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门诊输液治疗期间给予安全护理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门诊输液治疗期间给予安全护理的效果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患者门诊输液治疗期间给予安全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门诊输液老年患者116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安全护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护理差错率与被投诉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与被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特点及存在安全风险,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够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让其真正体会到输液安全、环境安全、心理安全。
标签:老年患者;输液;护理安全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比较集中的区域,在笔者所在科室每天接待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占一半以上。
长期输液的老年患者,会出现渗漏或血管痉挛,严重情况可出现静脉炎等现象[1],加重了老年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与治疗。
本文选取58例门诊输液的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安全护理,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门诊输液老年患者116例,其中男54例,女62例,年龄59~87岁,平均(72.4±3.6)岁。
入选标准:患者1年中至少输液3次以上。
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试验,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安全护理,具体方法为:(1)加强制度化管理:实行首次负责制,由首次接诊的护理人员负责对患者的病历、药物、注射单进行核查,在查对时采用被动呼叫姓名、出示诊疗卡核对卡号、患者性别、姓名及疾病种类等多重核对方式,杜绝差错的发生[2];(2)针头与血管的选择:在针头的选择上,除其对输入甘露醇、脂肪乳等药物的患者选用8号针头以外,其他均选用5.5号的头皮针,在临床观察中证明,5.5号的头皮针对输液速度并不会产生影响,而且还可以减轻穿刺时患者的疼痛感。
(3)输液的速度与按压时间: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由专人进行巡视,及时对输液速度进行调整,若患者心功能较差或者有气促症状时,输液的速度控制在40滴/min左右,一般情况下,老年患者输液的速度应保持在60滴/min左右[3]。
拔针后进行按压时,因老年人的血管脆性较大,按压时间应在4 min以上,若患者
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时,按压的时间应在30 min左右[4]。
1.3 评价指标
将笔者所在医院自编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发放患者,由患者本人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填写,调查表分五个项目: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
(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差错率和被投诉率对比
3 讨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护理差错率与被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输液安全是老年患者护理质量重要的指标,在临床护理中,根据老年患者自身特点,对其存在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与归纳,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优化输液的流程,加强管理,才能够保障门诊老年患者的输液安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于淑玲.对门诊输液老年患者普及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3):139-140.
[2]任丽霞.优质服务模式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0):785-786.
[3]陈凤菊,王钟慧.门诊输液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143-144.
[4]金英子.浅谈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医学信息,2011,24(07):3033-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