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分析本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30例和强化组30例。
结果强化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RP、TC、LDL-C明显优于常规组,强化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强化治疗;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其往往是由于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是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3-4]。
笔者通过对本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汇总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51~71岁,平均(58.5±10.3)岁,60例患者通过临床体征、超声心动图、生化检验、心电图机冠脉造影等检查,并且参照美国心脏病学会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急性心肌梗死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
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排除标准:(1)患者两周内没有调脂药物;(2)肾脏功能不全者;(3)活动性肝脏疾病或者有肝脏功能不全;(4)病情危重,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功能Ⅳ级;(5)近期有应用激素治疗或者有炎性疾病。
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30例和强化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情况。
观察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发作次数减少大于原来的2/3以上,发作时间明显缩短,疼痛的症状减轻;无效:上述指标均未达到者。
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是以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出现裂纹、破裂及表面出现破损,同时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形成,进而导致血栓形成和远端血管栓塞,从而引起冠状动脉出现阻塞[5-6]。
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降低血脂水平、稳定斑块及抗炎发挥作用,起到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死亡率的效果。
有资料显示,阿托伐他汀为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在肝脏的生物合成而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并能通过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目而增加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7-8]。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阿托伐他汀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其可以对HMG-CoA还原酶进行很好的抑制,从而减少肝细胞胆固醇的合成和储存,加速机体LDL-C的代谢清除,进而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9-10]。
并且还可以提高HDL-C的浓度,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有效地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脂质成分。
(2)阿托伐他汀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通过抑制细胞的信号转导,达到有效抑制炎性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冠状动脉内皮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
阿托伐他汀通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从而起到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上调一氧化氮合成酶,增加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生成,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炎性细胞的浸润和氧自由基的生成,起到调节血管内皮的作用。
笔者通过分析本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30例和强化组30例,结果表明,强化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RP、TC、LDL-C明显优于常规组,强化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提示应用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效果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学杰. 大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4):177-178.
[2] 厉志超.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评价[J].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6):937-939.
[3] 魏文琦,黎以斌,周志超. 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66-67.
[4] 杨宁.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氯吡咯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2,2(b):63-64.
[5] 何贵新,卢健棋,潘朝锌. 早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17(1):24-26.
[6] 黄璟,熊龙根,李国强.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高敏C 反应蛋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2,33(10):1481-1483.
[7] 王立强. 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442-2444.
[8] 陈兴国. 早期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36-38.
[9] 张小玲,叶青,周俊岭,等. 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随访观察[J]. 安徽医学,2010,31 (5):496.
[10] 秦志慧. 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J]. 医药论坛杂志,2010,2 (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