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宁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7题;共34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歆(xīn)羡懵(měng)懂浸(qīn)润含英咀(jǔ)华
B . 绮(qǐ)丽着(zháo)装崔嵬(wéi)敷衍塞(sè)责
C . 岑(cén)寂手帕(pà)飙(biāo)升越俎代庖(bāo)
D . 杜撰(zhuàn)骸(hái)骨耸(sǒng)立光阴荏苒(rǎn)
2. (2分) (2019高一上·北仑期中) 下列选项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窗扉(fēi)蓊郁(wěng)徇私一筹莫展
B . 压轴(zhòu)嘹亮(liǎo)布署东歪西倒
C . 绯闻(fěi)打夯(hāng)携手不容质疑
D . 笔杆(gǎn)游弋(yì)收讫焦燥不宁
3.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妆饰洋皱裙掩面涕泣文彩精华
B . 厮认吊梢眉丹唇未起孽根祸胎
C . 甬路碧纱厨两靥生愁姣花照水
D . 憨顽玫瑰佩甜言蜜语不肖无双
4. (2分) (2019高二下·温州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正对着楼梯口的地方,树立着一根大圆柱,柱子后是一件狭长的石膏复制品。

B . 因为前期低温阴雨,加之我国加强对油菜籽进口检疫,菜籽油的供应将偏紧。

C . 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任何情形下,外籍教师都没有理由置身事外。

D . 假以时日,人们一定会为中国生态利民,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喝彩。

5. (2分)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有相同意思的一组是()
A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秦贪,负其强自言罪过,以负于魏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B . 相如顾召赵御史顾吾念之,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荆轲顾笑舞阳
C . 书数十上,孝文不听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数使诸侯,未尝屈辱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D .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行过夷门,见侯生
6. (2分) (2015高一上·银川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距关,无内诸侯。

B .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 . 吾属今为之虏矣!
D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7.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②有好事者船载以入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④稍稍宾客其父⑤攀援而登,箕踞而遨⑥吾从而师之
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⑧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⑨追亡逐北
A . ①⑧/②⑤/③/④⑥/⑦⑨
B . ①⑧/②④/③/⑤⑦/⑥⑨
C . ①④/②⑥/③⑦/⑤⑧/⑨
D . 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
8. (2分) (2019高一下·沧县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问君西游何时还②开国何茫然
B . ①但见悲鸟号古木②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 . ①难于上青天②以其无礼于晋
D . ①其险也如此②其孰能讥之乎
9. (2分)下列加线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皆通习之(普遍) 无贵无贱(无论)
B . 驼业种树(事业) 字而幼孩(养育)
C . 始舍于其址(山脚) 有碑仆道(倒)
D . 如其克谐(能够) 累官故不失州郡(积累)
10. (2分) (2018高一上·大庆期末) 下列划线字的解释和用法全都正确的一项()
①昼夜勤作息(劳作休息)②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③多谢后世人(感谢)④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以之为)
⑤仰观宇宙之大(状语后置句)⑥客有吹洞箫者(判断句)
⑦正襟危坐(端坐)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⑨侣鱼虾而友麋鹿(使动用法)⑩非常之观(不同寻常)
⑪此所以学者不可深思而慎取之也(有学问的人)⑫其孰能讥之乎(代词,你)
A . ①②⑤⑦⑫
B . ②④⑤⑧⑪
C . ②④⑦⑧⑩
D . ①④⑤⑦⑧
11. (2分)加线的字选出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人有谁能以身之察察(洁净的样子),受(接受)物(世俗)之汶汶(浑浊)者乎
B . 又安(怎么)能以皓皓(皎洁的样子)之白,而蒙世之温蠖(尘垢)乎
C . 然皆祖(以……为祖,仿效)屈原之从容辞令,终(始终)莫(没有谁)敢直谏
D . 于是怀石,遂(就)自(自动地)投汨罗以(而)死
12. (2分)选出对下列加线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摄乎大国之间③为国以礼④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A . ①②同,③④同
B . ①②同,③④不同
C .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 . ①②不同,③④同
1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 .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

B .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发:打开。

C . 终已不顾顾:顾得上。

D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到。

14. (2分) (2016高二下·陕西期中) 下列各组划线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 .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C . 不若与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 . 可得闻与闻寡人之耳者
15.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2008年初,我国出现过“北旱南冻”的异常现象,时隔两年这种现象再次发生,去年是近十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和影响最大的一年。

B . 其实几乎所有的高端品牌都存在这种困惑:一方面羡慕低廉的中国制造成本,一方面又顾忌中国制造呈现在外的价廉物劣的形象。

C .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其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

D . 作为少数仍由政府定价的产品,天然气、电力等公共产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其价格高低涨落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活质量,直接影响百姓对物价的感受和承受力。

16. (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A . 《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中国边境小城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

B .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

著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优美散文。

其山水诗对后世影响极大。

C . 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以诗文齐名,称为“初唐四杰”。

其诗作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名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D . 《水浒》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小说,明朝施耐庵著,最早的本子为一百回本,名《忠义水浒传一百卷》。

清初学者金圣叹删减成七十一回本,名《水浒》。

17. (2分)(2020·浙江模拟)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 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唐代最低品级的文官服为青色
B .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路:宋代行政区划名
C . 朝菌不知晦朔晦朔:分别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D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无尽藏: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
18. (8分) (2017高二上·红桥期末) 阅读庄子的《庖丁解牛》,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善哉!技盖至此乎?盖:大概
B . 批大卻,导大窾,导:牵引
C .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丢弃
D . 善刀而藏之善:擦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B .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以无厚入有间
C .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D .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庖丁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解牛,其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B . 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C . 庖丁解牛之始“所见无非全牛者”,说明他从一开始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D . 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处世哲学,蕴含若深刻的哲理。

(4)请说明文中画线语句阐释的道理。

19. (8分) (2017高一上·寻乌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谢景仁,陈郡阳夏人,名与高祖同讳,故称字。

祖据,太傅安第二弟。

父允,宣城内史。

景仁幼时与安相及,为安所知。

始为前军行参军。

会稽王世子元显嬖人张法顺,权倾一时,内外无不造门者,唯景仁不至。

年三十,方为著作佐郎。

桓玄诛元显,见景仁,甚知之,谓四坐曰:“司马庶人父子云何不败,遂令谢景仁三十方作著作佐郎。

”玄为太尉,以补行参军,府转大将军,仍参军事。

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玄出行殷仲文卞范之之徒皆骑马散从而使景仁陪辇。

高祖为桓修抚军中兵参军,尝诣景仁咨事,景仁与语悦之,因留高祖共食。

食未办,而景仁为玄所召。

玄性促急,俄顷之间,骑诏续至。

高祖屡求去,景仁不许,曰:“主上见待,要应有方。

我欲与客共食,岂当不得待。

”竟安坐饱食,然后应召。

高祖甚感之,常谓景仁是太傅安孙。

及平京邑,入镇石头,景仁与百僚同见高祖,高祖目之曰:“此名公孙也。

”义熙五年,高祖以内难既宁,思弘外略,将伐鲜卑;朝议皆谓不可。

刘毅时镇姑孰,固止高祖,以为:“苻坚侵境,谢太傅犹不自行。

宰相远出,倾动根本。

”景仁独曰:“公建桓、文之烈,应天人之心,匡复皇祚,芟夷奸逆,虽业高振古,而德刑未孚,宜推亡固存,广树威略。

鲜卑密迩疆甸,屡犯边垂,伐罪吊民,于是乎在。

平定之后,养锐息徒,然后观兵洛汭,修复园寝,岂有坐长寇虏,纵敌贻患者哉!”高祖纳之。

及北伐,转景仁为大司马左司马,专总府任,右卫将军,加给事中,又迁吏部尚书。

八年,迁领军将军。

十一年,转右仆射,仍转左仆射。

十二年,卒,时年四十七。

追葬日,高祖亲临,哭之甚恸。

(选自《宋书》卷五二,列传十二。

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玄出行/殷仲文卞范之之徒/皆骑马散从/而使景仁陪辇
B . 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玄出行/殷仲文卞范之之徒/皆骑马散从/而使景仁陪辇
C . 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玄出行/殷仲文卞范之之徒皆骑马/散从而使景仁陪辇
D . 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玄出行/殷仲文卞范之之徒皆骑马/散从而使景仁陪辇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名讳”是出现在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礼仪文化现象。

遇到君主或尊长者时,不能直呼其名,也称作君避名讳。

B . “迁”在古代常用来丧示官位的变动,主要包括升职和降职两种情况,有时候也表示官职的平调。

C . “庶人”古代泛指无官的的平民、百姓。

文中桓玄将司马显父子称作“司马庶人”,毫无贬低之意。

D . “吏部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掌管官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大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谢景仁年幼时谢安还在世,谢安对他有所了解。

谢景仁博闻强记,擅长叙述前人的言论和行为,桓玄常常和他交谈,不觉疲倦。

B . 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权倾一时,朝廷内外没有不登门造访,只有谢景仁不去。

所以,在此期间谢景仁不被重用,三十岁方为著作佐郎。

C . 谢景仁待人接物的方式,深深感动了宋高祖。

在平定了京邑,入住石头城之后,宋高祖当着众人的面,称赞谢景仁不愧为名门之后。

D . 义熙五年,宋高祖打算向外开拓,将要攻打鲜卑。

刘毅坚决劝阻高祖。

谢景仁支持高祖的主张,高祖采纳了谢景仁的建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竟安坐饱食,然后应召。

高祖甚感之,常讲景仁是太傅安孙。

②虽业高振古,而德刑未孚,宜推亡固存,广树威略。

三、其他 (共1题;共15分)
20. (15分) (2016高一上·翔安期中)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3)
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21. (8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辛弃疾在《破阵子》里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深情回忆了往昔“沙场秋点兵”的雄壮场景。

②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再次强调“道不同不能相安”的处世原则。

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22. (18分) (2017高二下·双鸭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后生可畏
刘斌立
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

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儿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

我问了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

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里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

其它我们啥事儿也没给他安排,让
他自己在那儿天天待着呢。


“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

“我随口应和道。

“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

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

”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

他经常应景似地挺时尚,一会儿夹克上带钉,一会儿头发颜色又变了。

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的那张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

问到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

他爹差点没气得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一年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

“还记得那个玩摇滚的男孩儿吧——从我这儿跑了的那个,又回来了,这次据说是自己主动回来的。

今天来求的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儿坐着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后面老李加了几个微信的笑脸图标。

“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

”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那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

至于记忆里的玩摇滚还要考律师的常远,就遗忘得更远了。

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整个国家的头条新闻。

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

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她们去争取权利。

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的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家属的索赔事务。

这条很短的信息,却因为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当我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立刻给了我确认的答复。

“没错儿,这个常远就是他。

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老李在电话那边肯定道。

“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还真不是。

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

”老李继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

听常远爸说,常远在那儿生活过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

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我在电话那头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

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我听到电话那头老李很肯定地重复了这句话。

(选自《小说选刊》 2016年第6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常远他爸让他到律师事务所来见习,是想让他当一名律师,可他却想当一个摇滚乐手,可见他个性张扬,父子关系紧张。

B . 听到常远“跑了”的消息,“我”又惊讶又好笑,并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由此看出“我”对常远这类年轻人很不满意,甚至有些鄙视。

C . 小说通过“我”和李信的四个阶段的对话,先抑后扬,刻画出常远这一新时代的青年形象,他有闯劲,有社会责任感;对弱者有悲悯情怀。

D . 常远跑到青海茫崖的矿区演出,是为了接触中国最底层的民众,了解中国最基层的现实。

这次经历使他逐渐地成熟起来。

(2)“我”和老李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你是否喜欢小说中常远这个人物?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23. (5分) (2019高二上·南昌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沿海某发达城市一中学最近公布了一则消息,公示今年最新招聘的35名拟录取的教师名单。

在这份名单里,35人全部是研究生学历,其中还有8人是博士,3人是博士后。

最抢眼的是有20个来自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的研究生,甚至还有一人毕业于哈佛大学。

对此有人认为这些优秀毕业生带来了学霸的榜样力量,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理论高度、广阔视野、知识创新都传递给学生;也有人认为高学历不一定代表高能力,会考试的人不一定会教学;还有人认为这是大材小用,这些优秀毕业生原本可以选择更适合他们的职业;另有人担忧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将严重影响教育公平,“寒门难出贵子”将成为常态。

你对以上现象和观点是如何看待的呢?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7题;共34分)
1-1、答案:略
2-1、
3-1、答案:略
4-1、
5-1、答案:略
6-1、答案:略
7-1、答案:略
8-1、
9-1、答案:略
10-1、
11-1、答案:略
12-1、答案:略
13-1、答案:略
14-1、答案:略
15-1、答案:略
16-1、答案:略
17-1、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
18-2、答案:略
18-3、答案:略
18-4、答案:略
19-1、答案:略
19-2、答案:略
19-3、答案:略
19-4、答案:略
三、其他 (共1题;共15分)
20-1、答案:略
20-2、答案:略
20-3、答案:略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21-1、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22-1、答案:略
22-3、答案:略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2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