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练习题库包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练习题库包含答案
单选题(共20题)
1. 人类正是通过教育。
把已有的文化财富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造就他们与文化发展相关的个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文化得以发展,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A.交流功能
B.创新功能
C.选择功能
D.保护功能
【答案】 B
2. ()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A.传递一接受式
B.加涅模式
C.自学一辅导式
D.范例教学模式
【答案】 A
3. 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功能的是()。
A.学校教育
B.环境
C.遗传素质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 A
4. 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多种选择的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 D
5. 在中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中,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读书指导法
D.演示法和实验法
【答案】 B
6. 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模式再认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 D
7. ()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类。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海德
【答案】 C
8. 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属于()
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答案】 B
9. 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答案】 B
10.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 D
11. 我国古代墨子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它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 B
12. 勤能补拙说的是( )相互促进的关系。
A.性格与能力
B.气质与能力
C.气质与性格
D.能力与兴趣
【答案】 A
13. 学校心理辅导主要服务的人群是()。
A.正常学生群体
B.特殊学生群体
C.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D.极个别学生
【答案】 A
14. 归属与爱的需要属于第()层次的需要。
A.2
B.3
C.4
D.5
【答案】 B
15. 2012年单项选择:某生近期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容易自我否定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其主要问题是()
A.焦虑
B.强迫
C.抑郁
D.恐惧
【答案】 C
16. 把圆周率“3.1415926535……”编成顺口溜“山巅—寺—壶酒,尔乐苦煞吾……”,这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
A.位置记忆法
B.缩简和编歌诀
C.谐音联想法
D.视觉联想法
【答案】 C
17. 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答案】 D
18. (2021年下半年真题)雨晴通过写诗作画让自己走出困扰,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情绪调节方法是()
A.脱敏法
B.强化法
C.幽默法
D.升华法
【答案】 B
19. (2021年下半年真题)教师:“面粉可以做什么”?
A.精细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反思性
【答案】 C
20.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人格的()。
A.复杂性
B.独特性
C.功能性
D.统合性
【答案】 C
大题题(共3题)
1. 材料一张晓是来自农村的一名高三学生。
父母都是老实农民,他们天天含
辛茹苦地劳作,想尽最大的努力为张晓提供好一点的学习条件。
张晓非常懂事,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想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以回报父母。
但是,随着
高考的临近,张晓的成绩却急剧下滑,平时会做的题在考试中也会出错。
晚上,他往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还会半夜惊醒。
材料二王
宏业是一名城里的高三学生。
自小家庭殷实,父母对他关爱有加,爷爷奶奶
更是对他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家人对他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
他在学
习上微小的进步也会让父母欣喜若狂,同时给予他各种物质奖励。
在低年级,王宏业的学匀还较好。
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他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对父母的各种奖励也没有了兴趣,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
高考临近了,但
他一点也不紧张,上课时往往心猿意马。
请从学习动机角度分析这两名学生
在临近考试时出瑰不同状态的原因,并试述应采取的教育策略。
【答案】
2. 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
的语文只考了8分。
魏老师找他谈话。
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
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
”“听你父母说,你
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
”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
”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
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哪些是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
就可以完成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
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的语文考了40多分。
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
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
到期末考试的时候,这个学生的语文已经可以考到70
多分了。
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请用教学原则和教
学评价理论对该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
3. 一初中女生把一个男生写给她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
为了严厉教育学生,
班主任对这个男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为了“杀一儆百”,班主任在班会课上
公开了情书,导致该男生最终退学。
问题:请用德育原则对该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