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备物理机械运动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必备物理机械运动技巧全解及练习题( 含答案 ) 及分析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自行车是常有的交通工具,骑车出行既健康又环保。

周末小华骑自行车去丛林公园,下
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以正在骑行的小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B.上坡前,小华使劲蹬脚踏板,是为了增大惯性
C.自行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匀速转弯时,自行车和人构成的整体处于均衡状态
【答案】 C
【分析】【解答】 A.以正在骑行的小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 A 不切合题意;
B.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使劲蹬车不可以增大惯性,是为了增大车的速度来增
大动能, B 不切合题意;
C.自行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准时,经过增大接触面的粗拙程度来增大
摩擦力。

C 切合题意;
D. 匀速转弯时,因为自行车和人构成的整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处于非均衡状态,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剖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仍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许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叫参照物;判断物体能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地点能否发生改变即
可.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独一量度.
增大有利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圆滑和减小压力;(2)用转动取代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1 )使接触面.( 5)让物体之
间离开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物体均衡状态:物体遇到几个力作用时,假如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
说这几个力均衡 .
2.2017 年 4 月 22 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又上涨到一个新的
台阶,如下图是在对接前从天宫看天舟的图片,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由是它的比热
容大 B. “天舟一号”所使用的供电装置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
C.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D.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需要借助电子设施对话,是因为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
传【答案】 A
【分析】【解答】 A、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氢的热值较大, A 切合题意;
B、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太阳能在太空中是特别丰富的, B 不切合题意;
C、“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没有地点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C 不切合题意;
D 不切合题意。

D、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可以传声,所以对话要借助电子设
施,故答案为: A。

【剖析】 A、依据 Q 放=mq 知当 m 相同时, q 越大 Q 放越多; B、太阳能是可重生能源且太阳能在太空中是特别丰富的; C、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地点发生改变;
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地点没有发生改变;D、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

3.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辰经过乙车旁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乙
车和地面上的树木都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
A. 甲、乙两车必定向东运动B甲.、乙两车必定向西运动
C. 甲车必定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
D.甲车必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答案】 C
【分析】【解答】解: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
向西运动的,所以选项 A、 D 不切合题意;
若乙车向东运动或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都会看到乙
车向东运动,所以选项 B 不切合题意.
应选 C.
【剖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一样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样.4.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如下图,小明用卡拿出自行车,行驶在上学途中,他
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路旁的树木
B. 小明骑的自行车
C.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从小明身旁驶过的汽车
【答案】 B
【分析】【解答】解:小明在上学的途中,以路旁的树木、迎面走来的行人、从小明旁边
驶过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地点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以小明骑的自行车为
参照物,小明的地点没有发生变化,小明是静止的;应选: B.
【剖析】研究物体的运动状况时,第一要选用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状况是如何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地点能否变化.
5.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区各校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朗读活动.下边是小欣同
学对某些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此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是以沉船为参照物
B. “遥知不是雪,为有幽香来”﹣﹣﹣﹣﹣幽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C. “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听出是“钟声”,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鉴其
余 D. “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A
【分析】【解答】解: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的,故 A 正确;
B、“遥知不是雪,为有幽香来”﹣幽香说明是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 B 错误;
C、客船上的人能鉴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依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 C 错误;
D、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D 错误.
应选 A.
【剖析】( 1 )判断运动是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能否有地点变化;(2)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全部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3)不一样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依据音色能够判断不一样的声音;(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据ρ=m / v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据Q=cm△t可知,物体的比
热容越大,汲取的热量就越多
D. 据R C. 依据 v=s/t 可知,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行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U/I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头的电压成正比
【答案】 C
【分析】【解答】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质量没关,至于物体的资料有关,所
以 A 不切合题意。

物体汲取热量与三个因素有关,所以 B 不切合题意。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头的
电压以及经过导体的电流没关,只与导体的资料,长度,横截面有关。

故答案为: C。

【剖析】物质的物理属性包含: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
性、弹性等 .
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均衡力
B.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
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互相作使劲
C. 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D. 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
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答案】 C
【分析】【解答】 A、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分别作用在人和地球上,
这是互相作使劲, A 不切合题意;
B、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都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
一对均衡力, B 不切合题意;
C、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的地点不发生变化,所以
加油机是静止的, C 切合题意;
D、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与路灯之间的地点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汽
车是运动的, D 不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剖析】参照物是判断其余物体运动时被选定的标准,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
物,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的地点不发生变化,所以加油机是静止的。

8.假期快结束了,外婆送小明搭车回家,当她看着汽车向前开动时,小明望向车窗外,看
到外婆向退后去,原由是外婆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C汽.车、汽车D地.面、地A. 地面、汽车B汽.车、地


【答案】A
【分析】【解答】外婆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看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地点不断发生变化,所
以汽车是向前运动的;若以汽车、小明为参照物,外婆与这些物体之间的地点发生了变化,
外婆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外婆向退后去;因其余婆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地面
和汽车, A 切合题意, BCD不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剖析】先确立参照物,再看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地点能否发生变化,地点发生了变
化,物体是运动的 .
9 .物理学中,一些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常用图象来表示,以下图象表示正确的选项是
()
A.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
B. 经过恒定电阻的电流与其两
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C. 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其深度之间的关系
D. 凸面镜成实像时像距v 随物距u 变化的关系
【答案】 C
【分析】【解答】 A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速度的大小与时间没关,在
v-t 图象上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A 不切合题意。

B.在电阻一准时,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U-I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B 不切合题意。

C.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其深度成正比,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C 切合题意。

D.凸面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 D 不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剖析】此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对各样图像的理解和掌握,要认清各样图像所代表的物理意
义,理解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重点。

10.以下配对选项中完整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
【答案】 B
【分析】【解答】 A、电能的单位应为J或 kW?h,而不是W,所以错误;
B、电动机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使劲;天平利用杠杆原理测质量;茶壶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故答案为:项中的对应关系都是正确的;
C、高压锅利用的是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高升的原理,所以错误;
D、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应当不改变,物体受非均衡力时运动状态应当改变,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 B。

【剖析】常有物理现象及原理、物理量与单位的对应关系。

11.如下图,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川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
相等速度挪动相同的距离。

所用拉力分别是F1、 F2、 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挪动距离分别
是 s1、 s2、 s3,挪动速度分别为 v1、 v2、v3,不计滑轮摩擦,则()
A. F : F : F =2: 1: 4 s : s : s =2: 1: 4
B. F : F : F =4: 1: 2 s : s : s =2:4: 1
123123123123
C. F:F:F=2:4:1V :V :V =2:1: 4
D. F :F :F =2: 1:4V :V :V =2: 4:1
123123123123
【答案】 D
【分析】【解答】由图可知,此题中三个滑轮都是战胜摩擦力做功,假定物体与水平面的摩
擦力 f,物体挪动的速度为v0,运动的时间为t ,则对这三个图剖析可得:
( 1)甲图:滑轮为定滑轮,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不可以省力 ,所以依据二力均衡,此时拉力 F1=f;拉力的作用点挪动的速度v1=v0,作用点挪动的距离s1=v0t。

( 2)乙图:滑轮为动滑轮,因为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省一半的力 ,所以依据二力均衡 ,此时拉力 F2= f;可是费 2 倍的距离 ,拉力的作用点挪动的速度v2 =2v0,作用点挪动的距离 s2 =2v0t。

( 3)丙图 :滑轮为动滑轮,拉力的作用点在动滑轮的轴上,所以是个费劲杠杆,费 2 倍的力,省 2 倍的距离 , 所以 ,F3=2f,
拉力的作用点挪动的速度v3= v0,作用点挪动的距离s3=v0t 。

综上剖析 :F1: F2:F3=f: f : 2f=2: 1: 4,
v1: V2:v3=v0: 2v0: v0=2: 4: 1
s1: s2:s3=v0t: 2v 0t: v0t=2: 4: 1
故答案为: D。

【剖析】( 1)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依据二力均衡的条件能够知道物体所受
的拉力等于物体遇到的摩擦力 ,而后依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色,分别求出 F1、 F2、 F3,即可比较其大小;
( 2)依据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色判断出速度和距离的关系。

12.如下图是小明滑滑板车时的情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以滑板车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B.运动的滑板车最后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力
C.滑板车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D.小明蹬地使滑板车加快运动,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 D
【分析】【解答】解: A、以滑板为参照物,小明和滑板的地点没有变化,所以小明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
B、小车最后停下来是因为遇到了阻力的作用,而不是因为不再受力.此选项错误;
C、用转动取代滑动能够减小摩擦,所以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利用了转动取代滑动能够减小摩擦力.此选项错误;
D、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小明使劲蹬地能够使滑板车的速度加快.此选项正确.
应选 D.
【剖析】① 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地点假如发生改变,说明物体是运动的;假如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②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必定是遇到了力;
③ 变滑动为转动能够减小摩擦力.
13.第 24 届冬奥会将于2022 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

如下图,当运动员衣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长进行滑行训练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互相作使劲
D.滑雪板遇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均衡力
【答案】 C
【分析】【解答】 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的地点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静
止的。

A 不切合题意;
B、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在压力一准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
防备陷下去。

B 不切合题意;
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互相作使劲,两者等值、反向、共线、
不一样体不是均衡力,是一对互相作使劲,C 切合题意;
D.滑雪板遇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知足二力均衡的条件,不是
一对均衡力, D 不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剖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仍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许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叫参照物;判断物体能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地点能否发生改变即
可.
增大压强方法 :(1) S 不变, F↑;( 2)F 不变, S↓( 3)同时把 F↑, S↓.而减小压强方法例相反 .
二力均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同向来
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均衡时协力为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一个物体对其余物体施力时,也同时遇到后者对它的力).
14.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优秀习惯,物理老师倡议同学们对身旁一些常有的物理
)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沟通的一些估测数据,你以为估测数据中切合实质的是(
A. 25 寸彩电的功率约25W
B. 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 4 km/h
C. 沐浴水的温度约60℃
D. 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时凸面镜的焦距约
50cm
【答案】B
【分析】【解答】解:
A、25 寸彩电的功率在100W 左右,故 A 不切合实质;
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1.3m/s , 4km/h=4×m/s ≈ 1.1m/s,故 B 切合实质;
C、沐浴水的温度稍高于人的正常体温37℃,而60℃水的温度太高了,故 C 不切合实质;
D、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时,采用的是薄透镜,焦距为5cm 或10cm,故 D 不切合实质.应选 B.
【剖析】依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知识的认识,逐个剖析各选项并作出判断.
15 .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翔器拥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
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A. 垂直腾飞
B. 垂直下降
C. 定速巡航
D. 空中悬停【答案】B
【分析】【解答】依据题意知道,在一次试飞中,飞员感觉地面迎面而来,是感觉地面在
向上运动,这是以运动飞机为参照物,而且飞机在垂直下降时感觉,故只有 B 切合题意,故答案为:B。

【剖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仍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许说被假定不动的物
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能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地点能否发生改变即
可.
1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电视广播和挪动通讯都是利用超声波来传达信息
B.碰到有人触电时,先直接将人拉开进行急救,后切断电源
C.灰尘飞扬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沿海地域日夜温差小主假如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答案】 D
【分析】【解答】解: A、手机、电视及无线通讯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达信息的,不是利
用超声波传达信息,故错误;
B、人是导体,若分子是很小的,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的不是分子人直接接触触电的人也
会发生触电,故错误;
C、分子是很小的,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的不是分子,故飞扬的灰尘不是分子,故错误;
D、因为水的比热容最大,故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余物质对比较,在汲取或放出相同的热量
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故沿海地域日夜温差小主假如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故正确.
应选 D.
【剖析】( 1 )手机、电视及无线通讯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达信息的;(2)人是导体,若人直接接触触电的人也会发生触电;( 3)分子是很小的,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的不是分子;
(4)因为水的比热容最大,故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余物质对比较,在汲取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
水的温度变化小;
17.以下图是一款既能健身又低碳的“共享单车”,它是互联网、智好手机、GPS定位系統和单车的资源整合,对于“共享单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单车手把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单车坐垫设计为较宽,目的是为了增大
压强
C. 以行驶单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房子是静止的
D. GPS 经过电磁波把单车的地点信息传
递统信息办理中心
【答案】D
【分析】【解答】单车手把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准时,经过增添接触面的粗拙程度来增大
摩擦力的;单车坐垫设计为较宽,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以行驶的单车为参照物,路边的
房子相对于单车的地点发生了变化,房子是运动的;GPS 是经过电磁波把单车的地点信息
传达给信息办理中心的。

故答案为: D。

【剖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添接触面的粗拙程度;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
力面积一准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准时,增大受力面积;一个物体是运动仍是静止,要
看被研究的物体跟参照物之间的地点能否发生了变化;广播、电视、挪动通讯、卫星都是
用电磁波传达信息的。

18.在商场里,当你站在上涨的自动扶梯上时,对于你是运动仍是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运动的
B.静止的
C.相对自动扶梯是静止的
D.相对商场所面是静
止的
【答案】 C
【分析】【解答】相对于自动扶梯时静止的,相对于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是运动的,A、B、 D 不切合题意, C 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剖析】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地点发生改变;静止: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
物体的地点没有发生改变。

19.小滨同学喜爱物理,平常很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他采集的以下预计值中最靠
近实质的是()
A. 人体的体积约为0.05m3B成.年人的体重约为 50N
C.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人.体感觉最舒坦的温度约为37℃
【答案】 A
【分析】【解答】解:
A 、中学生的质量在 50kg
33
左右,体积大概为 V=左右,密度在 1.0 × 10kg/m
=0.05m3.此选项切合实质;
B、成年人的质量在 70kg 左右,遇到的重力大概为 G=mg=70kg× 10N/kg=700N左右.此选项不切合实质;
C、人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 ≈ 1.1m/s左右.此选项不切合实质;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坦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不切合实质.
应选 A.
【剖析】不一样物理量的估量,有的需要依靠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
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切合实质的是哪一个.
20.以下有关力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遇到的力也就越大
C.电梯匀速上涨的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不做功
D.踢出去的足球,能持续向前转动,是因为足球遇到了惯性的作用
【答案】 A
【分析】【解答】解:A、用桨向后划船,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水对桨施加向
前的反作使劲,于是船就会向前运动,故 A 正确;
B、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就是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速度为必定值,与所遇
到的力没关,故 B 错误;
C、电梯对人有向上的力,而且向上挪动了距离,故 C 错误;
D、踢出去的足球,因为惯性,仍保持本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而不是遇到惯性,故D 错误.
应选: A.
【剖析】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所遇到的力没关;
C、功包含两个必需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经过的距离;
D、物体保持本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1.以下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
A. B. C. D.
【答案】 C
【分析】【解答】解: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定值,所以速度﹣时间图象是平
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故 C 正确.应选: C.
【剖析】物体沿直线运动,且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依据速度公
式变形获得 s=vt 可知,对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一恒量,行程与时间成正比.
22.对行驶在路上的汽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车上的小迪对妈妈说:“我们怎么没动啊”,他这么说时所选的参照物是路两边的树
B.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汽车所受重力与阻力是一对均衡力
C.上车时司机要求乘客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因汽车忽然加快造成的损害
D.下车后小迪发现汽车的四个轮胎上印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增大摩擦
【答案】 D
【分析】【解答】解:
A、小迪和妈妈都坐内行驶的汽车上,相对于路旁的树木地点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之所以感觉自己“没动”是相对于自己乘坐的这辆汽车,地点没有变化.故 A 错误;
B、汽车匀速行驶时,水平方向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均衡力;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支持力
是一对均衡力.故 B 错误;
C、司机本来和车一同向前运动,紧迫刹车时,车由运动忽然变为静止,而司机因为拥有惯
性,持续向前运动,简单撞到挡风玻璃发生损害,使用安全带能够起到保护作用.故 C 错误;
D、在压力一准时,接触面越粗拙,摩擦力越大.所以汽车车轮上印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目的是增大摩擦.故 D 正确.
应选 D.
【剖析】( 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一定预先选定参照物.假如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
地点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假如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地点没有发生改变,则是
静止的;( 2 )二力均衡的一个条件是两个力方向相反;( 3)汽车刹车时,假如没有安全带的
保护,驾驶员会因为自己惯性向前运动而发惹祸故.所以要让安全带起到保护人体的
作用,防备惯性带来的损害;(4)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拙程度.
23.以下数据最靠近实质的是(A.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C. 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g )
B飞.机正常飞翔的速度约为
D.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
60km/h
1N
【答案】 D
【分析】【解答】解:A、头发丝的直径在75μm左右,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
75μ m=0.075mm左右.此选项不切合实质;
B、高速公路上的小汽车行驶速度能够达到120km/h ,飞机的飞翔速度比小汽车快得多,不
可能是 60km/h .此选项不切合实质;
C、一块橡皮的质量在6g 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 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质;
D、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在100g 左右,两个鸡蛋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00g=0.1kg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在F=G=mg=0.1kg×10N/kg=1N 左右.此选项切合实质.
应选 D.
【剖析】不一样物理量的估量,有的需要依靠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
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切合实质的是哪一个.
2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温度高的物体拥有的热量多
B.卡车和结合收割机以相同快慢、向同一方向行进,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变为内能
D.人造地球卫星从远地址向近地址运动时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答案】 C
【分析】【解答】解: A、热量是过程量,只好说“汲取”或“放出”不可以说含有或许拥
有热量,故 A 错误;
B、因为卡车和结合收割机以相同快慢、向同一方向行进,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和结合
收割机是运动的,故 B 错误;
C、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变为内能,故 C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