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 施工验收规范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则
1.0.1 为了统一中国电信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以下简称室内分布系统)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施工、验收,扩建、改建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参照执行。

1.0.3 室内分布系统安装工程的安装方式、要求及各种设备规格型号应按工程设计要求执行。

1.0.4 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本规范,加强施工质量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建设单位应通过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的随工代表)依据本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监督工作,并组织随工检验。

1.0.5 施工单位制定的设备安装工艺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范要求,其技术规定不得与本规范相抵触,出现矛盾时应以本规范为准。

1.0.6 本规范与国家标准、规范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办理。

1.0.7 本规范未尽事宜参照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 施工规范
2.1 施工环境要求
2.1.1 施工区域的井道、楼板、墙壁等不得渗水。

答:满足。

2.1.2 施工区域及其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答:满足。

2.1.3 市电已引入,照明系统已能正常使用。

答:满足。

2.1.4 建筑的防雷保护接地系统已经竣工并验收合格,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答:满足。

2.2 设备器材检验
2.2.1 开工前建设和施工单位的代表应对已到达施工现场的设备和主要材料的规格型号及数量共同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主要设备必须全部到齐,规格型号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无受潮和破损现象。

2. 主要材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其数量应能满足连续
施工的需要。

答:满足。

2.2.2 工程建设中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和器材。

当器材型号不符合
原工程设计要求而需做较大改变时,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答:满足。

2.2.3 当发现有受潮、受损或变形的设备和器材时应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代表共同进行鉴定,并做好记录,如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时,应通知供货单位及时解决。

答:满足。

2.3 电缆走道(或槽道)安装
2.3.1 电缆走道(或槽道)的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答:满足。

2.3.2 电缆走道的组装应平直,无明显扭曲和歪斜,横铁安装位置应满足电缆下线和做弯要求,横铁排列均匀。

答:满足。

2.3.3 整条电缆走道安装应平直,无明显起伏和歪斜现象。

答:满足。

2.3.4 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

答:满足。

2.3.5 安装电缆走道的吊挂或立柱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安装应垂直、整齐、牢固。

答:满足。

2.3.6 电缆走道的侧旁支撑、终端加固角钢的安装应牢固、端正、平直。

答:满足。

2.3.7 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沿墙垂直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垂直。

答:满足。

2.3.8 所有支撑加固用的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螺帽紧固后余留
5mm左右)。

答:满足。

2.3.9 所有油漆铁件的漆色应一致,刷漆均匀,不留痕,不起泡。

答:满足。

2.4 设备安装
2.4.1 信号源设备安装
1.设备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如有设备的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2.壁挂式设备的安装必须垂直、牢固,不允许悬空放置。

3.安装自立式设备,机架应垂直,允许垂直偏差小于等于1.0‰。

4. 同一列机架的设备面板应成一直线,相邻机架的缝隙应小于等于3mm。

5. 自立式设备机架的防震加固必须符合YD2003-92《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暂行规定》和工程设计要求。

6. 设备上的各种零件、部件及有关标志正确、清晰、齐全。

答:满足。

2.4.2 信号分布系统无源设备的安装
1. 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不允许悬空放置,不应放置室外(如特殊情况需室外放置,必须做好防水处理)。

3. 接头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两端应固定牢固。

4. 设备严禁接触液体,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

5. 设备空置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

答:满足。

2.4.3 信号分布系统有源设备的安装
1. 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参照
2.4.2 节的相关要求。

2. 有源设备不允许空载加电。

答:满足。

2.4.4 室内天线安装
1. 安装位置、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室内天线安装时应保证天线的清洁干净。

3. 挂墙式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并保证天线垂直美观,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4. 吸顶式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并保证天线水平。

安装在天花板下时,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安装天花板吊顶内时,应预留维护口。

5. 吸顶天线不允许与金属天花板吊顶直接接触,需要与金属天花板吊顶接触安装时,接触面间必须加绝缘垫片。

答:满足。

2.5 线缆布放
2.5.1 线缆布放的一般要求
1. 线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所放线缆应顺直、整齐,线缆拐弯应均匀、圆滑一致,下线按顺序。

3. 线缆两段应有明确的标志。

答:满足。

2.5.2 射频同轴电缆的布放和电缆头的安装
1. 射频同轴电缆的布放应牢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等情况。

2. 需要弯曲布放时,弯曲角应保持圆滑均匀,其弯曲曲率半径必须满足射频同轴电缆的指标要求。

3. 射频同轴电缆所经过的线井应为电气管井,不得使用风管或水管管井。

4. 射频同轴电缆应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

5. 射频同轴电缆应尽量在线井和吊顶内布放,并用扎带进行牢固固定。

6. 与设备相连的射频同轴电缆应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

7. 射频同轴电缆布放时不能强行拉直,以免扭曲内导体。

8. 射频同轴电缆的连接头必须牢固安装,接触良好,并做防水密封处理。

9. 射频同轴电缆在天花板吊顶或井道里通过时,如果已经做接头需把接头封好,以免有污物进入接头。

10.射频同轴电缆绑扎固定的间隔要求如下表所示:
≤1/2″线径
水平布放时≤1.0m
垂直布放时≤0.8m
11.电缆头的规格型号必须与射频同轴电缆相吻合。

12.电缆冗余长度应适度,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头相适合。

13.电缆头的组装必须保证电缆头口面平整,无损伤、变形,各配件完整无损。

电缆头与电缆的组合良好,内导体的焊接或插接应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

14.芯线为焊接式的电缆头,焊接质量应牢固端正,焊点光滑,无虚焊、无气泡,不损伤电缆绝缘层。

焊剂宜用松香酒精溶液,严禁使用焊油。

15.芯线为插接式的电缆头,组装前应将电缆芯线(或铜管)和电缆头芯子的接触面清洁干净,并涂防氧化剂后再进行组装。

16.电缆施工时应注意端头的保护,不能进水、受潮;暴露在室外的端头必须用防水胶带进行防水处理;已受潮、进水的端头应锯掉。

17.连接头在使用之前,严禁拆封;安装后必须做好绝缘防水密封。

18.现场制作电缆接头或其它与电缆相接的器件时,应有完工后的驻波比测试记录,组装好电缆头的电缆反射衰减(在工作频段内)应满足设备和工程设计要求。

答:满足。

2.5.3 泄漏电缆的布放
1. 泄漏电缆的布放除了满足射频同轴电缆布放要求外,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如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2. 泄漏电缆的布放的最小弯曲半径、最大张力和固定夹最小间隔等要求,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

3. 泄漏电缆布放时,不应从锋利的边或角上划过。

如果不得不将泄漏电缆长距离的从地面或小的障碍物上拉过,应使用落地滚筒。

答:满足。

2.5.6 电源线的敷设
1. 电源线的敷设路由及截面应符合设计规定。

直流电源线和交流电源线宜分开敷设,避免绑在同一线束内。

2. 敷设电源线应平直、整齐、不得有急剧弯曲和凹凸不平现象;电源线转弯时,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

3. 电源线的布放在同一平面上可采用并联复接的方式走线。

4. 芯线间和芯线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M 欧姆。

5. 电源线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穿铁管或 PVC 管后布放,铁管和 PVC 管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管口应光滑,管内清洁、干燥,接头紧密,不得使用螺丝接头,穿入管内的电源线不得有接头。

6. 电源线与设备连接应可靠牢固,电气性能良好。

7. 电源插座的两芯和三芯插孔内部必须事先连接完后才可实际安装。

8. 电源插座必须牢固固定,如需使用电源插板,电源插板需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

9. 电源线与同轴电缆平行敷设时,隔离要求参照 2.5.5 节五类线与电源线平行敷设的隔离要求执行。

答:满足。

2.5.7 接地线的敷设
1. 机房接地母线的布放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机房接地母线宜用紫铜带或铜编织带,每隔 1 米左右和电缆走道固定一处。

3. 接地母线和设备机壳之间的保护地线宜采用 16mm2 左右的多股铜芯线(或紫铜带)连接。

4. 当接线端子与线料为不同材料时,其接触面应涂防氧化剂。

5. 电源地线和保护地线与交流中线应分开敷设,不能相碰,更不能合用。

交流中线应在电力室单独接地。

6. 接地线应连接至大楼综合接地排,走线槽已经与综合接地排相连的,可连接至走线槽。

答:满足
2.6 标签
室内分布系统中每一个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HUB、AP、功
分器和天线、合路器、干线放大器、耦合器等)以及电源开关箱都要贴上明显的标签,方便以后的管理和维护,标签粘贴在设备、器材正面可视的地方,线缆的标签在首尾两端采用吊挂式,以方便阅读。

标签的标注应工整、清晰,并且标注方法要与竣工图纸上的标注一致。

标签样式要求统一,详细的标识方法可参照附录 1:《标签标示方法建议》。

答:满足。

标签的格式要求
其中“1”处表明设备类型(如:功分器、耦合器、馈线、干放等),“2”处表明设备编号、来去向。

(1)标签编号要求如下(n表示设备的编号,以每楼层编一次序号;m为该设备安装的楼层):
①无源器件
天线:ANT n-mF
功分器:PS n-mF
耦合器:T n-mF
合路器:CB n-mF
负载:LD n-mF
衰减器:AT n-mF
②有源分布系统设备
干线放大器:RP n-mF
射频有源天线:PT n-mF
有源功分器:PPS n-mF
中途放大器:IA n-mF
末端放大器:EA n-mF
主机单元:HUB n-mF
③光纤分布系统设备
主机单元:HS n-mF
远端单元:RS n-mF
光纤有源天线:OT n-mF
光路功分器:OPS n-mF
④馈线
起始端:TO––––设备编号终止端:FROM–––设备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