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 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库
一、单选题(1 - 10题)
A. 属地管理为主。
B. 属人管理为主。
C. 预防为主。
D. 措施优先。
答案:A。
解析: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属地管理为主强调突发事件发生地政府对本地突发事件应对负有主要责任,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2.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应急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A. 百分之三十。
B. 百分之四十。
C. 百分之五十。
D. 百分之六十。
答案:B。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发生较大
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一百的罚款。
A. 3.
B. 5.
C. 7.
D. 10.
答案:D。
解析:消防救援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该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在投入使用和营业前进行严格的检查把关。
A. 重点应急预案。
B. 现场处置方案。
C. 特殊应急预案。
D. 个别应急预案。
答案:B。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5.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
A. 实施监督。
B. 签订安全责任书。
C. 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D. 购买保险。
答案:C。
解析: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通过定期演练,可以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也能让员工熟悉应急救援流程。
A. 停止作业。
B. 继续作业。
C. 停职查看。
D. 冒险作业。
答案:A。
解析: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这是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规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A. 物资储备。
B. 临震应急。
C. 应急状态。
D. 抢险救灾。
答案:B。
解析:地震预报意见发布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预报的震情可以宣布有关区域进入临震应急期。
在临震应急期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地震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应急防范和抗震救灾准备工作,如人员疏散、物资储备等。
A. 3日。
B. 2日。
C. 7日。
D. 10日。
答案:C。
解析: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听证的时间、地点。
这一规定给予当事人足够的时间准备听证相关事宜。
A. 应急管理部门。
B. 公安机关。
C. 人民政府。
D.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答案:B。
解析: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
公安机关在生产安全事故处理中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调查涉嫌犯罪行为等重要职责。
A. 红色。
B. 橙色。
C. 黄色。
D. 蓝色。
答案:A。
解析: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预警(红色)是最高级别预警,表示情况特别严重。
二、多选题(11 - 20题)
A. 矿山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 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造纸厂,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纺织厂,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答案:ABCD。
解析: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大型核设施单位。
B. 大型体育场馆。
C. 主要港口。
D. 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
答案:ACD。
解析:下列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一)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三)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四)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五)距离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13. 下列属于应急救援装备的有()。
A. 消防车。
B. 灭火器材。
C. 应急救援人员防护装备。
D. 救护车。
答案:ABCD。
解析:应急救援装备包括消防车、灭火器材、应急救援人员防护装备、救护车等。
消防车用于火灾扑救;灭火器材可进行初期灭火;应急救援人员防护装备保障救援人员安全;救护车用于救治受伤人员等,这些都是应急救援工作中重要的装备。
A. 某街道办事处每2年组织1次预案演练。
B. 某镇政府每3年组织1次预案演练。
C. 某宾馆每年组织1次预案演练。
D. 某购物中心每半年组织1次预案演练。
答案:CD。
解析: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A. 产品质量说明书。
B. 安全技术说明书。
C. 产品标签。
D. 安全标签。
答案:BD。
解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险特性的,应当立即公告,并及时修订其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是危险化学品管理中的重要文件,准确反映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等信息。
A. 滥用职权。
B. 玩忽职守。
C. 徇私舞弊。
D. 瞒报谎报。
答案:ABCD。
A. 洪泛区。
B. 蓄滞洪区。
C. 防洪保护区。
D. 河道行洪区。
答案:ABC。
解析: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防洪保护区。
洪泛区是指尚无工程设施保护的洪水泛滥所及的地区;蓄滞洪区是指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堤背水面以外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防洪保护区是指在防洪标准内受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地区。
A. 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B. 市级人民政府对发生地的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C. 街道对发生地的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D. 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应对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答案:AD。
解析: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A.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C. 患职业病的。
D.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答案:ABCD。
解析: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
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三)患职业病的;(四)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0. 以下属于自然灾害的有()。
A. 地震。
B. 洪水。
C. 火灾(由雷击引发)
D. 台风。
答案:ABD。
解析: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
而火灾如果是由雷击引发的,雷击属于自然现象,这种火灾可以看作是自然灾害的衍生灾害,但单纯说火灾,更多情况下是人为因素或者其他非自然因素(如电气故障等)导致的,不属于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