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2018届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课时 标点、词语、成语教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词语成语及运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词语成语及运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词语成语及运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成语的含义,能够准确运用到句子中。

2.掌握词语、成语的用法,提高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灵活运用词语、成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词语、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难点:词语、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词语、成语知识,如:“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哪些词语、成语?它们分别有什么含义和用法?”2.词语、成语的含义及用法讲解教师以PPT形式展示常见词语、成语,并解释其含义及用法。

举例说明词语、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让学生加深理解。

3.互动环节教师提出一些词语、成语,让学生现场造句,检验学生对词语、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积累的好词语、成语,并说明其用法。

4.词语、成语辨析教师给出一些形近或意义相近的词语、成语,让学生进行辨析。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得出正确答案。

5.实践环节教师给出一些语境,让学生运用所学词语、成语进行填空、改写句子等练习。

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

6.词语、成语积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等途径积累更多词语、成语。

学生分享自己的积累成果,互相学习、借鉴。

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如:用所学词语、成语写一篇短文。

四、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词语、成语,巩固记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互动、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词语、成语的含义及用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词语、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学生课堂参与度、互动交流情况。

3.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资源1.PPT课件2.词语、成语清单3.课后作业模板八、教学建议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通过对成语的复习,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运用和误用4. 成语的辨析和积累5. 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分类和运用。

2. 难点:成语的辨析和积累,以及在阅读和写作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分类和运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误用和正确运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成语。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辨析和积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来源和分类,举例说明成语的运用和误用。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成语进行填空、改写等。

4. 讨论:分组讨论成语的辨析和积累,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积累成语,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题正确率:统计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成语定义、特点、来源、分类和运用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成语辨析和积累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参考书:用于提供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分类和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2. 成语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3. 成语误用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成语的正确运用。

4.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成语的相关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章节一:成语的定义和特点(1课时)2. 章节二:成语的来源和分类(1课时)3. 章节三:成语的运用和误用(1课时)4. 章节四:成语的辨析和积累(2课时)5. 章节五: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1课时)6. 复习和总结(1课时)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中考成语运用专题教案

中考成语运用专题教案

中考成语运用专题教案教案标题:中考成语运用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一定数量的常见成语。

2. 学生能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3. 学生能够通过成语的学习,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学习常见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习成语的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语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成语、意义和例句。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成语的小视频或展示一些有趣的成语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成语的了解程度,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成语。

二、学习成语(15分钟)1. 教师将成语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阅读成语的意义和例句。

2. 教师逐个解释成语的意义,并与学生一起分析例句中的运用方式和语境。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增加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三、练习成语(2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语,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或对话,要求在文中正确运用所选成语。

2. 学生互相交换故事或对话,通过合作修改和提出建议,确保成语的正确运用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故事或对话,并分享他们在编写过程中的思考和收获。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与成语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通过听、看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成语的使用场景。

2. 教师提供一些与成语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成语填空或改写句子,巩固所学内容。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经验。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强调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问题或意见,并与教师进行讨论。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中文文章或书籍,寻找并记录其中的成语,进一步扩大对成语的了解和应用。

中考语文复习成语专题复习教案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中考语文复习成语专题复习教案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二)多角度理解词义
如从成语的出处,理解成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运用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翻译理解词义;从辨析感情色彩的角度,理解词义;从辨析适用范围的角度,理解词义。
(三)研读语句
准确理解句意
(四)联合理解
联系词义、句意推敲比较,锁定答案
学生根据以往做题的经验,回顾并概括常见成语使用错误现象。
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自己概括总结习惯,知能并重。(20分钟)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习惯。知能并重。(2分钟)
知识梳理
1、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的现象
(一)望文生义
(二)意思弄反
(三)张冠李戴
(四)色彩不当
二、正确使用成语的原则
(一)遵循“准确理解词义”的原则
我们要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出处,并准确识记并理解成语的本义和比喻义、引申义。
(二)遵循“区分感情色彩”的原则
典型题目示例
1、真题见课件,真题来自2017/2016/2015三年达州中考题目,在《中考复习方略》上P28—P30,学生自己先做。
2.教师点评。
3.让学生说说解题方法,教师小结出示黑板。
学生看例题并认真审题试做。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突破难点(9分钟)
备考百宝箱
积累初中常见易错成语
见《中考复习方略》P34-36
板书设计
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的现象
(一)望文生义
(二)意思弄反
(三)张冠李戴
(四)色彩不当
解题步骤
(一)审题
(二)多角度理解词义。
(三)研读语句
(四)联合理解
课后练习
《中考复习方略》P29-31,1-11题
教学环节设计
基本流程
复习目标(1分钟)—考点解说(2分钟)—知识梳理(20分钟)—典型题目示例(9分钟)—课堂变式训练(7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

中考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成语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中考成语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常用的成语。

2. 学生将能够在语言表达中灵活运用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3. 学生将能够在中考中正确运用成语,提高语文成绩。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一些常用的成语。

2. 学生能够在语言表达中正确运用成语。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中考中正确运用成语,提高语文成绩。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PPT、成语卡片、中考真题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课本、中考复习资料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用一组图片或卡片展示一些常用的成语,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成语的意思。

Step 2:学习成语(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教学课件,逐一介绍并讲解一些常用的成语,包括成语的意思、用法和例句。

同时,教师可使用图片、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成语。

Step 3:成语搭配练习(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成语搭配练习题,让学生根据给定的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或完成句子。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语境并正确运用成语。

Step 4:成语运用练习(15分钟)教师以中考真题为例,设计一些成语运用练习题,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

教师可以提供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中考语文试题。

Step 5:巩固与拓展(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成语练习题,供学生继续巩固和拓展学习。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背诵并造句使用本节课所学的成语,或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同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积极参与成语积累和应用,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同时,学生通过成语搭配和运用练习,能够在中考中正确运用成语,提高语文成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2课时 成语(词语)运用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2课时 成语(词语)运用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 成语(词语)运用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中考示例
·新课标
│ 答题指导 答题指导
·新课标
│ 答题指导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 知识链接
·新课标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分类1.1 成语的定义:成语是固定结构、固定用法的词组或短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

1.2 成语的来源: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经过长期传承和发展而形成。

1.3 成语的分类:成语可以根据其结构、意义和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AABC式成语、ABAC式成语、ABCD式成语等。

第二章:成语的运用与辨析2.1 成语的运用:学生在写作、口语表达中运用成语,丰富语言表达,提高语言魅力。

2.2 成语的辨析:区分成语的意义、用法和感情色彩,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错误。

2.3 成语运用的注意事项:避免成语使用不当、望文生义、重复冗余等错误。

第三章:成语的记忆与积累3.1 成语的记忆方法:采用联想、故事、谐音等方法记忆成语,提高记忆效果。

3.2 成语的积累途径:通过阅读、背诵、练习等途径,积累成语,丰富词汇量。

3.3 成语积累的注意事项:注重成语的实用性和适用场合,避免盲目积累。

第四章: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4.1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帮助理解文章意义,分析作者观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2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辨析:区分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理解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4.3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实践:运用成语分析文章,提高阅读理解成绩。

第五章:成语在写作中的运用5.1 成语在写作中的作用:丰富语言表达,提高文章质量,增加文采。

5.2 成语在写作中的运用技巧:恰当选择成语,注意成语的搭配和语境,避免成语使用错误。

5.3 成语在写作中的实践:运用成语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第六章:成语辨析与修改6.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褒贬误用、自相矛盾、用错场合等。

6.2 成语辨析的方法: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感情色彩进行辨析,判断是否适合句子或文章的语境。

6.3 成语修改的技巧:找出错误成语,替换为合适的成语,保持句子或文章的原意和表达效果。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学案第一部分-第二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学案第一部分-第二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学案第一部分-第二讲-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课时目标:1.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几个常用的成语,并能正确运用。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或黑板。

2.学生准备笔记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1. 引入新课1.教师展示几个常用的成语,并让学生看一看是否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2.引导学生思考并互相交流,然后教师解释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3.教师介绍成语的用法主要分为四类:比喻类、夸张类、形容类和典故类。

Step2. 学习几个常用的成语1.教师逐个讲解几个常用的成语,包括意义、用法和例句。

(1)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使事情变得更糟。

例句:他本来做得很好了,可是却画蛇添足,让人很失望。

(2)对牛弹琴:比喻对无能者讲高深的道理,不能使对方理解。

例句:他对那个不懂的人说这些话,简直是对牛弹琴。

(3)无独有偶:形容两件事情巧合地相同或相似。

例句:两个人的想法竟然无独有偶,真是太巧了。

2.学生跟读并模仿教师的例句。

Step3. 运用成语进行练习1.教师出示几个句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成语进行填空。

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Step4.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自主整理笔记和复习材料。

Step5. 课后拓展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2.学生积极查找更多的成语,并编写句子进行运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和解释常用的成语,帮助学生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通过互动讨论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课后的拓展练习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中考成语复习教案

初中中考成语复习教案

初中中考成语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并正确运用成语,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感,提升中考语文成绩。

3.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 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3. 成语的辨析和搭配。

教学难点:1. 成语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2. 成语的辨析和搭配。

教学准备:1. 成语教材或成语字典。

2.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成语。

2. 引出成语复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15分钟)1. 讲解成语的构成和来源,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历史背景。

2. 通过例句解释成语的意思,让学生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3. 进行成语填空练习,让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句子构建。

三、成语的辨析和搭配(15分钟)1. 给出成语,让学生判断成语的正确与否。

2. 给出成语,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成语进行搭配。

3. 进行成语辨析练习,让学生区分近义成语和反义成语。

四、成语的来源和演变(15分钟)1. 讲解成语的来源,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演变过程。

2. 讲解成语的故事背景,让学生了解成语的由来。

3. 进行成语故事分享,让学生增加对成语的兴趣。

五、成语复习总结(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成语复习进行总结,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提高成语的运用能力。

3. 布置成语复习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辨析和搭配、成语的来源和演变等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成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通过不断的复习和练习,相信学生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能够运用成语。

3. 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够分析成语的构成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来源:介绍成语的定义、来源以及成语的特点。

2. 成语的分类:按照成语的结构、意义、来源等方面进行分类。

3. 成语的正确使用:讲解成语的用法,包括成语的固定搭配、成语的感情色彩等。

4. 成语的错误用法:分析常见的成语错误用法,引导学生避免犯错。

5. 成语的练习和运用:通过练习题和口语表达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成语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来源、分类和正确使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的成语错误用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成语。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和口语表达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成语的掌握和运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成语的用法和练习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准备:1. 成语资料:收集成语的相关资料,包括成语的含义、来源、例句等。

2. 成语练习题:准备一些成语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等。

3. 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展示成语的定义、分类、用法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练习题的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3. 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使用成语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成语的故事或例子,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含义:讲解成语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基本意思。

3. 分析成语结构:分析成语的结构,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构成规律。

4. 成语分类:根据成语的意义和特点,将成语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记忆。

5. 成语用法讲解: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包括成语的固定搭配和感情色彩。

中考复习成语运用教案

中考复习成语运用教案

中考复习成语运用教案教案标题:中考复习成语运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中考成语题型及解题技巧。

2. 掌握一些常见的中考成语,并能正确运用于句子中。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常见的中考成语。

2. 运用成语进行句子造句。

教学难点:1. 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运用成语进行句子造句。

教学准备:1. 中考相关的成语试题。

2. 成语卡片或成语手册。

3. 板书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成语图片或成语卡片,向学生介绍成语的概念和作用。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你们平时在学习或生活中经常听到哪些成语?你们知道这些成语的意思吗?”Step 2:学习成语(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考成语,并讲解其意义和用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成语,例如:“亡羊补牢”、“画蛇添足”等,并通过实际例句展示其正确运用。

Step 3:成语运用练习(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中考成语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可以选择填空题、选择题或完形填空等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题型和难度。

学生可以在个人或小组中完成练习,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讲解和讨论。

Step 4:句子造句(1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成语,自己编写句子,展示成语的正确运用。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互相检查和修改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句子进行展示和点评。

Step 5:巩固与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词语,要求学生用成语来解释该词语的意思。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更多的成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Step 6: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并让学生进行反思,回答以下问题:“你觉得学习成语有什么好处?你在本节课中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教学延伸: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积极学习和运用成语。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灵活运用成语。

3.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成语的基本意思和用法。

2. 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准备1. 成语卡片2. 成语故事书籍3. 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成语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成语学习的情境。

2. 成语讲解讲解成语的基本意思、用法和感情色彩,让学生正确理解成语。

3. 成语举例举例说明成语的用法,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感受成语的运用。

4. 成语游戏设计成语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成语,提高运用成语的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成语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正确用法和感情色彩。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成语故事书籍,增加成语储备,提高语文素养。

7.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复习与巩固1. 课堂复习: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

2. 课后复习:布置成语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成语。

七、成语辨析1.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辨析比赛。

2. 教师出示成语,学生抢答,判断成语的正确与否。

3. 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

八、成语接龙1.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

2. 教师出示一个成语,学生需用该成语的一个字作为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

3. 通过游戏,增加学生的成语储备,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九、成语应用1. 教师出示一个成语,要求学生用该成语造句。

2. 学生分组进行造句比赛,看谁用成语造句更准确、生动。

3. 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成语的应用能力。

十、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成语的正确用法和感情色彩。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特点1.1 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汉语中固定搭配的短语,由两个或多个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

1.2 成语的特点:1.2.2 意义深刻:成语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

1.2.3 用法广泛:成语可以用于口语和书面语,适用于各种场合。

第二章:成语的来源与分类2.1 成语的来源: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2.2 成语的分类:2.2.1 根据结构分类:单音节成语、双音节成语、多音节成语。

2.2.2 根据意义分类:形容词成语、动词成语、名词成语、副词成语等。

第三章:成语的运用与错误类型3.1 成语的运用:成语可以用于表达感情、描绘事物、论证观点等。

3.2 成语错误类型:3.2.1 成语用法错误:如“颗粒无收”不能用来形容“没有收获”。

3.2.2 成语意义理解错误:如“杯水车薪”不是指“小题大做”。

3.2.3 成语搭配错误:如“一心一意”不能用来形容“一个人”。

第四章:成语的辨析与练习4.1 成语的辨析:通过分析成语的构成、意义、用法等方面进行辨析。

4.2 成语练习:通过填空、选择、改错等形式进行练习。

第五章:成语典故与故事5.1 成语典故:介绍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

5.2 成语故事:通过故事形式讲解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第六章:成语的语义辨析6.1 近义成语的区分:通过对比分析,辨析成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6.2 反义成语的识别:了解成语的反义关系,正确运用。

第七章:成语的活用与创新7.1 成语的活用:学习将成语灵活运用于不同语境中。

7.2 成语的创新:尝试结合现代语言习惯,创造新的成语用法。

第八章:成语接龙游戏8.1 成语接龙规则:了解成语接龙的规则,学会正确进行接龙。

8.2 成语接龙练习: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反应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第九章: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9.1 成语在文段中的作用:理解成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9.2 成语在阅读理解练习:通过阅读练习,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理解成语含义、辨析成语用法的能力。

3. 通过对成语的复习,激发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与来源2. 成语的分类与特点3. 成语的正确运用与辨析4. 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5. 成语复习策略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正确运用与辨析,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

2. 难点:成语的含义与来源,成语的分类与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来源、分类与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成语辨析与交流。

4. 练习法:通过成语填空、改正错误等形式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故事、谜语等形式引入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来源、分类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内涵。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成语的魅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成语辨析,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成语。

5. 练习:布置成语填空、改正错误等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正确运用与辨析。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成语复习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评价:对学生的成语填空、改正错误等练习进行批改,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复习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成语接龙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成语典故讲解:讲解一些有趣的成语典故,增加学生对成语的了解。

3.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成语在名人名言、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成语鉴赏能力。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通过对成语的复习,加深学生对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与用法2. 成语的来源与故事3. 成语的分类与辨析4. 成语的应用与实践5. 成语的复习与测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2. 难点:成语的分类、辨析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故事和实例。

3. 小组讨论法:进行成语分类和辨析。

4. 实践法:运用成语进行表达和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的故事和实例,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成语分类和辨析,分享学习心得。

5. 实践环节: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和实践,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6. 复习与测试:进行成语复习和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心得的准确性等。

3. 成语运用评价:通过学生的成语运用实践,评价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4. 测试成绩评价:根据学生的成语测试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成语。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和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

八、教学资源1. 成语故事书籍和资料:用于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故事。

2. 成语卡片或挂图:用于学生分组分类和辨析成语。

初中成语总复习教案

初中成语总复习教案

初中成语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初中阶段所学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2.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语言表达;3. 培养学生对汉语成语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来源;2. 成语的分类和特点;3. 成语的正确运用和辨析;4. 成语的巩固练习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成语的定义和来源,提醒学生成语是汉语的精华,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2. 提问学生对成语的分类和特点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兴趣。

二、成语分类和特点(15分钟)1. 引导学生根据成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分类,如:形容人物品质、动作、心情等;2. 讲解成语的特点,如:结构固定、意义丰富、用法灵活等;3. 举例说明成语的出处和故事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

三、成语的正确运用和辨析(20分钟)1. 讲解成语的正确运用,如:语境适宜、意义准确、避免重复等;2. 引导学生通过成语解释和例句来辨析成语的正确与否,如:成语的意思、用法、感情色彩等;3. 提供一些常见的成语错误例句,让学生进行辨析和修改,提高学生对成语的敏感度和辨析能力。

四、巩固练习和应用(15分钟)1. 提供一些成语填空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2. 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如:讲述一个成语故事、用成语造句等;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次复习的内容和收获,反思自己在成语学习中的不足之处;2. 强调成语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成语填空练习和口语表达作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一次成语知识测试,检验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3. 关注学生在日常课堂发言和写作中的成语运用情况,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鼓励和指导。

以上是一份初中成语总复习的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成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运用和误用4. 成语的辨析和练习5. 成语的记忆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分类、运用和记忆方法。

2. 难点:成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分类等基本知识。

2. 举例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成语辨析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成语,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特点、来源、分类等。

3. 举例: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

5.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成语辨析和交流,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成语。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成语的动力。

在课后,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成语教材,提供系统的成语学习材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成语知识。

3. 练习题:准备各类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2018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课时标点、词语、成语教学案

2018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课时标点、词语、成语教学案

第2课时标点、词语、成语【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复习内容】标点、词语、成语【复习要点】1.理解常用词语的意义 2.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3.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4.辨析同义词、反义词 5.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6.成语积累和运用7.正确使用标点【《课程标准》要求】要“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词语、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中考通常考查点有:解释词语、理解词语语境义、词义辨折、词语成语的积累运用等。

【考点导学】一、词语(一)正确理解词义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

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

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

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

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

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

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二)词语的感情色彩(三)辨析近义词(四)正确使用成语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1.望文生义。

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

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标点、词语、成语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复习内容】标点、词语、成语
【复习要点】
1.理解常用词语的意义 2.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3.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4.辨析同义词、反义词 5.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6.成语积累和运用
7.正确使用标点
【《课程标准》要求】
要“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词语、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中考通常考查点有:解释词语、理解词语语境义、词义辨折、词语成语的积累运用等。

【考点导学】
一、词语
(一)正确理解词义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

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

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

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

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

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

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二)词语的感情色彩
(三)辨析近义词
(四)正确使用成语
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望文生义。

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

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

3.张冠李戴。

如“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

4.色彩不当。

如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的崇高理想有误。

二、正确使用标点
中考主要题型有:给句段加上适当的标点;改正常见的标点错误。

复习标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点符号的位置;
2.易混标点的用法。

【中考题型例析】
题型一:给句子加标点题型二:判断标点使用正误
【示例】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苏轼写的一首题画诗。

B.“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C.到了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D.他告诉我: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是怎样变成今天的繁华世界?
【解析】A.引文之内又有引文,内引文用单引号。

《春江晚景》用单引号;
B.“说”在引语中间用逗号;
D.有疑问词的非疑问句不用问号。

故答案选C。

题型三:改正句中错误的标点
【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思考题:
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②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这段文字第①句中有一个标点运用不恰当,应改为。

【解析】顿号用在句中并列的词或短语间的停顿,故将“、”改为“,”。

【考点精练】
1.给句子加标点。

在下面句子中适当的地方分别加上书名号、引号。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和,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答案】《礼记》《老子》是书籍名,故用书名号;“敬业乐业”是引用《礼记》《老子》中的词句,故用引号。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的力量分两部分:一是生理上的力量,一是心理上的力量。

B.“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C.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D.《美猴王》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
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

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
....,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
C.谦让勤俭坚韧
D.谦虚勤俭坚强【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连云港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花果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苏马湾海天一色、白帆点
点,真是美不胜收
....。

B.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心
....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
....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答案】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