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氧化还原反应-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备战2019高考精品系列之化学(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分析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发生以及产物的判断,化学计算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故为化学的重要考点。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市自主命题的试卷中,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历年高考热点。

高考命题的意图是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近几年来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来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是近几年的高考热点,难度一般难度不大。

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特点,预测2019年氧化还原反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①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②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及其应用;
③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④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⑤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化学计算问题等。

可能出现的新题型:(1)结合数学图象进行综合分析;(2)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应用;(3)与实验、计算等组合进行综合考查。

氧化还原反应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1、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
3、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
4、熟练掌握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5、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强弱律、价态律、先后律等)及其应用
6、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
7、能运用元素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2)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3)实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得失或电子转移。

2、有关概念及相互关系
【例1】【2018北京卷】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本题的难度不大,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需要是否有化合价的变化,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需要有夯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二: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遵循以下规律(简称强弱律)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剂>氧化剂。

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3、依据金属、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1)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
(2)依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4、依据与同一物质反应的情况(反应条件、剧烈程度等)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高、低来进行判断,反应条件越低,性质越强;若氧化产物价态不同,则价态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5、依据电化学原理
(1)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

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

其还原性:负极>正极。

(2)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在阳极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即是还原性强弱顺序。

在阴极阳离子放
电顺序:Ag+>Hg2+>Fe3+>Cu2+>H+>Pb2+>Sn2+>Zn2+>Al3+>Mg2+>Na+>Ca2+>K+,即是氧化性强弱顺序。

【例2】【2016北京卷】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

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平衡移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
【名师点晴】明确溶液中的反应特点,并能灵活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时要注意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得出在酸性溶液中重铬酸钾的氧化性强,能把乙醇氧化。

易错选项是D,
注意④中的实验环境,不要忽视了溶液中还存在乙醇,而不能单纯的考虑平衡的移动方向。

☆★考点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
1、守恒规律: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相等,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2、强弱规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
化产物。

3、“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转化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刻总结为:价态相邻能
共存,价态相间能归中,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

如:
4、难易规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
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由于还原性Fe2+>Br-,所以Fe2+先和Cl2反应。

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优先与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发生反应。

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Fe粉,由于氧化性
Fe3+>Cu2+>H+,所以Fe粉先和Fe3+反应,然后依次为Cu2+、H+.
5、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
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

【例3】【2017北京卷】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考点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

其基本步骤如下:
【例4】.【2018新课标1卷】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答案】(1)2NaHSO3=Na2S2O5+H2O
【解析】
精准分析:(1)亚硫酸氢钠过饱和溶液脱水生成焦亚硫酸钠,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SO3=Na2S2O5+H2O;
☆★考点五: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有关计算方法——得失电子守恒法。

其基本步骤为“二找一列”:
(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关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
(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关系式。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例5】【2016上海卷】某铁的氧化物(Fe x 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

x值为
A.0.80B.0.85C.0.90D.0.93
【答案】A
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中电子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1.【2017北京卷】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名师点睛】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和判断依据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思路,即判价态、找变价、双线桥、分升降、写得失、算电子、定其他。

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们的变化情况。

该题的易错点是选项A,注意转化规律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Na2O2分别与H2O、CO2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而H2O、CO2都没有参与反应的电子得失。

2.【2017天津卷】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A。

3.【2016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
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海带提碘是由KI变为I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氯碱工业是由NaCl的水溶液在通电时反应产生NaOH、Cl2、H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C.氨碱法制取碱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故选项C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等。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是解答的关键:失去(共用电子对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本身做还原剂、转化为氧化产物;得到(共用电子对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本身做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

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时依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便可解答,一般题目难度不大。

4.【2016年高考上海卷】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 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名师点睛】化学试题的呈现方式形式多样,可采用文字、数据、图表、示意图等多种方式的融合,增加试题信息的广度,考查学生从不同呈现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思考或推理
的能力。

这些信息蕴含着解决试题的重要思路、数据和方法,如物质性质、物质形态、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结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等。

这就要求考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从中概括抽象出新的知识或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与学过的知识相组合,形成较全面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将这些知识体系进一步应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从而解决问题。

这种试题对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题利用分子模型示意图考查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吸(放)热反应的区别与联系,注意示意图中隐藏的信息:反应前只有一种分子,反应后既有新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又有新生成的单质分子,还有未反应的反应物分子,结合各种反应的本质特征回答即可。

5.【2016年高考上海卷】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O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1价变为反应后的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氧气的还原产物,错误;B.在反应中O2F2中的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而H2S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变为SF6中的+6价,所以H2S是还原性,错误;C.外界条件不明确,不能确定HF的物质的量,所以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错误;D.根据方程式可知还原剂H2S与氧化剂O2F2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4,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简单计算。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

在反应中,氧化剂是得到电子的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本身具有氧化性,反应后化合价降低,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本身具有还原性,反应后化合价升高,对应的产物为氧化产物。

整个反应过程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一定记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6.【2015上海化学】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

在该反应中()
A.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
D.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m3SO2就会放出2.5m3CO2
【答案】A、D
7.【2014年高考上海卷第19题】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A.2Na2O2+2CO2→2Na2CO3+O2 B.2Na2O2+2SO3→2Na2SO4+O2
C.2Na2O2+H2SO4→Na2SO4+H2O2 D.3Na2O2+Cr2O3→2Na2CrO4+Na2O
【答案】D
【解析】反应Na2O2+SO2→Na2SO4中SO2是还原剂,过氧化钠是氧化剂,则A、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还原剂,A不正确;B、反应2Na2O2+2SO3→2Na2SO4+O2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还原剂,B不正确;C、反应2Na2O2+H2SO4→Na2SO4+H2O2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正确;D、反应3Na2O2+Cr2O3→2Na2CrO4+Na2O中,过氧化钠是氧化剂,D正确,答案选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过氧化钠性质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灵活应用这些信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8.【2014年高考上海卷第2题】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过氧化钠B.氢硫酸C.硫酸亚铁D.苯酚
1.【2018届衡阳市第八中三模】下列对于过氧化钙(CaO2)的叙述错误的是
A.CaO2具有氧化性,对面粉可能具有增白作用
B.Ca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C.CaO2和水反应时,每产生1mol O2转移电子4mol
D.Ca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CO2=2CaCO3+O2
【答案】C
2.【2018届榆林市一模】(SCN)2称为拟卤素,将几滴KSCN溶液加入到酸性的含有Fe3+的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①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人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②向另一份溶液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Fe3+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SCN-=Fe(SCN)3
B.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
C.①中现象说明SCN-与Cl-相似,有还原性
D.SCN-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氧化为(SCN)2
【解析】A、Fe3+与SCN-发生络合反应,Fe3++3SCN-=Fe(SCN)3,显红色,故A正确;B、SO2具有强还原性,SCN-中S为-2价,C为+4价,N为-3价,S、N均处于最低价,+4价C氧化性较弱,所以SO2不能还原SCN-;而Fe3+具有强氧化性能被SO2还原,反应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4H++SO42-,导致溶液褪色,故B错误;C、KMnO4具有强氧化性,Fe3+中Fe元素处于最高价态,KMnO4不能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①中溶液褪色的原因是KMnO4与SCN-反应,体现SCN-的还原性,说明SCN -与Cl-相似,有还原性,故C正确;D、SCN-与Cl-相似,具有还原性,能失电子,被氧化为(SCN)

2故D正确。

故选B。

3.【2018届邯郸市一月模拟】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氯气能发生反应:Na2S2O3+4Cl2+5H2O=2NaCl+6HCl+2H2SO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若0.5molNa2S2O3作还原剂;则转移4mol电子
C.当Na2S2O3过量时,溶液能出现浑浊
D.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氯气后,溶液的pH降低
【答案】A
【解析】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氯气能发生反应:Na2S2O3+4Cl2+5H2O=2NaCl+6HCl+2H2SO4。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氯气是氧化剂、硫代硫酸钠是还原剂、氯化钠和盐酸是还原产物、硫酸是氧化产物,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8e-。

A.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A不正确;B.若0.5molNa2S2O3作还原剂,则转移4mol电子,B正确;C.当Na2S2O3过量时,过量的部分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所以溶液能出现浑浊,C正确;D.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氯气后生成了酸,故溶液的pH降低,D正确。

本题选A。

4.【2018届佛山市顺德区一模】火法炼铜的原理是:Cu2S+O2高温2Cu+SO2,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是O2,氧化产物是Cu和SO2
B.被氧化的元素只有硫,得电子的元素只有氧
C.Cu2S只表现出还原性
D.当有lmolO2参加反应时,共有6mol电子发生了转移
【答案】D
5.【2018届江西省百所名校第一次联考】已知NaClO溶液与Ag反应的产物为AgCl、NaOH和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还原产物
B.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反应物中有水,且反应方程式中水的化学计量数为2
D.若生成4.48L(标准状况下)O2,则反应转移0.8mol电子
【答案】C
【解析】NaClO溶液与Ag反应的产物为AgCl、NaOH和O2,Ag、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由电子、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g+4NaClO+2H2O═4AgCl+4NaOH+O2;A.反应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气是氧化产物,故A错误;B.此反应中NaCl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3:2,故B错误;C.反应物中有水,由反应方程式4Ag+4NaClO+2H2O═4AgCl+4NaOH+O2,可知水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C正确;D.4.48L(标准状况下)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反应转移1.2mol电子,故D错误;答案为C。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明确元素化合价与氧化剂和还原剂关系是解本题关键。

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物质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要熟记):。

6.【惠州市2017届4月模拟】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氧化性比Cl2更强的水处理剂,工业上常用下列反应先制高铁酸钠: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然后在低温下,在Na2FeO4溶液中加KOH固体至饱和就可析出K2FeO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高铁酸钾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
C.K2FeO4能消毒杀菌,其还原产物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D.制取高铁酸钠时,每生成1molNa2FeO4反应中共有4mol电子转移
【答案】D
7.【白城市2017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对此段话的说明中肯定错误的是()
A.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 B.绿矾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C.“色赤”物质可能是Fe2O3D.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
【答案】B
8.【泸州市2017届三诊】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钢铁腐蚀B.游泳池加漂白精消毒
C.防毒面具中加Na2O2供氧D.纯碱去油污
【答案】D
【解析】A.钢铁腐蚀的本质是铁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游泳池加漂白精消毒是利用漂白粉的氧化性,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
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纯碱水解后,溶液显碱性,油污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程度较大,都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选D。

9.【合肥市2017届上学期一模】乙醇与酸性K2Cr2O7溶液混合可发生如下反应:Cr2O72-+C2H5OH+H+=Cr3++CH3COOH+H2O(未配平)。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r2O72-中Cr元素化合价为+6
B.氧化产物为CH3COOH
C.K2Cr2O7溶液常用硫酸酸化
D.lmol C2H5OH发生上述反应转移2mole-
【答案】D
【解析】A.Cr2O72-中O是-2价,则Cr元素化合价为+6,A正确;B.乙醇失去电子被氧化为乙酸,氧化产物为CH3COOH,B正确;C.K2Cr2O7溶液常用硫酸酸化,C正确;D.乙醇中碳元素是-2价,乙酸中碳元素是0,则lmol C2H5OH发生上述反应转移4mole-,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注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思路:判价态、找变价、双线桥、分升降、写得失、算电子、定其他。

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们的变化情况。

难点是有机物中碳元素化合价计算,注意根据正负价代数和为0判断。

10.【杨浦区2017届上学期期末等级考】已知反应:3Cl2+NH3→6NH4Cl+N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设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A.若3molCl2反应,得到氧化产物6mol
B.若常温下生成22.4LN2,转移电子数6N A
C.若转移6mol电子,被氧化的NH3是8mol
D.若生成1molNH4Cl转移电子n个,则N A=n
【答案】D
1.已知:2KMnO4+16HCl(浓)→ 2KCl+5Cl2↑+2MnCl2+8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发生了还原反应
B.氧化性:Cl2>KMnO4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8
D.当标准状况下产生22.4L氯气,转移电子数为2N A
【答案】D
【解析】A.部分HCl中负一价氯被氧化为氯气,HCl发生了氧化反应,故A错误;B.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则氧化性:KMnO4>Cl2,故B错误;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2:10=1:5(16molHCl只有10molHCl被氧化为5mol的氯气),故C错误;D.当标准状况下产生22.4L氯气,每生成1mol氯气转移电子数为2N A个,故D正确。

答案选D。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本草纲目》中有如下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其中利用的KNO3的性质是
A.自燃性B.易分解C.还原性D.氧化性
【答案】D
【解析】火药爆炸时生成氮气,KNO3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体现了KNO3的氧化性,故答案选D。

3.磁性氧化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HNO3(稀)―→Fe(NO3)3+NO↑+H2O(未配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硝酸的量不足,则应该有Fe(NO3)2生成
B.上述反应配平后HNO3的化学计量数为10
C.若有0.1mol HNO3被还原,则生成2.24L NO气体
D.23.2g磁性氧化铁完全溶解于稀硝酸中,转移0.1mol电子
【答案】D
4.已知常温下二氯化二硫(S2 Cl2)为红棕色液体,其结构式为Cl-S-S-Cl。

其制备反应及与水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如下:①CS2+3Cl2 CCl4+S2Cl2②2S2Cl2+2H2O=4HCl+SO2↑+3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CS2作氧化剂
B.反应②中S2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反应①中每生成1mol S2Cl2转移4mol电子
D.反应②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答案】B
【解析】A、反应①,CS2中S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到+1,失电子,作还原剂,故A错误;B、反应②,只有S元素化合价变化,则S2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B正确;C、反应①,产物S2Cl2中S元素是由-2升高到+1,每生成1molS2Cl2转移6mo电子,故C错误;D、反应②氧化产物为SO2,还原产物为S,由反应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比为1:3,故D错误。

故选B。

5.往200mLFeCl3溶液中通入4.48L标难状况下的H2S气体后(气体完全反应),再加入过量的Fe粉,反应停止后,测得溶液中含有1.2mol金属阳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H2S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H2S=Fe2++S↓+2H+
B.若将加入Fe粉后溶液中的1.2mol金属阳离子完全氧化,需要通入Cl213.44L
C.若将上述4.48L标准状况下的H2S换成0.2molNa2S,加入过量的Fe粉后溶液中也能得到1.2mol金属阳离子
D.将原FeCl3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固体的质量为64g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