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卷3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卷3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B1型题 5. C型题 6. X型题1.舌下片剂属于( )。
A.注射给药剂型
B.呼吸道给药剂型
C.皮肤给药剂型
D.黏膜给药剂型E.腔道给药剂型
正确答案:D
解析:黏膜给药剂型:如滴眼剂、滴鼻剂、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剂等,黏膜给药可起局部作用或经黏膜吸收发挥起全身作用。
故本题选择D。
2.Ⅲ期临床试验完成例数不应少于( )。
A.30
B.100
C.300
D.500E.2000
正确答案:C
解析:Ⅲ期临床试验,为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试验应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受试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利益与风险。
完成例数大于300例,为受试药的新药注册申请提供依据。
故本题选择C。
3.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混合时,不影响混合效果的是( )。
A.比例
B.密度
C.带电性
D.颜色E.吸湿性
正确答案:D
解析: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1)组分比例;(2)组分的密度;(3)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4)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组分;(5)含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的混合。
故本题选择D。
4.片剂中兼有黏合和崩解作用的辅料是( )。
A.PEG
B.PVP
C.HPMC
D.MCCE.L—HPC
正确答案:D
解析:微晶纤维素(MCC):纤维素部分水解而制得的聚合度较小的结晶性纤维素。
用途:黏合剂、崩解剂、填充剂,有“干燥粘合剂”之称。
故本题选择D。
5.下列辅料中,可作胃溶性包衣材料的是( )。
A.MCC
B.HPMC
C.PEG 400
D.CAPE.CMC—Na
正确答案:B
解析:胃溶型薄膜衣所用材料为:(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是最为常用的薄膜包衣材料,膜性能好。
(2)羟基丙基纤维素(HPC)可避免使用有机溶剂,但有一定吸湿性,干燥时黏度大影响外观。
(3)丙烯酸树脂Ⅵ号,目前国内较为常用。
(4)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有黏结和吸湿现象。
故本题选择B。
6.关于空胶囊和硬胶囊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湿性强的药物不宜制成硬胶囊剂
B.明胶是空胶囊的主要材料
C.空胶囊的规格号数越大,容量越大
D.硬胶囊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E.硬胶囊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空胶囊的号数与容积表,空胶囊的规格号数越大,容量越小。
故本题选择C。
7.可可豆脂为栓剂常用基质,其熔点为( )。
A.20~25℃
B.25~30℃
C.30~35℃
D.35~40℃E.40~45℃
正确答案:C
解析:可可豆脂是由梧桐植物可可树的种仁,经烘烤、压榨而得的固体脂肪。
在常温下为黄白色固体,可塑性好,无刺激性。
熔点为30~35℃,加热至25℃时开始软化,在体温下可迅速融化。
在10~20℃时易粉碎成粉末。
故本题选择C。
8.发挥局部作用的栓剂是( )。
A.阿司匹林栓
B.盐酸克伦特罗栓
C.吲哚美辛栓
D.甘油栓E.双氯芬酸钠栓
正确答案:D
解析:局部作用:通常将润滑剂、收敛剂、局部麻醉剂、甾体、激素以及抗菌药物制成栓剂,可在局部起通便、止痛、止痒、抗菌消炎等作用。
例如用于通便的甘油栓和用于治疗阴道炎的洗必泰栓等均为局部作用的栓剂。
故本题选择D。
9.《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常温”系指( )。
A.25℃
B.10~20℃
C.20~25℃
D.10~30℃E.2~10℃
正确答案:D
解析: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系指2~10℃;常温系指10~30℃。
故本题选择D。
10.膜剂中不需要加入的附加剂( )。
A.着色剂
B.增塑剂
C.填充剂
D.絮凝剂E.脱模剂
正确答案:D
解析:膜剂除主药和成膜材料外,通常还含有以下一些附加剂:着色剂:色素、TiO2;增塑剂:甘油、山梨醇、丙二醇等;填充剂:CaCO3、SiO2、淀粉、糊精等;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一80、十二烷基硫酸钠、豆磷脂等;脱模剂:液体石蜡、甘油、硬脂酸、聚山梨酯一80等。
故本题选择D。
11.不能静脉注射给药的剂型是( )。
A.溶液型注射剂
B.混悬剂注射剂
C.乳剂型注射剂
D.注射用冻干粉末E.注射用无菌粉末
正确答案:B
解析:静脉注射(推注与滴注):推注时5~50ml,滴注数千ml;非水溶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50%乙醇)、混悬注射液一般不做静脉注射;静脉注射不得添加抑菌剂。
故本题选择B。
12.关于注射用水的收集和保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无菌过滤装置的密闭收集系统收集
B.注射用水可以在80℃以上保温存放
C.注射用水可以在70℃以上保温循环存放
D.注射用水可以在4℃以下存放E.注射用水制备后应在24小时内使用
正确答案:E
解析:注射用水的收集和保存:接收蒸馏水时,初溜液应弃去一部分,检查合格后,方能收集,收集时应注意防止空气中灰尘及其它污物落入。
最好采用带有无菌过滤装置的密闭收集系统。
注射用水应在80℃以上保温、70℃以上保温循环存放、4℃以下的状态下存放,并在制备12小时内使用。
故本题选择E。
13.液体滤过符合Poiseuille公式,关于滤过因素与滤过效率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压力越大,滤速越慢
B.滤液黏度越大,滤速越快
C.毛细管越细,滤速越快
D.滤过容量与时间成反比E.滤层厚度与滤速成反比
正确答案:E
解析:滤过的影响因素:由P0i—seuille公式:V=Pπr4t/8ηl可知:(1)操作压力越大,滤速越快,故常采用加压或减压滤过法;(2)滤液黏度大则滤速慢,故采用保温滤过;(3)滤材中毛细管半径越小滤过阻力越大,常采用活性炭打底(增加孔径)减少阻力;(4)滤速与滤层厚度成反比,滤饼量越厚,阻力越大。
采用预滤过方式减少滤渣厚度提高滤过效率;(5)使用助滤剂:具有多孔性、不可压缩性,在其表面可形成微细的表面沉淀物,阻止沉淀物接触和堵塞滤过介质。
故本题选择E。
14.属于化学灭菌法的是( )。
A.气体灭菌
B.煮沸灭菌
C.紫外线灭菌
D.辐射灭菌E.流通蒸汽灭菌
正确答案:A
解析:化学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化学药剂杀灭菌法。
故本题选择A。
15.不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
A.脂肪酸单甘脂
B.聚山梨酯80
C.泊洛沙姆
D.苯扎氯铵E.蔗糖脂肪酸酯
正确答案:D
解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脂肪酸甘油酯:如单硬脂酸甘油酯等,主要作W/O型乳剂辅助乳化剂。
(2)蔗糖脂肪酸酯:有不同规格(HLB值不同),HLB值高的作O/W型乳剂的乳化剂。
(3)脂肪酸山梨坦: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商品名为司盘(Span)。
(4)聚山梨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商品名为吐温(Tween)。
(5)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商品名为卖泽(Myrij),做O/W型乳剂的乳化剂。
(6)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商品名为苄泽(Brij),做O/W型乳剂的乳化
剂。
(7)聚氧乙烯一聚氧丙烯共聚物:又称泊洛沙姆,商品名为普朗尼克(P1uronicF68)。
故本题选择D。
16.影响因素试验包括( )。
A.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强光照射试验
B.高温试验、高压试验、高湿度试验
C.高湿度试验、高酸度试验、强光照射试验
D.高湿度试验、高碱度试验、强光照射试验E.高温试验、高酸度试验、高湿度试验
正确答案:A
解析:影响因素试验: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强光照射试验。
故本题选择A。
17.关于微囊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对光、湿度和氧不稳定的药物制成微囊,可防止药物降解
B.利用缓释材料将药物微囊化后,可延缓药物释放
C.油类药物或挥发性药物不适宜制成微囊
D.PLA是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囊材E.将不同药物分别包囊后,可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
正确答案:C
解析:微囊的囊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光线、湿度和氧的影响,一些不稳定药物制成微囊,防止了药物降解。
利用缓释、控释材料将药物微囊化后,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达到长效目的。
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制剂的生产,贮存和使用,如油类、香料和脂溶性维生素等。
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囊材:聚碳脂、聚氨基酸、聚乳酸(PLA),该类共同点:无毒、成膜性及成球性好、化学稳定性高、可用于注射给药。
将药物分别包囊后可避免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的配伍变化。
故本题选择C。
18.属于天然高分子成囊材料的是( )。
A.羧甲基纤维素钠
B.乙基纤维素
C.聚乳酸
D.甲基纤维素E.海藻酸盐
正确答案:E
解析:天然高分子囊材: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盐、壳聚糖、蛋白类。
故本题选择E。
19.关于口服缓(控)释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剂量调整的灵活性较低
B.药物的剂量、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都会影响口服缓(控)释制剂的设计C.半衰期小于1小时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口服缓(控)释制剂
D.口服缓(控)释制剂应与相应的普通制剂生物等效E.稳态时血药浓度的峰谷浓度之比,口服缓(控)释制剂应大于普通制剂
正确答案:E
解析:缓(控)释制剂稳定时的峰、谷浓度应小于或等于普通制剂。
故本题选择E。
20.一般以信噪比为多少时相应的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来确定定量限( )。
A.2:1
B.3:1
C.5:1
D.8:1E.10:1
正确答案:E
解析:常用信噪比确定定量限,一般以信噪比为10:1时相应的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定量限。
故本题选择E。
21.下列关于促进扩散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要载体
B.有饱和现象
C.无结构特异性
D.不消耗能量E.顺浓度梯度转运
正确答案:C
解析:促进扩散又称中介转运或易化转运。
药物的吸收需要载体,但吸收不能逆浓度梯度进行,而是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称为促进扩散吸收。
促进扩散特点:具有载体转运的种种特征,即有饱和现象、透过速度符合米氏动力学方程、对转运物质有结构特异性要求,可被结构类似物竞争抑制。
与主动转运不同处:不消耗能量、且顺浓度梯度转运。
故本题选择C。
22.生物药剂学中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生物因素不包括( )。
A.种族差异
B.性别差异
C.年龄差异
D.用药方法E.遗传因素
正确答案:D
解析:生物因素包括:种族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遗传差异及生理与病理条件的差异。
故本题选择D。
23.单室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药物浓度90%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是( )。
A.1.12个半衰期
B.2.24个半衰期
C.3.32个半衰期
D.4.46个半衰期E.6.64个半衰期
正确答案:C
解析:许多药物有效血药浓度为稳态水平,而欲达稳态的90%~99%则需3.32~6.64个半衰期。
故本题选择C。
24.药物产生副作用的原因( )。
A.剂量过大
B.效能较高
C.效价较高
D.选择性较低E.代谢较慢
正确答案:D
解析:副反应也称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产生副反应的药理基础是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当某一反应被用于治疗目的时,其他反应就成了副反应。
因此副反应是随治疗目的而改变的。
故本题选择D。
25.《日本药局方》的英文缩写是( )。
A.NF
B.BP
C.JP
D.USPE.GMP
正确答案:C
解析:NF——《美国国家处方集》;BP——《英国药典》;JP——《日本药局方》;USP——《美国药典》;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故本题选择C。
26.取样量为100mg时应选用的天平感量为( )。
A.0.001mg
B.0.01mg
C.0.1mg
D.1mgE.0.0001mg
正确答案:C
解析:药物分析实验室使用的分析天平的感量有0.1mg、0.01mg和0.001mg 三种。
为了保证称量的相对误差小于千分之一,当取样量大于100mg时,选用感量为0.1mg的分析天平;当取样量为100~10mg时,选用感量为0.01mg 的分析天平;取样量小于10mg时,选用感量为0.001mg的分析天平。
故本题选择C。
27.下列属于天然抗生素类抗结核药物的是( )。
A.利福平
B.异烟肼
C.吡嗪酰胺
D.乙胺丁醇E.对氨基水杨酸钠
正确答案:A
解析:利福平属于抗生素类抗结核药,其余几个选项的药物都属于合成抗结核药物。
故本题选择A。
28.下列哪个药物是借鉴氨苄西林的成功经验设计出来的( )。
A.头孢氨苄
B.头孢克洛
C.头孢匹罗
D.头孢呋辛E.头孢克肟
正确答案:A
解析:头孢氨苄是借鉴氨苄西林的成功经验设计的可口服半合成头孢菌素药物。
在头孢氨苄的结构中C一7位的氨基上为苯甘氨酸侧链,C一3位为甲基而不是乙酰氧甲基,使得头孢氨苄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不会产生水解,因而可以口服。
故本题选择A。
29.下列不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是( )。
A.链霉素
B.阿米卡星
C.庆大霉素
D.克拉霉素E.卡那霉素
正确答案:D
解析:克拉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余选项都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故本题选择D。
30.可用作强心药的是( )。
A.环氧合酶抑制剂
B.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D.碳酸酐酶抑制剂E.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正确答案:E
解析:强心药主要是通过抑制膜结合的,(1)Na+,K+一ATP酶的活性(例如强心苷类);(2)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3)加强肌纤维丝对Ca2+离子的敏感性;(4)β受体激动作用。
故本题选择E。
31.碘解磷定对下列药物中毒疗效差或无效的是( )。
A.特普
B.对硫磷
C.内吸磷
D.敌敌畏E.乙硫磷
正确答案:D
解析:碘解磷定对不同有机磷化合物的解毒作用不同,如对1605、1059、特普、乙硫磷的疗效较好,而对敌敌畏、乐果、敌百虫等效果较差或无效。
故本题选择D。
32.对于盐酸麻黄碱描述错误的是( )。
A.具有儿茶酚结构
B.两个手性中心,四个光学异构体
C.本品为(R,S)构型
D.可以被铁氰化钾氧化E.苯环上没有酚羟基
正确答案:A
解析:麻黄碱属于苯异丙胺类,苯环上没有酚羟基,还使化合物极性大为降低,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所以麻黄碱具有较强的中枢兴奋作用。
麻黄碱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手性中心,有四个光学异构体。
本品为(1R,2S)一(一)一麻黄碱β碳原子构型与儿茶酚胺类一致,是四个异构体中活性最强的。
麻黄碱的特殊结构使其呈现出α—氨基一β一羟基化合物的特征反应,如被高锰酸钾、铁氰化钾等氧化生成苯甲醛和甲胺,前者具特臭,后者可使红石蕊试纸变蓝。
故本题选择A。
33.地西泮经肝脏代谢后,代谢物仍有活性,由此研究得到的药物是( )。
A.氯氮
B.三唑仑
C.艾司唑仑
D.奥沙西泮E.劳拉西泮
正确答案:D
解析:奥沙西泮为地西泮的活性代谢产物。
分子中C一3位为手性中心,右旋体的作用比左旋体强。
目前使用其外消旋体。
在酸性溶液中加热水解,生成2一苯甲酰基一4一氯苯胺。
该化合物经重氮化后与β一萘酚偶合,生成橙色的偶氮化合物,放置后色渐变深,可与1位甲基取代的苯二氮革药物(如地西泮)相区别。
故本题选择D。
34.解热镇痛药贝诺酪是由哪两种药物结合而成的( )。
A.舒林酸和丙磺舒
B.阿司匹林和丙磺舒
C.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D.舒林酸和对乙酰氨基酚E.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
正确答案:E
解析:贝诺酯为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形成的酯化产物,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本品吸收后很快代谢成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故本题选择E。
35.下列药物中不属于芳氧丙醇胺类β受体阻断剂的是( )。
A.艾司洛尔
B.美托洛尔
C.阿替洛尔
D.盐酸索他洛尔E.盐酸普萘洛尔
正确答案:D
解析:盐酸索他洛尔属于苯乙醇胺类基本结构的β受体阻断剂。
故本题选择D。
36.具有如下化学结构的药物是( )。
A.钾通道阻滞剂
B.钙通道阻滞剂
C.钠通道阻滞剂
D.α受体阻断剂E.β受体拮抗剂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结构式可知是盐酸胺碘酮,盐酸胺碘酮为钾通道阻滞剂。
故本题选择A。
37.具有三氮唑环的抗病毒药物是( )。
A.扎西他滨
B.齐多夫定
C.奈非那韦
D.金刚烷胺E.利巴韦林
正确答案:E
解析:只有利巴韦林含有三氮唑结构。
故本题选择E。
38.同时具有16位α甲基和9位氟原子,抗炎活性强,钠潴留作用小的药物是( )。
A.醋酸氟轻松
B.醋酸地塞米松
C.醋酸氢化可的松
D.醋酸泼尼松龙E.醛固酮
正确答案:B
解析:地塞米松是在氢化可的松结构中引入△1,2、9α—F和16α一CH3后得到的强效、长效糖皮质激素药物,适用于各种严重的炎症、休克、过敏性疾病等危重患者,不适用于替代疗法。
不宜久用,否则易发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故本题选择B。
39.具有噻唑烷二酮结构的药物有( )。
A.二甲双胍
B.格列齐特
C.阿卡波糖
D.罗格列酮E.瑞格列奈
正确答案:D
解析:罗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格列关脲、瑞格列奈属于胰岛素分泌促进剂;阿卡波糖属于α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故本题选择D。
40.分子中含有氨基酮结构,临床上常用于吗啡、海洛因成瘾者脱毒的药物是( )。
A.盐酸美沙酮
B.盐酸吗啡
C.枸橼酸芬太尼
D.盐酸哌替啶E.盐酸纳洛酮
正确答案:A
解析:盐酸美沙酮分子中含有氨基酮结构,虽为μ受体激动剂,但成瘾性发生较慢,作用时间长,戒断症状较轻,常用作海洛因等成瘾造成的戒断症状治疗(戒毒药)。
故本题选择A。
A.激动药
B.部分激动药
C.负性激动药
D.拮抗药E.受体调节剂
41.与受体有亲和力,内在活性强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A
42.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D
解析:完全激动药:对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最大效应。
部分激动药:对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弱的内在活性。
具有激动药和拮抗药的双重特性,小剂量激动、大剂量拮抗激动药的作用。
拮抗药: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缺乏内在活性。
故本组题选择AD。
A.溶液型
B.胶体溶液型
C.乳浊型
D.混悬型E.固体分散型
43.药物以离子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构成的体系属于( )。
正确答案:A
44.药物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构成的体系属于( )。
正确答案:C
解析:溶液型:这类剂型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分散介质于分散介质中所构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低分子溶液,如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注射剂等。
乳浊型:这类剂型是油类药物或药物油溶液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口服乳剂、静脉注射乳剂、部分搽剂等。
故本组题选择AC。
A.±5%
B.±7%
C.±8%
D.±10%E.±15%
45.平均装量1.5g以上至6.0g时,散剂的装量差异限度要求是( )。
正确答案:B
46.平均装量6.0g以上时,颗粒剂的装量差异限度要求是( )。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散剂装量差异限度要求表,平均装量1.5g以上至6.0g时,散剂的装量差异限度要求是±7%。
平均装量6.0g以上时,颗粒剂的装量差异限度要求是±5%。
故本组题选择BA。
A.泡腾颗粒
B.可溶颗粒
C.混悬颗粒
D.缓释颗粒E.肠溶颗粒
47.在酸性条件下基本不释放药物的颗粒是( )。
正确答案:E
48.含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的颗粒是( )。
正确答案:A
解析:肠溶颗粒耐胃酸而在肠液中释放活性成分,可防止药物在胃内分散失效,避免对胃的刺激或控制药物在肠道内定位释放。
泡腾颗粒系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放出大量气体而呈泡腾状的颗粒剂。
故本组题选择EA。
A.含量不均匀
B.硬度不够
C.表面色斑
D.裂片E.崩解迟缓
49.干燥过程中,可溶性成分在颗粒内部迁移时,片剂出现( )。
正确答案:C
50.干燥过程中,可溶性成分在颗粒之间迁移时,片剂出现( )。
正确答案:A
解析:在干燥前,水分均匀地分布于湿粒中,在干燥过程中,颗粒表面的水分发生气化,使颗粒内外形成了温度差,因而,颗粒内部的水分向外表面扩散时,这种水溶性成分也被转移到颗粒的外表面,这就是所谓的迁移过程。
在干燥结束后,水溶性成分就集中在颗粒的外表面,造成颗粒内外含量不均。
当片剂中含有可溶性色素时,这种现象表现得最为直观,湿混时虽已将色素及其他成分混合均匀,但颗粒干燥后,大部分色素已迁移到颗粒的外表面,内部的颜色很淡,压成
片剂后,片剂表面形成很多“色斑”。
故本组题选择CA。
A.吲哚美辛
B.双氯芬酸钠
C.舒林酸
D.萘丁美酮E.芬布芬
51.既能抑制环氧合酶(COX),又能抑制脂氧合酶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B
52.为前体药物,体内经肝脏代谢,分子中亚甲砜基因还原成甲硫基后,才能产生生物活性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C
解析:双氯芬酸钠除了能够抑制COX,减少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和血小板的生成,还能抑制脂氧合酶,减少白三烯的生成,这种双重的抑制作用能够避免由于单纯抑制COX而导致脂氧合酶活性突增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舒林酸是前药,需要在体内经过肝脏代谢之后,甲基亚砜基团还原成甲硫基后才能产生生物活性。
故本组题选择BC。
A.曲尼司特
B.氨茶碱
C.扎鲁司特
D.二羟丙茶碱E.齐留通
53.用于慢性哮喘症状控制的N一羟基脲类5一脂氧合酶抑制剂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E
54.药理作用与茶碱类似,但不能被代谢成茶碱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D
解析:齐留通是第一个N一羟基脲类5一脂氧合酶抑制剂,用于慢性哮喘的症状控制,但不是支气管扩张药。
二羟丙茶碱为茶碱7位二羟丙基取代的衍生物,但在体内不能被代谢成茶碱,其药理作用与茶碱类似,平喘作用比茶碱稍弱。
故本组题选择ED。
A.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
B.半衰期
C.达峰时间
D.峰浓度E.表观分布容积
55.反应药物吸收程度的是( )。
正确答案:A
56.反应药物体内分布广泛程度的是( )。
正确答案:E
57.反应药物消除快慢程度的是( )。
正确答案:B
解析:由c—t曲线和横坐标围成的面积称为曲线下面积,即AUC,其是血药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积,反映一段时间内,吸收到血中的相对累积量。
表观分布容积(Vd)是指体内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分布所需要体液的总容积。
其本身不代表真正的容积,只反映药物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结合的程度,无直接的生理学意义。
半衰期(t1/2)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t1/2反映药物消除快慢的程度及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是临床上确定给药间隔长短的重要参数之一。
一般要经过5~6t1/2达到稳态血浓度,停药后也要经5~6t1/2基本消除。
故本组题选择AEB。
A.1分钟
B.5分钟
C.15分钟
D.30分钟E.60分钟
58.普通片的崩解时限是( )。
正确答案:C
59.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是( )。
正确答案:D
60.糖衣片的崩解时限是( )。
正确答案:E
解析:中国药典规定压制片、糖衣片、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为15min、60min、30min。
故本组题选择CDE。
A.溶蚀性骨架材料
B.亲水凝胶型骨架材料
C.不溶性骨架材料
D.渗透泵型控释片的半透膜材料E.常用的植入剂材料
61.羟丙甲纤维素属于( )。
正确答案:B
62.硬脂酸属于( )。
正确答案:A
63.聚乙烯属于( )。
正确答案:C
解析:缓、控释制剂所用的材料中,溶蚀性骨架材料有巴西棕榈蜡、硬脂酸、硬脂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等;亲水凝胶型骨架材料有羟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CMC—Na等;不溶性骨架材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乙基纤维素等;渗透泵型控释片的半透膜材料有醋酸纤维素、EC等;常用的植入剂材料有硅橡胶等。
故本组题选择BAC。
A.共价键
B.氢键
C.离子一偶极和偶极一偶极相互作用
D.范德华引力E.疏水性相互作用
64.乙酰胆碱与受体的作用,形成的主要键合类型是( )。
正确答案:C
65.环磷酰胺与DNA碱基之间,形成的主要键合类型是( )。
正确答案:A
66.碳酸与碳酸酐酶的结合,形成的主要键合类型是( )。
正确答案:B
解析:离子一偶极,偶极一偶极相互作用常见于羰基化合物,如乙酰胆碱和受体的作用;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与DNA鸟嘌呤碱基形成共价结合键;碳酸和碳酸酐酶通过氢键结合。
故本组题选择CAB。
A.轻质液体石蜡
B.淀粉浆(15%~17%)
C.滑石粉
D.干淀粉E.酒石酸
67.在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可作为稳定剂的辅料是( )。
正确答案:E
68.在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可作为黏合剂的辅料是( )。
正确答案:B
69.在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可作为崩解剂的辅料是( )。
正确答案:D
解析: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本品中加入乙酰水杨酸量1%的酒石酸,有效地减少乙酰水杨酸水解,避免水杨酸对胃黏膜的刺激;(2)本品中三种主药(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混合易产生低共熔现象,所以采用分别制粒的方法;(3)乙酰水杨酸的水解受金属离子的催化,不得使用硬脂酸镁,因而采用5%滑石粉作为润滑剂。
用尼龙筛网制粒;(4)乙酰水杨酸的可压性极差,因而采用了较高浓度的淀粉浆(15%~17%)作为黏合剂。
淀粉的剩余部分作为崩解剂而加入,但要注意混合均匀。
故本组题选择E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