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
(一)一块625欧元的树皮
德国里特堡的高中生克雷斯蒂在驾车旅行时,发生了一起车祸。

为了避让一辆迎面而来的运货卡车,克雷斯蒂紧急转舵,结果撞到了公路边的一棵槭树上。

这是一棵有20年树龄的大树,很粗壮,所以,克雷斯蒂的小汽车当场就撞报废了,而克雷斯蒂本人也撞成了严重脑震荡,幸亏被巡警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克雷斯蒂还没有痊愈出院,一张由当地林业部门开出的付费信函已经邮寄到了他的家里。

付费账单上写着:克雷斯蒂先生,由于您肇事撞破了路边槭树的树皮,所以请您到银行支付625欧元费用。

下面,还附了一份应付款项明细。

第一项,树皮伤害费。

被撞槭树树围长度为89厘米,虽然事后依然郁郁葱葱,挺拔如初,但树皮受损部分长33厘米。

按照规定,肇事者应赔偿槭树价值980欧元的55%,539欧元。

第二项,受损树皮清理费。

事故发生后,护树人员花了三小时清理受损树皮,应付劳务费79.5欧元。

第三项,见习费。

一名实习生在清理现场帮忙0.25小时,按规定付费1.5欧元。

第四项,医药费。

树干伤口处被涂上了5欧元的药膏,应由肇事者支付。

“不就是擦伤一块树皮吗?何必这样兴师动众?”相信很多人看
了这张罚单后都会这样认为。

而在大家的印象里,林业部分也不应该多管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

如果真遇上了,我们一定会说:“没事做了,无聊。


但德国的林业部门却郑重其事,他们有一套令人匪夷所思的理论:树也是生命,交通肇事者要为伤及到的任何生命负责,所以,那棵被撞伤的槭树也不能例外。

1.克雷斯蒂交通事故造成哪些损失?



2.德国林业部门为什么这样郑重其事地对待一棵被擦伤的大树?
3.付费帐单一共有哪几项?你看出了德国林业部门工作什么特点?


4.下面对几个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郁郁葱葱”形容这棵受伤的树依然长得苍翠茂盛。

②“鸡毛蒜皮”形容事情小而多,实在忙不过来。

③“匪夷所思”形容德国树也是生命的理论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5.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二)王元用数学知识买瓜
中关村每到盛夏,八十二楼门口总有个大号的西瓜摊,摊主是个歪脖子大兴人,姓魏,挑西瓜不用敲,用耳朵贴上听,十拿九稳。

因为这个绝活儿,这位在中关村的小摊贩里位列八大怪。

那次大概是1987年或者1988年,我去买西瓜,骑上车,直奔魏师傅的瓜棚子——毕竟他的瓜好。

一看买的人不少,正要往里挤,忽然看到有两位熟悉的人物,也在挑西瓜呢。

谁呢?王元先生和王太太,两位一边挑一边算价钱呢。

魏师傅的西瓜卖得好,不免有些“作怪”。

不称重,分大瓜小瓜而卖,大瓜三块一个,小瓜一块一个。

看着大瓜小瓜尺寸差别不是很大,很多人都拼命往小瓜那边挤。

王太太好像也是这样,却听见王元先生说:“买那个大的。


“大的贵三倍呢……”王太太犹豫。

“大的比小的值!”王先生说。

王太太挑了两个大瓜,交了钱,看看别人都在抢小瓜,似乎又有些犹豫。

王先生看出她犹豫,笑笑说:“你吃瓜吃的是什么?吃的是容积,不是面积。

那小瓜的半径是大瓜的三分之二稍弱,容积可是按三倍平方算地。

小的容积不到大的30%,当然买大的赚。


王太太点点头,又摇摇头:“你算的不对,那大西瓜皮厚,小西瓜还皮薄呢,算容积,恐怕还是大的吃亏。


却见王先生胸有成竹,点点头道:“嘿嘿,你别忘了那小西瓜的瓜皮却是三个瓜的,大西瓜只有一个,哪个皮多你再算算表面积看。


王太太说:“头疼,我不算了……”
两个人抱了西瓜回家,留下魏师傅看得目瞪口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十拿九稳:
绝活儿:
2.王太太买西瓜想买小的,因为
3.普通人买西瓜,是凭感觉,王元先生是数学家,他主张买那个大的,有两个原因。

4.当王元先生胸有成竹决定买大西瓜时,王太太是什么表现?魏师傅是什么表现?
5 本文围绕写数学家王元在生活中的与众不同。

(三)小牛和老骡子
有一段时间,老农夫一直用小牛和骡子一起耕作,耕作相当辛苦。

年轻的小牛对骡子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休息。

”老骡子却答道:“不行啊,我们需要把工作做完,因为耕种的季节很短啊。


但小牛还是装病了,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它舒服些。

等老骡耕种回来,小牛询问地里的情况如何。

“没有以前耕种得多,”老骡子回答道:“但我们也耕种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没有?”“没有。

”老骡子回答。

第二天,小牛还想偷懒,就再次装病。

当老骡子从田间回来时,小牛问道:“今天怎么样?”“还不错,我认为。

”老骡子答道。

“但耕种得还不是太多。

”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了?”“啥也没有对我说,”老骡子说,“但是,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慵懒是一种自我扼杀。

1.小牛两次装病,第一次是因为
第二次是为了
2.小牛装病不耕田,却“一再询问”“老家伙说我什么了?”老家伙是谁?“一再询问”表明了什么?
“老家伙”指
“一再询问”表明
3.短文中出现了骡子、牛,他们都是农村更添的力畜,还有一样你知道是什么吗?
4.老骡子和小牛的差距在哪里?
5.“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屠夫是干什么的?老农夫和屠夫说话,意味着什么?
6.最后一句破折号的用处是
A 解释说明
B 话题突然转换
C 声音延长
(四)你杀死了贝多芬
晚上临睡前,女儿给我出了个题目:
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并且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其中有3个耳朵聋,两个眼睛瞎,还有一个智能不健全,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病在身,请问,你会建议她生下这个孩子吗?
女儿的问题太过简单了,我当然会选择让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

想想都太可怕了,若是再多一个残疾孩子,真不敢想象这个女人怎么能承受得住!
那么,你杀死了贝多芬!那个女人是贝多芬的母亲。

女儿摊开双手,遗憾地摇着头。

我吃了一惊,为自己如此轻易地杀死了贝多芬叫屈!我不服气地说:“若是不知道结果,你会怎么选择?”女儿说:“我已经选择过了,而且班上大多数同学跟我选择的一样:建议她生下来!在此之前我们并不知道答案!”
“为什么?”我忽然感觉这个选择题很有趣,忍不住要和女儿探讨一下。

没有想到的是,女儿的理由非常简单: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
多一点儿希望——她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残疾孩子,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
我怔住,继而热泪盈眶。

还有什么比如此充满人性、充满希望的答案更正确的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健全:叫屈:
怔住:探讨:
2.为什么称贝多芬的母亲是“可怜的母亲”?
3.“我”为什么选择“让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4.女儿“建议她生下来”是
你觉得这个女儿是一个的小孩。

5.“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她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残疾孩子,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本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 表示话题转移 B 表示解释说明
(五)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经常逃票的人,才没有把我撵下
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

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

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

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

”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

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

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老大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

”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大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

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

”老太太又笑了:“我下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

我儿子一家都在这里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

三年前,我第一次到城里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

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了一份情。

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待”有三种解释,“迫不及待”的“待”选择第()种。

A 等,等候
B 对待,招待
C 将,要
2.“我”有那种尴尬和狼狈是因为
3.一位外地老太太为什么替我投进一元钱?用“——“画出有关句子。

4.老太太教“我”怎样还她一元钱?用“”画出有关句子。

5.本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
三年前
今天
将来
(六)这个人重要不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以至于家庭生活与工作都大受影响,最后他选择了辞职。

我问他:“如果不是那个人,你会留下来吗?”他回答:“当然,这工作我很喜欢。

但是我恨透了那个家伙,只要他在那里一天,我便觉得有如芒刺在背,只能离开。


“你为什么要让他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被我这么一问,他顿时哑口无言。

一位老师将学生分组,12个人一组。

其中一个学生请求老师给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
学生说:“因为我很讨厌其中的一个人。


老师同意了他的要求,不过老师问道:“这个组的其他成员你也
讨厌吗?”
学生说:“不会啊,都挺喜欢的。


老师说:“那这个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
学生答:“不重要,讨厌死了!”
老师说:“但是10个好朋友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

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
对立的关系有时要比爱的关系来得更深沉,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

你若一直处于跟某个人的抗争中,慢慢就会失去自己;当你把整个焦点都集中在那个人身上时,他就涵盖了你的整个世界,成为了你生命的重心。

这样的结局,你愿意吗?
1.标题中的“这个人”指的是
2.“他”为什么选择离职?
3.写老师将学生分组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4.“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

”你能用本文的例子来说明吗?
5.读完全文,你觉得“他”会不会做出新的选择?要说明理由。

6.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A.遇到一个不喜欢或讨厌的人。

()
B.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在背上一样。

()
C.两者对立,像水和火一样不相容。

()
参考答案
(一)一块625欧元的树皮
1.克雷斯蒂交通事故造成哪些损失?
①小汽车当场报废。

②自己严重脑震荡。

③擦破树皮赔偿625欧元。

2.德国林业部门为什么这样郑重其事地对待一棵被擦伤的大树?答:因为树也有生命,交通肇事者要为伤及到的任何生命负责。

3.付费帐单一共有哪几项?你看出了德国林业部门工作的什么特点?
①树皮伤害费受损树皮清理费见习费医药费
②看出他们严肃、认真、细致、及时的特点。

4.下面对几个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②)
5.德国法律对树木的爱护令人感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二)王元用数学知识买瓜
1.练习上下文,解释词语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绝活儿:最拿手的本领
2.王太太买西瓜想买小的,因为小西瓜便宜,一块钱一个。

3.普通人买西瓜,是凭感觉,王元先生是数学家,他主张买那个大的,
有两个原因。

①大瓜容量大②大瓜表面积小
4.①王太太说:“头疼,我不算了。

”②魏师傅看得目瞪口呆
5.本文围绕买西瓜写数学家王元在生活中的与众不同。

(三)小牛和老骡子
1.第一次是因为耕作相当辛苦,为了得到休息
第二次是为了偷懒
2.“老家伙”指老农夫
“一再询问”表明小牛有点担心后果,心里不踏实
3. 马
4. 老骡子勤劳、能吃苦,很有责任心,小牛懒惰,装病,自作聪明。

5.屠夫是专门宰杀牲畜的。

意味着小牛有危险了,不能再偷懒,否则会被害了。

6.最后一句破折号的用处是 A
(四)你杀死了贝多芬
1.健全:本文指强健没有缺陷叫屈:诉说收到的冤屈
怔住:愣住了,呆住了探讨:研究讨论
2.因为她自己有病在身,生了那么多残疾孩子,所以……
3.想想都太可怕了,若是再多一个残疾孩子,真不敢想象这个女人怎
么能承受得住!
4.女儿“建议她生下来”是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
你觉得这个女儿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小孩。

5.( B )
(五)心底盛开一朵花
1.( A )种
2. 乘车没带公交卡,身上没有零钱
3.三年前,我第一次到城里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

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了一份情。

4.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

5.本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
三年前好心的姑娘帮老太太投了一块钱
今天好心的老太太为“我”投了一块钱
将来“我”要为像自己一样粗心的人投一块钱
(六)这个人重要不重要
1. 所恨(讨厌)的人
2.答:因为他与同事交恶,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所以选择离职。

3.目的是告诉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而离开
4.“他”与一个人交恶而放弃了很多喜欢的工作(或:因为一个讨厌的同学而离开十个“蛮喜欢”的同学)
5.答:会留下来,因为文中所举学生分组的例子有说服力(本题可自由回答,但一定要说服理由)
6.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A 遇到一个不喜欢或讨厌的人。

(水火不容)
B 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在背上一样。

(芒刺在背)
C 两者对立,像水和火一样不相容。

(交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