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100分)
1、再生障碍危象时,可能出现下列哪组变化()
A、急性溶血性贫血,全血细胞增加,骨髓增生活跃
B、慢性溶血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减低
C、急性溶血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红系增生活跃
D、慢性溶血性贫血,粒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系增生活跃
E、以上都可以
2、足月妊娠羊水量约为
A、300ml
B、500ml
C、1200ml
D、800ml
E、2000ml
3、首次与第二次免疫接种的时间间隔最好为
A、30~40天
B、1周内
C、20~30天
D、50天以上
E、10~20天
4、下列哪一组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A、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C反应蛋白
B、转铁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甲胎蛋白,结合珠蛋白
C、甲胎蛋白,铜蓝蛋白,血红素蛋白
D、铜蓝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血红素蛋白
E、免疫球蛋白,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C反应蛋白
5、能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6、下列方法不能杀死细菌芽胞的是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间歇蒸汽灭菌法
C、流动蒸汽灭菌法
D、干烤法
E、焚烧法
7、关于间接血凝试验,正确的是
A、红细胞沉积于管底集中呈圆点为凝集
B、红细胞呈++,凝集为滴定终点
C、凝血程度越高,阳性反应越弱
D、实验载体可以是红细胞及其他颗粒
E、红细胞不沉于管底为未凝集
8、已知M蛋白可由于其空间结构的聚会而影响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此时应
A、将样本先经巯基乙醇处理后再检测
B、添加双氧水处理标本后再检测
C、尽可能地降低待检血清的浓度
D、尽可能地提高待检血清的浓度
E、尽量增加相应抗体的反应浓度
9、由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生长抑制素
C、胰高血糖素
D、促胰液肽
E、以上都是
10、实验室用以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有
A、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B、凝血酶时间
C、D-二聚体
D、纤溶酶原活性
E、以上均可
11、CEA属于
A、胚胎抗原类肿瘤标志物
B、糖链抗原类肿瘤标志物
C、酶类肿瘤标志物
D、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E、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
12、不符合原红细胞特点的是
A、核仁大,界限不清
B、胞质呈均匀淡蓝色
C、核浆比大
D、胞体大,外缘可见瘤状突起
E、染色质呈粗颗粒状
13、关于痢疾杆菌,下列错误的是
A、只有O抗原,无鞭毛抗原
B、只有内毒素致病
C、可引起细菌性痢疾
D、G-短小杆菌
E、无荚膜、芽胞和鞭毛,有菌毛
14、国际标准品属于
A、一级标准品
B、二级标准品
C、三级标准品
D、四级标准品
E、五级标准品
15、以镧元素标记抗原或抗体作为示踪物的免疫分析技术为
A、免疫散射比浊分析
B、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C、速率散射比浊分析
D、免疫透射比浊分析
E、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16、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蛋白,错误的说法是
A、高浓度尿酸可导致假阳性
B、有机碘造影剂可导致假阳性
C、灵敏度高
D、结果显示快
E、高浓度尿酸或尿酸盐可致假阴性
17、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是
A、由脂蛋白变性而来
B、由胞质内残留的RNA变性而来
C、脂肪变性产物
D、核碎裂或溶解后的残余物
E、异常溶酶体
18、下列属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的是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缺铁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急性失血性贫血
E、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19、最适宜用于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过氧化物酶
B、糖原
C、酸性磷酸酶
D、碱性磷酸酶
E、α-醋酸萘酚酯酶
20、与细菌基因转移有关的结构是
A、普通菌毛
B、荚膜
C、芽胞
D、性菌毛
E、鞭毛
21、血小板表面抗原分为
A、1类
B、2类
C、3类
D、4类
E、5类
22、到1972年间,美国研究者随访了400名贫穷的身患梅毒的非裔美国黑人,以了解梅毒的发展过程。
虽然当时青霉素已经普遍使用,而且价格并不昂贵,但是研究人并不对其采用青霉素治疗,而是给予安慰剂,以观察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梅毒会如何发展。
医学伦理的角度,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研究人员为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而进行研究,是道德的
B、研究人员让受试者服用"安慰剂",所以实验是道德的
C、研究人员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梅毒的发展过程,因此,未给受试者使用青霉素治疗是道德的
D、研究人员没有让受试者使用青霉素治疗梅毒,违背了有利原则
E、研究人员选择"贫穷的患了梅毒的非裔美国黑人"作为受试者,表明了对弱势人群的关注,是道德的
23、类毒素是经甲醛处理后的
A、内毒素
B、抗毒素
C、细菌素
D、脱毒外毒素,并保留了抗原性
E、脱毒外毒素,并失去了抗原性
24、是位于分子内部、正常情况下不能与BCR或抗体结合的表位
A、构象决定基
B、隐蔽性决定基
C、功能性决定基
D、半抗原决定基
E、顺序决定基
25、6个月胚胎的主要造血器官是
A、骨髓
B、脾脏
C、卵黄囊
D、肝脏
E、胸腺
26、下列属于隐蔽抗原的物质是
A、ABO血型物质
B、受药物影响的细胞
C、AFP
D、甲状腺球蛋白
E、免疫球蛋白
27、下列不符合直接留取的采集法的是
A、针穿抽吸法
B、痰液
C、尿液
D、乳头溢液
E、前列腺液
28、尿中高浓度维生素C对尿糖试带法可造成
A、不影响
B、假阳性
C、假阴性
D、影响同班氏法
E、正干扰
29、ABO型天然抗体以下列哪项为主
A、IgD型
B、IgA型
C、IgM型
D、IgE型
E、IgG型
30、霍乱毒素每个毒素分子含有1个A亚单位和几个B单位
A、2~4
B、5~7
C、4~6
D、1~3
E、3~5
31、关于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预测抗菌治疗效果
B、指导临床医生选择使用抗生素
C、提供所选择药物的依据
D、监测耐药性
E、判断药物毒性
3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单个补体成分测定中的免疫化学法
A、单向免疫扩散
B、火箭免疫电泳
C、透射比浊法
D、散射比浊法
E、环向免疫扩散
33、表明两个抗原完全不同
A、两条沉淀线相交叉
B、两条沉淀线相切
C、两条弧线不连接
D、无沉淀线
E、两条沉淀线平行
34、可侵入血流仅引起短暂病毒血症的是
A、HAV
B、脊髓灰质炎病毒
C、麻疹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仙台病毒
35、志贺菌属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在SS琼脂平板上生长形成中等大小、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
B、部分菌株有K抗原
C、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D、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E、O抗原是分类的依据
36、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脓细胞
37、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LD开始升高的时间为()
A、1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8~12小时
E、12~16小时
38、败血症的热型一般是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微热
E、马鞍热
39、某研究单位为了观察静脉营养对胃大部切除的狗的治疗效果,其采集了动物血浆准备探讨双组的血浆中蛋白质总量的差异。
应选择的检测方法是
A、凯氏定氮法
B、双缩脲法
C、酚试剂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比浊法
40、关于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临床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急性乙肝
B、效价降低提示预后较好
C、可区分慢活肝和非活动性肝炎
D、与前S1抗原有一定相关性
E、有助于急性重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41、载脂蛋白的功能不包括
A、构成并且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B、修饰并影响和脂蛋白有关的酶的代谢和活性
C、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D、决定和参与脂蛋白和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的结合和代谢过程
E、作为一些酶的辅助因子
42、所谓自然疫源地是指传染病(含寄生虫病)()
A、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地区
B、在动物之间传播的地区
C、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的未开发地区
D、在人之间严重传播的地区
E、在首次发现传播给人的地方
43、常用于诊断小细胞肺癌的酶类肿瘤标志物是()
A、乳酸脱氢酶
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C、碱性磷酸酶
D、谷胱甘肽HS_转移酶
E、组织多肽特异抗原
44、肠杆菌科的细菌血清学分群和分型的依据是()
A、O抗原和H抗原
B、K抗原和Vi抗原
C、O抗原和vi抗原
D、K抗原和H抗原
E、Vi抗原和H抗原
45、以pH8.6离子强度为0.1的巴比妥缓冲液所测人血清白蛋白的等电点是
A、4.8
B、5.12
C、7.12
D、6.85
E、5.06
46、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最先恢复正常的指标是
A、ALT
B、CK
C、α-HBD
D、AST
E、LD
47、关于尿胆原检查,错误的是()
A、尿液标本须新鲜,久置后显假阳性反应
B、尿液中如含有胆红素,应先加氯化铁除去后再测定
C、尿胆原在酸性溶液中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樱红色化合物
D、操作完毕放置10分钟后,呈樱红色,报告阳性结果
E、原理为醛反应法或重氮反应法
48、Ⅳ型超敏反应
A、由IgE抗体介导
B、单核细胞增高
C、以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
D、T细胞与抗原结合后导致的炎症反应
E、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
49、生化全自动分析仪测定HDL-C采用的方法是
A、化学法
B、脂质抽提法
C、沉淀分离法
D、遮蔽直接测定法
E、免疫比浊法
50、关于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的免疫电泳检测不正确的是
A、是将区带电泳和免疫扩散结合起来的一种免疫学分析法
B、不能完全进行M蛋白分类时,可用免疫固定电泳做补充鉴定
C、Ag与Ab比例如何一般不影响电泳结果
D、用游离轻链分析时应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结果
E、有时M蛋白的四级结构会使轻链不易析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再生障碍危象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急性停滞,本病亦可称为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血中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
此病可在短期内恢复。
2、D
【解析】正常妊娠羊水量16周约为250ml,妊娠晚期约为1000ml,足月妊娠羊水量约为800ml。
3、E
4、A
【解析】在急性炎症性疾病如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C反应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等血浆蛋白浓度升高或显著升高,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转铁蛋白运铁到细胞内,结合珠蛋白转运血浆中血红蛋白到肝脏代谢;免疫球蛋白由浆细胞分泌,参与体内特异性免疫反应,均不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5、A
6、C
【解析】流动蒸汽灭菌法可将细菌繁殖体杀死,但对芽胞的作用不大。
7、B
【解析】间接血凝试验是以红细胞作为载体的间接凝集试验,根据红细胞凝集程度判断阳性反应的强弱,红细胞沉积于管底,集中呈圆点为阴性。
8、A
9、C
【解析】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最重要的激素,是由胰岛A细胞合成和分泌的29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类激素。
10、E
【解析】实验室用以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有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凝血酶时间、FDP、PLC、D-二聚体、APTT、α-抗纤溶酶等。
11、A
【解析】胚胎抗原类肿瘤标志物包括AFP、CEA;糖链抗原类肿瘤标志物包括CA15-3、CA125、CA19-9;酶类肿瘤标志物包括PSA、NSE、AFU;激素类肿瘤标志物包括hCG、CT;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包括β2-微球蛋白、铁蛋白。
12、B
【解析】胞质成深红色
13、B
【解析】痢疾杆菌致病因素为侵袭力、内毒素和外毒素。
【解析】标准品可分为一、二、三3个等级,国际标准品为一级标准品,国家标准品为二级标准品,商品校准品为三级标准品。
15、B
【解析】以镧元素标记抗原或抗体作为示踪物的免疫分析技术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在电极表面通过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的技术,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是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动力学测定的技术。
16、E
【解析】尿内含尿酸或尿酸盐过多,可出现假阳性,但反应较为缓慢,15秒后出现混浊,由弱渐强。
17、C
【解析】豪焦小体是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质内含有的暗紫红色圆形小体,为核碎裂、溶解后的残余部分。
卡波环是在嗜多色性、碱性点彩红细胞胞质出现的环形,为核膜残余物、纺锤体残余物、脂蛋白变性物。
中性粒细胞空泡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的结果。
Chediak-Higashi畸形是细胞质内含有的包涵体,为异常溶酶体。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经瑞氏染色后,胞质内出现的蓝色颗粒(RNA),原因为重金属损伤细胞膜,使嗜碱性物质凝集或嗜碱性物质变性。
18、B
【解析】按病因学分类,缺铁性贫血属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D为失血导致的贫血,而其余选项为红细胞破坏过多所致贫血。
19、D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积分明显减低,常为0,缓解时,NAP积分值上升到正常。
类白血病反应时NAP积分明显增高。
20、D
21、B
【解析】血小板血型抗原有两大类:一类是血小板非特异性抗原,与其他血细胞或组织所共有;另一类是指存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上的特异性抗原,表现血小板独特的遗传多态性,只存在于血小板。
人类白细胞膜上有3类抗原:红细胞血型抗原,白细胞特有抗原,与其他组织共有但也是最强的人类白细胞抗原。
Rh抗原已经发现40多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5种为D、E、C、c、e,这5种抗原中D的抗原性最强,对临床更为重要。
22、D
23、D
【解析】类毒素是经甲醛处理后的脱毒外毒素,并保留了抗原性。
24、B
25、D
【解析】3~6个月胚胎的主要造血器官是胎肝。
26、D
【解析】直接留取采集法包括痰液涂片检查、尿液涂片检查、前列腺液涂片检查及乳头溢液涂片检查。
28、C
【解析】尿中含有维生素C等还原性物质可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而呈假阴性。
29、C
30、C
31、E
【解析】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不能判断药物毒性。
32、E
【解析】单个补体成分测定中的免疫化学法分为单向免疫扩散、火箭免疫电泳、透射比浊法、散射比浊法。
33、A
34、A
【解析】HAV经粪口感染后在肠黏膜和局部淋巴结中大量增殖后侵入血流,仅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后侵犯肝脏。
35、C
【解析】志贺菌无H抗原,有O抗原,部分菌种有K抗原。
O抗原是分类的依据,有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两种抗原。
在普通培养基和SS琼脂上形成中等大小、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
36、C
【解析】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淋巴细胞。
37、D
【解析】心肌梗死急性发病后2~4小时CK水平开始升高,12~48小时达高
峰,2~4天可恢复正常,而且CK升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程度基本一致。
因此CK可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时,其灵敏度高于其他酶标志物。
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使闭塞血管恢复血流后,CK达峰时间提前,故动态检测CK变化有助于观察病情和评估预后。
38、A
【解析】弛张热的表现有化脓性疾患、败血症、亚急性心内膜炎;稽留热见于肠伤寒;间歇热见于回归热、布鲁菌病;微热见于慢性感染和肺结核;马鞍热见于登革热。
39、B
【解析】1.考查蛋白质的检测。
目前临床上血清(浆)总蛋白测定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双缩脲法。
40、D
【解析】HBcIgM为急性乙肝早期感染或者慢活肝的指标,而pre-S1 Ag则是乙肝复制性血清标志物之一,两者无特定关系。
【解析】载脂蛋白的功能包括:构成并且稳定脂蛋白的结构;修饰并影响和脂蛋白有关的酶的代谢和活性;决定和参与脂蛋白和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的结合和代谢过程;作为一些酶的辅助因子。
42、C
【解析】某种疾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特殊媒介感染宿主,长期在自然界循环,不依赖人而延续其后代,并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给人,在人与人之间流行。
43、B
【解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烯醇化酶的一种同工酶,它与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密切相关。
44、A
【解析】肠杆菌科的细菌抗原构造复杂,包括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表面抗原(Vi抗原和K抗原)。
O抗原和H抗原是肠杆菌科的细菌血清学分群和分型的依据。
表面抗原为包绕在O抗原外的不耐热的多糖抗原,可阻断O抗原与相应的抗体之间的反应,加热处理能破坏其阻断作用。
45、A
46、B
47、A
【解析】尿胆原定性:阴性或弱阳性(1:20稀释后阴性),尿液久置后,会使盐类结晶析出,尿胆原转化为尿胆素、细菌增值和腐败、尿素分解,尿胆素定性阴性。
48、D
【解析】Ⅰ型超敏反应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
Ⅱ型超敏反应是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主要是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
Ⅳ型超敏反应是效应T细胞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
49、D
【解析】目前多采用遮蔽直接测定法在自动分析仪上使用。
50、C
【解析】检测中Ag与Ab比例要适当否则会影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