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放大与缩小》比例尺研讨说课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第1课
1.填空。 (1)一个60°的角,通过放大镜看,角度是( 60° )。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把它放大到 原来的2倍后,两条直角边分别是( 6 )厘米和( 8 )厘米。 (3)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形状 )不变。
第 29 页
课堂巩固
第六单元
第1课
2
第 24 页
第六单元
第1课
议一议:第一个三角形和第三个三角形比较,可以怎样说? 将第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3倍,得到第三个三角形。
第 25 页
3.(1)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第六单元
第1课
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是(3×2)=6个格长,宽是(2×2)=4个格长。
第 26 页
(2)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1 。
探究放大的规律
(1)图②的边长是图①边长的2倍,即图①的边长放大到原 来的2倍后得到图②。
(2)图③的边长是图①边长的3倍,即图①的边长放大 到原来的3倍后得到图③。
探究缩小的规律
(1)图③与图①比较:图①的边长是图③边长的
1 3
,即图
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
1 3
后得到图①。
(2)图②与图①比较:图①的边长是图②边长的
米,这个零件实际长多少毫米? 1.5厘米=15毫米 15÷20=0.75(毫米) 答:这个零件实际长0.75毫米。
第 31 页
课堂巩固
第六单元
第1课
4.把一个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它
的周长和面积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原来面积:4×3=12(平方厘米) 原来周长:(3+4)×2=14(厘米) 放大以后长方形的长:4×2=8(厘米) 宽:3×2=6(厘米) 面积:8×6=48(平方厘米) 48÷12=4 周长:(8+6)×2=28(厘米) 28÷14=2 答:周长为原来的2倍,面积为原来的4倍。
第 32 页
END
第六单元
第1课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课件课件 Nhomakorabea课件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c
课件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
第 33 页
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第 22 页
预习导学
1.求下列比的比值。
3∶9=
3÷9=1
3
1.2∶4.8=
1.2÷4.8=1
4
9.6∶3.2= 9.6÷3.2=3
2.化简下列各比。
0.5∶7.5= (0.5×10)∶(7.5×10)=5∶75=1∶15
13∶14=(13×12)∶(14×12)=4∶3
第六单元
第1课
第 23 页
探究新知
★任务驱动
第六单元
第1课
阅读教材例1和例2的内容,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 复印机、放大镜、放映机 ) 2.观察例1中围成的三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形的大小不一样,形状完全一样。第二个三角形每条边的边长都是 第一个的 2 倍,第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 2 倍得到第二个三角 形,或者说第二个三角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1得到第一个三角形……
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图形。
(2)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1 2

(1)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画长方形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的图形,是把每条边的长 度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 计算放大后长方形各边所占的格数。
放大前长占3个格长, 宽占2个格长
放大后长占6个格长, 宽占4个格长
(1)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2)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1 2

画长方形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1 2
的图形,是把每条边的长
度都缩小到原来的
1 2

计算缩小后长方形各边所占的格数。
缩小前长占8个格长, 宽占4个格长
缩小后长占4个格长, 宽占2个格长
(2)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1 2

在方格纸上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步骤: (1)看,原图每边各占几格; (2)算,按比例计算出图形各边放大或缩小 后得到的新图形每边各占几格; (3)画,画出原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2.判断。 (1)一个30°的角放在10倍的放大镜下观察,度数变为300°。( × ) (2)一个长方形缩小后与原长方形相比,长和宽都变短了。( √ ) (3)一个等边三角形放大后将不再是等边三角形了。( × )
第 30 页
课堂巩固
第六单元
第1课
3.把一个精密零件放大到原来的20倍后,画在图纸上的长是1.5厘
六年级数学·上 新课标[冀教] 第6单元
放大与缩小
课件
图中呈现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1)用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是原来的字,但比原来的字大 很多,这种现象就是放大。
(2)拍摄的照片比真的景物小得多,这种现象就是缩小。
把放大与缩小后的图象与原图象比较,发现图象的 形状完全相同,只是图象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2
第六单元
第1课
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是(8÷2)=4个格长,宽是(4÷2)=2个格长。
第 27 页
●即时巩固 分别用同样长的4根、8根、12根火柴棒摆成正方形。
第六单元
第1课
观察上面的三个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 将图1各边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图2,放大到原来的3倍得到图3。
第 28 页
课堂巩固
把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图象)放大或缩小后 得到的图形(或物体的图象)与原图形(或原物体 的图象)相比,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分别用同样长的3根、6根和9根小棒摆成三个等边三角形。 观察上面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三个图形都是用长度相等的木棒摆成的等边三角形。 三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只是边长不同。 如果把1根小棒看成1个单位长度,那么图①三角形的边 长就是1,图②三角形的边长就是2,图③三角形的边长就是3。 从左往右看,图②、图③分别是图①的放大图形;从右往左 看,图①是图②、图③的缩小图形。
1 2
,即图
②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
1 2
后得到图①。
探究缩小的规律
(3)图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
1 3
、图②的边长缩小到原
来的
1 2
后得到的图形还是等边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不变。
一个图形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只是 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图形的形状不变, 图形中每个角的度数也不变。
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图形。 (1)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第六单元 比例尺
放大与缩小
第六单元
第1课
课件
第 21 页
学习目标
第六单元
第1课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以及把图形放大
或缩小的过程。
2.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按比例将简单的图形
放大或缩小。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图形的相似,发展空
间观念。
4.重难点: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按比例将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