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3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十二讲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1.诗人的回答是:因为“碧山”有别于“人间”的静美和闲 适。 2.C句与之相似,都蕴含了诗人对这份安宁闲适的喜爱。
(二)古诗阅读。 江上
[明]孙蕡① 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 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 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 秋怀已向南云尽,又是沧洲②阅岁华。 【注释】①孙蕡(fén):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南海人。②沧洲:滨 水的地方。 1.枫树是不会开花的,诗人却说“青枫初着花”,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赏析诗词表现手法 (一)常见的表现手法及用法举例:
(二)修辞手法及用法举例[见赏析诗歌语言] (三)常见的抒情方式及用法举例:
答题技法: 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 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点明这种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有什么作用,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 句话,从景、情、理等方面的为人称道之处,对诗歌的句子进行品评。 【答题格式】这首诗(词)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技法,写出了……意象,表现(突出)了……思想(感情)起到了……作用。
3.赏析典故,要挖掘所用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即内蕴),答 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如刘禹锡的《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对 “闻笛赋”怎么理解?——“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这 里运用典故,意: (1)叠词。一是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二是起强调作用,可以使 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绵密曲折。 (2)拟声词。一是给读者以听觉上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二是能 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3)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 染气氛。 【答题格式】X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 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 人……的思想感情。
2.赏析描写性词语,要分析其对描绘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 “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朴实”“隽永”等词语。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找出诗中体现初 春特点的词语,并加以赏析。——“初平”生动地描绘出春水新涨、几与 岸平的情景,“渐”准确地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
(一)(原创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①窅(yǎo)然:远去的样子。 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二讲 古诗词鉴赏
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鉴赏。 2.感知古诗词中的艺术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等)。 3.理解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4.品析古诗词的语言。 5.揣摩诗词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6.品析古诗词的写作技巧。
答题技巧: 1.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 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 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感情。 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 易体会诗人的情感。
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 要分析。
A.无可奈何花落去 B.风住尘香花已尽 C.簌簌衣巾落枣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第1题考查理解古诗文内容的能力。要注意诗歌整体内容和 氛围,比如本诗描绘碧山风景,突出对碧山的喜爱;同时要抓住关键词语, 如本诗中有“闲”“窅然”,可推知碧山幽静、闲适的特点。第2题考查鉴 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首先要明白诗句蕴含的感情,把握诗句蕴含的感情可从 以下几方面入手,结合诗人作品特点、结合写作背景、结合关键词句。本诗 关键词在一“闲”字上。面对如仙境一般、别有天地的碧山,作者的心是安 适恬淡的、悠然自得的。根据这一点,可知答案应选C。
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 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 【答题格式】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表达)什么感情。
二、赏析诗歌语言 (一)赏析字词 1.赏析动作性词语,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 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辅 ”和“望”字用得极精辟,“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 ,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雄伟。“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 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答题技法: 对于名句赏析类题型,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从两方面来鉴赏 评价:一方面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 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设问、反问等)、用词的生动形象、表达技 巧(托物寓意、对比)等,另一方面从内容上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 【答题格式】析诗义+找特点+绘画面+表感情
(二)赏析名句 1.诗歌的语言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一般要求赏 析的句子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2.常见的修辞手法、例句及赏析如下:
2.常见的修辞手法、例句及赏析如下:
3.赏析名句,还可以从名句的类型(写景、抒情、说理)分析。(1)写 景类:如果是写景,则从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 等角度进行赏析。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2)抒情类:如果是抒情,则从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 。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3)说理类:如果是言理 ,则从理趣的融合性、哲理的启发性等角度赏析。如“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