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性美的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女性美的变迁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尚美的国度。

悠久历史蕴藏了中国古人对女性
美的诸多独到见解与研究。

随着五千年历史的研究,中国人的审美观也在不断的变化,每个
时期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

为中国美这个时尚气息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研究美的起源,要追溯到上古时期。

在上古母系
氏族社会,生殖和生产的标准就是美的标准。

粗壮结实的女人就是那时审美观念中的美,新
石器时代女神像的造型特点的就是粗壮结实。

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那时女人的服饰或装饰
品都很简单而且实用。

青海柳湾出土的彩绘人像陶壶绘制的一位女性,除头发披散之外,脸
部也绘制了一些墨线,好似覆盖一层稀疏的头发,从而可知披发覆面的习俗。

源远流长的文化也随之流传下来。

远古时虽然条件有限,但古代先民的装饰品也已是丰富多
样了。

如常见的发笄即发簪的前身,其多种多样有锥形、菱形、丁字形等。

而新石器出现了
梳箟,以石头、玉、牙制作。

随着时间推移,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逐渐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人们的审
美观也发生变化。

男人提倡的“柔弱顺从”的美女观念占了上风。

这时的妇女蓄发不剪,挽成髻,使发不松散以发簪贯连,而这时的质料就有骨、石、陶、竹、玉、铜、金等。

到了秦汉,秀外慧中的女性被认可。

当时的人们虽然欣赏女性,但更强调道德,表现以德压
美的倾向。

到了后汉及三国时期,人们对美貌达到哲学的高度。

以曹植的《洛神赋》为代表。

这时女人们发饰较小。

发饰基本向下,自然而朴实,以挽髻为主。

而女人们脸上的妆容,面
部擦得雪白,嘴唇用红色的染料并且轮廓很小。

这说明那时“面如凝脂”,“樱桃小口”为美女
的基本格调。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极其自由散放,是最热情、
最富个性审美意识的时代。

女性美升华到独立的价值,得到欣赏和珍视。

对于发饰崇尚高与大,而为达到发型的高与大,不惜用假髻,假发。

当时受各种不同文化及习俗相互影响,发
饰多样,无奇不有。

如十字髻,双髻等,其发饰独特庄重,盛行于贵族妇女之中。

这时期的
女性温婉妩媚,婀娜多姿,崇高个性美,自然美则成为审美标准。

隋唐以前任何朝代都增添了审美标准,而唐朝审美趣味由前期的重再现,转移到表现主观、
意蕴、阴柔之美。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时期,国力强盛,因此女性之美呈现出雍
容华贵的景象。

唐代以女人胖为美,宽额圆脸,丰盈肉感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华
丽大方,充分体现了“盛唐气象”。

而女子额间点上红色“花子”装饰,其样式各异,以叶子花
为主,后来又以各种花鸟图案画在脸上,以示美丽。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影响,宋人则崇尚纯朴淡雅之美,女性从华丽走向清雅、内敛。

女性大致以观音作为标准。

人们对美的要求逐渐向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等转变。

女性则流行戴一种花冠饰品,花冠制作精细,为女性增添了妩媚气质。

而女性发髻亦高
髻为主,如朝天髻,富有时代性。

发髻前高翘,髻上装饰各式花饰、珠宝等,发饰造型浑然
一体,别具一格。

到元、明、清时期与前朝没有太大区别,元朝汉族的审美与前朝无区别,明朝的女性发饰成
扁圆形,髻顶饰品有花朵,仿拟汉代。

清代女性发髻上装饰物多用珠宝,以旗髻为主。

任何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有密切的关系。

而影响他们的因素
则是社会的变迁。

随着社会不断的变迁,各方面不断进步,审美的标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
论与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