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
2017年1-7月西安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7年1-7月西安市经济运行情况7月份,全市生产保持平稳,需求继续回暖,物价温和上涨,政策效应带动、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全市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增长保持稳定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3.36亿元,同比增长5.0%。
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409.18亿元,增长12.9%。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46.85亿元,同比下降0.4%;重工业增加值576.51亿元,增长6.5%。
分产品看,主要产品产量增长稳定,新兴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
其中,SUV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同比增长1.5倍,单晶硅增长1.2倍,锂离子电池增长59.8%,智能手机增长28.9%,集成电路圆片增长27.5%,光纤增长43.9%。
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4.9%;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322.74亿元,增长7.7%。
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7.30亿元,同比下降7.2%;主营业务收入2292.30亿元,增长4.2%。
二、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1-7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94.84亿元,同比增长6.9%。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263.20亿元,同比增长39.1%;民间投资1410.73亿元,下降6.3%。
数据来源:西安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0.22亿元,同比下降32.2%;第二产业投资490.25亿元,下降17.4%,其中,工业投资484.07亿元,下降17.7%;第三产业投资3154.38亿元,增长13.1%。
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1209.44亿元,同比增长12.8%。
商品房销售面积1294.58万平方米,增长27.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47.24万平方米,增长23.8%。
三、市场消费继续回升1-7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507.79亿元,同比增长9.6%。
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459.51亿元,同比增长9.9%;餐饮收入额48.28亿元,增长2.3%。
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
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深入实施“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4.1亿元,同比增长7.5%(同比增长以下简称增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6亿元,增长5.0%。
(一)工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
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9.9%;4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1.6亿元、利税103.9亿元、利润70.7亿元,分别增长12.5%、10.3%和7.5%。
其中装备制造产业增长较快,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增幅分别高于全市3.4个、9个、12.7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3.9%、17.9%和14.4%;全市工业产销率100%,主营业务收入利税率8.6%。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上半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0.2亿元,增长7.5%;占GDP比重41.5%,同比提高0.86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
实现服务业税收21.1亿元,增长19.4%。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520.4亿元、存款余额达到693.2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14.2亿元、55.2亿元。
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到216家,限额以上物流企业达到75家,上市企业达到7家,各类金融机构达到75家,阿里巴巴诸城产业带入驻企业431家。
研发设计、总部经济、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有序推进。
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三)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4.4%。
实现夏粮总产8.01亿斤。
秋季作物生产形势良好,畜牧业稳定发展。
农业“三调两提”工作进展顺利,高端高质农产品比重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
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238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63家,新登记注册家庭农场49家。
201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及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201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及经济增长状况分析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是经济增速平稳,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GDP同比增长6.9%,与一季度持平,经济增速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
二是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同比多增了18万人,完成了年度目标的66.8%。
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走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以下。
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四个月低于5%。
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
刚才我已经介绍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同比增加了364万人,增长2.1%。
三是物价形势总体稳定。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1.4%,与一季度基本持平;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基本稳定,上半年核心CPI同比上涨2.1%。
四是国际收支继续改善。
货物贸易继续保持顺差。
上半年货物贸易的进出口相抵,实现了顺差1.28万亿元。
人民币小幅升值,外汇储备连续回升。
6月末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是1美元兑6.77元人民币,比3月末升值了1.84%。
外汇储备6月份达到30568亿美元,连续五个月回升。
综合宏观经济四大方面的主要指标来看,我国上半年的经济运行呈现了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国际收支改善的良好格局,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好的态势更加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构在改革中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使产需结构进一步优化。
今年以来,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的特征更加明显,上半年服务业的增速快于二产增速1.3个百分点,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达到了54.1%,高于二产14个百分点。
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2和4.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了12.2%和32.2%。
在需求方面,居民消费加快转型升级,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也在调整优化。
西安统计年鉴2017社会经济指标: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基础设施投资(2016年)
Railway transport industry
204080
The road transport industry
2052920
Water transportation
The air transport industry
6871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4666
Handling and transport industry
71052
control industries
Public facilities management industry
5855181
ndustry (2016)
占基础设施 投资比重(%)
Rate(%) 100.0 30.3 1.9 19.3
0.1
0.4 8.5 0.1 8.0
2.8 58.9
3.2 0.7
5-9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基础设施投资(2016年) Investment for Basic Infrastructure of Municipal Units by Industry (2016)
指 标 基础设施投资总计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铁路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水上运输业 航空运输业 管道运输业 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服务业 仓储业 邮政业 二、信息传输、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 三、电网建设 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5950
Warehousing industry
902012
The postal service
7219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Software
850622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西安统计年鉴2017社会经济指标:全市居民家庭每百户年末耐用品拥有情况
Item
家用汽车(辆)
Automobile (unit)
摩托车(辆)
Motorcycles (unit)
助力车(台)
Strength-aid Cycle (unit)
洗衣机(台)
washing machine (unit)
电冰箱(柜)
Refrigerator (unit)
微波炉(台)
Microwave Oven (unit)
Sterilizing Cupboard (unit)
洗碗机(台)
Dishwasher (unit)
排油烟机(台)
Exhauster (unit)
固定电话(线)
Ordinary Telephone (unit)
移动电话(部)
Mobile phones (unit)
#接入互联网(部) Access to th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ternet(unit)
组合音响(套)
Music Center (unit)
2015
28.8 18.9 38.1 97.6 91.7 49.2 115.0 76.1 126.4 81.5 37.1
5.1 1.3 69.1 45.9 234.2 99.0 68.8 54.9 7.6 39.5 3.3 4.8 6.5
计算机(台)
Computer (a)
#接入互联网(台)
Access to the Internet(unit)
摄像机(台)
Pickup Camera (unit)
照相机(台)
Camera (unit)
中高档乐器(架)
High-end Instruments (unit)
关于西安区2017年度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关于西安区2017年度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在西安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西安区政府(2018年10月22日)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将西安区2017年度财政决算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2017年12月,区政府在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做了《西安区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17年预算执行结果是: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198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97.8%,同比增长7.6%。
其中:区本级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5,700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99.8%,同比增长6.8%。
区本级收入中,增值税完成7,527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03.6%,同比增长39.3%;企业所得税完成2,814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14.2%,同比增长15.1%;个人所得税完成1,913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33.1%,同比增长18.2%;房产税完成2,921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01.8%,同比增长54.2%;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151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68.9%,同比增长45%;罚没收入完成99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30.5%,同比下降77.9%。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0,005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05.6%,同比下降5.8%。
其中,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3,78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6%,同比增长8.2%。
区本级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10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1.9%,同比增长38.4%;公共安全支出66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0.1%,同比下降66%;教育支出7,53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8%,同比下降0.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7,47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1.2%,同比增长5.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39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8.7%,同比增长28.4%;农林水支出5,34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232.3%,同比增长50.9%。
西安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
西安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一、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今年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攻坚克难,牢牢把握“全面转型、振兴发展”工作主线,统筹实施“三个五”发展战略,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盯总体目标,深刻研判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狠抓各项政策落实,有效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社会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76亿元,同比增长2.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89亿元,同比下降3.8%。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82.01亿元,同比下降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3亿元,同比增长8.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66亿元,同比增长80.2%。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4,256万元,同比下降11.3%。
(一)稳增长、促转型,三次产业总体平稳工业经济形势严峻。
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户,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8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2.5%,比上年同期下降5%;销售收入实际完成7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6.4%,比上年同期下降2.1%;利润实际完成869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46.5%,比上年同期增长2.2%。
全区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上半年完成12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0.4%,比上年同期增长7%;从业人员达到2.82万人;民营企业发展到968户。
服务业平稳发展。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壮大市场主体,培育新兴业态,促进了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新世界购物商场填补了我区建区以来无大型现代高端购物商场的空白。
汽贸产业发展迅速,先后引进了嘉隆、双丰等汽贸服务企业,经销哈弗、大众等7个汽车品牌。
商贸物流业形成规模,仙城物流园区成为全省第三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被评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商务部首批绿色认证市场。
财政预决算全国各省市区统计数据:陕西省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统计(一)
决算数
1485.58 690.85 176.54 79.05 144.66 100.36 44.72 23.91 36.71 44.82 19.01 51.15 72.56 1.24
521.11 159.59 103.17 41.60 32.57 136.18 48.00 2006.69 2256.96 783.41
本年收入合计 中央补助收入 地方政府一般债务收入 国债转贷收入 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 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上年结余 上年结余 调入资金 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 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收入 收入总计
收入 预算数
1218.78 577.23 138.49 64.74 85.97 92.57 45.41 19.34 30.46 35.59 19.67 54.75 52.33
单位:亿元 陕西省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统计(一)
预算科目
一.税收收入 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资源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房产税 印花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土地增值税 车船税 耕地占用税 契税 烟叶税 其他税收收入
二.非税收入 专项收入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罚没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其他收入
0.04
226.83 389.14
5663.08
摘编自《中国财政年鉴2018》
西安区2017年预算草案
西安区2017年预算草案
目录
一、一般公共财政预算财政收入预算表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功能分类)
四、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经济分类)
五、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情况表
及说明
七、举借政府债务预算情况说明
八、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说明
九、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表
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转移支付表
十二、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预算情况表
十三、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十四、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表
十五、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表
十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表
十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2017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财政收入预算表
注:2016年含上年结转882万元,2017年含上年结转800万,上解165万。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功能分类)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经济分类)
单位:万元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单位:万。
2017年1—5月全省经济运行简况
2017年1—5月全省经济运行简况
佚名
【期刊名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7(000)013
【摘要】5月,全省规上工业继续回升,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市场平稳增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增强,基本面持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
【总页数】1页(P44-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3.2
【相关文献】
1.2016年1—5月全省经济运行简况 [J], ;
2.1-5月全省经济运行简况 [J], ;
3.1-5月全省经济运行简况 [J],
4.2018年1-5月全省经济运行简况 [J], 陕西省统计局;
5.2019年5月全省经济运行简况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一、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今年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攻坚克难,牢牢把握“全面转型、振兴发展”工作主线,统筹实施“三个五”发展战略,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盯总体目标,深刻研判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狠抓各项政策落实,有效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社会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76亿元,同比增长2.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89亿元,同比下降3.8%。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82.01亿元,同比下降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3亿元,同比增长8.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66亿元,同比增长80.2%。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4,256万元,同比下降11.3%。
(一)稳增长、促转型,三次产业总体平稳工业经济形势严峻。
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户,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8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2.5%,比上年同期下降5%;销售收入实际完成7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6.4%,比上年同期下降2.1%;利润实际完成869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46.5%,比上年同期增长2.2%。
全区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上半年完成12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0.4%,比上年同期增长7%;从业人员达到2.82万人;民营企业发展到968户。
服务业平稳发展。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壮大市场主体,培育新兴业态,促进了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新世界购物商场填补了我区建区以来无大型现代高端购物商场的空白。
汽贸产业发展迅速,先后引进了嘉隆、双丰等汽贸服务企业,经销哈弗、大众等7个汽车品牌。
商贸物流业形成规模,仙城物流园区成为全省第三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被评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商务部首批绿色认证市场。
目前,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发展到4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到4家,服务业整体发展趋于平稳,呈现稳中有增的态势。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589公顷,比去年增加316公顷。
调减玉米种植面积2000亩,其中:玉米田改水田400亩,中药材种植500亩,蒲公英种植300亩,食用菌种植100亩,其他700亩。
镇养殖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45个,各类专业户达2400多户,牧业小区发展到27个。
猪、牛、羊出栏分别为15000头、2200头、2000只,家禽出栏18.8余万只,基础农业进一步夯实。
(二)扩投资、抓招商,经济拉动作用增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2017年全区运作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46个,其中新开项目13个,续建项目43个,亿元以上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185亿元。
新开工项目中:云动力智能机器人项目已小批量生产,佳诚商务中心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怡宁精神康复医院、紫梦香谷温泉养生综合体、灯塔镇高标准农田等11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续建项目中:聚源矿山设备项目已实现试生产,隆盛源液压支架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亿达碳纤维材料深加工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今年计划建设第二栋厂房。
佳德活性碳纤维项目研发中心和第二栋厂房主体已经封顶。
希玛微藻DHA项目转产生产虾青素,已经实现试生产。
凯旋王国创意园项目水上游乐项目已竣工投入运营。
新世界购物广场项目预计今年完成酒店装修工作。
双丰汽贸大众4S店项目力争今年8月份投入使用。
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主体施工基本完成,今年建成对外开放。
湿地公园、嘉隆汽贸、隆盛源刮板运输机、聚源球形石墨、长江胶管、高宏金域蓝湾等项目进展顺利。
招商引资扎实开展。
上半年全区实现招商引资到位额37亿元,完成年计划任务的52%。
赴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天津开展“走出去”活动10次,召开天津市广东商会领导及企业家联合举办辽源市西安区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暨项目推介会以及云动力智能装备制造开业庆典,邀请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等“请进来”活动8次,洽谈对接石墨产业园相关项目、文化产业园等二十余个企业及项目,与上海易城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润兴食品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签约战略性合作协议,引进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等落地项目5个。
开发区加快发展。
孵化器厂房主体工程、水电及其它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完工,研发中心办公楼正在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户企业入驻并实现生产。
供水泵站及管网一期工程已建成,已为凯旋王国水上乐园供水。
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实施园区供水管网试水工程。
为支撑园区日益增加的用电需求,已向市供电公司提出申请建设园区内建设变电站项目。
(三)重改革、强支撑,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取消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151项,削减幅度达80%,办理时间压缩53.3%。
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不断优化抽查方式,突出重点领域违法违规经营的风险防控。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组织开展信访维稳“三个年”活动,全力解决重点难点信访问题,全区共接待上访187件682人次,对重点人员进行死看死守,保证了国家重要会事期间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安全生产建设。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制定下发了《辽源市西安区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规定》,进一步建立完善西安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经常性对煤矿、危险化学品进行明察暗访,有效防范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四)惠民生,促和谐,社会建设协调推进民生保障持续加强。
上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760人,完成年计划的88.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80人,完成年计划的106%;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全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1738人(其中城镇居民4079人,农村居民7659人);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备案率达到95%;备案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100%。
组织开展农中二期、安家社区、富国期房、湿地区域居民的回迁安置工作,共计回迁居民455户;货币化安置泰信旧楼区域居民125户。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全力开展脱贫攻坚计划。
全面落实“五点双享受两救助”社保政策,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165人,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85人放款,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举办贫困人口就业招聘会3次,安置贫困人口就业23人。
医疗扶贫建档立卡570人,医疗救治贫困人口162人。
二是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共投入20余万元加强社区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社区和农村文化发展。
组织文化惠民演出共30多场,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用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三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夯实基础,提高均衡发展水平,在硬件配备上,进一步做好补齐、管好、用足工作。
加快推进乒乓球训练基地建设进程,适时启动二实验小学消防配套设施建设工程。
四是开展医疗健康计划。
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630元,有7个行政村为参合农民进行不同程度缴费,农民参合率达98%,并且提高部分慢性病和重大疾病报销比例。
总体上看,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但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仍然巨大,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制约性因素: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三次产业比重不协调;项目储备少,落地困难,部分重点项目进展缓慢;财力薄弱,收支矛盾突出;民生改善压力大,住房、教育、文化、卫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都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和措施下半年,区政府将继续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农村经济、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抢抓政策机遇,积极进取,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一)紧紧围绕全年目标,抓督查、促落实重点盯紧盯牢、抓实抓好五大类指标的完成:一是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综合性指标。
二是税收收入占比、工业应税销售、购进设备抵扣税额等质量效益型指标。
三是比较性指标,主要是增幅、在全市的排名以及与县区的横向比较。
四是民生指标,主要是围绕年初指定的10个计划30件惠民实事。
五是约束性指标,主要是节能减排指标。
加强对指标间系统性、匹配性的研究,强化预警、督查、考核,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抓转型、促升级一是工业方面:推动形成以装备制造、建筑建材、健康食品、新材料四大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工业格局。
围绕高端、智能和集成,大力发展以矿山装备、非煤装备、智能装备制造为代表的装备产业。
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带动传统建筑建材产业整体工艺装备、研发设计水平全面提升。
促进食品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推动行业集聚化发展为重点,促进碳纤维集群式发展,构筑西安区“碳立方”工程。
二是服务业方面:推动形成以文化旅游、汽贸物流两大新兴产业为增长极产业格局。
深入挖掘我区特色文化旅游的丰富内涵,整合优化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加快发展。
充分发挥我区区位优势,以汽车贸易和现代物流为重点,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
三是现代农业方面: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与健康食品业形成产业互动。
合理布局空间,完善区域功能,引导农民调整种养植结构,大力发展壮大棚膜经济和牧业经济。
(三)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抓推进、促突破一是“建”好项目。
以“三大员”服务重大项目为重点,继续加大区级领导六包保工作力度,通过项目现场办公、企业项目对接座谈会等方式,对重点项目成立服务保障小组,及时了解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重点解决企业和项目单位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施工环境,确保项目早见效。
二是“引”好项目。
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精准招商,在“招大、引强、选优”上下功夫,拓宽渠道、搭建平台、强化服务、优化环境力探索市场化招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做好专业化招商,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实现园区化招商,体现产业集聚优势。
三是“谋”好项目。
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不断延伸优势产业发展链条。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大新兴优势产业,突出前瞻性,加大新领域的开发力度,推动西安区持续快速发展。
(四)紧紧围绕城乡建设,抓基础、促形象一是夯实园区基础建设。
加快融入到全市“一区两园”运行模式,借势、借力发展。
在完善孵化器产业园附属配套工程的同时,采取市场化经营模式,推动成长性强、带动性强、发展性强的企业项目尽快入驻。
二是突出城区带动。
推进新世界彩悦城、集贸大楼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尽快繁荣商务区,打造城乡一体发展的集聚、辐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