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 草本阶段是由灌木阶段的群落演替而来
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答案】D
【解析】解::A.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高于草本阶段,A错误。

B.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B错误。

C.草本阶段在灌木阶段之前,C错误。

D.草本阶段逐渐发展到灌木阶段,其中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D正确。

故选:D。

2.由于人类的活动,某地区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增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A. 该地区所有的动植物类群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 该地区各种生物数量增加引起了物种丰富度增加
C. 调查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标志重捕法
D. 群落物种组成的改变可作为衡量群落稳定性的一项指标
【答案】D
【解析】A、该地区所有的动植物类群,A错误;
B、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目,使种群密度增加,B错误;
C、调查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取样器取样法;
D、群落的结构越复杂,群落越稳定,D正确。

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区分群落的依据主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B. 某草原上不同种群呈镶嵌分布,体现草原群落的水平结构
C. 群落中各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只有竞争、捕食、共生和寄生四种
D. 群落的演替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A 、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区分群落的依据主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A 正确;
B、某草原上不同种群呈镶嵌分布,体现草原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
C 、群落中各种生物的种间关系除了竞争、捕食、共生和寄生四种之外,还有共栖等。

C错误;
D、群落的演替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过程,D正确。

4.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
A. 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 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
C. 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D. 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答案】A
【解析】
解:裸露的岩石上先生长出地衣,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形成土壤,为苔藓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接着是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最后是顶极群落森林阶段。

故选:A。

5.某草原上生活着成群活动的斑马、繁殖力极强的鼠及数量较少的蒲公英。

下列对该草原有关种群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若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应随机取样且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B. 繁殖力极强的鼠种群数量在增长过程中会受到种群密度的制约
C.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
D. 该草原上斑马、鼠、蒲公英的种群数量肯定呈“S”型曲线增长
【答案】D
【解析】解:A.由于蒲公英的数量较少,所以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使样本数量足够多,并随机取样以保证所测得数据更加接近真实值,A正确。

B.鼠的繁殖力极强,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所以鼠种群数量在增长过程中会受到种群密度的制约,B正确。

C.种群空间特征或分布包括: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草原上的斑马成群活动属于集群分布,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C正确。

D.该草原上斑马、鼠、蒲公英的种群数量很可能呈“S”型曲线增长,D错误。

故选:D。

6.用4种不同的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酵计数
B. 曲线d对照组的培养液不进行更换
C. 曲线a组酵母菌种群数量以指数形式增长
D. 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是影响酵母菌数量增长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答案】C
【解析】解:A.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A正确。

B.对照组的培养液不进行更换,B正确。

C.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以指数的形式增长,增长率不变且没有个体被淘汰,C错
误。

D.酵母菌需要消耗营养物质,酵母菌代谢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营养物质消耗、有
害代谢产物积累是限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D正确。

故选:C。

7.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块地的土样
B.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C.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D.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答案】C
【解析】解: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
一地块的土样作为对照实验,A正确;
B.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B正确;
C.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
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C错误;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D正确。

故选:C。

8.下列操作中得到的数据一定比实际数值小的是()
A. 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B. 标志重捕法:重捕数量过少
C. 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的中上层进行取样
D. 丰富度调查:对所有种群进行统计
【答案】D
【解析】A、采用样方法时应该随机取样,若在个体密集区取样,则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大,A错误;
B、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
个体数,若标记物易脱落,则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则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
偏大,B错误;
C、采用抽样检测法时,取样前应将试管摇匀,若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中上层取样,由于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大,C错误;
D、丰富度调查:对所有种群进行统计,不可能全部统计到,所以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D正确。

9.在由裸岩向森林的原生演替过程中,不同群落阶段延续时间不同。

地衣和苔藓植物
群落延续的时间最长,草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快,木本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又逐渐
减慢。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
B. 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
C. 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
D. 演替到森林阶段,由于物种多样性增大,群落内部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答案】D
【解析】解:A.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
的时间,A正确;
B.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B正确;
C.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C正确;
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的多样性增大,但竞争程度与多样性关系不大,主要与资源、
空间等有关,D错误。

故选:D。

1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年龄组成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 草原群落只具有垂直结构,不具有水平结构
C. —个池塘中所有的蝌蚪构成一个种群,可以通过样方法来调查蝌蚪的种群密度
D. 利用数学模型研究“J”型增长曲线时,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属于
模型假设
【答案】D
【解析】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错误;
B、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故草原群落和其他群落一样,也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错误;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蝌蚪不能构成一个种群,青蛙和蛤蟆的幼体都是蝌蚪,青蛙也有不同的种,种群应该包括同种生物在同一地
点的所有个体,而不仅仅是幼体,还应该包括成体。

蝌蚪是活动能力较强且活动范围
较大的动物,所以需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蝌蚪
的种群密度,C错误;
D、种群增长出现“!”型曲线的前提条件是资源、空间等无限且不受其他生物制约,所
以利用数学模型研究“!”型增长曲线时,食物
、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属于模型假设,D正确。

故选D.
11.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采用封山育林措施若干年后,现已成为植被茂盛,风景
优美的旅游胜地。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地区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
B. 该地区封山育林后会经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演替阶段
C. 该地区恢复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 人类活动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答案】A
【解析】
解:A.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A错误;
B.该地区封山育林后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演替阶段,B正确;
C.该地区破坏后,土壤条件具备,也有生命体存在,为次生演替,C正确;
D.人类活动会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导致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正确。

故选:A。

12.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年龄结构呈增长型的种群其数量将呈“J”形增长
B. ce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第4年时,甲曲线所示种群个体数多于乙曲线所示种群,其种内竞争也大于乙
D. 图示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也就是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答案】D
【解析】A、年龄结构是增长型时,种群数量增加,可能呈^”型增长,也可能呈“J”型增长,A错误;
B、ce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
C、甲曲线呈“”型增长,该增长模型发生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该条件下无种内
竞争,C错误;
D、图示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即自然选择学说中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D 正确。

故选D.
13.如图是在密闭培养体系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统计酵母菌的数量
B. 培养后期,酵母菌种内斗争增强
C. 改变培养条件,酵母菌的K值随之改变
D. 第45h左右,酵母菌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答案】D
【解析】
解:A.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一般用抽样检测法,A正确;
B.培养后期,酵母菌数量明显增多,种内斗争更为激烈,B正确;
C.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会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C正确;
D.第45h左右,酵母菌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此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错误.
故选:D。

14.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 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D
【解析】
解:A.种群S型增长的条件是资源和环境有限,A正确;
B.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空间有限,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B正确;
C.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其种群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产量相同,C正确;
D.种群数量越接近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越强,D错误。

故选:D。

15.下面的图1和图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为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曲线b代表出生率
B. 海洋鱼类捕捞后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
C. 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D. 图2中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答案】D
【解析】A、图1中曲线a代表出生率,曲线b代表死亡率,A错误;
B、海洋鱼类捕捞后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 K_2,而图1中的E点对应K值,B错误;
C、图2中的F点对应K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不利于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C错误;
D、图2中的G点对应图1中的E点,均表示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

故选D.
16.“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些诗句描绘了草原的生动景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草原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标志重捕法
B. 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 受到水分等环境因素的限制,我国内陆草原一般不能演替到森林阶段
D. 草原上的所有植物和动物构成了草原生物群落
【答案】C
【解析】C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7.(1)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调查该种候鸟种群密
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

由图可知,在2006~2014年间,该种候鸟的种内斗争逐渐
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17.(2)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种群最大数量;在2014∼2017年间,该种候鸟种群的K值下降,可能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导致环境阻力增大。

17.(3)从2006~2014年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如何变化?________(填“上
升”“下降”或“无法判断”)。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标志重捕法, 增强
【解析】解:(1)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候鸟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调查其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

由图可知,
在2006~2014年间,该种候鸟种群数量逐渐增加,环境资源有限,导致种内斗争逐渐
增强。

【答案】(2)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 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减少、捕食者增多
【解析】(2)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
大数量。

在2014∼2017年间,该种候鸟种群的K值下降,可能是由于可利用的资源和
空间减少、捕食者增多等原因导致环境阻力增大。

【答案】(3)无法判断, 因为抵抗力稳定性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而图中曲线表示
的是该候鸟种群数量的变化
【解析】(3)抵抗力稳定性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而图中曲线表示的是该候鸟种
群数量的变化,因此,从2006~2014年间,无法判断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18.(1)洞庭湖水体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利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欧美黑杨根系发达、生长快且适应性强,被引入洞庭湖区成林后造成该湖区
湿地的植被群落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出现物种单一的“绿色荒漠”景象,导致该湿
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演替,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

入侵物种往往
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枯水期和汛期水位的改变及生态链的破坏,导致鼠的环境容纳量增大、鼠患
严重。

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该生
态系统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____能力。

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能力大小的
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物群落充分利用食物(阳光)和空间等资源
【解析】解:(1)洞庭湖水体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属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生物群落充分利用食物(阳光)和空间等资源。

【答案】(2)次生演替, 新环境中缺少天敌或其他限制因素,因此入侵物种繁殖很快,
会抢占食物、空间等资源
【解析】(2)欧美黑杨根系发达、生长快且适应性强,被引入洞庭湖区成林后造成该
湖区湿地的植被群落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出现物种单一的“绿色荒漠”景象,导致
该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演替,此演替是在具有生物生存且土壤条件良好的基
础上进行的,属于次生演替;入侵物种在新环境中缺少天敌或其他限制因素,因此入
侵物种繁殖很快,会抢占食物、空间等资源,所以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

【答案】(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解析】(3)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
种群最大数量。

【答案】(4)自我调节,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解析】(4)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
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能力大小的因
素是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或物种丰富度)。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营养
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19.(1)该群落经历的演替为_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第3年起,杂草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灌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灌木林的空间结构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19.(3)调查某种杂草的种群密度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调查该群落中土壤小
动物的丰富度时常用____________法采集小动物。

19.(4)几年后,鼠害日益猖獗,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能有效降低鼠种群密度的
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次生演替, 该演替是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灌木遮挡了
杂草的阳光,杂草与灌木竞争时处于劣势
【解析】解:(1)该演替是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而属于属于次
生演替,从第3年起,杂草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灌木遮挡了杂草的阳光,杂草与灌
木竞争时处于劣势。

【答案】(2)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垂直结构和水平
【解析】(2)灌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
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灌木林的空间结构中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答案】(3)样方法, 取样器取样
【解析】(3)调查某种杂草的种群密度时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调查该群落中土壤小
动物的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小动物。

【答案】(4)增加鼠的天敌
【解析】(4)增加鼠的天敌,能有效降低鼠种群密度。

20.(1)该草原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从演替的类型来看,因放牧、烧荒引起的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

20.(2)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一般采用法,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
的来推测该草原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答案】(1)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次生
【解析】解:(1)该草原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因放牧、
烧荒引起的演替由于具备土壤等条件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2)取样器取样, 种类
【解析】(2)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通过调查样本中小
动物的种类来推测该草原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21.(1)该景区全部华北落叶松构成一个种群,该种群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种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在调查某种山鸡的种群密度时,常用标志重捕法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由于重捕方法不当导致捕获的山鸡部分死亡,则估算结果
与实际结果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近”)。

21.(3)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______的能力。

景区由砍伐
森林到封山育林的恢复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说明人类的活动能
够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进行。

21.(4)景区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七里峪林区树种以华北落
叶松为主,夹杂着白桦树、柿子树、槐树、榆树、橡树、椴树等,各种植物开花需要
感受光信息的刺激,日照时间达到一定要求时,才能够开花结果,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答案】(1)出生率和死亡率
【解析】解:(1)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但此题中的种群是落叶松,迁入率和迁出率变化较小,因此该种群数量变化主要取决
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答案】(2)山鸡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相近
【解析】(2)山鸡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需要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种
群密度;种群数量=第一次做标记的个体\times第二次捕捉的个体总数/第二次捕捉的
有标记个体数,,题干“由于重捕方法不当导致捕获的山鸡部分死亡”,但是捕到山鸡的
数目不变,因此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近。

【答案】(3)阳光等环境资源, 次生, 速度和方向
【解析】(3)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的垂直配置状况或垂直格局,提高了群落利用
环境资源的能力。

景区由砍伐森林到封山育林的恢复过程中,由于该生态系统原有土
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该地区恢复过程中进
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演替具有影响,会使其按照不同于自
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答案】(4)直接, 种群的繁衍
【解析】(4)生物多样性的三种价值是指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直接价
值是指生物对人类具有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价值。

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对生态系统
具有调节作用,潜在价值是指一旦条件成熟即可能发挥出来的价值。

观赏性体现了直
接价值。

植物开花是为了传粉产生种子,日照时间影响植物开花,说明种群的繁衍离
不开信息传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