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测量中“3S”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测量中“3S”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矿山测量服务于矿山勘探、设计、开发和生产运营的各个阶段。

文章简
述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现状
和应用模式,介绍了“3S”技术在矿山测量中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矿山测量;“3S”技术;数字矿山;空间信息学
引言
矿山测量学是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在广大的煤矿、金属矿山、有色矿山等的
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测量学、地质学和采矿学的一个交叉学科。


是综合运用测量、地质及采矿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来研究和处理矿山地质勘探、
建设和采矿过程中由矿体到围岩、从井下到地面在静态和动态下的各种空间几何
问题。

我国矿山测量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在矿业部门形成和采矿、矿建、
地质、环境等学科既相互独立,又彼此渗透、交融的态势。

矿山测量的现代任务是:在矿山勘探、设计、开发和生产运营的各个阶段,对矿区地面和地下的空间、资源(以矿产和土地资源为主)和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利用,
为合理、有效地开发资源、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服务,为工矿区的持
续发展服务。

为了实现其现代任务,矿山测量必须充分应用现代测绘仪器和技术,将先进的现代技术同矿山测量的实际工作、具体特点相结合,拓宽矿山测量的生
存空间和业务范围,促进矿山测量的改革和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矿山体制
改革的需要。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数字测量技术取得了
迅猛的发展,以数字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测绘新
技术体系已经建立,新型测绘仪器迅速出现与普及,使矿山测量从理论到实践发
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新时期测绘新技术的应运而生为矿山测量技术的进步注入了
巨大的活力,特别是“3S”技术的发展,成为矿山测量学取得新发展、新突破的关键。

1“3S”技术在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3S”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
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
代信息技术。

随着“3S”技术的发展,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
技术紧密结合的“3S”一体化技术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将GPS、RS、GIS三种独立技术系统集成,构成一个强大的技术体系,实现对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
的快速、机动、准确、可靠的收集、处理与更新。

1.1 GPS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GPS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的卫星测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是以卫星为基
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陆、海、空、航天)、全球性、全天候、
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时、定位功能,能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GPS接收机的一般定位精度在6m左右,采用差分技术以后,可以获取毫米级的
精度,这就意味着在地球表面每一平方毫米将会只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因此完全
可以满足地质矿产调查中地质点定位、边界特征点定位和路线调查的定位、矿山
地质灾害点监测等工作要求。

GPS主要用于:①GPS技术应用于矿区地面控制测
量;②RTK技术用于矿区地面碎部测量;③GPS技术应用于矿区地表移动监测。

1.2 RS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空间遥感(RS)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了对地球资
源及环境的信息收集系统。

RS能快速、高实效获取多波段、多时相信息,解决了
相关数据的获取和更新问题,因此航天遥感和航空遥感技术已经在矿山测量中得
到了广泛应用。

①RS技术在矿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米级、亚米级地面分辨
率遥感图像的商业应用,使得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成为可能。

②InSAR技术应用于矿区地表沉降监测。

由于它可以获得全球高精度的(毫米级)、高可靠性的(全天时、全天候)地表变化信息,因此能够有效地监测由自然和人为
因素引起的地表形变。

1.3 GIS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GIS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是采集、储存、管理、分析和描述
空间数据的空间信息分析系统。

GIS与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在地质、矿产领域中
的应用已经起步。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领域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
向:①基于GIS技术建立多源数据找矿模型;②矿山管理信息系统;③三维数字
矿山。

2 “3S”技术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GPS、RS和GIS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RS为传统的空间测量技术,GIS技
术因RS提供了系统、连续、多时相动态的数据而产生活力,GPS则以能获取全天候的精确三维坐标数据为RS和GIS应用提供了基础保证。

它们在硬件、软件、操作平台上趋于技术上的整合,现在逐步走向一体化。

“3S”技术集成是当前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集成中,GPS主要用于提供
目标的空间位置,RS用于快速地提供目标地物的信息,GIS则对多种来源的时空
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和动态存取。

三者在功能上存在明显的互补性,只
有将它们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中,其各自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如GPS与InSAR数据融合应用于矿山开采沉陷监测,既可以改正InSAR数据本身难于消除
的误差,又可以实现GPS技术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平面位置精度与InSAR技术高空
间分辨率和高程变形精度的有效统一;利用遥感影像资料进行矿区土地利用变化
进行分类解译,结合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土地
利用状态及其分布规律;GPS与GIS组合用于矿山安全监测,则可构成GPS数据
采集与GIS数据管理的实时分析等。

自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
念以来,相继提出了“数字中国”、“数字城市”、“数字长江”、“数字矿山”等一系列“数字X”概念。

“数字矿山”(DigitalMine,简称DM)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
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纽带,运用3S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
与矿山基建、勘探、开发、开采、环境保护、治理等相关信息的采集、输入、存储、检索、查询与空间分析,并实现空间信息的多方式输出和联机决策的分析处
理系统。

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数字矿山”的概念、内涵、体系结构及其
核心技术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数字矿山”是一个
多学科群体,涉及诸多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它不是一项具体的工程或技术
体系,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矿山实际进行较长时期的逐步建设和完善。

3结束语
因此,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测绘
学科的技术体系、研究领域和学科目标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测绘学逐步发展为
内涵更为丰富的“地球空间信息学”。

矿山测量学作为测绘学的一个分支,在“3S”技术的推动下,正朝着“矿山空间信息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藴珉.矿山测量与矿图.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 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梅安新,彭望碌,秦其明,刘慧平.遥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胡友健,罗昀,曾云.全球定位系统( G PS )原理与应用.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