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科临床输血指征参考尺度之五兆芳芳创作1.目的:
为严格输血指征输血,标准临床输血,削减不需要输血. 2.适用规模:
适用于临床所有科室
3.内容:
3.1红细胞(>14岁的成人尺度)
内科:
◆ Hb<60g/L 或 Hct<0.20,慢性贫血患者
◆ Hb<70g/L 或 Hct<0.22,急性贫血患者
◆Hb70~100g/,伴随:心肺代偿功效不良(冠心病、呼吸机、>70 岁高龄)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传染)严重缺氧(晕迷、各类休克)消化道勾当性出血
外科:
◆ Hb<70g/L 或 Hct<0.22,扩容后病情稳定
◆ Hb70~80g/L,择期手术前输血
◆Hb70~100g/,伴随:急性大失血(50%血容量/3h、150ml/min)伤口创面伴持续性出血,DIC 心肺代偿功效不良(冠心病、呼吸机、>65 岁高龄)严重缺氧(持续晕迷、难以纠正的休克)代谢率增高(高热、严重传染)
△特别说明:
●思疑患者血液浓缩导致血常规结果Hb 假性偏高应首先采纳适合的扩容剂扩容,然后再检测血常规.
●输血前血常规:最接近输血决定时间的血常规陈述;●输血后血常规:首选第48 小时;次选第24 或72 小时;
●逆推指征:输血前未做血常规,按照输血后血常规的指标扣除,每输 2U 红细胞=Hb-10g/L 或 Hct-0.03;
●勾当性出血的多次输血:至少出现过一次适合输血的
指征,既可以判定输血公道:●关于检测误差,判定尺度可放宽+10%
冰冻血浆
⑴先天性或取得性凝血功效障碍性出血(无生物制品时);
⑵DIC 急性期;
⑶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
⑷急性大出血后的大量输血(≥自身血容量),PT 或APTT 延长>1.5 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⑸严重肝病患者手术(INR>2 或取得性凝血功效障碍)血浆置换某人工肝;
⑹肝素抗凝时弥补抗凝血酶原Ⅲ(心外循环) .
△特别说明:
●搭配血:整个住院期间并未发明血浆输注指征,但24 小时内习惯性依照“2U 红细胞+200ml 血浆”或类似处方,或当天输 2U 红细胞,第二天输 200ml 血浆,两者频频轮
替输注.
●非血浆输注适应征:
★烧伤外科早期(<24h=苏醒扩容;
★血液稀释,但出血量<70%血容量;
★心外术后抗凝治疗期 PT 或 APTT 显著延长或 INR<5,但无出血症状;
★低体重早产儿 PT 或 APTT 显著延长,但无出血症状.
★血浆输血目的为扩容、弥补营养(白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及全血再组成(红悬液+血浆)均为不公道输血;
血小板
内科:
◆血小板计数>50×109/L,不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10~50×109/L,伴随出血或预防出血,可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
外科: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血小板计数是50~100×109/L,按照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如术中出现不成控制渗血,不受限制血小板
冷沉淀

◆甲型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
◆因子Ⅷ缺乏症(无生物制剂时)
儿科调查参考尺度(红细胞)
4.1儿科(<4 个月)
◆出生24 小时:Hb<120g/L;Hct<0.36
◆一周内:累计失血达血容量 10%
◆急性失血:血容量的 10%
◆ ICU:Hb<120g/L
◆慢性低氧血症: Hb<110g/L
◆迟发性贫血:Hb<70g/L
儿科(>4 个月)
◆急性失血低血容量,对其他治疗无反响
◆围手术期贫血急症手术;手术期间失血量≥总失血量15%
◆围手术期贫血,药物治疗难以纠正
◆Hct<24%:放化疗期间慢性原发性或取得性系统性贫血
◆ Hct<40%:重症肺炎、体外循环膜肺
◆ Hb>100g/L: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的高量输血
输血适应症包含哪些
1.目的:
为包管临床正确对症输血,避免滥输血.
2.适用规模:
适用于临床各科室和输血科
急性出血
急性出血为输血的主要适应症,特别是严重创伤和手术时出血.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500m1)时,临床上无血容量缺乏的表示,可以不输血.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20%(500~800m1)时,应按照有无血容量缺乏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同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更选择治疗计划.一般首选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不输全血或血浆.当失血量超出总血容量20%(1000m1)时,应实时输注适量全血.
常因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清蛋白分解缺乏引起.手术前如有贫血或低清蛋白血症,应予纠正.贫血而血容量正常的患者,原则上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者可弥补血浆或清蛋白液.
全身严重传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继举事治性传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以增加抗传染能力.
按照引起病人凝血功效障碍的原发疾病,输注相关的血液成分加以矫正,如血友病病人应输注凝血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Ⅰ缺乏症病人应弥补凝血因子Ⅰ或冷沉淀制剂,也可用新鲜全血或血浆替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