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研究圆明园西洋楼的中国元素(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研究圆明园西洋楼的中国元素(下)西洋楼内的装饰
作为园林,西洋楼内除了主体建筑外,还有大量的装饰物,这些装饰物从细微处反映了中国元素,无论是室外装饰还是室内陈设都透露出中国文化的影子。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黄花阵迷宫,迷宫矮墙是砖制的而非西方庭院常用的绿篱迷宫,只是在迷宫四角种植了龙爪槐,在矮墙上种了绿植而已。

可见对于西方园林装饰,中国皇帝并非照搬,而是融入了个人观念。

据说,起初在设计西洋楼时,传教士按照西方常理设有裸体人物雕像,但是被乾隆皇帝否定。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衣裳表现的是文化,赤身露体则是非文化、无文化的样态。

赤身跣足肉袒以见人,若非羞辱自己便是羞辱他人。

并且,在中国也很少有塑人形以用于装饰或者欣赏的情况,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应重心而不是重形,形体并非审美对象,这与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别。

所以,西洋楼虽是一座以欧式建筑风格为主的园林,但庭间大多数装饰物都是中式风格的,以动物为主,少有人物造型出现。

西洋楼中最大型的装饰物是各式水法,而水法这一纯西方产物也被赋予了诸多中国元素。

例如,谐奇趣水法,装饰有翻尾石鱼、铜雁、铜羊、铜鹅、铜鸭等。

海晏堂独具中国特色的十二生肖喷水时钟最为著名。

蓄水楼南北各两座小型喷水池中的喷泉更具韵味,西面的一座是两只猴子在树下捅马蜂窝,手中托印的造型,寓意“封侯挂印”;东边的是一只猴子坐在假山上手执一把雨伞,名为“猴打伞”。

通过取名字的谐音给某样事物赋予吉祥的寓意是古人的传统做法。

最大的一组水法——大水法,使用的装饰也没有脱离中式装饰,中央石龛内设有七级喷水石盘,两侧建有十三级喷水高塔,塔顶装有莲花形喷水口。

大水法中央的大型喷水池设计为“十狗逐鹿”,中心为一只铜鹿,东西各有五只铜犬,池内还有大型翻尾海猪两只。

其间,在数字和以典故为主题方面的运用都带有中国特色。

除了这些醒目的装饰物外,在一些园林点缀上也透露出中式元素。

在海晏堂、远瀛观屋殿旁有太湖石假山装饰。

太湖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园林装饰物,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中都大量使用,以其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著称,是建造园林、装点环境的最佳选择。

同时,太湖石也深得帝王喜爱,甚至其形态被认为代表了帝王特有的孤傲性格。

西洋楼内有多座喷泉,所以有水贯穿全园,水道被设计得婉转曲折,两旁的驳岸石用青石自然堆砌,与传统西方笔直规整的水道形成鲜明对比,且和园中的建筑布局、道路走向、树木分布相得益彰,自然天成。

还有观水法宝座两旁的两只翘首观天的仙鹤,这些中式造园艺术很好地体现出了中式园林的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艺术境界是对自然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尚与喜爱。

一切遵从自然,少加人工干预,展现自然之美,更加贴近自然是中西方建筑艺术的最大差别,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建筑多为石质,而中国人喜欢用有生命的木头。

西洋楼室内装饰为配合建筑风格多采用西方装饰物,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的记载中,我们常可以看到西洋楼宫殿内放置西洋装饰物,如西洋时钟、西洋玻璃灯、西洋摆设等,英国国王赠送的天文仪器也放置在了远瀛观殿内。

但是,也有记载描写了这里的御笔匾额和对联,室内放置有屏风、地平、香几,许多西洋绘画配合紫檀木的边框。

这些也无不透露出文化的交融。

结语
中西园林文化的第一次交流在明末清初时期,传教士们扮演了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他们使封闭的中国看到了西式建筑,砖石结构的
教堂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与此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建筑、园林画样带到西方,让西方人看到了《避暑山庄的画》和《圆明园四十景图》(副本)。

而出现在皇帝御园内的成规模的西式园林,则证明两种园林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交融。

同时,西洋楼的建造也是中国封建统治者观念的变通,它体现了皇帝对西方文化的包容与接纳;而闪烁其间的中国元素则是皇帝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持。

孙若怡先生在书中称乾隆皇帝是“民族文化终极价值的守护者”。

“乾隆时期”也被认为是中国古典精致文化最后的高峰。

这时在中国的皇家园林里能够出现如此规模的西式园林,是当时全球化趋势造成的,不管封建统治阶级如何看待世界,也不管他们是否愿意接受现实或改变现状,都要顺从历史的发展。

但是,这种顺从带来的并不是妥协,毕竟中西方文化有太大差异,哲学观上的分歧使皇帝不能抛弃自己的文化。

今天,当我们批评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没能打开国门、与时俱进的同时,是否考虑到了皇帝们的固执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否看清了本国文化的优点,是否也曾真正了解自己的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坚持自我——西洋楼的存在也许恰恰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交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