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
课堂语言是教师授课时传授知识的基本载体,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
进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
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工具。

”教师不同的课堂语言,教学效果
截然不同,借助美的载体——艺术化的语言表达内容的真和感情的挚,实
现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化,将成为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关键。

信息技术课虽在教学环境、教学工具上与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区别,有
先进的微机房作教室,有强大的电子教室软件作辅助,但在课堂上运用艺
术化的语言,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能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获得更高效
的教学质量。

下面就五个方面谈谈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语言艺术性的运用:
一、准确规范,严谨精炼
例如,“存储器”不能说成“储存器”;鼠标操作中的“单击”不能
说成“点击”。

因为“存储器”、“单击”都是计算机中的常用术语,而“储存器”、“点击”等词语都是生活化的语言,虽然学生容易理解,但
不够规范。

为了在短暂的一堂课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的语言需要严谨、精练。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反复地推敲,词语要经过慎重的选择,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具有鲜明的逻辑结构。

讲授时教学语
言要干净利索,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创设一种悬而未决的教学情境,或是以已学过的知识为基础,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探索、讨论、分析,欲答不能,欲罢不忍,可以使学生进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稳定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同时在解题过程中,又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信息技术课学生往往喜欢上机操作,对课堂理论性教学则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在程序设计学习时表现更为突出。

此时,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或强制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效果不会很好。

如果采用悬念手法,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则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