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探析
钟利
(四川省成都市华阳中学,四川成都)
摘要: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表现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等。

课堂是学生构建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形成物理素养的重要阵地。

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从而促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自正式提出后就受到教育者的高度关注,其顺应时代的发展,同时能够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

物理学科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物理素养的培养,从而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强物理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物理学科相对于语文等文化科目而言比较抽象,部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

如果把学生学习物理科目的过程比作一座高楼大厦的建设过程,那么物理概念的学习就像是高楼的地基建设,学生只有理解了基本的物理概念才能构建扎实的物理知识体系,才能迈进物理学科的大门。

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加强物理概念教学,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例如,教科版高一物理的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其中就涉及很多个基本概念,有位移、速度、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等。

以位移为例,这节课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就是促使学生知道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以及促使学生能够区分位移与路程等。

那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融于形象的生活情景中,从而促使高中生结合生活认知展开物理概念的探索构建。

如教师可以促使学生想象一下他们在公园内游玩时的情景,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可以有多条路径,不同路径对应着不同的路程,但是两处景点的始末位置是相同的,位置的改变也是一样的,而物理学中就是用位移来表示物理位置的变化。

当学生结合公园游玩情景理解了路径、路程以及位移的概念后,学生就能区分好不同的概念,就能从内心深处理解位移的特点。

教师还可以结合地图,促使学生了解从北京到上海的不同交通路线,可以是长途汽车,可以是高铁,可以是飞机。

不同交通工具对应着不同的路径以及路程,但是其交通的起点和终点却是一样的,即位移是一样的。

二、加强物理性质、定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思维品质以基本知识点为基础,学生只有从本质上理解了物理性质和定理,才能形成科学的思维品质,才能运用其解决更多的物理问题。

因此,教师要加强物理性质以及定理的教学,从而为学生物理学科思维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知识的核心之一,其对学生力学知识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存在欠缺,那么学生就无法很好地展开牛顿第二定律以及第三定律的学习。

因此,教师要多措并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物体的不同运动状态,促使学生充分理解物体的静止状态以及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情景,理解惯性的概念。

比较典型的是刹车前倾,车上的乘客本身随着车辆做直线运动,刹车这一动作使得车体减速或者停止运动,但是车上的乘客与车体是分离的,车上的乘客还会保持着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就会向前倾斜。

当学生深入理解了牛顿的惯性定律,就能运用其解释更多的生活现象,进而学生就能在物理定理的思考以及运用中形成一定的科学思维。

三、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很多物理定律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加以探究与总结的。

因此,教师要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从而促使学生经历实验活动方案的设计与探究过程,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例如“弹力”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实验对比法,理解弹性形变的概念。

学生可以准备两段铁丝,然后将其弯成两根弹簧。

实验探究中,学生可以将一根弹簧下边挂上质量较轻的物体,然后将另一根弹簧的下边挂上质量较重的物体,学生就会发现,第一根弹簧能够恢复原长,但是第二根弹簧却不能够恢复原长,进而学生就能总结出:弹性形变是在一定范围内成立的。

又如关于打点计时器的物理实验,更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学生要准备好实验器材,确定好是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选用电火花计时器。

学生还要在实验前平衡摩擦力,确保重物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

当纸条中呈现一个个小点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纸带中的点数和位置间隔计算某一点所对应的速度,进而学生就能通过实验计算出重物下落的加速度。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教师要将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嘉.趣味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
[2]艾洪亮.借助思维导图构建多维立体知识体系创新高中物理教学模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
•编辑李琴芳
36--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