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时补充对应的英汉互译,这些实用型文章的翻译,对学生今后工作需要是大有裨益的。

教师还可用文化背景介绍丰富课堂教学。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作为语言能力的重要方面,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可以说翻译几乎涉及文化的各个领域。

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说:“采取只知其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

”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本身,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当然课堂上无法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探索,逐渐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去比较两种文化及由内化的文化观
念和思维习惯支配的两种语言表达。

五、结语
翻译是高职英语教学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且实际的能力。

教学翻译作为基础教学模式是翻译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其铺垫。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以翻译作为手段和目的把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有机结合,并以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在将来工作中实际运用英语进行相关业务处理和交流的能力和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