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小结:爆炸就是可燃物在空间内极速地燃烧,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使气体体积而引起。
4、解释“为什么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却会发生爆炸?”
探究交流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27页内容后,独立完成下列自学思考题。
1、在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的地方如何防止爆炸燃烧与灭火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爆炸是如何发生的;能识别生活中的易燃物易爆物及标识。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和安全意识。
重、难点
重点:探究爆炸产生的原因,掌握一些安全知识。
难点:爆炸产生原因的微观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导学引路
2、下列是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表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的图标是( )
A、 B、 C、 D、
3、夜间发现煤气泄漏时,可以才去的应急措施是()
A、开灯,将煤气开关关闭
B、打开所有的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
C、开灯,寻找泄漏源
D、向室内喷水,使煤气溶解在水中,防止其燃烧
4、爆炸的条件:一是在空间内;二是可燃气体或粉尘的浓度达到;三是遇到。
3、爆炸的类型
: 化学反应引起的爆炸,属于变化;例如; 由物理膨胀导致的爆炸,属于
变化,例如; 核物理爆炸,如原子弹的爆炸。
作业布置
活页作业2
教学反思
讨论:为什么刚开始时氢气能够在导管的尖嘴处安静地燃烧,而片刻后却发生爆炸了呢?
2、分析现象:刚开始导管尖嘴处跑出少量纯净的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热量(“多”或“少”),易及时散失。片刻后瓶内进入氧气与氢气混合,大量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同时接触,反应瞬间释放出(大量或少量)的热,使气体体积在有限空间内气体急剧膨胀就发生了。
二、拓展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
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有易燃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B、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D、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
板书设计
1.爆炸产生的条件:一是在有限的空间内,二是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三是遇到明火。
2、爆炸分为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和核爆炸
达标检测
一、基础题:
1、日常生活中有①酒精;②味精;③液化石油气;④食盐;⑤面粉;⑥食用油。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的是()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②④⑤
2、认识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标识。
3、什么是爆炸极限?点燃混有空气的氢气一定会发生爆炸吗?
4、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高于爆炸极限上限或低于爆炸极限下限,遇明火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5、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6、点燃氢气前为什么要验纯?其它可燃性气体呢?
7.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原理一样吗?化学方程式为。
8、汽车轮胎、气球的爆炸与氢气的爆炸一样吗?
1、可燃物燃烧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也能带来灾难。例如:家庭生活中我们用液化石油气燃烧放热来做饭。如果在通风不好的厨房内气体泄漏遇火很容易引起爆炸。
2、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为什么会爆炸?
探究交流

课本P126“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实验
1、观察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用火柴点燃后开始看到,片刻后看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