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gF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B. 某物质在熔融态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C. 元素的非金属性:N>P,但其单质的化学活泼性:N2<P,主要是由单质的成键方式决定
的
D. 干冰是由分子构成的,其溶于水生成碳酸的过程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2.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的是()
A. Si和CO2
B. CO2和H2S
C. KOH和CH4
D. NaCl和HCl
3.顺铂[Pt(NH3)2Cl2]是1969年发现的第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金属
配合物;碳铂是1,1−环丁二羧酸二氨合铂(Ⅱ)的简称,属于
第二代铂族抗癌药物,其毒副作用低于顺铂。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碳铂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 碳铂的中心原子铂(Ⅱ)的配位数为4
C. 顺铂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2
D. 1mol1,1−环丁二羧酸含有σ键的数目为12N A
4.你认为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组合是()
①金属晶体中存在离子,但却不存在离子键
②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中都一定存在化学键
③原子晶体硬度一般比分子晶体大,分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④固态能导电的一定是金属晶体
⑤NF3的沸点比NH3的沸点低是因为N−F比N−H键的键能小
⑥原子晶体一定由原子构成,由原子构成的晶体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⑦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⑧金属晶体中简单立方堆积的配位数是8,空间利用率最低.
A. 只有②③④
B. 只有②③⑦
C. 只有①③⑥
D. 只有⑤⑥⑧
5.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都是构成物质微粒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含有上述中两
种相互作用的晶体是()
A. SiO2晶体
B. Ar晶体
C. NaCl晶体
D. NaOH晶体
6. 6.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的的立体构型为V形的是
()
A. NH
B. PH3
C. CO2
D. OF2
7.COCl2分子的结构式为,COCl2分子内含有()
A. 4个σ键
B. 2个σ键、2个π键
C. 2个σ键、1个π键
D. 3个σ键、1个π键
8.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Z的核外电子
数是X的2倍,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核外电子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Y<Z<W
B.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酸
C. 在一定条件下,与Y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某单质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D. 常温下,0.1mol⋅L−1 W的氢化物水溶液的pH>1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H4分子球棍模型:
B. 基态Si原子价电子排布图:
C. 第一电离能:N>O>C
D. 石墨质软的原因是其层间作用力微弱
10.元素周期律为人们寻找新材料提供了科学的途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IA族可以找到光电材料
B、在IIIA、IVA、VA族可以找到优良的半导体材料
C、在IB、IIB、IIIB族可以找到高温超导材料
D、在VIII族可以找到新型农药材料
A. A
B. B
C. C
D. 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均存在共价键
B. 相同条件下,H2O比H2S稳定是因为H2O分子中含有氢键
C. CH4和CCl4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加热熔化时需破坏离子键
12.生物质废物能源化的研究方向之一是热解耦合化学链制高纯H2,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 燃料反应器中Fe2O3固体颗粒大小影响其与CO、H2反应的速率
B. 蒸汽反应器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3Fe+4H2O(g)=Fe3O4+4H2
C. 从蒸汽反应器所得H2和H2O的混合物中液化分离H2O,可获得高纯H2
D. 当n(CO):n(H2)=1:1时,为使Fe2O3循环使用,理论上需要满足n(CO):n(O2)=2:1
13.下列有关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Cl3和SO2都是极性分子
B. 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C. BF3、N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形成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14.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3,则它对应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A. HX
B. H2X
C. XH3
D. XH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9.0分)
15.图一是Na、Cu、Si、H、C、N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
体.
(1)请写出图中d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 .
(2)单质a、f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分子(相同条件下对H2的相对密度为13)中含
______ 个δ键和______ 个π键.
(3)a与b的元素形成的10电子中性分子X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将X溶于水后的溶液滴入到
AgNO3溶液中至过量,得到络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 ,其中X与Ag+之间以______ 键结合.
(4)图二是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结构:请简要说明该物质易溶于水的两个
数原因______ .
16.X、Y、Z、Q、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X元素与Q处于同一主族,其原子价电子排布式都为ns2np2,且X
原子半径小于Q的.
I1I2I3I4…
496456269129540…
②Y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元素的电负性略小于Y元素,在W原子的电子排布中,
p轨道上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
③Z元素的电离能数据见下表(kJ⋅mol−1):
请回答:
(1)XY2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X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QX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的相
似,其中X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
(2)晶体ZW的熔点比晶体XW4明显高的原因是______.
(3)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QX的相等,则M为______(填元素符号).M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
其晶体结构与ZW晶体相似.MO的熔点比CaO的高,其原因是______.
(4)ZW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已知:ρ(ZW)=2.2g⋅cm−3,N A=6.02×1023mol−1,则ZW
晶体中两个最近的Z离子中心间的距离为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9.0分)
17.现有A、B、C、D、E、F六种位于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
下表所示:
元素性质
A一种核素的原子核内不含中子
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可生成盐
D单质之一为淡蓝色气体,可阻挡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E周期表中位于短周期,基态原子M层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
F该元素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作油漆颜料,与某单质反应可应用于焊接钢轨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F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区(填s、p、d、ds或f),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
小顺序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ED2中E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ED2易溶于水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①ED2与水极性相同②ED2可以与水反应③ED2可以与水形成氢键
(3)F元素的一种氯化物常温下为固体,熔点282℃,沸点315℃,在300℃以上易升华,易溶于水,
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该氯化物晶体为______晶体。
(4)F的单质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
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其中体心立方晶胞空间利用率为______(设F原子半径是r,列出含r的计算表达式,不需化简)。
18.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能源、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G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位于周期表______区。
(2)锡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2SnO3,Na2SnO3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Na、Sn、
O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其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
(3)金刚石不导电,石墨能导电,金刚石不导电的原因是______。
(4)翡翠是一种多硅酸盐,其化学式为Be3Al2[Si6O18],其中Si原子采用的杂化类型为______。
(5)晶胞有2个重要参数: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图1为金刚石单
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C为(1
2,1
2
,0),D为(1
4
,1
4
,1
4
),则B原子的坐标参
数为______。
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石墨晶体由层状石墨“分子”按ABAB方式堆积而成,如图2所示,图中用虚线标出了石墨的一个六方晶胞。
已知石墨晶胞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密度为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键的类型、物质的导电性、8电子稳定结构等,注意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的过程。
A.MgF2晶体中的化学键是离子键,没有共价键,故A错误;
B.金属在熔融态能导电,不含离子键,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N>P,但其单质的化学活泼性:N2<P,主要是由单质的成键方式决定的,故C正确;
D.干冰是分子晶体,其溶于水生成碳酸的过程中伴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所以不仅是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解:A.Si中Si原子和Si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但晶体硅的构成微粒是原子,所以属于原子晶体;CO2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但二氧化碳的构成微粒是分子,所以二氧化碳是分子晶体,故A错误;
B.CO2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但二氧化碳的构成微粒是分子,所以二氧化碳是分子晶体,H2S中氢与硫之间形成共价键,是分子晶体,所以CO2和H2S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故B正确;
C.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为离子晶体;CH4中H原子和C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分子晶体,故C错误;
D.HCl中Cl原子与H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分子晶体;NaCl中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晶体,故D错误;
故选:B。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根据晶体的构成微粒确定晶体类型。
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和晶体类型的判断,根据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及晶体的构成微粒确定晶体类型,
根据微粒之间的作用力判断化学键,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B
解析:解:A.含有饱和C,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中,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Pt的配位原子为2个N、2个O,则碳铂的中心原子铂(Ⅱ)的配位数为4,故B 正确;
C.N原子形成3个N−H和1个配位键,则N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3,故C错误;
D.C−H、C−C、C−O、N−H及配位键均为σ键,C=O中有1个σ键,则1mol1,1−环丁二羧酸含有σ键的数目为26N A,故D错误,
故选:B。
A.含有饱和C,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
B.由结构简式可知,Pt的配位原子为N、O;
C.N原子形成3个N−H和1个配位键;
D.C−H、C−C、C−O、N−H及配位键均为σ键,C=O中有1个σ键。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结构中的成键方式及配位键形成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手性、杂化及共价键类型的考查,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
4.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晶体、晶体的堆积方式与原因以及晶体熔点的判断等,难度不大,注意对应知识的掌握。
①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含有金属键不含离子键,故①正确;
②稀有气体分子形成分子晶体,晶体中无化学键,故②错误;
③原子晶体硬度一般比分子晶体大,分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如熔点I2>Hg,故③正确;
④固态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单质,石墨是非金属单质,但石墨能导电,故④错误;
⑤氢化物沸点高低是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化学键无关,故⑤错误;
⑥原子晶体一定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由原子构成的晶体不一定是原子晶体,如稀有气体构成的分子晶体,故⑥正确;
⑦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不含有离子键,故⑦错误;
⑧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中空间利用率分别是:简单立方52%,体心立方68%,面心立方为74%.因此简单立方的空间利用率最低,面心立方空间利用率最高,但是配位数是6,故⑧错误,故选C。
故答案为:C。
5.答案:D
解析:解:A、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晶体中存在共价键,故A不选;
B、Ar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故B不选;
C、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微粒间以离子键结合,故C不选;
D、氢氧化钠属于离子晶体,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氢氧根离子中O元素与H元素间形成共价键,所以氢氧化钠中含有两种作用力,故D选。
故选:D。
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可能为原子晶体,也可能为分子晶体,在分子晶体中还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了不同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不同类型晶体的构成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力.
6.答案:D
解析:
7.答案:D
解析:解:COCl2分子的结构式为:,分子中含有2个单键和1个双键,则COCl2分子
内含有3个σ键、1个π键,
故选D.
分子中含有C=O键、C−Cl键,其中C=O中含有1个δ键,1个π键,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化学键及共价化合物,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形成的一般规律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C
解析: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O,Y为Si,Z为S,W为Cl,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W< Z<Y,故A错误;
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硫酸,属于强酸,故B错误;
C.在一定条件下,Y单质为Si,同主族元素C形成的单质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故C正确;
D.W的氢化物为HCl,常温下,0.1mol⋅L−1 W的氢化物水溶液的pH=1,故D错误;
故选:C。
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Z的核外电子数是X的2倍,可知X为O,Z为S;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核外电子总数,设Y、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分别为x、y,W应为第三周期元素,则x+6+y=2+8+y,解得x=4,结合原子序数可知Y为Si,W只能为Cl,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原子结构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