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练习:单元升级训练11 专题十一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世界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能力训练卷十一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2.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

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3.下图所示海报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西欧实现了一体化
B.美国努力扶植西欧
C.欧洲重视提高妇女的地位
D.欧洲社会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4.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

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

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③成员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

观察下图,下列理解准确的选项是()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7.下图所示,一个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

图片反映了()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9.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它反映出()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10.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

因此,“中国梦”()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12.有学者指出:各国在经济一体化的初始阶段都能够享受到极大的增长效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取决于各组织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速度和深度。

下列最能顺应这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应是()
A.欧洲联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其中第13题30分,第14题22分,共52分)
13.正在蔓延的“欧债危机”,对欧盟领导人的智慧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而法、德两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欧洲的神经。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

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摘自《世界史》(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政治家们担忧“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要原因。

(10分)
材料二“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这些表现有时会使人想到美国的压力可能是建设欧洲的重要因素。

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这在地图上是可以看到。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础”“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

这些因素,就是国家。

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


——《戴高乐主义论》(2)戴高乐的“欧洲观”的核心是什么?依据材料,简述这一核心的主要内容。

(10分)
材料三欧洲一体化大事记
1951年,法、德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一次扩大。

1979年,欧共体成立欧洲议会。

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二次扩大。

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三次扩大。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2年,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2004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3)根据材料,指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进程中的两大趋势。

并指出欧盟的扩大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重大变化。

(10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

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

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材料二1950年春,让·莫内(“欧洲之父”)提出: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

1951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欧洲之父”的思想及其亚洲启示》材料三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对此出现了以下两种议论、看法:
看法一:“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

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

已有‘地球村’的说法。

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看法二:见下图漫画
材料四1958年,张闻天向中央写报告申请,1959年上海办世博会。

建议如石沉大海,没有结果。

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第四十一届世博会,中国大步与大度地走向世界,并邀请世界走向我们。

——根据《凤凰网》资料整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和目的。

(7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欧洲国家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

(5分)
(3)选择材料三中任一看法,依据材料概括其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5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闻天的建议石沉大海的原因。

(5分)
##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D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战略同盟的基础消失,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形成之中。

故正确答案为D项。

2.B
3.B
4.D解析:煤钢共同体表面上看是能源组织,但实质上是经济组织,排除B项;通过题干信息“不接受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可以看出该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排除A项;该组织是欧洲六国在煤钢方面共同签订条约的组织,可以分析出其不属于企业之间简单的联合,排除C项;正确答案为D项。

5.C解析: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成员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及社会制度方面均有不同,排除③。

故正确答案为C项。

6.A
7.A解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③错误。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涉及跨国公司的信息,④可排除。

故选A项。

8.D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导致一些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加强联合,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主义政治诉求高涨,导致一些区域性组织的出现。

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不是导致区域性国际组织出现的原因。

故本题选D项。

9.C解析:本题考查对图表数据材料的解读能力,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变化。

解题关键在于比较两个数据图,找出其差异。

1995年,世界贸易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亚洲发展中国家、日本比重上升,非洲与其他工业国比重下降,体现了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关贸总协定对于世界贸易秩序的维护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不是亚洲发展中国家,排除B项;材料介绍的是国际贸易的内容,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10.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可以判断,“中国梦”与冷战时期苏联的争霸相悖,排除②即可,答案为C项。

11.B
12.A解析:从材料“取决于各组织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速度和深度”,欧盟是当今世界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可知选择A项。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其中第13题30分,第14题22分,共52分)
13.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两极格局;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组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

(2)核心: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内容:欧洲联合必须以法国和德国的和解为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主权国家是实现欧洲联合的基础;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使欧洲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欧洲。

(3)趋势: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单一的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双重性组织发展。

变化: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4.答案:(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雅尔塔体系形成,反法西斯同盟瓦解;②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想要称霸世界;③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对抗的国家,大国沙文主义抬头;④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目的:①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与发展经济,进而控制欧洲;②利用欧洲国家反苏反共;③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

(2)因素:①美苏以欧洲为冷战的主战场,欧洲各国希望摆脱美苏控制;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③美苏强大,欧洲单个国家无法与美苏抗衡;④美国经济援助不可能延期;⑤联邦德国成立引起担忧;⑥法德历史性的和解。

(3)选看法一:经济全球化(或“地球村”的出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理由:有利于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选看法二: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加速了其资本的扩张,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

理由: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有优势(或:具有资本、技术优势,控制着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往往是获利者;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落后,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4)原因:①中国当时工业科技落后;②处于冷战时期,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未建交;③总
路线、“大跃进”,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迅速发展;④中央对世博会缺乏了解。

解析:第(1)问从美、苏、西欧以及当时世界形势分析,全面回答即可。

第(2)问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也可从当时美苏争霸的格局、欧洲经济恢复与国际地位不平衡的现状、德法关系的和解(关键)以及材料中马歇尔计划的到期、联邦德国成立的威胁等方面分析。

第(3)问是开放性问题,看法一突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意义,看法二突出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不利的地位,是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第(4)问把握时间信息,从国际关系、经济状况以及中国当时的“左”倾错误等分析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