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的古诗歌诗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愤的古诗歌诗词
悲愤的古诗歌诗词精选篇1
1陇头吟
王维〔唐代〕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在诗中,作者写到“长安少年”、“陇上行人”、“关西老将”这三类人物,写到戍楼看星、月夜吹笛、驻马流泪这三种边塞生活场景。

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呜咽的笛声,悲怆的将士,构成了一种寂寞悲凉的意境,反映了唐代边塞生活的艰苦。

在十句诗中,作者这三种类型的人物,三个不同的生活场景,巧妙地集中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今日的长安少年,安知不是明日的陇上行人,后日的关西老将?而今日的关西老将,又安知不是昨日的陇上行人,前日的长安少年?诗的主旨是发人深省的。

2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淮上女〔宋代〕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

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

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本首词中记录了女主人的不幸遭遇和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上片写被掳北去时告别故土的沉痛心情,下片写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敌人的仇恨。

整首词的抒情哀婉真挚,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动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3伤春
陈与义〔宋代〕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这是一首伤春诗,实质上却在感伤时势,表现出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全篇雄浑沉郁,忧愤深广,跌宕起伏,深得杜诗同类题材的神韵。

悲愤的古诗歌诗词精选篇2
1封丘作
高适〔唐代〕
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版本一)
封丘县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破,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版本二)
在封建社会方面县吏执行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参与压迫百姓。

这首诗就写出了诗人任职期间在履行“拜迎官长”“鞭挞黎庶”等奉上欺下活动时内心的痛苦与矛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2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张元干〔宋代〕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

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

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

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

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

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

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该词在写法上主要应用的是情景交融,上片所写的凄凉暗淡的景物,既包含着词人悲凉抑郁的感情,又暗寓着动荡危亡的政治局面;下片提到的“长庚”、“天河”,也是词人抬头所见的空中星宿。

词人从此展开联想,进行议论和抒情,写出了自己的满腔悲愤与豪情壮志。

悲愤的古诗歌诗词精选篇3
1别云间
夏完淳〔明代〕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河一作:河山)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此诗是作者诀别故乡之作。

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

既表达了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

格调慷慨豪壮,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2关山月
陆游〔宋代〕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

饱含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愤,读来使人泪下。

这种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除了来自其伟大的爱国情怀,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了多重套叠的对比示现修辞文本。

悲愤的古诗歌诗词精选篇4
1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
刘过〔宋代〕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

有汝阳璡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

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

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

问自古英雄安在哉。

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

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

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词的基本结构是上片发泄怀才抱国而屡试不第的牢骚,下片抒写忧国伤时而献身无路的悲慨颇有李白式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讽寓和激愤。

整首词前后贯通,浑然一气。

2怨歌行
曹植〔两汉〕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该篇诗人用周公赤心为国,竭忠尽智辅佐周武王周成王,结果仍遭流言毁谤,并被周成王所疑的历史故事,感叹自己尽心王室,志欲为国立功,不但心愿未遂,反而遭受种种打击迫害的不幸与无奈。

诗人客观地吟咏历史,实际上是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垒块,万千感慨充溢其间。

3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柳宗元〔唐代〕
石门长老身如梦,旃檀成林手所种。

坐来念念非昔人,万遍莲花为谁用?
如今七十自忘机,贪爱都忘筋力微。

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

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属于借题发挥,即借用石门长老的形象,抒发作者忠于朝庭、希望得到朝庭的理解和重新起用,而长期被冷落的悲愤失望的心情。

悲愤的古诗歌诗词精选篇5
枯树赋
庾信〔南北朝〕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

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

常忽忽不乐,顾庭
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

根柢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

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

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

熊彪顾盼,鱼龙起伏。

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雕镌始就,剞劂仍加。

平鳞铲甲,落角摧牙。

重重碎锦,片片真花。

纷披草
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

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

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

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火入空心,膏流断节。

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

载瘿衔瘤,藏
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

未能采葛,还成食薇。

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

”斯之谓矣。

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

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枯树赋》是一篇骈赋,通篇骈四俪六,抽黄对白,词藻络绎奔会,语言清新流丽,声律婉谐,虽多次换韵,读之仍然音韵铿锵,琅琅上口。

全赋以人喻树,以树喻人,借树木由荣到枯,喻自己由少壮到风烛残年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苍凉深婉,老练浑成。

从而使得“枯树”这一形象成为庾信人北之后内心最为生
动的表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